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花生新品种开农53选育及栽培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农53是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利用自育亲本K9069-1和国外引进材料开选02-3杂交选育而成的花生新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早熟、抗病性强等特点。经测定,该品种脂肪含量51.53%,蛋白质含量24.91%,油酸含量49.4%,亚油酸含量30.9%,油酸/亚油酸比值1.60。2006-2007年,开农53平均荚果产量3 985.1 kg/hm2、籽仁产量2 842.3 kg/hm2,分别比对照豫花6号增产11.13%和9.10%,增产达显著水平,适宜河南省麦套和夏直播种植。该品种2008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
漯花4016是漯河市农业科学院选育出的适应我国北方区花生生产发展需要的高产、稳产、高出仁率花生新品种。2009—2012年分别参加了国家北方区大花生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和河南省麦套花生生产试验,其中,2011年国家北方区大花生生产试验中,漯花4016平均荚果产量和籽仁产量比对照花育19号分别增加11.00%和13.64%,平均出仁率72.08%;2012年河南省麦套花生生产试验中,其荚果产量、籽仁产量分别比对照豫花15号增加9.71%和11.76%,平均出仁率73.90%。该品种抗花生叶斑病和黑斑病,高感网斑病。粗蛋白含量为23.05%,粗脂肪含量为53.87%,油酸亚油酸比值(O/L)为1.23。2012年2月通过国家花生新品种鉴定,2013年5月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3.
郑农花7号是郑州市农林科学研究所选育的高油分花生新品种。2005~2006年参加河南省麦套花生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7年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命名。  相似文献   

4.
漯花4号是漯河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适应河南省花生生产发展需要的高产、稳产、抗病花生新品种。2007-2008年参加了河南省花生区域试验,2009年参加了河南省花生生产试验。3a平均荚果产量比对照豫花11号增产8.24%;抗花生网斑病,感花生锈病,抗花生病毒病;蛋白质含量为24.39%,粗脂肪含量为52.72%,油酸亚油酸比值(O/L)为1.11。2010年3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5.
高产、抗病、优质花生新品种漯花6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漯花6号是漯河市农业科学院适应河南省花生生产发展需要选育出的高产、抗病、优质花生新品种。2006-2007年分别参加了河南省夏播花生区域试验和河南省夏播花生生产试验,平均荚果产量比对照增产14.56%~21.46%;抗花生网斑病、根腐病,高抗锈病;蛋白质含量25.3%、含油量50.71%,油酸、亚油酸比值(O/L)1.44。2008年3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6.
高产大果花生新品种豫花9331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豫花9331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的高产大果花生新品种,2004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7年通过国家鉴定。一、特征特性(一)产量高豫花9331在河南省麦套花生区试中平均每667m2产量荚果300.61kg,比对照增产11.79%,产量居参试品种第1位;在河南省花生生产试验中,比  相似文献   

7.
商花511是商丘市林科学院以豫花15号为母本,商研9658为父本,经品种间有性杂交育成的高产高油抗网斑病大果花生新品种。在2012~2013年河南省麦套花生品种区域试验中,商花511平均荚果产量5 906.19 kg/hm~2,平均籽仁产量4 149.3 kg/hm~2;在2013年河南省麦套花生生产试验中,商花511平均荚果产量6 036.45 kg/hm~2,平均籽仁产量4 309.50kg/hm~2。商花511粗脂肪含量为56.62%,油酸含量44.9%,亚油酸含量33.4%,油亚比1.34;高抗花生网斑病,中抗花生叶斑病,中抗花生病毒病,抗根腐病和颈腐病;百果重270.6 g,百仁重110.9 g,出仁率70.6%,生育期120天左右。商花511于2015年8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河南及周边地区淮河以北春播、麦垄套种、油菜茬、蒜茬花生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8.
花生新品种商研9938选育及高产稳产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商研9938是商丘市农林科学研究所主持选育的高产、早熟、抗病花生新品种。2007-2008年参加河南省花生品种区域试验,2a平均荚果产量4421.25kg/hm2,比对照种豫花11号增产12.64%;籽仁产量2958.0kg/hm2,比对照种豫花11号增产6.26%。2007-2008年,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品质检测结果表明,商研9938籽仁蛋白质含量21.83%~22.39%,脂肪含量51.04%~53.30%,油酸含量44.6%~45.1%,亚油酸含量33.9%~35.1%,油酸、亚油酸比值1.27~1.33。2008年,商研9938变异系数3.6145,为13个品种中最低,产量主效应值0.3628,回归系数0.9727,其稳产性表现好。  相似文献   

9.
商研9658是商丘市农林科学研究所以豫花7号为母本,8130为父本,经品种间有性杂交和系统选育而成的高产、抗病、高油酸/亚油酸比值花生新品种,该品种于2008年4月经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六届六次会议审定定名,准于在河南省麦套和春播花生产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商研9658是商丘市农林科学研究所以豫花7号为母本,8130为父本,经品种间有性杂交和系统选育而成的高产、抗病、高油酸/亚油酸比值花生新品种,该品种于2008年4月经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六届六次会议审定定名,准于在河南省麦套和春播花生产区推广.  相似文献   

11.
郑农花23号是2003年以开农30为母本、开选016为父本配置的组合,采用有性杂交和系谱选择育成,2020年通过国家品种登记,登记编号为GPD花生(2019)410285。郑农花23号于2017—2018年参加全国北方区花生(Arachis hypogaea Linn.)多点试验,平均荚果产量4 750.05 kg/hm2,平均子仁产量3 379.65 kg/hm2,分别比对照花育20号增产9.51%和5.63%。郑农花23号蛋白质含量21.65%,粗脂肪含量52.87%,油酸含量78.15%,亚油酸含量5.2%,油酸亚油酸比值(O/L)15.25,属于高油酸优质花生新品种,同时具有中抗青枯病和锈病,抗旱性强,耐涝性强等优良特性。  相似文献   

12.
大果早熟花生新品种豫花9331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豫花9331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棉花油料作物研究所针对河南花生生产的发展及市场需求而选育的优质高产,且符合出口要求的大果型早熟花生新品种。2001~2003年,分别参加了河南省麦垄套种花生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荚果平均产量3 776kg/hm2,比对照增产11.49%~14.8%;豫花9331脂肪含量52.81%,蛋白质含量25.31%,百果重230g左右,麦套生育期120d左右。2004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3.
以2012-2014年全国北方片大粒组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结果为依据,通过考察产量、变异系数、回归系数指标对郑农花13号和对照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郑农花13号属丰产、稳产性较强的高产、优质、多抗花生新品种,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与对照花育19号相比,其平均产量较高,变异系数较小,回归系数大,回归截距小,适于河南省及全国北方大花生区春播和麦套栽培利用。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以2016年河南省麦套组区试试验中的26个参试品种(系)为材料,对其农艺性状、产量和抗性进行比较与评价。结果表明,花生新品种商花17号产量达5 430.49 kg/hm2,排名居第1位,比对照豫花15高出19%;其单株结果数、百果重和饱果率均高于其他品种(系),且高抗倒伏;适于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5.
漯花4087是漯河市农业科学院为适应全国(北方片)小花生以及河南省夏播花生生产发展需要选育出的高产、稳产、矮秆花生新品种。在2009,2010年2 a的全国(北方片)小花生区域试验中,漯花4087平均荚果产量4 271.10 kg/hm~2,籽仁产量3 107.48 kg/hm~2,与对照鲁花12号相比,分别增产21.03%和19.23%。在2011年的生产试验中,漯花4087平均荚果产量为3 808.05 kg/hm~2,平均籽仁产量为2 767.50 kg/hm~2,比对照花育20分别增产19.28%和19.15%。2013年参加河南省夏播花生生产试验,7点平均荚果产量5 550.30 kg/hm~2,比对照豫花9327增产9.54%;7点平均籽仁产量3 938.25 kg/hm~2,比对照豫花9327增产10.19%。该品种抗花生叶斑病和网斑病,感黑斑病;粗蛋白含量22.42%,粗脂肪含量53.41%,油酸含量39.6%,亚油酸含量38.1%,油亚比1.04。于2012年获得国家花生新品种鉴定证书,并于2014年获得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证书。  相似文献   

16.
干旱胁迫对不同类型花生根冠比和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抗旱性品种花育22号、高脂肪品种菏花7号和高油酸/亚油酸花生品种开农61号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整个生育期持续控水,保持土壤田间持水量为40%~45%的中度干旱。测定出苗后10 d、30 d、50 d和70 d的根冠比、经济系数、千克果数、单株饱果数和出仁率等,同时检测籽仁脂肪含量、油酸和亚油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抗旱能力强的品种根冠比大于正常水分处理的;30 d时菏花7号干旱处理的根冠比与正常水分间无显著差异;50 d时菏花7号和花育22号干旱处理的根冠比均显著大于正常水分处理;抗旱性品种花育22号和高脂肪品系菏花7号减产幅度较小,分别为21.00%和16.65%,高油酸品种开农61号抗旱能力最差,减产幅度达36.56%;干旱条件下,抗旱型品种脂肪含量无明显差异,高脂肪品系脂肪含量显著增加,高油酸品种脂肪含量显著降低。干旱胁迫对不同类型花生品种的根冠比、产量、品质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17.
花生新品种商研9807于2008年参加河南省麦套花生区域试验,平均荚果产量321.52kg/亩.平均籽仁产量213.78kg/亩,分别比对照豫花11号增产13.16%和9.29%:2009年续试,平均荚果产量338.6kg/亩,平均籽仁产量237.65kg/亩,分别比对照豫花15号增产8.35%和6.93%:2010年参加河南省麦套花生生产试验,荚果产量335.69kg/亩,籽仁产量233.90kg/亩,比对照豫花15号分别增产7.28%和6.05%。2011年5月该品种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商研9807在生产上应用,麦垄套种适宜密度为1.1万~1.2万穴/亩,中后期注意补充微肥.防治叶部病害。  相似文献   

18.
高产多抗花生新品种商研9658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商研9658是利用豫花7号为母本,8130为父本,进行品种间有性杂交和多年系统选择育成的高产、多抗、高油酸/亚油酸比值花生新品种。该品种参加河南省花生区域试验,2年平均荚果产量比对照种豫花11号增产8.0%;参加河南省生产试验,荚果产量比对照种豫花11号增产10.1%。籽仁蛋白质含量23.63%~25.71%,脂肪含量50.42%~53.34%,油酸/亚油酸比值1.55~1.76;高抗花生锈病,抗叶斑病、网斑病、病毒病和根腐病。  相似文献   

19.
《农家参谋》2012,(12):7
开农61由河南省开封市农科院自主培育的高油酸、高脂肪花生新品种开农61日前顺利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成功实现我国高油酸、高脂肪花生育种领域的新突破,结束了我国在花生种植、生产上没有高油酸、高脂肪这一"双优"品种的历史。特征特性属普通型中熟品种,株形直立疏枝形,较松散,麦套种植生育期126天。一般主茎高39.1厘米,侧枝长46.6厘米,总分枝9.6个,结果枝7个,单株饱果数  相似文献   

20.
濮花 1 6号系河南省濮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濮阳 5 1 3为母本 ,豫花 1号为父本经有性杂交系统选育而成的花生新品种。 2 0 0 2年 3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产量表现1 999~ 2 0 0 0年参加河南省麦套区试 ,濮花 1 6号平均籽仁产量 2 988.6kg/hm2 ,比对照豫花 8号增产 1 2 .43% ,达极显著水平 ,居第 1位。 2 0 0 1年河南省麦套生产试验 ,濮花 1 6号平均籽仁产量342 0 .0kg/hm2 ,比对照豫花 8号增产 1 6.6% ,居第 1位。 2 0 0 0年北京市花生区试 ,平均籽仁产量381 4.5kg/hm2 ,比对照鲁花 9号增产 2 1 .0 0 % ,居第 2位 ;2 0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