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宁杂15号是以MICMS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宁A7为母本和双低恢复系N131为父本育成的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新品种.宁杂15号在2004-2005年度江苏省杂交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207.38kg/667m~2,比对照宁杂一号增产11.06%,2005-2006年度省区试平均产量182.56 kg/667m~2,比对照宁杂一号增产8.07%,增产均达到极显显著水平,省区试两年平均产油量比宁杂一号增产9.31%.2006-2007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81.45 kg/667m~2,比对照宁杂一号增产7.09%.宁杂15号高产、稳产,综合性状好,抗(耐)病性强,成熟期适中,双低品质符合国家双低标准,是江苏省审定的第一个可用于油蔬两用栽培的杂交油菜新品种.本文介绍宁杂15号的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
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宁杂11号原名HY8,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利用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两用系G2A与双低恢复系P10组配的杂交油菜新组合,2007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3.
甘蓝型油菜(B. napus)油蔬两用新品种宁杂15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杂15号是在MICMS雄性不育系宁A6改良成功的基础上,以新不育系宁A7为母本,恢复系N131为父本,育成的油蔬两用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2002年测交配组并进入产量鉴定试验,2003年参加江苏省油菜新品种预试,2004年参加江苏省杂交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2007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是通过江苏省审定的第1个可用于油蔬两用栽培的杂交油菜新品种.  相似文献   

4.
宁杂1号油菜是江苏省农科院经作所选育而成的第一个宁杂系列甘蓝型双低杂交油菜品种,我市于1992年引进试验种植,结果比对照秦油2号增产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5.
宁杂11号属甘蓝型半冬性早熟杂交油菜新品种,母本是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两用系G2A,父本是双低品系P10,2004年育成,2007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该品种适合在长江上游油菜主产区推广应用.总结了该品种产量高、熟期早、品质优、抗性强、适合机械化等特点,提出了宁杂11号适合长江上游地区移栽与直播种植的关键技术,为其在该地区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6.
《现代农业科学》2007,(8):42-42
华油杂10号(原代号H9905)是华中农业大学国家油菜武汉改良分中心杨光圣教授用双低生态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8110A作母本、双低恢复系8759作父本配制而成的半冬性双低甘蓝型油菜杂交种,2004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7.
中油杂1号     
中油杂1号是中国农科院油料所育成的三系杂交双低油菜新品种,已通过全国审定,是湖北省政府优质油菜工程确定的主推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8.
《农家致富》2006,(13):25-25
中油杂2号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培育出的双低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2000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1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年2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中油杂2号适宜在长江流域地区种植,是农业部推荐的长江流域主推油菜品种之一,由江苏省大华种业集团有限公司引进推广。  相似文献   

9.
宁杂9号属甘蓝型半冬性早中熟杂交油菜新品种,母本是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两用系430AB,父本是双低品系P65,2002年育成,2005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该品种产量高、熟期早、品质优,在江苏省杂交油菜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2 871.90 kg/hm2,比对照宁杂1号增产12.61%;成熟期比对照早1.8 d;芥酸含量0.69%,饼粉硫苷含量23.05μmol/g,含油率41.06%。宁杂9号适宜于江苏省及长江下游邻近省市种植。  相似文献   

10.
甘蓝型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宁杂3号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宁杂3号是江苏省农科院经作所于1994年育成的第二个“宁杂系列”甘蓝型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其显著特点是:早熟、株型紧凑、品质性状稳定、纯度高、优势强。1 宁杂3号选育经过1983年将具有恢复基因的双低(低芥酸、低硫甙)油菜品系RV6与加拿大低芥酸品种Zephyr选系配制杂交F1代,1984年秋在F2代用“半粒法”筛选低芥酸单粒,当年得到低芥酸单株,1985年在F3代筛选低硫甙单株,获得双低株系,到1988年育成双低品系SP243。1989年用宁A3双高(高芥酸、高硫甙)不育系对SP243测交筛选…  相似文献   

11.
中油杂2号     
中油杂2号是中国农科院油料所育成的双低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2001年通过国家审定(国审油2001004),被国家农业部推荐为长江流域双低优质油菜主推品种。  相似文献   

12.
以甘蓝型油菜显性核不育杂合型不育株204A与恢复系83248为材料,通过杂交、自交、兄妹交和测交等育种方法,成功地转育成双低纯合两型系48AB。然后在显性核不育三系技术基础上,用纯合两型系48AB与临保系C1按核不育二系法生产全不育系(48A×C1)CA,再用该系与恢复系RH-5杂交选育成显性核不育双低油菜杂交品种核杂3号。该杂交品种不仅产量优势显著,而且双低品质优良。  相似文献   

13.
<正> 中油杂一号系中国农科院油料研究所选用的三系双低杂交种,也是唯一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双低油菜品种。该品种已列入“全国跨越计划”项目和“十五“期间双低油菜主推品种之一。1997~2001年试验、示范和推广,表现出了较强的生长优势和较大的生产潜力。  相似文献   

14.
优质杂交油菜品种华杂3号及其高产栽培技术胡虹文(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信阳464000)华杂3号系华中农业大学育成的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1994年通过湖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引入信阳地区以来,表现出较大的增产潜力,对信阳地区发展优质杂交油菜起...  相似文献   

15.
双低油菜胞质雄性不育系宁A6的遗传及利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双低油菜胞质雄性不育系“宁A6”是以甘蓝型油菜双高雄性不育系“MICMS”为基础材料,采用双低油菜中间品系为轮回亲本,应用“育性,品质同步筛选法”转育而成。双你品质性状及不育性状的质核互作效应遗传性稳定。酯酶同工酶分析表明,宁A6与“宁B6”具有稳定的异质同核性,宁A6多出酶带(Rf为0.19和0.84)来源于不育细胞质。“宁R1”及其F1亦其F1亦含有各自的特征酶带。遗传试验证明,宁A6的育性受  相似文献   

16.
青杂七号是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油菜所培育的我国北方春油菜区高产、优质、特早熟甘蓝型油菜杂交种.青杂7号属早熟双低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2009年通过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1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平均芥酸含量0.4%,饼粕硫苷含量19.25微摩尔/克,含油量48.18%。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出适合仪征市丘陵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双低油菜新品种,仪征市作物栽培技术推广站选用扬油9号、宁杂1818、秦优10号3个油菜品种进行比较试验,其中以秦优10号作对照。试验结果表明:宁杂1818产量最高(2 545.14 kg/hm2),其次为扬油9号(2 472.22 kg/hm2),最后为秦优10号(2 309.03 kg/hm2)。宁杂1818和扬油9号均比对照秦优10号增产显著,而且抗倒性较强,是比较好的新品种,可以在仪征丘陵地区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8.
以陕2A为不育胞质源,利用欧洲双低油菜与陕2B杂交后代选系2168B为父本,育成甘蓝型双低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2168A。该不育系生长势强、抗倒、抗病、配合力高、适应性广。是国内目前生产主要应用的甘蓝型双低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之一。已育成4个双低油菜杂交种,两个品种通过国家审定,四个品种通过陕西省审定。  相似文献   

19.
"宁杂19号"油菜属双低甘蓝型半冬性中熟杂交油菜品种,2010年通过了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上海、浙江以及安徽、江苏两省淮河以南的冬油菜主产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0.
稻茬田油菜免耕覆草栽培技术是指在水稻收获后.田块不经翻耕.即施药除草,油菜播后覆草,或育苗后挖窝移栽,行间覆草. 1.选用"双低"高产抗病油菜品种 选用高产、抗病油菜品种,如"甘杂1号"、"宁杂1号"、"希望98"、"亚华油1号"、"油研9号"、"德油8号"和"南油9号"等"双低"油菜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