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近自然森林经营理论与技术、近自然森林经营的复杂适应性特征进行综述,指出森林适应性特征是近自然森林经营的参照,近自然森林经营演化模拟的是森林适应性过程,森林适应性结构是森林近自然经营的调控目标。并提出包括激活森林的主体适应性的目标树选择与培育、建构森林适应的协同机制的森林发展类型调控设计、保证森林适应的响应机制的适度人类干扰控制等符合适应性要求的近自然森林经营实践与应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为合理解释近自然森林经营的内在规律和本质提供视角,对近自然森林经营具有指导价值和方法论启示。  相似文献   

2.
近自然林业作为目前比较先进的林业经营理论,在增加林业收益、改善森林生态环境质量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合理、科学地选育树种,以当地"乡土树种"为主,加大目标树种培育力度,逐步优化近自然林的树木、植被结构,尊重生态环境现状,促进生物多样性发展,促进人造林、次生林向自然林的逐步转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北京市森林资源现状、经营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北京林业特色的近自然森林经营技术模式及近自然森林经营的规划、实施和监测技术体系。通过对北京现有森林资源监测数据的分析,确认在北京及周边类似地区推广近自然森林经营技术的潜力。最后,提出了几项推广对策,旨在促进近自然森林经营在北京高效而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近自然森林经营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过去几个世纪森林被大量砍伐以及脆弱生态景观退化过程中, 欧洲率先提出了近自然森林经营理念, 并将其付诸于实践。而后, 近自然森林经营思想在全世界广泛流传。文中从基本原则、基础问题、关键要素、预测方法、决策步骤等多个角度对近自然森林经营进行了分析总结, 并介绍了欧洲广泛使用的近自然经营方式——目标树经营, 旨在促进近自然森林经营在我国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德国是最早开展近自然森林经营的国家,其在森林经营、培育和管理等方面,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世界水平。本文结合中德合作歙县可持续森林经营项目的实践,介绍了近自然林业理念,阐述了近自然森林规划设计、目标树定向培育等技术要点,探讨了适合歙县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几点启示,以期为今后近自然森林经营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兰州南部山区森林是兰州市天然的生态屏障,该地区森林面积大小及森林生态功能的大小均对兰州市空气质量的改善有着直接影响。在对兰州南部山区森林生长与经营现状调查与研究的基础上,依据德国森林近自然化经营技术,并结合当地立地条件,提出了华北落叶松、油松和云杉人工纯林近自然化经营技术,加速人工纯林近自然化经营的进程,最终把低质、低效、低产的森林培育为林分生产力高、生态系统稳定与健康、功能多样的近自然森林。  相似文献   

7.
《林业资源管理》2016,(5):86-92
兰州南部山区森林是兰州市天然的生态屏障,该地区森林面积大小及森林生态功能的强弱均对兰州市空气质量的改善有着直接影响。在对兰州南部山区森林生长与经营现状调查与研究的基础上,依据德国森林近自然化经营技术,并结合当地立地条件,提出了山杨白桦林和灌木林等天然次生林近自然化经营技术,以期加速天然次生林近自然化经营进程,最终把低质、低效、低产的次生林培育为林分生产力高、生态系统稳定,以及健康、功能多样的近自然森林。  相似文献   

8.
森林经营理念与思想是否科学,是提高林分质量、培育健康森林的前提,探讨了如何在近自然育林前提下,实现森林永久性发展,让经营质量更优化、让森林系统更稳定、让森林质量更优质。  相似文献   

9.
我国城市森林经营的内涵、问题和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森林是改善人居环境、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绿色基础设施。我国城市森林的经营工作起步较晚,发展缓慢,城市森林质量不高。加强城市森林经营,提升城市森林质量,是提升城市森林生态服务价值的重要途径。该文在分析城市森林经营与传统森林经营的联系与区别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森林经营的近自然、可持续、多功能目标,剖析了我国目前城市森林经营中存在的经营意识差、重景观轻生态、依赖人工运维、忽视林地保育、城乡二元化、保护利用不当、管理机制落后等问题,提出加强顶层设计、科学造林、城乡统筹经营、加强现有林改培、推进近自然管护、科学开发利用、健全管理机制等对策,以期为我国的城市森林经营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近自然森林经营在德国的应用成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德国推行近自然森林经营20年来的经营效果,总结德国推行近自然森林经营的经验。[方法]在明晰近自然森林经营原则的基础上,基于两期(间隔期10年)资源清查数据对比,对德国大面积推行近自然森林经营20年的经营效果进行分析。[结果]两期资源清查数据表明,德国采用近自然经营20年后,针叶林如挪威云杉和欧洲赤松的面积显著减少,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面积持续增加;阔叶树种蓄积平均增长量约为15 m~3·hm~(-2),针叶树种蓄积平均增长4 m~3·hm~(-2),挪威云杉是唯一蓄积下降的树种,下降了5 m~3·hm~(-2);近自然度等级变化表明,人工林面积在减少,而近自然森林的面积在增加,甚至符合原始林等级的森林面积也在增加。[结论]实现近自然森林经营的目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联邦政府促进和保护森林的政策以及林场主所采用的先进的森林经营技术也是德国森林每公顷蓄积达到336 m~3的重要原因;在近自然森林经营的原则下,德国森林中针阔混交林比例显著增加;将近自然程度不高的人工林经营转化为近自然的森林生态系统是德国森林经营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赤峰市喀喇沁旗旺业甸实验林场自1956年成立以来,经过几代人60 a的努力,森林覆盖率由建场初期的26.3%发展到现在的92.1%,林场的工作重心由荒山造林逐渐转向森林经营。为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旺业甸实验林场在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创造性提出了"一近二化三育四用"10种森林经营模式,其中"一近"指森林近自然经营;"二化"指造林用种良种化和造林施工高标准化;"三育"指大径材培育、种材兼用林培育和苗材兼用林培育;"四用"指短轮伐集约经营利用、非木质资源开发利用、景观林培育利用和营林科技成果转化利用,以满足不同立地条件、不同育林阶段、不同林相目标、不同经营目标下森林经营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近自然经营干扰树伐除对林分结构的影响,以浙江省宁波市次生林及人工林开展近自然经营的7个样地为研究对象,分析森林近自然经营干扰树伐除前后林木径级和高度级结构、空间分布、目标树邻体指数以及多样性指数的变化。结果表明:近自然经营中,目标树和干扰树主要来自森林主林层;森林径级和高度级结构包括逆J型和单峰型2类,伐除的干扰树主要为胸径大于15 cm和高度大于10 m的个体;干扰树伐除后,个体空间分布聚集的样地趋向随机,目标树邻体指数在大部分尺度上显著降低(P0.05);干扰树的伐除对森林的物种多样性没有显著影响。说明近自然森林经营干扰木的伐除优化了林分结构,能够减弱目标树邻体竞争且对森林的物种多样性无显著影响,林下光环境的改善未来将促进森林天然更新,从而改善林分质量,引导森林正向变化。  相似文献   

13.
现代森林经营首要经营目的是培育健康稳定的森林.自2008年以来,我省在实施中德财政合作湖南小农户造林项目中,启动了近自然林业经营模式——森林可持续经营.本文针对龙山、古丈、永定和慈利四个县区在森林可持续经营实施过程中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从三个方面探讨了推进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工作方法,为进一步在我省全面推进森林可持续经营工作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4.
浅议近自然林经营理论的内涵及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自然林经营理念起源于德国,其理论思想已被众多国家接受。该文从近自然林业的起源、近自然经营的基本内涵、经营理念及原则、近自然经营方法等对森林经营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以期为森林的近自然经营提供借鉴,逐步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张德林 《绿色科技》2014,(3):299-300
指出了为充分发挥森林培育学科对我国森林培育事业的指导作用,实现我国森林培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将近自然林业理念引入森林培育学科势在必行,是变革传统人工森林培育模式,推动森林培育学科发展的必要举措。分析了近自然林业理论内涵及我国森林培育现状,探讨了调整我国森林培育学科的建设目标和理念。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德国考察培训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基础上,从近自然森林经营的基本思想出发,对德国近自然森林经营的要义、近自然森林经营管理规划、森林不同演替阶段的近自然森林经营技术要点与措施等进行了阐述,以期对安徽省森林可持续经营工作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7.
森林经营的目的是培育健康的、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为我国的林业绿色发展做出贡献。我国的森林经营技术相对落后,如何解决我国森林经营的发展问题,是森林科学经营的重中之重。文章对如何实现森林的科学经营等问题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山湾子林场基本矮林的林分质量,最大程度发挥其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借鉴适合天然次生林的近自然森林经营方法,对山湾子林场基本矮林进行经营改造。设计近自然经营和传统经营2种经营方法的对比,通过对不同方法经营的林分胸径、蓄积和土壤化学性质的调查分析,结果显示,采用近自然方法经营的林分胸径平均提高了20%,蓄积平均提高了46%,土壤有机质和氮磷钾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近自然经营使森林结构更加合理,森林价值大幅提升,最终使林分发展成为高质量的针阔混交林。  相似文献   

19.
为恢复雪灾受损森林资源,提高湖南森林生态系统对气候灾害的适应性和抗逆性,在世界银行贷款湖南森林恢复与发展项目支持下,以发挥森林生态效益为目标、以多功能森林经营为指导思想、以近自然经营技术为实现途径,考虑林分现状和适地适树原则,提出了以造林恢复经营、补植和天然更新等为手段相结合的8种森林经营模式,以增加树种多样性、改善林分结构,充分发挥森林的多功能效应。旨在为保障湖南国土生态安全,促进绿色湖南建设,以及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增加森林碳汇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20.
近自然森林经营的先进模式——流域经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90年代,随着可持续理论的高速发展,注重从宏观大尺度角度研究森林经营的可持续性,流域经营等概念应运而生。流域经营以近自然育林理念为指导思想,主张模仿自然规律,强调依托自然条件,重视借用自然力,是一种缓和的育林方法。时至今日,近自然育林理念已成为森林经营的主导理念,培育功能完备的多功能森林成为森林经营的主要目标。流域经营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模式,强调森林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采用综合经营模式,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