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北方水稻机插秧技术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机械化种植是我国现代化稻作技术的发展方向。通过分析我国北方水稻的生产特点,介绍了北方稻区的机插秧育秧技术、机插技术和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的发展和现状,探讨并提出北方稻区机插秧技术的对策及发展趋势,以促进我国水稻机械化种植技术水平提升。  相似文献   

2.
水稻机插秧发展与粮食安全   总被引:43,自引:4,他引:39  
我国三大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小麦和玉米对粮食总产增长的贡献分析表明,随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力转移,水稻对粮食产量的贡献从1949年的43%下降到2008年的37%。主要原因是南方稻区水稻种植面积大幅下降。水稻生产迫切需要发展以机插秧为主的水稻机械种植技术,以适应稻农对现代稻作技术的要求,稳定水稻种植面积和提高水稻产量。在分析我国水稻机插秧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基础上,探讨了我国特色的杂交稻和连作晚稻机插秧技术及配套的育秧技术。  相似文献   

3.
汉中市水稻机插秧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中是陕西省水稻主产区,机械化种植是当前水稻生产的必然趋势。通过对汉中市近7年来机插秧生产现状分析,指出汉中市机插秧主要问题在于土地资源分散及主栽品种少等5个方面,从而针对性地提出政策扶持以及农机农艺一体化循环产业链等主要措施,以促进汉中机插秧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农业劳动力的转移,韩国水稻种植方式发生了转型。从上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韩国水稻机插秧比例快速上升,手插秧比例下降,到90年代基本实现了水稻种植的机械化;省工节本的直播稻产量受不确定因素影响较大,且稻米品质不如机插秧和手插秧,其种植面积出现了波动,现只占韩国水稻种植面积的4%左右。本文介绍了韩国水稻机插秧、湿润直播和旱直播技术的作业流程。  相似文献   

5.
我国水稻机插育秧发展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种植机械化是我国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关键,机械栽插是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的主推技术,育秧是其中的关键环节。与手工插秧相比,机械插秧从群体和个体的角度对秧苗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大大提高了育秧难度,这也是制约我国机械插秧推广应用的主要技术原因。本文基于对大量基层农技人员相关报道的梳理,在总结我国水稻机插秧推广应用中出现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机插育秧与手插育秧的区别,及影响水稻机插秧苗群体和个体素质的几个主要因素,提出了机插育秧技术的研发方向。  相似文献   

6.
颜士敏 《中国稻米》2014,(3):48-49,53
本文简述了江苏省机插秧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水稻机插在江苏省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品种应用、育秧环节、栽插规格、肥水运筹等方面阐述了机插秧的高产栽培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在基本解决水稻机械化收割难题之后,又在全国率先突破了水稻机械化种植这一制约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瓶颈”。去年,全省水稻机械化插秧大面积试验示范取得成功,水稻机械化种植水平已接近10%。水稻生产机械化有两大难点,一是种,二是收。自1998年江苏成功开发并推广“人民号”高性能稻麦收获机械之后,水稻机械化种植收割问题基本得到解决,目前全省水稻机收水平已达到55%。然而水稻种植机械化的进展却明显滞后。至“九五”末,全省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了70%,而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只有5%。围绕水稻种植机械化的发展方向,江苏省重点开发适…  相似文献   

8.
江苏是我国稻米生产与消费大省,推行绿色、有机健康水稻栽培,加快发展中高端优质稻米,已成为各级政府和社会关注的议题。本文通过对江苏省有机水稻生产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了江苏省有机水稻种植模式、肥料施用、病虫草害防治等情况,梳理了有机水稻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技术需求,并提出生产建议,以期对江苏省有机水稻生产起到一定的启示和推动作用,为加快有机水稻产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甘南县有机水稻覆膜插秧一体化栽培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欢 《北方水稻》2016,(4):30-32
在有机水稻生产过程中,人工费用过高,降低了种植的效益。本试验通过采用水稻覆膜插秧一体化技术,验证机械代替人工的可行性,分析应用覆膜插秧一体机取得的收益,为在有机水稻种植中推广覆膜插秧一体化技术提供理论依据,促进有机水稻的规模化发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插秧劳动力的紧缺和用工价格的不断攀升,推广以机插秧为代表的稻作全程机械化势在必行,同时水稻机插秧也是我国机械化种植的主要方向之一,是水稻机械化、集约化、规模化及产业化的重要途径。机插秧具有以下优势:一是效率高。一台步行式插秧机日插秧0·8~1 hm2,配套操作运输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水稻机插集中育秧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集中育秧是水稻育秧技术和组织管理方式的创新发展,不仅有利于培育标准化壮秧、降低育秧成本,而且有利于加快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本文总结了目前江苏省水稻机插育秧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概述了集中育秧的发展创新及其主要育秧形式,介绍了集中育秧壮秧培育的关键技术,提出了推进水稻机插集中育秧技术推广应用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基于高产示范方的机插水稻群体特征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考查了机插常规粳稻超高产群体产量构成、干物质积累以及氮素积累等群体特征。2008年对江苏武进区邹区(品种为武香粳9号)、漕桥和前黄镇(品种均为武运粳7号)等3个百亩连片超高产示范方,2009年对江苏省如东县(品种为宁粳3号)的百亩连片超高产示范方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机插稻产量与颖花量的相关达极显著,要达到10.5 t/hm2以上的产量,每1m2颖花量需≥ 45 000;籽粒产量10.5 t/hm2以上高产机插水稻的花后干物质积累占籽粒产量的70%~80%;高产机插稻氮素积累的优势在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前和抽穗后两个阶段。足够的颖花量是机插粳稻高产群体的基本特征;保证后期氮素供应、发挥后期干物质积累优势、促进大穗的形成是提高机插水稻产量的主要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3.
杂交水稻种子纯度海南田间种植鉴定(南鉴)是国家标准规定、纯度鉴定最常用的方法,对保障杂交水稻生产安全意义重大。本文回顾了江苏杂交水稻南鉴的历程,阐述了南鉴现状、取得的成效、当前存在的薄弱环节及应采取的关键措施,并讨论了江苏杂交水稻南鉴未来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以36个籼稻品种为材料,在云南省永胜县三川镇开展了机插稻种植试验研究,对品种产量、群体质量、倒伏情况等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产机插籼稻平均产量10.03 t/hm^2,颖花量5.62万/m^2,结实率72.23%,收获指数0.56,最大叶面积指数9.91,抽穗期干物质量1619.28 g/m^2,倒伏指数79.16,总叶龄18.22,其中产量最高的品种为C两优华占,产量为11.46 t/hm^2;低产机插籼稻平均产量7.03 t/hm^2,颖花量5.27万/m^2,结实率53.87%,收获指数0.46,最大叶面积指数7.89,抽穗期干物质1494.12 g/m^2,倒伏指数85.05,总叶龄17.56。总之,结实率是机插籼稻产量形成的主导因素,高产品种在适当降低有效穗数的基础上增加结实率可以获得超高产,低产品种只有在增加移栽基本苗数的基础上提高有效穗数才能获得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15.
印度尼西亚发展杂交水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田永久  李平  李永  杨忠炬  刘贵权 《杂交水稻》2006,21(4):78-79,81
水稻是印度尼西亚(以下简称印尼)的主要粮食作物,尽管印尼的水稻常年种植面积在1 180万hm2左右,但是水稻单产低,不能满足印尼人民的消费需求,每年须进口大米200万t左右。实现印尼稻米自给的有效途径是大力发展杂交水稻。介绍了目前印尼水稻生产的现状以及在发展杂交水稻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WANG Cai-lin 《水稻科学》2005,12(3):219-225
HISTORY OF HYBRID RICE DEVELOPMENT China is the first country to use heterosis successfully and commercially in rice. Hybrid rice research was initiated in 1964, the genetic tools essential for breeding hybrid rice combinations, such as the cytoplasmic male sterile line (CMS line or A line), the maintainer line (B line) and restorer line (R line), were developed in 1973. Several hybrid combinations with good heterosis and higher yield potential were identified in 1974. The hybrid…  相似文献   

17.
以常规中籼稻黄华占为材料,采用温室大棚旱育秧方式,研究不同育秧剂对陕南稻麦油两熟区机插秧秧苗素质与栽插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室大棚旱育秧方式下,秧苗适栽期为播种后31~38 d,大田栽插穴苗数为5苗/穴;秧苗综合品质比较,表现为育秧基质>旱育保姆>育秧伴侣>对照CK;大田栽插比较,育秧基质效果最佳,呈现返青快,单株分蘖高的特点;经济性状比较,表现出育秧基质>旱育保姆>育秧伴侣的总体效果。合理筛选育秧剂和栽插条件,能提高秧苗素质,改善群体发育动态,实现增穗增粒,提高产量,有效促进机械化稻作技术在本地区的推广。  相似文献   

18.
稻草还田对土壤养分及水稻生物量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草还田作为最便捷的水稻秸秆利用方式,对水稻生产和土壤培肥具有重要意义。为探明稻草还田对土壤养分和机插水稻生长的影响,设置稻草还田(HR)和稻草不还田(BR)两个处理,通过测定水稻生育特性和产量等指标,土壤全量养分和速效养分等性状,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稻草还田能显著降低机插水稻株高达4.1cm,使每蔸水稻平均增加3.2个有效分蘖,显著增加水稻有效穗数达22.54%,从而显著提高水稻成熟期生物量达18.95%,增加当季水稻产量达18.88%,其中穗部生物量增幅达15.3%。稻草还田显著增加成熟期水稻地上部总氮、磷、钾素积累量,其中穗部氮、磷、钾素积累量增幅分别为13.2、5.2、4.73 kg/hm^2。稻草还田能显著增加种植后土壤碱解氮含量达14.67%。  相似文献   

19.
成良计 《杂交水稻》2005,20(1):60-64
稻米是菲律宾人的主要食物. 多年来,菲人口快速增长,消费需求压力很大.虽然大面积推广现代水稻品种,促进了粮食大幅度增长,但是稻米生产整体水平低,不能满足人口快速增长的消费需求,每年要进口稻米60万t以上.实现菲律宾稻米自给的最佳途径是加快杂交水稻发展,工作的重点是尽快解决投入不足、种子短缺、推广乏力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