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青海地处三江源区的特殊生态地位,决定了在保护好渔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可持续发展冷水鱼养殖是青海特色。青海可供冷水鱼养殖利用的水面有60多万亩,特别是黄河干流大中型电站建设形成的水面有50余万亩,水体洁净、水质优良,水温在3~22℃,冬季常年不封冻,是鲑鳟鱼等冷水鱼天然生息繁衍之地,被国内外公认的养殖鲑鳟鱼条件最好的地区之一。青海作为我国冷水鱼主产区,到2015年底,全省鲑鳟鱼养殖网箱面积达22万米2,其中大型  相似文献   

2.
《科学养鱼》2005,(7):40-41
近年来,陕西省商洛市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当地冷水资源丰富的特点,把发展冷水鱼类养殖作为渔业发展的重点,通过政策扶持引导,科技示范养殖,多渠道扩大宣传,使群众自觉投资开发冷水资源,大力发展冷水鱼类养殖。去年,该市柞水县充分利用冷水资源,开发地下水养殖虹鳟、金鳟等冷水鱼,面积迭2400多米^2,虹鳟、金鳟养殖成活率达到90%以上,向市场提供成品虹鳟,  相似文献   

3.
<正>黑龙江省尚志市地处山区,地理纬度较高,冷水资源蕴藏丰富,具备发展高产高效的冷水渔业的资源优势。为探索和示范冷水鱼在我市的养殖成效,我们于2013年选择养殖环境条件较好的帽儿山镇富民村一处面积225米2的冷水鱼养殖场进行高密度流水养殖虹鳟高产技术试验,试验获得成功。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试验池为长22.5米、宽10米的水泥池,面积225米2,东西走向。注水口和排水口分  相似文献   

4.
甘肃省地处西北内陆,冷水资源丰富且类型多样,河水、泉水、山涧溪水以及刘家峡、碧口等水库均适宜冷水鱼养殖.2009年之前,甘肃省鲑鳟鱼养殖年产量近2000吨,占全国总产量的25%,形成了甘肃省特色冷水鱼养殖产业.甘肃省冷水鱼产业主要分布于河西走廊和黄河流域,近年来,天水、陇南、甘南等冷水资源丰富的秦巴山区冷水鱼产业发展迅...  相似文献   

5.
新疆冷水鱼环保网箱养殖现状及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我国冷水资源丰富,自1959年开始养殖虹鳟鱼,冷水鱼养殖业迅速发展,为养殖户带来较大经济效益。然而,传统网箱养殖带来的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因此,环保网箱养殖及其技术将成为冷水鱼养殖乃至整个养殖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通过对我国冷水鱼养殖现状、传统网箱养殖导致的环境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证环保网箱运用的必要性,并从新疆冷水鱼生态养殖成功案例中总结出环保网箱养殖的几点核心技术。  相似文献   

6.
《水产养殖》2014,(6):46-46
<正>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依托境内"串珠状"黄河梯级电站水域资源优势,积极发展冷水鱼网箱养殖,已建成全市最大的冷水鱼养殖基地。化隆县地处黄河上游,现有李家峡、康阳、公伯峡、苏志等4个大中型水电站,库区资源十分丰富,水温常年保持在8~13℃,水质清澈且流动缓慢,非常适合发展冷水鱼网箱养殖。自2008年以来,开始  相似文献   

7.
一、冷水性鲑鳟鱼类养殖现状1.养殖品种及规模二十几年来,冷水鱼主要品种是虹鳟,养殖流水池塘面积230多亩,产量800~900吨。近几年,永昌地区从虹鳟中选育出了虹鳟的变异种──金鳟,已形成较稳定的遗传性状,有望在全省大面积推广。2000年起,先后从北京等地引进银鲑、大西洋鲑、白点鲑、三文鳟等品种试养,其中银鲑已取得了较好的养殖效果,其它品种已在观察试验之中。2.养殖方式冷水性鲑鳟鱼最主要的养殖方式是流水集约化养殖,全省有各类流水池塘15300米2。水库网箱养殖是一种正在兴起的新的养殖方式,全省约有网箱养虹鳟10000米2。…  相似文献   

8.
<正>记者从青海省门源回族自治县有关部门了解到,2017年山东省拟援建资金2 300余万元,在该地建设冷水鱼种苗繁育及养殖中心项目。这一项目,可进一步推动冷水鱼养殖这项民生工程提档升级,增加经济收益,实现把门源县建成中西部地区有影响力的冷水鱼养殖和优质种苗繁育中心的目标。前不久,门源县县委副书记、威海援青干部领队葛平修带领上海海洋大学教授、冷水鱼养殖专家一行到门源县考察冷水鱼养殖项目,考察组实地考察了泉口镇虹鳟、金鳟鱼养殖情况,深入了解  相似文献   

9.
正1当前生产形势1.1养殖区域及养殖模式1.1.1冷水鱼养殖区域冷水鱼主产区在河北省西北部的太行山、燕山山区。1.1.2现有养殖模式主要有淡水工厂化和淡水池塘。1.2养殖规模及变动情况河北省冷水鱼养殖起步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目前总产量近万吨.2015年河北省冷水鱼养殖面积约80万m2,总产量7 559t;2016年"7.19"特大洪灾冷水鱼养  相似文献   

10.
<正>为提高河北省淡水鱼的养殖技术水平和病害防控能力,8月11-13日,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淡水养殖创新团队邯郸大宗淡水鱼和冷水鱼养殖综合试验推广站、石家庄中华鳖和冷水鱼养殖综合试验推广站、唐山大宗淡水鱼高效养殖综合试验推广站以及中华鳖和冷水鱼繁育及高效综合养殖岗位联合邀请全国知名鱼病专家-  相似文献   

11.
蔡灵 《河北渔业》2012,(11):35-36
<正>1邯郸市发展冷水鱼养殖的自然条件邯郸市涉县地处冀、晋、豫三省交界处,交通便利,冷水资源较为丰富。境内有冷水泉近20多眼,总计出水量达8m3/s,其中温村和茨村每个冷水泉出水量都在1m3/s以上,且水流落差大,易于开发。泉水出口水温一般为13℃,受气温和流程的影响,水温为12~18℃,可全年满足冷水鱼的生长发育要求。  相似文献   

12.
<正>为摸清冷水鱼资源情况以便对冷水鱼今后发展进行初步规划,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承德冷水鱼和稻蟹生态养殖技术综合试验推广站对全市冷水鱼资源情况进行了调查。从调查结果看,承德市的冷水资源对于发展冷水鱼养殖发展潜力很大。1承德市冷水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承德地处燕山山脉,位于滦河、潮白蓟运河和辽河三大水系上游,属河北省的东北部,全年平均气温8.9℃,年均降水量400~800mm,各类水域总面积9 533hm2,宜渔面积6 333hm2,全市常年水温在2~20℃的较好冷水泉有33处,重点分布在丰宁、滦平、围场、平泉、承德县等地,其中丰宁县  相似文献   

13.
周爱国 《淡水渔业》2005,(Z1):55-58
中国南方地区历史上习惯于只用池塘、水库等水面养鱼.而大型水库的底层排水和深山林区山涧流水等众多的冷水资源往往被人们忽视而白白流失(指在养鱼方面).为开拓渔业生产上的这块处女地,充分利用丰富的冷水资源,作者于2000年在东江湖下游的冷水河道开展了网箱养殖虹鳟鱼试验.并利用试验成果引进外商成功开展规模冷水鱼养殖,目前,已成为国内最大的冷水鱼养殖基地之一.为进一步做大做强这一冷水鱼产业,加速郴州市冷水鱼产业化,同时也为我国南方地区类似冷水资源开发提供技术与经验,本文从目前东江湖冷水鱼开发成果及其今后的发展趋势,深入论述东江湖冷水资源与冷水性渔业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14.
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水资源丰富,气候环境条件适宜发展冷水鱼养殖产业,当地坚持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把科技成果充分应用到产业中去。本文通过对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当前水域资源、冷水渔业发展现状及前景等进行探索分析,寻找适宜当地资源特点的冷水鱼养殖产业发展途径,为全力推进地方特色渔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了充分利用冷水资源,着力培育渔业经济产业。近年来,铜仁地区渔业技术推广站在江口县边江村冷水鱼养殖基地进行西伯利亚鲟鱼苗种培育试验,鱼苗成活率达90%以上,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该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1背景1.1主产区分布河北省冷水鱼养殖主要分布在西北部的太行山区和燕山山区。2018年养殖产量8 677t,其中邯郸、保定是鲟鱼主产区,产量分别占全省总产量的44.56%和35.91%;张家口、保定是鲑鳟鱼主产区,产量分别占全省总产量的41.50%和33.67%(见表1、图1、图2)。  相似文献   

17.
<正>鲟鱼作为贵州省冷水鱼养殖和特色渔业发展的主要对象,全省2017年鲟鱼产量已达到7857吨(占全国养殖产量的9.5%,排全国第四)。由于鲟鱼在人工养殖条件下不能自然产卵交配,完全依赖于鲟鱼的人工催产。在人工催产操作后,亲本繁育成功的关键是选择性腺发育成熟的亲本进行人工挤卵授  相似文献   

18.
正2013年,洛阳市出台了《关于加快水产业发展的意见》,洛阳市水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为推动洛阳市水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一、洛阳市水产业基本现状1.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13年,洛阳市特色高效水产品比重不断上升,草鱼、鲫鱼、团头鲂、长江胭脂鱼、美国鮰鱼、泥鳅等名优产量10563吨,占全市池塘养殖产量的29.1%;小浪底水库和陆浑水库银鱼产量为664吨,故县水库网箱养殖三文鱼和鲟鱼产量260吨;冷水鱼养殖初具规模,栾川县发展冷水鱼养殖企业5家,养殖面积达5万  相似文献   

19.
康辰香 《河北渔业》2013,(11):69-69
10月10日,石家庄中华鳖和冷水鱼养殖综合试验推广站在鹿泉中华鳖养殖示范基地举办了中华鳖养殖培训班,参加培训的渔民及技术人员达60人,河北省淡水养殖创新团队秘书长李中科到会并讲话。  相似文献   

20.
随着冷水鱼养殖的发展,鲑鳟鱼和鲟鱼等许多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较高的冷水鱼新品种被逐渐开发、引进养殖。由于养殖品种和养殖模式的不断创新,水产养殖的密度越来越大,水质和养殖环境的变化致使鱼类病害逐年增多。因此,实行健康养殖,减少病害发生将成为目前冷水鱼养殖要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