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冬春季连续阴天、暴风雪等灾害性天气较多,造成日光温室内气温、地温较低;空气相对湿度较高;光照不足;蔬菜作物光合作用下降,根系生长缓慢,植株徒长、落花落蕾,加之温室内连作较困难,容易诱发病虫害,严重制约蔬菜产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凝冻灾害对贵阳市蔬菜生产影响调查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初,贵阳市出现了50年未见的低温凝冻灾害性天气,全市蔬菜生产受到严重的影响。针对贵阳市蔬菜受凝冻灾情况进行了详细调研,分析了造成损失的主客观原因,并提出凝冻过后蔬菜生产自救的措施,并对今后面对此类灾害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3.
根据多年的气候特点,临淄区深冬每年出现灾害性天气的概率在80%以上,经常出现的寒冷、连阴、雨雪等灾害天气,会导致日光温室(冬暖大棚)内低温、弱光、高湿条件的出现,给蔬菜生长造成很大损失,所以在进行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管理时,要注意收听天气预报,及早采取措施,把灾害带来的损失降至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4.
根据近年对温县日光温室蔬菜生产中应对冬季极端天气危害措施的调查,总结出雨雪天气、寒流天气等不同天气的应对策略,避免或减轻了极端天气对蔬菜生产的危害。  相似文献   

5.
利用冬春蔬菜的夏季空闲棚架。覆盖防虫网种植大白菜。作为设施蔬菜的一项环保型反季节栽培新技术。在我国部分地区已开始应用。防虫网覆盖栽培有利于无公害蔬菜生产与食品安全。故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现结合田间试验与调查。将越夏大白菜防虫网覆盖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2004-2005、2005-2006两个日光温室蔬菜生产年度,由于冬季低温、阴天等灾害性天气的影响,以及土传病害的危害等,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减产。蔬菜分团在寿光、苍山等地就如何实现日光温室蔬菜稳产、高效做了调研, 并提出了相应建议,供各地参考。  相似文献   

7.
王仁如 《科学种养》2011,(12):24-24
在大棚蔬菜生产中,面对早春季节大风降温天气较多的情况,菜农需精心准备,正确应对。如在大风降温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一旦大风来临,轻者使大棚设施损坏,造成秧苗冻伤,重者导致死苗毁种,给广大菜农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帮助菜农做好大棚防寒御冷工作,笔者根据多年实践经验,总结出下面4项措施:  相似文献   

8.
胡明文  王谋强 《种子》1998,(3):62-63
蔬菜供应与人民生活和社会安定紧备相关.蔬菜生产的发展离不开良种。过去.我省”吃菜难”问题较为突出.全省蔬菜科9及农推战线上的广大动技人员致力于蔬菜生产上的一冬、春、秋”三淡季栽培研究.至“七五一本.全省已形成“一、二、三一线三大层次立体生态蔬菜格局.这些不同熟期的生态系列时鲜美同年不断应市.不仅较好地解决了省内蔬菜周年供应上的失调和不足问题一而且遍及低热带地区14个县菜稻轮作的冬(春)熟喜温蔬菜和少数高寒地区粮菜间作的夏秋喜凉蔬菜的“三钱”菜生产.成了这些县(其中大部分是少数民族贫困县)脱贫致富奔…  相似文献   

9.
鲁运江 《种子科技》2012,30(7):44-44
露地秋冬甘蓝的特点是比春甘蓝产量高,产量稳,病虫害轻,耐贮藏及长途运输。发展露地秋冬甘蓝生产,对调节淡季蔬菜供应,增加市场蔬菜品种具有重要的作用。露地秋冬甘蓝多在夏季播种,秋末至冬季收获。  相似文献   

10.
贵州山区塑料大棚蔬菜产业化的自然障碍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贵州是我国中西部贫穷落后的省区之一,蔬菜还停留在露地生产,靠天吃菜的水平线上。设施农业是现代化农业的重要标志,大棚蔬菜生产是国内外大面积应用成功有效的设施农业典范之一。在中央政府投入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和海内外有识之士来黔投资的良好形势下,如何领悟传统农业向“两高一优”农业转变的真正内涵,以大棚蔬菜生产为开路先锋,抓住机遇,把握契机,搞好样板示范点,是贵州蔬菜生产快速迈出现代化行业和早日摆脱靠天吃菜状况的关键。贵州蔬菜露地生产发展模式已基本定型,引进设施园艺中的大棚蔬菜生产模型可以补充省内因灾害性气…  相似文献   

11.
温室大棚冬春密闭时间长,易受有害气体的危害。轻者影响蔬菜生长,重者影响产量。因此,棚室蔬菜冬春应特别加强管理,避免气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正>灰霉病是江苏省冬季设施蔬菜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主要危害番茄、辣椒、黄瓜、西葫芦、韭菜、莴苣等。该病是典型的低温高湿病害,冬春季设施蔬菜棚内湿度大、温度低,环境条件有利于病菌侵染危害,雨雪天气更易加重病害流行,严重影响蔬菜产量和品质。因此,抓好越冬设施蔬菜灰霉病的监测与防控工作非常重要。冬季设施蔬菜灰霉病防控要协调运用农业、物理和生物各种防治技术相结合,最大限度地降低化学农药投入量,保证设施蔬菜生产安全和蔬菜产品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3.
一、贵州蔬菜生产的特点由于我省气候温和,耐寒蔬菜可以露地越冬,致使蔬菜生产上出现了明显的三大季栽培。即,喜温蔬菜的春播夏收;耐寒蔬菜的秋播冬收;极耐寒品种的冬播、露地越冬、来春采收。各采收季节之间的“间隙”,出现了季节性的缺菜现象。它又和人们对蔬菜供应要求周年均衡性相矛盾,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淡季”。在贵州,淡季分为1、2月的“小淡季”,4、5月的“春淡”和9、10月的“秋淡”。这就是贵州省蔬菜生产和供应的主要特点。产生淡季的原因,一是气候条件的限制,二是蔬菜作物本身对外界  相似文献   

14.
沈慧 《山东蔬菜》2004,(4):31-32
近年来,各地保护地蔬菜生产发展很快.尤其是日光温室(冬暖大棚)和春用大棚(包括单斜面大棚和大拱棚)更是较为普遍采用的保护地栽培设施。保护地栽培的目的,是为了生产反季节(时差)蔬菜,以满足供应,提高效益。但是随着保护地面积的不断扩大,往往茬口雷同,作物类别单一,品种特性近似,结果又造成上市时间集中,出现了淡季中的旺季,效益依然不高。  相似文献   

15.
业界动态     
<正>2020年北方城市冬菜自给率将达50%日前,从北方设施蔬菜生产现场会上了解到,2015年我国北方设施蔬菜面积已达1880多万亩,总产量1.17亿吨,分别比2012年增加了100多万亩和1200多万吨,有效保障了北方城市冬春淡季蔬菜供应。北方设施蔬菜生产正在从扩规模向提升质量、增加效益转变。据统计,我国温室设施总面积3120万亩,居世界第一,其中设施蔬菜产业不仅保障了蔬菜周年供应,还促进了农民就业增收。然而生产技术水平低、缺乏标准、  相似文献   

16.
荷兰豆即嫩荚豌豆。是以新鲜嫩荚供食用的蔬菜。它富含多种人体需要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深受消费者喜爱。近几年,滨州地区利用13光温室(冬暖大棚)冬春接茬种植荷兰豆取得成功,效益显著。666.7m2产1500kg以上,产值达2万多元。为北方冬春蔬菜生产及市场供应增添了新品种。  相似文献   

17.
<正>江苏省东台市是全国知名的蔬菜瓜果产销基地,也是江苏最大的设施蔬菜生产基地。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蔬菜设施栽培面积不断增加,蔬菜生产呈现规模化、专业化和集约化,但高强度集约化种植,容易造成设施蔬菜复种指数高,土壤肥力下降,土地酸化和有机物质急剧丧失,根系分泌物、土壤病虫害大量滋生,瓜果蔬菜减产降质,设施功能极趋萎缩。为了帮助菜农规避这种不良现象,现将其危害的具体表现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大棚蔬菜生产一般在全年温度最低的冬季进行,特别是连阴雨雪天气,棚内温度低,蔬菜易遭受冻害造成死苗。设法提高大棚温度,是保证蔬菜丰产丰收的关键性措施。  相似文献   

19.
随着蔬菜设施园艺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对温室生态环境中的因子变化及其控调研究越来越多。笔者调查了辽宁省北部地区冬春季蔬菜生产情况,对温室环境中的因子调控技术进行总结与探讨,现将光照的调控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山东蔬菜》2010,(3):3-8
一、日光温室蔬菜安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 日光温室蔬菜产区由于常年连作,管理技术参差不齐,化肥、农药过量使用等问题,导致土壤条件恶化,病虫害发生严重,设施蔬菜的产量、质量和效益不稳定、个别地区呈逐年下降趋势,已经影响到设施蔬菜的可持续发展。日光温室蔬菜安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的示范与推广,对于破解目前设施蔬菜生产上的突出难题,提升山东设施栽培现代化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保障生态环境友好和食品安全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