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陶春林 《中国蜂业》2007,58(3):35-35
我仔细观察发现,越冬前蜂箱巢门所在的位置和蜂群越冬团所结的部位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巢门设为冷式,也就是利用冷式巢门(巢门在有蜂的一侧,越冬时最佳的位置),那么,蜂团易结在蜂巢前部接近巢门处。这种情况,蜂群挂王的部位应放在巢内中间偏前些。如果巢门设为暖式,也就是利用暖式巢门(巢内空间部分的一侧,一般大群越冬不提倡使用此法,但对小群确实有益处),那么蜂团易结在蜂巢中间部位,这种情况,挂王部位应选在蜂巢中间处。有了以上的观察,我在扣王时,就能准确地选择每群蜂挂王的正确部位,不至于蜂群结团后弃笼,以致失王。  相似文献   

2.
王福忠 《中国蜂业》2001,52(6):14-14
东北养蜂人常讲 :“养蜂容易越冬难 ,十个越冬九个伤热”。夏季蜂群管理不当发生分蜂热时 ,老王带领一部分蜜蜂飞走 ,原箱还留下新的处女王和部分蜜蜂 ;而如果越冬管理不当 ,全群甚至上百群蜂会全部死亡。因此越冬管理好坏直接影响次年蜂群的发展与养蜂经济效益。现将我地越冬管理一些体会介绍如下 ,供蜂友们参考。一、群强蜜足黑龙江省从每年 1 0月至次年 3月共 6个月越冬期。每群蜂要求有 7框足蜂 ;可紧缩在 6张全封盖蜜脾上 ,每张蜜脾重量约为 3Kg。箱内达到“一少二多一大” ,即脾少、蜜多、蜂多、蜂路大 ,脾距达 2cm。入室前打开箱…  相似文献   

3.
2018年11月7日,阴雨近月的天气在中午终于露出了太阳。我顾不上吃饭抓紧时间开箱检查仅有的5箱中蜂,还好有4群属中强群势,满框蜂都在8框(中一式框)以上,越冬完全没问题。但有1群因9月份失王,经过多次努力在急造王台成功后群势很弱,变成了“碗碗蜂”,虽然箱内存蜜较多越冬饲料没问题,可这么少的蜂量能否度过3个多月的寒冬我心中完全无把握,于是我当机立断从他箱中选了1框卵虫蛹脾补充到这个“碗碗蜂”群中,心想只要这张脾中的封盖蛹出房后,起码可为这群“碗碗蜂”增加1/3的蜂量,如果天气允许再补1次封盖蛹,那么这群“碗碗蜂”越冬就没问题了。  相似文献   

4.
《中国蜂业》2016,(10):26-27
豫西南的南阳地区,西蜂秋后不同时间扣王断子越冬群势大不一样。扣王时间越早,越冬群势越弱。1小组扣王断子越冬群势为3.3脾蜂,2小组扣王断子越冬群势为4.4脾蜂,3小组扣王断子越冬群势为6.5脾蜂。3小组扣王断子越冬群势是1小组的2倍,是2小组的1.5倍。  相似文献   

5.
四年前我开始摸索蜂群室内越冬,经过几年的尝试,效果显著。仅以1988年室内越冬为例,入室12群,平均每群6脾蜂。1988年11月17日入室至翌年2月13日爽飞检查,蜜尚存三分之一,每箱死蜂数300~800只,死蜂率低于10%。而在以前室外越冬几年,有时箱内成了老鼠窝,有时蜜蜂整群死亡,有时虽群内有蜜,但因蜂无能力去取而饿死,有时第一次爽飞排泄蜂数很多,但到正式繁殖时,蜂又少得可怜。我把室内越冬方法介绍给我的一位蜂友,他室内越冬三年,  相似文献   

6.
春繁的惊喜     
<正>3月13日天气不错,我打开蜂箱进行第一次检查,50群蜂很不协调,有三到八框蜂不等,还有10框群,甚至14框群,越冬时是继箱越冬。我习惯先检查巢箱,在检查14框群时,看完巢箱我吓了一跳,这么强的蜂怎么不见子呢,难道失王了,于是我再检查继箱,打开纱盖,纱盖很难打开,上面有很厚的蜂,纱盖和蜂团结为一体,提起隔板时,隔板上足有1框蜂。我心喜,原来蜂  相似文献   

7.
常树林 《中国蜂业》2004,55(6):13-13
2000年4月下旬,我购买了2群蜂,当年完成1:4分蜂量.2001年完成1:3,2002年也是1:3,只用短短的3年时间,我养的蜂达到了120群,连续3年安全越冬率达100%,无一损伤,且无发生任何重大疾病.分蜂迅速的主要原因是管理上采取了三强一足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正>什么叫休蜂期?就是蜂群秋繁关王停产以后等待越冬蜂出房,蜂群结团越冬前这段时间,我称之为休蜂期。在休蜂期培育蜂王,我已实践十多年了。长葛市也有不少蜂友采取这种方法育王,大多收效较好,这个时期育王好处颇多。一、休蜂期育王的目的蜂王经过秋繁期间的表现,可确定其生产性能的好坏。休蜂期培育新王的目的是更换秋繁期表现不理想的蜂王,有计划地储备新王,为来年春繁做好充分准  相似文献   

9.
郭业寨 《中国蜂业》2003,54(5):17-17
每年 8月至 1 1月是我们苏北地区蜂群的秋季管理阶段 ,这阶段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加强通风降温 我地初秋炎热 ,为防止卷翅病的发生 ,应将蜂箱放在树荫下或搭凉棚遮阴 ,加强通风、喂水 ,在隔板外加水脾 1张或在饲喂器水槽内喂水 ,切忌在中午高温时洒水 ,湿热熏蒸会加剧卷翅病的发生。二、更换老劣蜂王 “立秋”时育王 ,正值芝麻花中后期 ,蜜粉充足 ,可育一批好王。新王 9月可产卵 ,用正在出房子脾补充一下 ,即可成为中等群 ,这批蜂王正好是明春产卵主力。对于群势达不到越冬要求的 ,宁可合并 ,也不可弱群越冬。三、培育越冬蜂 越冬蜂…  相似文献   

10.
陈学刚 《中国蜂业》2002,53(6):20-20
我地不少蜂友在培育越冬蜂时 ,都是下继箱 ,做到蜂多于脾 ,加强保温 ,按春繁方法进行 ,确实收到了明显效果。在培育越冬蜂后虽撤了保温 ,开了底窗 ,降了温 ,做了一些控飞工作 ,但控飞力度还不够 ,蜂空飞现象相当严重 ,对蜂群越好冬保存实力影响极大。为了减少越冬空飞损蜂 ,近年来我采取继箱越冬方法 ,收到了很好的效益。其方法是除了采取一些控飞措施外 ,还重新逐一将继箱加起来。具体做法 :单王群 ,去掉隔王板 ,将蜂群整个巢脾放入继箱 ,王笼放在继箱中间巢脾蜂团正中央 ,下边是空巢箱。双王群 ,继箱放在隔王板上边 ,上边是空继箱 ,王笼放…  相似文献   

11.
张功勋 《蜜蜂杂志》2006,26(1):17-18
(19)我饲养的蜜蜂既想采蜜又想产浆,想用你介绍的一蜜一浆王的管理方法,恳请老师详细指导。一蜜一浆王是两个品系不同的蜂王在一群内交替使用。首先要用蜜王培育越冬蜂,第二年用蜜王春繁迎接第一个蜜源。如在第一个蜜源结束后蜂群就想投入产浆,那就要在第一个蜜源前20天移浆王虫培育新王,也就是新王要在第一个蜜源流蜜期间培育第一代产浆蜂,21天后产浆蜂陆续出房,这批出房的新蜂,即可哺育浆框上的幼虫,再过一个产卵周期(21天),蜂群也就从采蜜转向产浆。但产浆群必须保证蜜粉充足,产浆群花粉不怕多,培育越冬蜂时再改为蜜王。应用此法,最好在…  相似文献   

12.
郑元明 《中国蜂业》2002,53(4):17-17
四、蜂群安全越冬管理“寒露”囚王 ,“霜降”后 6~ 7天 ,巢内子脾已全部出尽。这时 ,天气日渐变冷 ,大自然草木枯萎 ,百花凋谢 ,蜜粉源已全部结束 ,寒冷的冬天即将来临。对蜂群要作全面检查 ,做好越冬期的准备工作。1 除掉老劣残王 ,及时平衡群势。越冬蜂群群势 ,单王 5~ 6框 ,双王 7~ 8框 (每区 3~ 4框 )。当巢内子脾出尽 ,趁幼蜂还未出巢飞行排泄 ,还未认巢定向 ,要及时除掉老劣残王 ,调补弱群 ,平衡群势。傍晚 ,从强群中抽出幼蜂多的蜂脾 ,补入弱群隔板外侧 ,不能让蜜蜂立即接触。第 2天 ,老蜂出巢飞行 ,仍返原巢。傍晚 ,再将补脾…  相似文献   

13.
越冬前的蜂群管理的主要任务是繁育适龄越冬蜂 ,加强群势为越冬作准备 ,使蜂群能安全越冬 ,为来年春繁打下良好的基础。根据当地蜜源情况和气候条件 ,经过长期的摸索 ,总结出湖北省江汉平原地区越冬前的蜂群管理的经验。1、检查调整蜂群和培育新王8月上旬芝麻花已接近尾声 ,棉花已无大的流蜜 ,这时停止取蜜 ,对蜂群进行全面检查 ,调整蜂势 ,抽出多余巢脾 ,对弱群加封盖子脾或进行合并 ,使全场群势基本相等和蜂脾比例恰当 ;检查蜂王情况 ,记录一年以上产卵不好的老王以及伤残王和产卵不强的蜂王等情况 ,为下一步培育新王作计划准备。八月十日…  相似文献   

14.
侯万富 《中国蜂业》2006,57(4):21-21
2000年秋季,我把强弱不等的120群蜂合并成90群。群均10框蜂左右,双箱体室外越冬。巢箱有9张大蜜脾重达25kg之多,框梁上横放几根小木棍以便蜜蜂通行,上面盖2层纸(不要盖太严),纸的面积要比蜂团面积稍大些,巢箱上加空箱套,不加隔王板,由于我采取此法使90群蜂顺利度过了冬天。  相似文献   

15.
王星 《养蜂科技》2006,(5):13-14
养蜂生产可以说是“一年之季在于秋”,只有搞好秋季管理,繁殖好越冬蜂才能获得强壮的越冬蜂群,是第二年我地刺槐蜜源丰收的基础。本人结合在辽东地区养蜂的经验,总结了辽东地区蜂群秋季管理要点:1更换新王经多年对比试验证明,用秋繁前培育的新王介入大群培育越冬适龄蜂,可比同条件下老王多培育出至少一框多的越冬蜂。介入蜂王时应保证有充足的饲料,有助于介绍成功。实践证明,捉出老王2天后把新王放入继箱,待蜂群接受后再放入巢箱成功率高,一般不会发生围王现象。辽东地区在8月15日至9月15日培育越冬蜂比较适合。为了在此时段能适时用上新王,…  相似文献   

16.
皖南从1月上中旬开始春繁至10月中下旬培养越冬蜂结束,繁殖期长达10个月,蜂王容易衰老,尤其经过度夏高温期,蜂王已呈古铜色,老态龙钟,产卵力下降。这不仅影响越冬蜂的培育,关王越冬死亡率高,来年春繁难成强群,还易发生“分蜂热”。针对这种情况,十余年来我们都是一年两换王,保持了常年王新群强,年年高产稳产。现将我们的做法介绍如下:1春夏局部换王1.1备好交尾群4月初油菜盛期着手育王,王台成熟时提取事前造好的半蛹半蜜粉的脾带蜂放入四区交尾箱里,下午检查蜂量,不足时取强群的蜂补充,次日介绍王台。50群蜂,只备四区交尾群2箱,直至仲秋育王…  相似文献   

17.
养蜂是项系统的技术工程 ,每个技术环节都必须抓紧抓好 ,否则会造成损失或导致失败。蜂群越冬前后的管理也是一项重要的技术环节 ,同样应该重视。现就本地区蜂群越冬前后的具体管理谈几点意见 ,供参考。1、培养适龄越冬蜂。培养适龄越冬蜂是在秋繁一定群势基础上进行的 ,在这之前 ,要治一次蜂螨和更换老劣残蜂王 ,为培养健康的越冬蜂打下基础。本地区培养适龄越冬蜂的时间山区应放在 8月 2 0日— 9月 1 0日 ;平原区放在 9月 1日— 9月 2 0日 ,根据气候可稍提前或推后。在这段时间 ,外界蜜源基本结束 ,所以在组好群势以后 (7框以上足蜂 ) ,要…  相似文献   

18.
王德惠 《中国蜂业》2003,54(1):16-16
我地处伊春市乌伊岭林业局以北 2 4公里美丰林场 ,小兴安岭北坡。此地蜂群越冬期为 10月至来年 4月初 ,“清明”前后出窖 ,时间长达 6个月。冬季极限温度零下 39℃ ,正常温度为零下 2 0~ 2 6℃。真可谓寒冷地区。本文所述寒冷地区的蜂群越冬后期管理 ,只限室内越冬蜂群。我在此地养蜂近 2 0年 ,往往是成功一年 ,失败一年。不是箱内冻冰大部份蜂冻死 ,就是伤热蜜蜂拉稀全群死亡。总结多年教训 ,得出如下结论 :一、越冬群势 :我个人认为蜂群越冬并非群势越强越好。我饲养的是美意蜂和喀尔巴阡蜂杂交种。即蜂王是纯美意 ,而工蜂是美×喀单交种…  相似文献   

19.
引进种王,更新蜜蜂血统,利用杂种优势,已成为养蜂生产获取高产的一种有力措施。引进种王并安全介绍后,种王群的管理应该较其他蜂群更为细致周到。一个生产群的年收入,一般难以超过200元,可种王群的价格均在200元以上,所以种王群的管理要在保证种王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繁蜂和生产工作。以下是种王群日常管理中应注意的几点。1 不饲喂,防止盗蜂种王群要常年保持饲料充足。在饲料缺乏时,要用补给大蜜脾的方法补充饲料。杜绝因饲喂而引起种王群被盗的情况发生。2 不补蜂,不合并在种王群群势较弱时,不能用合并或补蜂的方法补强。万一发生围王的情…  相似文献   

20.
闫启荣 《蜜蜂杂志》2005,25(11):16-16
在我们的养蜂工作中,为了使蜂王保持良好的生理机能和延长幼蜂寿命,大家从晚秋一直把蜂王扣到翌年早春,大部分蜂友主张扣王越冬,认为蜂群稳定,蜜蜂死亡率低,节省饲料;有的蜂友说放王越冬好,认为蜂王在群内自由、安全,利用她自身的越冬本能。这两种方法越冬各有长处。不管是放王或是扣王越冬期间,我认为都应注意两点。1扣王越冬扣王越冬时如果管理不当,温度低时蜂团容易抛开王笼,冻死、冻伤蜂王,使个别蜂王去年产子良好,今年开春一子不产。为确保蜂王的安全,在扣王越冬时,一定要掌握好巢内放王的位置。我一般把强群蜂王放在离前箱壁15cm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