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如皋市豇豆根腐病与不同栽培方法关系试验的分析研究,认为防治豇豆根腐病可通过控制栽培条件和改变栽培措施减轻此病的危害。增施有机肥、培肥地力为首要措施,以每667m^2施有机肥2000kg为宜。抽蔓期开始对豇豆根部适当扒土,使豇豆根颈基部裸出地面,对减轻豇豆根腐病的危害有一定的作用,且在生产中操作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2.
豇豆是我地主要栽培的无公害蔬菜品种之一,因其耐热、易管理、施药少、产量高、效益好,深受广大菜农欢迎。但由于多年重茬栽培,各种病害逐年加重,其中根腐病已成为我市发病最重、危害最大、防治最困难的病害,重病田死亡率达60%~90%,甚至绝收。因此,2006-2009年我们调查其发生危害情况,摸清了如皋地区豇豆根腐病主要病原真菌种类及环境与发病关系,为综合防治豇豆根腐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豇豆根腐病是豇豆上一种典型的土传病害,由于豇豆种植年数的增加、面积的扩大、品种的变化等,成为豇豆上发病最重、危害最大、防治最困难的病害,在局部区域尤为突出。一般发病率为30%~40%,严重的达60%以上,由于缺乏科学指导,菜农对其防治盲目性较大,往往发病严重后才开始用药,收效不大,且易造成产品的农药残留,严重影响了豇豆产品的质量和种植的经济效益。为此,我们对该病进行了研究,旨在通过对豇豆根腐病造成的豇豆产量损失进行定量分析,确立经济危害允许水平,确定防治指标,为其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豇豆生产是丽水市莲都区蔬菜的支柱产业。由于连年种植,各种病害发生逐年加重,其中豇豆根腐病成了豇豆上发病最重、为害最大、防治最难的病害,一般发病率为25%~40%,严重的达50%以上,造成豇豆减产达20%~60%。  相似文献   

5.
红根为菜豆、豇豆等豆类蔬菜生产上的常见现象,从苗期即发生,既有生理原因,也可能由炭疽病、根腐病、枯萎病等病害导致,一旦发生,对生产造成不良影响,严重造成毁种毁苗。近年来,笔者通过对湖南涟源、益阳等地的调查了解发现,随着重茬栽培越来越多,菜豆、豇豆等豆类蔬菜的红根问题日益严重。防治豆类红根,关键在于做好前期预防,后期防治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6.
防虫网覆盖栽培对豇豆采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翔  许彦  邢增通 《长江蔬菜》2011,(14):52-54
海南省豇豆生产多用防虫网覆盖栽培,试验通过模拟目前海南省生产中豇豆储运方法,分别对防虫网覆盖栽培豇豆和露地栽培豇豆品质指标进行7d动态测定,旨在探明防虫网覆盖对豇豆采后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2种栽培方式下的豇豆在7d内均未出现失重;感官指标、腐烂率、锈斑指数、粗纤维含量,防虫网覆盖栽培豇豆明显优于露地栽培豇豆;叶绿...  相似文献   

7.
河套灌区番茄根腐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番茄根腐病的发病症状、病原菌、传播途径和影响发病的因素;指出了河套灌区番茄根腐病发生较重的主要原因是重茬严重,大水漫灌,缺乏有机肥;提出了防治番茄根腐病应减少重茬,高垄栽培,合理调整土壤温湿度,增施有机肥和苗床消毒,培育壮苗、大苗等,并积极开展化学防治。  相似文献   

8.
豇豆大棚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豇豆又称带豆、豆角,原产亚洲中南部,我国自古就有栽培。豇豆品种繁多,为夏秋季主要蔬菜之一,在7~9月份的蔬菜供应中占有重要地位。豇豆一般进行露地栽培,但近年来不少地区为提早采收而采用大棚覆盖栽培。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豇豆土壤连作障碍及次生盐渍化问题,促进豇豆与水稻轮作的规范化、标准化栽培,编制了长豇豆与水稻轮作栽培技术规程,并通过了丽水市莲都区质量监督局组织的专家评审。该规程规定了豇豆与水稻轮作栽培的术语和定义、轮作条件、轮作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内容,可为丽水市豇豆与水稻轮作栽培提供有效指导,确保豇豆和水稻安全生产,促进豇豆和水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豇豆生产上常发生死藤现象,我们通过多年调查和分析,发现枯萎病、疫病、根腐病及涝害是导致死藤的主要原因。本文主要介绍了以上几种病害的发病症状、病原及发病条件等,并提出了有效的防控方法,为豇豆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