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以全球红葡萄为试材,研究6-BA、玉米素对果实中糖分积累和转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处理的果实在发育过程中蔗糖、葡萄糖、果糖、总糖含量及转化酶活性变化与对照基本上一致,采收时各糖份含量均不同程度高于对照,以30 mg/L 6-BA处理的最为显著,200倍玉米素稀释液处理的次之。6-BA、玉米素处理均明显提高了果实发育前期的蔗糖相对含量和转化酶活性,并且维持了葡萄糖、果糖在果实发育中、后期稳步积累。6-BA、玉米素可能主要通过影响果实发育过程中的转化酶活性来影响果实糖分积累。  相似文献   

2.
研究复合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骏枣果实糖积累及转化酶活性的影响。以3年生骏枣为试材,测定果实中总糖、葡萄糖、果糖、蔗糖的含量及酸性转化酶和中性转化酶活性。结果表明,骏枣果实生长曲线呈双"S"型。骏枣果实早期以积累葡萄糖和果糖为主,果实膨大期迅速积累蔗糖,到果实成熟时主要积累蔗糖。5 mg/L 5-ALA、10 mg/L GA3与15 mg/L CPPU的混合处理,与对照相比显著提高果实的糖含量,增强了转化酶活性。  相似文献   

3.
在红肉脐橙幼果期和着色前分2次喷施不同浓度的外源ABA和GA3,研究其对红肉脐橙果肉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0 mg/L ABA处理显著或极显著提高了果实成熟时的葡萄糖、果糖和总糖含量,50 mg/L ABA处理极显著提高了果实蔗糖含量,而100 mg/L ABA处理极显著降低了果实葡萄糖含量;中低浓度的GA3(10、50和250 mg/L)极显著提高了果实蔗糖含量,10 mg/L GA3处理对果实葡萄糖和果糖含量无明显影响,但极显著提高了果实总糖含量,50、250和500 mg/L GA3处理极显著降低了果实葡萄糖、果糖和总糖含量。表明着色前较低浓度的外源ABA处理(10和50 mg/L)可提高果实中一种或几种糖的含量,而较高浓度的GA3处理(250和500 mg/L)则严重阻碍了果肉中糖的积累。  相似文献   

4.
在红肉脐橙幼果期和着色前分2次喷施不同浓度的外源 ABA和 GA3,研究其对红肉脐橙果肉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0 mg/L ABA处理显著或极显著提高了果实成熟时的葡萄糖、果糖和总糖含量,50 mg/L ABA处理极显著提高了果实蔗糖含量,而100 mg/L ABA处理极显著降低了果实葡萄糖含量;中低浓度的 GA3(10、50和250 mg/L)极显著提高了果实蔗糖含量,10 mg/L GA3处理对果实葡萄糖和果糖含量无明显影响,但极显著提高了果实总糖含量,50、250和500 mg/L GA3处理极显著降低了果实葡萄糖、果糖和总糖含量。表明着色前较低浓度的外源 ABA处理(10和50 mg/L)可提高果实中一种或几种糖的含量,而较高浓度的 GA3处理(250和500 mg/L)则严重阻碍了果肉中糖的积累。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叶面喷施钙镁肥解决‘妃子笑’荔枝果实成熟期“退糖”问题的原因,本研究以16年生‘妃子笑’荔枝树为试验材料,以叶面喷施0.3%CaCl2+0.3%MgCl2混合水溶液为处理,喷清水为对照,测定果实糖含量和糖代谢酶活性。结果表明:‘妃子笑’荔枝在果实生长发育前中期果糖、葡萄糖和蔗糖迅速积累,成熟期对照果实果糖、葡萄糖含量保持稳定,蔗糖、可溶性糖含量下降,在花后69 d处理果实果糖、总糖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喷施叶面肥处理使糖代谢酶活性发生显著变化,在花后69 d处理使中性转化酶活性和蔗糖代谢酶净活性显著升高,酸性转化酶、蔗糖磷酸合成酶、蔗糖合成酶合成方向和磷酸果糖激酶活性显著降低。总之,钙镁叶面肥处理通过提高中性转化酶活性、降低蔗糖磷酸合成酶和蔗糖合成酶合成活性来提高蔗糖代谢酶净活性,促进蔗糖的分解,同时降低磷酸果糖激酶活性抑制糖酵解途径,从而引起果糖和可溶性糖积累,进而解决了‘妃子笑’荔枝成熟期“退糖”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GA3处理对葡萄果实发育过程中糖积累及代谢的影响。【方法】以3年生"红地球"葡萄(Vitis vinifera L.cv.Red Globe)为试材,用不同质量浓度(10,20和30mg/L)的GA3在花前、花后2次喷施葡萄果穗,测定其对葡萄果实生长发育、糖积累规律及蔗糖代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1)GA3处理增加了果实纵、横径,果形指数略有降低,单果质量、穗质量增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2)葡萄以积累己糖为主,GA3处理提高了糖积累速率,尤其是果糖的积累速率,但并没有改变糖积累总的变化规律;3)果实发育前期酸性转化酶(AI)和中性转化酶(NI)活性增加,后期蔗糖合成酶(SS)活性增加,其中以20mg/L GA3处理的效果最为显著。【结论】外源GA3处理可通过改变果实内部相关酶的活性,来参与葡萄糖积累及代谢的调控。  相似文献   

7.
ABA、GA3和NAA对蓝莓生长发育和花青苷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植物激素对蓝莓果实生长发育及花青苷的影响,以蓝丰为试材,分析了在白果期进行脱落酸(ABA,600 mg/L)、赤霉素(GA3,30 mg/L)、α-萘乙酸(NAA,200 mg/L)、清水(CK)处理后,果实生长发育和花青苷代谢相关物质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蓝莓果实开始转色到成熟的过程中,花青苷的含量与果糖和葡萄糖的含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类黄酮的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CK相比,ABA能促进果实软化,显著提高果实花青苷、果糖、葡萄糖的含量,成熟时分别达3.01、13.22和35.51 mg/g;NAA抑制总酚、类黄酮含量的积累,显著降低单果质量;GA3能显著提高果实单果质量和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NAA和GA3能减少花青苷的积累,但是效果不显著,成熟时花青苷质量分数均为2.29 mg/g.  相似文献   

8.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叶片衰老过程中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大田小麦生长和发育期,用浓度为20mg/L的GA3、6-BA、NAA和(10 10)mg/L的GA3 6-BA与GA3 NAA混合溶液喷施小麦叶片,结果表明:以上各处理均可提高叶片中的叶绿素、可溶性糖含量,增强硝酸还原酶的活性,降低相对电导率。2种生长调节剂混合喷施效果更好,GA3 6-BA组合优于GA3 NAA组合。  相似文献   

9.
以红肉脐橙(Citrus sinensisL.Osbeck)为试验材料,于着色期喷布10、50、100 mg/L外源ABA,以喷布清水为对照,研究外源ABA对红肉脐橙果肉糖含量变化的影响,以期为提高红肉脐橙果实糖含量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10 mg/L ABA处理显著提高了红肉脐橙果实葡萄糖、果糖、蔗糖和总糖含量;50 mg/L ABA处理显著提高了蔗糖和总糖含量,但显著降低了葡萄糖含量;100 mg/L ABA处理显著降低了葡萄糖、果糖和总糖含量.(2)从提高总糖含量角度,以50 mg/L ABA处理的效果最好,但与10 mg/L ABA处理的效果没有显著差异.(3)综合考虑,着色期较低浓度的ABA处理(10或50 mg/L)可以促进红肉脐橙总糖或某几种单糖含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ABA和6-BA对山葡萄果实着色及相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葡萄品种双丰为试验材料,在转色期分别用1 000 mg/L ABA和100 mg/L 6-BA处理果实。结果表明:ABA和6-BA处理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类黄酮、花色苷、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都高于对照;滴定酸含量低于对照;L、H值小于对照,a、b、c值均高于对照。ABA和6-BA对提高山葡萄品质和增加花色苷含量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6-BA对葡萄果实发育过程中糖积累及转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6-BA降低了总糖与葡萄糖的含量而提高了果糖的相对含量.  相似文献   

1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赤霞珠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不同质量浓度ABA、GA3和6-BA处理对赤霞珠果实品质的影响,为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改善酿酒葡萄果实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欧亚酿酒葡萄(Vitis viniferal L.)品种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为试材,于转色期前7 d分别对果实进行不同质量浓度ABA、GA3和6-BA处理,研究葡萄果实主要品质指标的变化。【结果】(1)在葡萄果实成熟过程中,100和200 mg/L ABA处理均可显著提高果实总糖、总花色素苷和类黄酮含量,降低总酸、单宁和总酚含量,但2个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2)不同质量浓度GA3处理总体上使葡萄果实中的总糖、总花色素苷和类黄酮含量有所提高,总酸、单宁和总酚含量降低,但不同质量浓度GA3处理对果实总糖和总酸的影响差异不显著;而400 mg/L GA3处理显著提高了果实中的总花色素苷和类黄酮含量,降低了单宁和总酚含量。(3)不同质量浓度6-BA处理使赤霞珠果实中的总糖含量略有提高,但各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400 mg/L 6-BA处理使果实成熟过程中的总花色苷和类黄酮含量显著降低,单宁和总酚含量有所提高。【结论】100和200 mg/L ABA处理对赤霞珠葡萄果实部分品质指标有显著的改善作用;400 mg/L GA3处理对果实着色具有促进作用,而400 mg/L 6-BA对果实着色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对不同发育时期宁夏拘杞叶片、果柄、果实中蔗糖,果糖、葡萄糖含量及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进行测定,研究枸杞叶片、果柄、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糖的积累与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宁夏枸杞叶片以积累蔗糖为主,果糖的含量与酸性转化酶(AI)和中性转化酶(NI)均旱显著正相关;果实以积累已糖(葡萄糖和果糖)为主,葡萄糖和果糖的含最与AI和NI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其他酶无相关性,说明AI和NI在宁夏枸杞果实的糖代谢中起着主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巨峰葡萄在不同海拔地区最有效的栽培模式,提高葡萄果实品质,增加南方葡萄产业经济效益,以390m和1 150m钢架避雨栽培和露地栽培的巨峰葡萄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海拔和栽培模式对巨峰葡萄果实可溶性糖及相关糖代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成熟的巨峰葡萄果实中的可溶性糖为葡萄糖、果糖和蔗糖,葡萄糖和果糖为主,蔗糖含量少,酸性转化酶(AI)和蔗糖合成酶分解方向(SSI、SSc)活性较高,而中性转化酶(NI)、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和蔗糖合成酶合成方向(SSII、SSs)酶活性较低。高海拔(1 150m)地区和钢架避雨栽培模式均可以提高巨峰果实中可溶性糖的含量和相关糖代谢酶活性,提高葡萄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5.
嫁接对薄皮甜瓜糖含量及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选用玉美人、永甜6号薄皮甜瓜(Cucumis melo L.)作接穗,世纪星白籽南瓜(Cucurbita moschata Duch.)作砧木,以自根苗为对照,研究嫁接对薄皮甜瓜果实糖含量及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嫁接提高了薄皮甜瓜果肉中酸性转化酶(AI)和中性转化酶(NI)的活性,降低了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和蔗糖合成酶(SS)的活性;降低了薄皮甜瓜果肉的果糖、葡萄糖、蔗糖和总糖的含量。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不同浓度盐胁迫下番茄苗期蔗糖代谢相关酶(转化酶、蔗糖合成酶、蔗糖磷酸合成酶) 的活性变化与糖积累的关系。结果表明:盐胁迫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番茄幼苗体内的果糖和葡萄 糖含量,降低蔗糖的含量。短期盐胁迫可以提高番茄幼苗体内转化酶的活性,使相应的可溶性酸性转 化酶mRNA水平提高,处理后期转化酶活性及可溶性酸性转化酶mRNA水平下降;蔗糖合成酶和蔗 糖磷酸合成酶的活性降低,但与对照之间的差异不显著;表明盐胁迫主要通过调节转化酶表达与活 性变化来影响番茄苗期的蔗糖代谢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库尔勒香梨果实发育过程中糖积累特性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规律。【方法】以15年生库尔勒香梨(Pyrus brestschneideri Rehd)为试材,研究其果实发育过程中总糖、淀粉、蔗糖、果糖、葡萄糖和山梨醇含量以及6种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果实幼果期山梨醇为主要糖,占总糖中的比例50%以上,随着果实的发育,山梨醇所占的比例呈下降趋势,到果实成熟期,总糖中的比例降到24.7%。而在中后期果糖、葡萄糖和蔗糖所占的比例缓慢上升,果糖含量超过山梨醇成为果实中的主要糖。成熟果实中可溶性总糖含量为16.16%,果糖、山梨醇、葡萄糖和蔗糖占可溶性总糖中的比例分别为38.7%、24.7%、 22.0%和14.4%。酸性转化酶(AI)和中性转化酶(NI)在果实发育前期活性较弱,随着果实发育而逐渐增高。果实发育早期蔗糖合成酶(SS)活性随果实发育而下降,而后期则随果实发育而逐步增强。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随果实发育持续上升,在果实发育的中后期急剧升高,与蔗糖迅速积累的时期相一致。山梨醇脱氢酶(SHD)和山梨醇氧化酶(SOX)的活性变化趋势基本相同,随着果实的发育先降低后增高,但前者的变化幅度大,且其活性水平始终显著高于后者。【结论】在果实幼果期山梨醇为主要糖,而成熟期果糖含量超过山梨醇成为果实中的主要糖。果实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积累主要受山梨醇的影响,受蔗糖、葡萄糖和果糖积累差异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8.
西瓜果实发育过程中糖分积累与相关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5个西瓜品种为试材,研究了西瓜蔗糖代谢与相关酶调控的关系。结果表明:5个不同品种西瓜果实中糖积累动态十分相似,果实发育前期,糖积累缓慢;进入生长中期,蔗糖迅速积累,单糖下降;生长后期蔗糖下降,单糖略有回升;中育6号西瓜蔗糖含量最高,三白西瓜最低;AI和NI活性变化对糖分的积累和成分构成具有重要影响,SS酶活性对蔗糖的积累作用较小,SPS和蔗糖的积累趋势相一致,在蔗糖代谢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9.
王丽娟  李天来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021-12023
[目的]研究夜间亚低温对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M ill.)果实几种糖含量及糖代谢酶活性的影响。[方法]以15℃夜温为对照,研究了9℃夜间亚低温处理对番茄果实果糖、葡萄糖和蔗糖含量及酸性转化酶(AI)、中性转化酶(NI)、蔗糖合成酶(SS)和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的影响,并分析了糖含量与糖代谢酶活性的相关性。[结果]经过夜间亚低温处理后,番茄果实中果糖、葡萄糖和蔗糖含量均小于对照。与对照相比,夜间亚低温处理使番茄果实中AI和NI的活性降低,但SS和SPS活性变化没有明显的规律性。在番茄幼果期,果实中AI和NI活性的变化幅度相对较小,但在果实成熟时转化酶活性急剧升高;SS活性随着果实的发育逐渐降低,在果实成熟期SS活性很低;试验期内,SPS活性一直处于低活性水平。番茄果实中AI和NI活性与葡萄糖和果糖的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蔗糖合成酶(SS)活性与蔗糖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夜间亚低温导致成熟期番茄果实含糖含量下降的主要因素是转化酶活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