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光照培养箱中用35/28℃、40/30℃、42.5/30℃(每天光、暗均为12小时)不同变温热处理新会橙病苗92天可获得部分无碎叶病苗木,102天后所获苗木均不带碎叶病毒。 在玻璃温室中7~9月自然高温处理带病蕉柑、德森温州蜜柑、槾桔病苗60天,不能使碎叶病毒失活,但上一年8月份嫁接的苗木一直置于玻璃温室中,第二年9月份(计380天)采芽繁殖鉴定,所得植株均不带碎叶病毒。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优化葡萄试管苗脱毒体系,以携带葡萄蚕豆萎蔫病毒(GFabV)、沙地葡萄茎痘相关病毒(GRSPaV)、葡萄灰比诺病毒(GPGV)、葡萄卷叶相关病毒–3(GLRaV-3)和葡萄病毒E(GVE)共5种病毒的‘阳光玫瑰’葡萄试管苗为材料,研究了热处理方式和时间以及热处理后茎尖和腋芽培养对脱毒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方式影响试管苗的存活率和脱毒效率,以38℃/光照8 h+32℃/黑暗8 h变温处理效果最佳,其次为38℃/光照16 h+32℃/黑暗8 h变温处理以及38℃恒温/(光照16 h+黑暗8 h)处理。取38℃/光照8 h+32℃/黑暗8 h热处理10、15、20、25、30和40 d的试管苗1.5 mm左右的茎尖和茎尖下第1、2腋芽接种培养,茎尖存活率高于腋芽,繁殖成苗后检测,均脱除了上述5种病毒,其中热处理10 d的平均脱毒率为52.38%,25和30 d的脱毒率均达100%;随热处理时间延长,接种茎尖和腋芽的存活率下降,故热处理时间以25 d为宜。  相似文献   

3.
单独采用茎尖嫁接法或单独采用热处理法均难脱除温州蜜柑萎缩病毒(SDV)。夏季高温时期采芽进行茎尖嫁接获得的5株茎尖苗全部脱除SDV。夏季高温时期将带毒苗置简易玻璃温室中自然热处理38天,然后采接穗用常规嫁接法嫁接于枳橙实生苗上,获得的9株嫁接苗全部脱除SDV。采用昼(光照)40℃、夜(黑暗)30℃各12小时热处理7至43天,结合茎尖嫁接获得的72株茎尖苗亦全部脱除SDV。  相似文献   

4.
Koizu.  M 宋瑞琳 《福建果树》1991,(2):51-52,14
由碎叶——枳橙矮化病毒引起的嫁接口皱折病状,在日本的一些枳壳砧品种或无性系上发现。近年来,由于大力进行高接换种而引起某些病毒包括碎叶——枳橙矮化病毒(TL—CSV)广泛传播。利用40/30℃(白天/夜间温度)处理60天以上可以脱除碎叶病毒,然而温州蜜柑苗木不耐这种热处理温度。由 Murashige 等发现,经 Navarro 等改进的茎尖嫁接技术能够有效地脱除病毒,类病毒及柑桔螺原体(S.Citrl)但碎叶病毒例外。本文报道了利用茎尖嫁接结合短期予热处理脱除温州蜜柑“Niyu”的碎叶病病毒。  相似文献   

5.
我国柑桔栽培品种的裂皮病鉴定和脱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Etrog香橼Arizona-861-S-1或Etrog香橼Arizona-861作指示植物,鉴定新会橙、暗柳橙、锦橙、先锋橙、雪柑、改良橙、冰糖橙、蕉柑、椪柑、本地早、南丰蜜桔、福桔和沙田柚在各自老产区的植株感染裂皮病的情况。根据已有的鉴定结果看出,我国原有的重要柑桔栽培品种中,暗柳橙和新会橙已经普遍受裂皮病感染,改良橙亦可能如此。锦橙、雪柑和先锋橙有部分植株受感染。蕉柑、椪柑、本地早、南丰蜜桔、福桔、沙田柚和冰糖橙中还没有发现受感染的植株。 已经感染裂皮病的暗柳橙、伏令夏橙、尤力克柠檬和费米耐劳柠檬通过茎尖嫁接,可以获得无裂皮病的植株。  相似文献   

6.
采用田间结果树上的芽作为接穗进行茎尖嫁接,最终获得7株茎尖嫁接苗。对所获得的茎尖嫁接苗,应用指示植物腊斯克枳橙、墨西哥来檬和伊特洛格香橼亚利桑那861-S-1分别鉴定柑橘碎叶病、衰退病和裂皮病,用PCR检测技术鉴定柑桔黄龙病。结果表明:1、3、4、5、6号迟熟蕉柑单株不带碎叶病、衰退病、裂皮病和黄龙病,可用作繁殖无病毒苗木的备选材料。  相似文献   

7.
柑桔碎叶病是由一种曲杆状病毒引起的病毒病 ,主要危害以枳及枳的杂种为砧木的柑桔树。现有报道指出 ,柑桔碎叶病已在全国各柑桔产区普遍分布。一些本地早、早桔、朱红、柑、蕉柑、兴津早温、宫川早温、北京柠檬、文旦柚、红心柚、冰糖橙、大红甜橙、雪柑、暗柳、新会橙、改良橙 (红江橙 )、森田脐橙等品种中鉴定到碎叶病[1] 。最近笔者又从天草、茂谷柑、贡柑、砂糖桔等品种中发现了碎叶病 ,感病的地区有南宁、桂林和柳州。感病树表现为枳砧嫁接口附近接穗肿大 ,结合处环缢 ,呈黄褐色界层 ,植株矮化 ,受强风等外力推动 ,砧穗结合处容易断…  相似文献   

8.
草莓病毒脱除方法的比较与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感染病毒的草莓品种宝交早生为试材,利用多重RT-PCR同时检测SMoV和SMYEV技术,对茎尖培养、热处理、抗病毒药剂处理3种脱毒方法进行了比较和评价,以期为草莓脱毒苗培育提供重要参考.结果表明,0.2mn茎尖和0.5 mm茎尖都能够有效地脱除SMoV和SMYEV;热处理能够脱除草莓试管苗中的SMoV,但不能脱除SMYEv,39℃恒温处理30 d,SMoV脱除率达到63.0%;利巴韦林不能清除草莓植株体内的SMov和SMYEV.综合脱毒率和茎尖分化成苗率2个指标,认为0.5 mm茎尖培养是适宜的草莓病毒脱除方法.  相似文献   

9.
柑桔无病毒苗木繁育技术及应用推广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柑桔无病毒苗木可以克服目前柑桔上发生较重、难以用化学药剂预防或防治的黄龙病、裂皮病、衰退病、碎叶病等(类)细菌性或(类)病毒性病害,实现柑桔苗木的无毒化栽培。因此推广和应用柑桔无病毒苗木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1无病毒苗木繁育技术 目前世界上繁育无病毒苗木的最佳方法是茎尖嫁接脱毒或热治疗,即选定良种优株,进行茎尖嫁接,经鉴定、证实茎尖嫁接苗无病毒后,用作母本扩大繁殖。此方法出苗周期需3~4年。 如要在较短时间内使用无病毒苗木,常采用指示植物鉴定技术,即选定成年良种优株,按其需要选择不同的病害指示植物,…  相似文献   

10.
几种苹果试管苗微型嫁接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几种苹果试管苗微型嫁接比较顾 良,赵惠祥,马颖(天津农学院园艺系300381)随着我国果树生产发展需要大量的无病毒苗木,用无病毒苹果茎尖加速繁殖无根苗,并用以进行微型嫁接,有希望获得大量无病毒苹果苗。经微型嫁接获得的组培苗不必再行嫁接,可缩短育苗期。...  相似文献   

11.
<正>1材料与方法1.1供试品种(系)本地早,红玉柑,满头红,温岭高橙,瓯柑,胡柚。1.2砧木苗培养茎尖微芽嫁接采用枳橙和枳壳为砧木,于上年秋季(9月)采摘枳橙和枳壳成熟果实,用75%酒精擦洗作表面消毒,用保鲜袋装好贮藏于4-5℃冷藏柜中贮藏备用。翌年5-9月,分批播种。  相似文献   

12.
刘科宏  周彦  李中安 《园艺学报》2016,43(9):1665-1674
柑橘茎尖嫁接技术是脱除其病毒和类病毒获得无病毒植株最常用且最有效的技术。围绕茎尖嫁接技术成活率和脱毒率的研究进行了阐述,以期为柑橘无病毒苗木的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以"栗子香"红薯块根所生幼茎的茎尖为试材,探索了通过诱导形成愈伤组织获得胚状体的技术方法。将红薯块根置于人工气候培养箱中,在温度为30℃、12L/12D光照条件下1周后发芽,待长出幼茎,在无菌条件下,取红薯茎尖接种到含有5μmol/L2,4-D的MS’培养基中,在27℃、黑暗条件下诱导得到胚性愈伤组织,将胚性愈伤组织接种于不含2,4-D的MS’培养基中,在27℃、16L/8D光照条件下培养得到胚状体。试验结果表明,从红薯茎尖经由愈伤组织可形成胚状体,2,4-D在红薯茎尖愈伤组织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红实美草莓脱毒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感染病毒的红实美草莓为材料.时试管苗热处理脱毒和试管苗热处理后茎尖培养脱毒的成活率和脱毒率效果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试管苗热处理后茎尖培养脱毒能显著提高脱毒效果,比试管苗热处理脱毒效果好;其中剥离0.5~0.6 mm的茎尖培养成苗,试管苗0.5~1.0 cm高时40℃(4 h)~250C(20 h)变温处理4周,再次剥离0.5~0.6 mm茎尖培养的脱毒效果最好,成活率85.6%,脱毒率98.8%.  相似文献   

15.
树莓品种‘波鲁德’茎尖离体培养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树莓品种‘波鲁德’的茎尖为试验材料,建立其离体培养再生体系,为无病毒苗木的培育提供基础。结果表明:茎尖诱导最佳培养基为MS+0.5 mg/L 6-BA+0.1 mg/L IBA+0.5 mg/L GA3;暗培养最佳时间为7 d,之后转入光照培养14 h/d,能够促进茎尖成活;当茎尖长度分别为0.5~0.7、0.7~1.0 mm时,其成活率分别为90.02%、94.44%;茎尖苗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1.0 mg/L 6-BA+0.5 mg/L NAA,增殖系数为5.09;试管苗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1.0 mg/L IBA,生根率达100%。  相似文献   

16.
王会  瞿宏杰 《长江蔬菜》2010,(12):16-18
以草莓品种红脸颊茎尖为外植体,研究了激素、暗处理、光照强度对茎尖分化的影响,以期建立高效的茎尖分化体系。结果表明,在MS基本培养基中,添加6-BA0.5mg/L+NAA0.1mg/L的激素配比是诱导"红脸颊"草莓茎尖分化成苗的最佳激素组合;暗处理5d后采用2000lx光照光培养(14h/d)的条件最有利茎尖分化成苗,萌芽率86.7%。  相似文献   

17.
对苹果砧木M9T337、八棱海棠和烟富8苹果3种材料,通过茎尖培养建立无菌体系,采用剥取茎尖初脱毒、高温钝化脱毒二次茎尖剥离脱毒技术,通过病毒检测后,利用无毒茎尖进行分化增殖培养快速繁殖、生根培养,然后进行温室驯化成穴盘苗。利用温室驯化培养的原始一代脱毒M9T337砧木、烟富8穴盘苗,建立采穗圃,原始一代脱毒八棱海棠和M9T337砧木穴盘苗直接移栽到苗圃,利用脱毒砧木和品种材料,在苗圃嫁接繁育苗木,建立烟富8苹果脱毒苗木工厂化育苗技术体系。同时介绍了脱毒苗苗圃管理和脱毒苗木果园管理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8.
江峰  孙振华 《落叶果树》2000,28(1):48-48
苹果褪绿叶斑病毒(简称CLSV)、茎沟病毒(简称SGV),是感染苹果的两种重要的潜隐性病毒,在苹果上通常引起慢性衰退症。当用感病材料嫁接时,往往导致衰退病急性暴发,给生产造成毁灭性损失。CLSV和SGV均是通过嫁接传染,目前尚无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而采用脱毒方法杜绝苗木带毒,把好育苗关,是防治病毒的根本出路。热处理是脱除苹果病毒的主要方法,这在国内已有较多的报道。但直接对试管苗进行热处理脱毒,尚未见报道。本试验系统研究了茎尖培养的试管苗,在光照培养箱内直接进行热处理的方法及优点,并采用酶联免疫…  相似文献   

19.
【目的】培育‘阳光玫瑰’葡萄组培脱毒苗木,初步建立‘阳光玫瑰’葡萄组培脱毒快繁技术体系。【方法】采用MS为基本培养基,以植物生长调节剂6-BA、NAA和IBA为变量,接种后‘阳光玫瑰’葡萄组培苗的生长状况为因变量;通过热处理结合茎尖培养技术,在32℃预热处理7 d,再逐渐升温至37℃热处理30 d后,剥取茎尖进行培养,待获得完整植株时,利用RT-PCR检测方法对‘阳光玫瑰’葡萄组培苗进行病毒检测。【结果】‘阳光玫瑰’葡萄嫩茎段外植体经75%乙醇30 s+0.1%氯化汞8 min处理,外植体的污染率和褐化率最低;经消毒灭菌的外植体接种到添加含有6-BA和NAA的MS培养基上诱导萌发,在1.5 mg·L~(-1)6-BA和0.2 mg·L~(-1)NAA的培养基上萌芽率最高;将启动培养获得的无菌新芽,接种到含有6-BA和NAA的MS培养基中进行继代培养,在1.0 mg·L~(-1)6-BA+0.1 mg·L~(-1)NAA的培养基中单芽增殖效果最明显;把继代培养中生长健壮的单芽切下,转入添加IBA和NAA的1/2 MS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在添加0.4 mg·L~(-1)IBA和0.2 mg·L~(-1)NAA的1/2 MS培养基上生根效果最佳;采用热处理结合茎尖培养进行‘阳光玫瑰’葡萄组培苗的脱毒处理,热处理植株的成活率为78%,茎尖成活率为60%,经检测,再生植株不带葡萄卷叶病毒1(GLRaV-1)、葡萄卷叶病毒3(GLRaV-3)、葡萄病毒A(GVA)、葡萄斑点病毒(GFkV)、葡萄扇叶病毒(GFLV)。【结论】初步建立了‘阳光玫瑰’葡萄组培脱毒快繁技术体系,为‘阳光玫瑰’葡萄组培脱毒苗的工厂化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草莓茎尖培养脱毒效果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草莓"丰香"品种为材料,利用匍匐茎剥取茎尖,以茎尖培养结合改良热处理、冷处理、二次脱毒等方法来进行草莓脱毒研究,用电镜及野生草莓小叶嫁接法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草莓脱毒效果与剥取的茎尖大小有关,茎尖越小,脱毒效果越好.以0.5mm(毫米)大小剥取茎尖,直接剥取茎尖法不能够彻底清除病毒,而二次脱毒法、改良热处理 茎尖培养法、冷处理 茎尖培养法等获得的植株都没有检测到病毒,脱毒效果良好.其中改良热处理 茎尖培养法的茎尖成活率最高,达47.37%.因此最适宜的脱毒法为改良热处理 茎尖培养法,即先将草莓匍匐茎放在40℃热水中处理4h(小时),再剥取≤0.5mm(毫米)大小的茎尖进行培养,脱毒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