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原木缺陷是原木检验的主要对象之一。根据国家标准GB/T155—1995原木缺陷规定,对原木可见缺陷进行了分析,特别是环裂对木材工业价值的严重影响,提出对标准中规定的环裂加严处理,从而提高木材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2.
本文试从节子的检验、裂纹的检验、干形缺陷的检验、木材结构缺陷的检验、真菌引起的缺陷检验、伤害的检验等几个关键层面,展现原木各种缺陷的检验方法,加强贮木场木材检验工作。  相似文献   

3.
<正>一、木材检量工使用方法和注意的事项1.钢卷尺:用于检量原木的直径和长度,木材缺陷尺寸,锯材长度、宽度和厚度等。规格由1、2、3、5、10、20m等,用钢锯尺来检量原木的长度,优点是克服了皮尺缩水的毛病,但钢卷尺容易被木材卡住而褶皱变形。1.皮尺:用于检量原木直径和长度,木材缺陷尺寸,锯材长度、宽度和厚度等。常用规格由10、15、20、30m等。为了检验北美的原木有的皮尺做成一面为法定检量单位的  相似文献   

4.
原木、锯材     
中欧的木材生产和原木消费由西向东转移 原木消费由西向东转移据木材资源季刊(WRQ)报道,中欧地区的木材生产、木材消费、原木交易、锯材原木价格在过去10年里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木材生产和消费的中心由西部转移到了东部国家,该地区的原木流通和锯材原木价格都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5.
伐倒后的速生桉原木采用原木封端法、水存法和环割法3种预处理技术,释放原木的残余应力,提高锯材的出材率和质量,原木锯解后,对锯材进行检验和测量,分析3种锯解预处理技术对速生桉规格材出材率及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处理后的桉树原木锯解成板材,原木出材率大小为环割法(55.51%)对照(52.66%)封端法(52.42%)水存法(51.11%)。在等级规格材出材率方面,封端法优质板材(包括特等材和一等材)(36.97%)环割法优质板材(36.03%)CK优质板材(35.8%)水存法优质板材(17.35%)。综合原木出材率和等级规格材出材率,环割法锯解预处理技术适合速生桉木材。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尾巨桉木材环裂形成原因,通过对木材结构解剖分析,气候数据补充验证,判定尾巨桉木质部环裂与形成层受霜冻伤害产生应激反应及形成异常结构有关.异常结构为霜冻轮,纤维细胞未完全木质化,薄壁细胞量多.霜冻轮的存在对木材的强度、抗虫性和耐腐性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7.
2012年中国建筑项目减少导致对木材的需求减少,因此原木和锯材的进口量下降。据木材资源季刊(www.woodprices.com)报告称,今年前8个月,中国进口原木和锯材总价值430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19%。原木进口量下降了17%,锯材进口量下降5%。  相似文献   

8.
1、加强对检验人员的业务培训,培训一支高水平的检验队伍检验工作是一项业务性很强的工作,所有检验人员必须经过业务培训,提高合理造材水平和业务知识,使之全面掌握各树种缺陷规律、木材标准,降等限度、木材价格、原木材积、合理造材的要点。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随着可采资源逐渐减少,木材的质量不断下降,迫切需要检验人员必须以高度责任感和对企业负责精神认认真真检量每一根原木,熟悉和掌握市场行情,做到惜木如金,不浪费每一寸木材,千方百计为企业多创造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9.
不同的国家对原木检量有不同的要求,有不同的检量方法,下面主要从四方面介绍下原木检量应掌握和注意的事项:一、木材检验员使用方法和注意的事项1、皮尺:用于检量原木直径和长度,木材缺陷尺寸,锯材长度、宽度和厚度等。常用规格有10、15、20、30m等。为了检验北美的原木有的皮尺做成一面为法定检量单位的"米"、"厘米",另一面为英制的"英尺"、"英寸"。皮尺的起点(零为)有时包括铜头在内,有时在皮尺头上的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不同含水率的山杨原木试件进行检测,分析了含水率对腐朽和健康木材电阻与应力波传播速度的影响,及其对2种检测技术误差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含水率的提高,原木试件健康和腐朽区域的电阻均先减小后趋于平稳,但相同含水率下,腐朽区域木材电阻低于健康木材;(2)采用电阻断层成像仪检测腐朽缺陷面积的误差率随含水率的提高有差异(最大误差率为37.83%,最小误差率为2.48%),含水率在36.13%~81.79%时误差较小,腐朽缺陷检测较接近真实值;(3)应力波传播速度随着木材含水率的提高先降低后趋于平稳.应力波二维图像检测腐朽缺陷面积的准确率随着含水率的变化也有差异,最大误差率为52.61%,最小误差率为17.78%,腐朽缺陷检测准确性比较高的含水率为20.23%~71.58%;(4)通过2种方法测试腐朽缺陷面积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电阻断层成像的腐朽缺陷识别优于应力波二维图像.  相似文献   

11.
欧洲EUROPE 欧盟木材法规在英国实施 欧盟木材法规(EUTR)于2013年3月3日在英国付诸实施。对欧洲企业来说,这是一项新的法律义务,保证使用的木材制品来源合法。EUTR明确了给客户带来的衍生效果,但一些企业需要意识到监管的重要性。它不仅仅只对原木进口商产生影响,对所有使用木材产品的企业用户都将产生影响。这一范畴非常广泛,涉及燃料用原木、预制件组合建筑、家具和包装等品种。在供应链中,即使因为一棵树的原因,EUTR也可能会影响到你的业务。  相似文献   

12.
原木、锯材     
新年假期东南亚的原木产区正是雨季,原木产量锐减。在马来西亚的沙捞越,大雨滂沱,洪水泛滥,很多伐木工人停止工作,所以木材产量明显减少,当地的一些制材厂陷入原木供应短缺的困境。日本的一些原木进口商直接把船开到沙巴州寻找原木,但这样做增加了成本。  相似文献   

13.
因植胶垦区(农场)橡胶林木属于人工林资源,橡胶园更新后回收生产的橡胶原木径级都比较小,15cm以下的木材占大多数,如何优化小径级橡胶原木制材工艺,是植胶垦区(农场)木材加工行业不断探索的课题之一.现对某木材加工厂拟引进多片锯制材机组(现已用于小径级松木、速生木材加工)对小径级橡胶原木工艺技术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运用应力波技术得到了原木中的频谱图,分析得出:谱线下的面积与产生这种频率范围所对应的木材的成分多少有正相关关系,腐朽成分越多与之对应的这种频率范围下的面积越大,对应于好的木材也是如此,因此可用频谱面积的大小来表示被测木材成分的多少。通过对已知内部腐朽情况的原木试样进行测试,得到了原木横截面上不同位置正常木频谱图,该频谱与原木实物正常木和腐朽木的分布一致,证实了频谱分析法有较高的正确性和测定木材内部腐朽分布的直观性。因此应力波频谱分析技术在无损检测木材内部的不同成分和分布方面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为了更好地把握未来全球木材生产的发展趋势,为中国政策方针的制定调整提供依据,使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对各国的调查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了近期全球工业原木的生产状况及主要终端产品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全球工业原木产量有增速放缓的趋势,终端产品中的人造板、纸和纸板高速增长,木材生产逐渐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工业原木和主要终端产品的产量在该阶段的消长,主要受到了森林资源、市场需求、政策法规、工业技术及自然灾害多方面的影响。为了应对未来全球的需求增长,减少中国对进口木材的依赖,我们需要加强森林培育管理以提高森林质量,并重视提高木材利用率和推广循环代用技术。图2表3参12  相似文献   

16.
热带木材生产商,特别是非洲的木材生产商,正在积极寻找将他们的原木和锯材出口到欧洲的解决方案。在刚果首都布拉柴维尔举办的论坛上,约400位参会者分析了平衡欧洲木材进口量减少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山白兰木材干燥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百度试验法研究了山白兰木材的干燥特性,结果表明:山白兰木材属易干木材,主要干燥缺陷为初期开裂和扭曲变形,两项缺陷等级均达到3级;干燥速度2级,较快;截面变形1~2级,无内裂。参照百度试验缺陷等级以及干燥缺陷对应的干燥条件制定了25~30mm厚山白兰木材干燥基准。  相似文献   

18.
一.2012年我国木材进口的基本情况1.2012年我国木材市场总体格局和运行态势,出现了与2011年明显不同的特征。2.2012年我国木材进口总量同比出现下降。3.2012年我国木材进口总量出现下降,主要是针叶原木进口量出现大幅下降。4.从针叶原木主要进口来源国看,  相似文献   

19.
2012年中国的木材需求量不如前一年强劲。与2011年的创纪录水平相比,针叶树原木进口量问落尤其明显。2012年锯材进口量也有所下降,但降幅远不如原木。据《木材资源季刊》(WoodResourceQuarterly)报道,在原木和锯材进口方面,2011年与2012年最显著的变化有两点:跨过中俄边境线的俄罗斯原木进口量急剧下降,美国至中国港口的锯材发货量缩减。2013年头4个月,原木和锯材进口量均有好转势头,分别比2012年第1季度增加12百分点和19百分点。  相似文献   

20.
依据文献资料法和统计分析法对韩国木材流通的现状进行研究,可以看出,山林所有者→采伐商→中间收集商→产业用户是木材流通主渠道,采伐商是流通主体;国产原木价格趋于回落或保持平稳,进口原木价格略有上扬,国产人造板价格趋于上涨,但涨幅有限;韩国注重对木材及制品安全的规制,并授权山林厅在必要时限制木材及制品的生产、流通和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