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麦种子贮藏特性及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种子是有生命的有机体,贮藏条件的优劣和贮藏期间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种子质量。所以,种子贮藏是搞好种子生产和营销的关键,是实现种子产业化的重要环节。小麦种子收获时正逢高温、多湿气候,即使经过充分干燥,人库后如管理不当,仍易吸湿回潮、生虫、发热、霉变,贮藏较为困难,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为了保持种子旺盛的生命力,贮藏种子技术非常重要。 1.要严格控制种子的入库质量 种子必须要充分干燥,通常采用的是晒种并除去劣粒、病粒及各  相似文献   

3.
玉米种子的贮藏特性有4点:第一,玉米种子粒型较大,果穗被苞叶紧紧叶裹在里面,在植株上水分不易蒸发,收获时种子水分多在20~40%。玉米在北方属晚秋作物,收获较迟,如果不及时充分进行干燥,极易发生冻害。第二,玉米种子种胚大,呼吸旺盛,贮藏期间稳定性较差,容易引起种子堆发热,导致霉变。第三,种胚部脂肪含量高、吸湿性强,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容易酸败。第四,营养丰富,  相似文献   

4.
农作物种子必须保持良好的发芽率和发芽势,经检测合格方能入库贮藏。安全贮藏种子必须具备:种子成熟度高、清洁度好、含水量低、贮藏的温湿度低、仓库基本条件好。种子的安全贮藏技术包括:适时收获、充分干燥、严格选种、严格消毒和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5.
多数药材种子在秋、冬季收获。种收获后常要经一段时间的贮藏。如种子贮藏不当容易出现烂种、坏种发芽率低等现象。因此,农户在冬藏材种子时应注意“四忌”。一忌塑料袋贮种。对于自然寿命、又不会因干燥而损害种子生命力种子,如党参、板蓝根、药百合、鸡冠、凤仙药、知母、百部等中药材种子采用干藏法。有些农户习惯用塑料贮种,用塑料袋贮藏种子因不通风、透气,如果种子含水量高、水分无法出,种子极易发霉变质,降低发芽。即使是干燥的种子,用塑料袋贮,也会抑制种子的呼吸作用,造成种因缺氧而闷种,降低了种胚的活力,种子发芽率降低。采收后…  相似文献   

6.
采用热恒温干燥法,研究不同脱水干燥温度对杉木种子质量的影响,通过超干燥处理后的种子贮藏1年、超低温保存、防冻剂预处理超低温保存不同含水量的杉木种子,分析其发芽率和种子活力,研究杉木种子贮藏后的质量变化.结果表明:50℃是杉木种子脱水的适宜温度,种子发芽率和活力指数最高;3%~5%的含水量是杉木种子超干燥保存的最适含水量,贮藏1年与常规低温贮藏效果没有显著差异.超低温保存表明,9%含水量的种子贮藏效果要比超干燥处理后贮藏好,可用于杉木种子的中长期保存.防冻剂超低温保存受防冻剂种类和浓度影响显著,尤其是二甲亚砜的浓度,冷冻方式和解冻方式的影响作用则被防冻剂削弱.  相似文献   

7.
小麦收获时正逢高温多湿气候,即使经过充分干燥,入库后如果管理不当,仍易吸湿回潮、生虫、发热、霉变,贮藏较为困难,必须引起重视。1小麦种子的贮藏特性  相似文献   

8.
<正> 玉米种子的贮藏特性有4点:第一,玉米种子粒型较大,果穗被苞叶紧紧包裹在里面,在植株上水分不易蒸发,收获时种子水分多在20%~40%。玉米在北方属晚秋作物,收获较迟,如果不及时充分进行干燥,极易发生冻害。第二,玉米种子种胚大,呼吸旺盛,贮藏期间稳定性较差,容易引起种子堆发热,导致霉变。第三,种胚部脂肪含量高、吸湿性强,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容易酸败。第四,营养丰富,胚部水分含量高,可溶性物质多,易遭受虫霉为害。针对以上贮藏特性,在玉米种子贮藏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降低种子水分 防止冻害发生  相似文献   

9.
杉木种子超干燥和超低温贮藏研究Ⅰ.种子质量贮藏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热恒温干燥法,研究不同脱水干燥温度对杉木种子质量的影响,通过超干燥处理后的种子贮藏1年、超低温保存、防冻剂预处理超低温保存不同含水量的杉木种子,分析其发芽率和种子活力,研究杉木种子贮藏后的质量变化.结果表明:50℃是杉木种子脱水的适宜温度,种子发芽率和活力指数最高;3%~5%的含水量是杉木种子超干燥保存的最适含水量,贮藏1年与常规低温贮藏效果没有显著差异.超低温保存表明,9%含水量的种子贮藏效果要比超干燥处理后贮藏好,可用于杉木种子的中长期保存.防冻剂超低温保存受防冻剂种类和浓度影响显著.尤其是二甲亚砜的浓度.冷冻方式和解冻方式的影响作用则被防冻剂削弱.  相似文献   

10.
比较不同贮藏温度下自然干燥的毛竹种子贮藏2.5年后的发芽力,分析种子含水量对不同温度条件下贮藏2年后的毛竹种子生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和适度干燥是保存毛竹种子生活力的重要因素,单独的低温处理效果不显著,干燥和低温相结合是保存毛竹种子的有效手段.贮藏温度直接影响毛竹种子贮藏最适含水量,温度越低,最适含水量越高,保持较高种子生活力的适宜含水量范围越宽.4℃条件下毛竹种子保存的最适含水量为7.45%,25℃条件下毛竹种子保存的最适含水量为6.46%,但同样在适宜的含水量条件下25℃的储存效果没有4℃好.4℃贮藏后的种子内MDA含量明显低于25℃贮藏的种子,抗氧化酶POD、SOD和CAT活性则显著高于后者.适度干燥的种子内MDA含量显著降低,抗氧化酶活性明显提高.提高种子的抗氧化能力、减轻膜质过氧化是低温和适度干燥的毛竹种子贮藏期间有效保持种子活力的主要生理生化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小麦收获时正逢高温多湿气候,即使经过充分干燥,入库后也会受着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果管理不当,仍易吸湿回潮、生虫、发热、霉变,极易丧失活力,失去使用价值。为此,笔者浅谈一下小麦种子在贮藏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要点,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种子的加工 蔬菜种子成熟收获后,需对种子进行处理和加工,其程序主要包括干燥、清选和包装. 种子干燥.蔬菜种子采收后如不予干燥,湿种子堆放易发热或霉变烂死,有些种子因含水量大,容易发芽.因此,种子干燥是确保种子安全贮藏、延长使用年限的一项重要措施.种子经过干燥后,不仅可降低种子含水量,而且可以杀死部分病菌和害虫,削弱种子的生理活性,增强种子的耐贮性.  相似文献   

13.
通过室内发芽率和田间播种出苗率试验得知:通常贮藏条件下,大豆种子随贮藏年限的增加而发芽率降低,同时,中小粒种子较大粒种子耐贮藏。  相似文献   

14.
芝麻种子内含有较高的脂肪和丰富的蛋白质,通透性差,易吸湿返潮,发热变霉,一般条件下不耐贮藏。根据芝麻种子的贮藏特性采用恰当的贮藏管理措施,以确保种子的使用价值,保证农业生产的安全。  相似文献   

15.
锥栗种子萌发和贮藏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该文采用常规方法对锥栗种子的形态特征、萌发和贮藏的生理生态特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锥栗种子千粒重和体积大,不易传播.种子在10~40℃均能萌发,萌发的适宜温度是20~35℃和室温(18~32℃), 萌发时不需光.种子萌发无休眠,不耐脱水,属于顽拗性种子.在4℃时保湿贮藏半年,发芽率仍可达60%以上,采用室温湿沙贮藏半年,发芽率也可达40%以上,零上低温保湿贮藏是种子贮藏的理想方法.埋土种子的最终萌发率和成苗率均高于土壤表面的种子.种子在成熟、脱落和扩散过程中,由于遭受鼠、虫等动物危害,大部分已受损伤而丧失发芽率,在自然条件下种子很少萌发和成苗.   相似文献   

16.
蔬菜种子从收获到再播种,要经过一段较长的贮藏时间.在贮藏期间,即使种子已处于休眠状态,也绝不会停止其生命活动,因此,为保证作物种子安全贮藏,保持种子活力和发芽率,应做到以下十点.  相似文献   

17.
凤仙花种子贮藏特性及其生理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比较普通开放式贮藏、0 ~4℃冷冻贮藏和硅胶干燥贮藏条件下的凤仙花种子的活力及生理活性的变化,发现硅胶干燥贮藏能保持凤仙花种子较高的活力,且种子SOD、CAT酶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高于普藏、冷藏种子,而TBARS含量明显低于普藏、冷藏种子.因此认为,干藏条件下,种子内部抗氧化酶系统保持较好,脂质过氧化作用较弱,膜系统损伤较少,其是一种理想的贮藏方法.  相似文献   

18.
我国北方种子贮藏的突出问题是种子成熟后期气温较低,收获时种子水分较高,又难晒干,易受低温冻害,因此如何安全越冬是北方种子贮藏管理的重点。根据研究结果与实践经验,从收获前开始,利用北方秋季凉爽干燥的气候条件,抓好晒种降水这一关键因素,在低温来临之前将水分降至受冻害的临界水分以下,可以安全越冬。种子的储藏环  相似文献   

19.
一、严格控制安全水分关 目前,广大农户秋收冬贮种子,主要方式有散堆贮藏与包装贮藏两大种。但不论采取哪种贮藏方式,都要求始终保持干、冷、净状态。尤其对各种作物种子均应按其贮藏安全水分标准加以控制,切不可马虎一时,吃亏一茬。从科学技术角度上要求.力求做到“三要三不要”:即一要根据不同农作物的种类,掌握各自控制水分的干燥标准进行处理。例如谷类作物(水稻、玉米、小麦等)贮藏种子含水分安全度不能超越13.5%、油菜籽为9茗、豆类12%等范围。不要将收获后的种子在其冬贮休眠期内。盲目地装入塑料袋里,否则势必降低其种子发芽率,引起霉变;二要合理晒种,充分干燥.不要露天过夜以免返潮:三要选择适当的贮藏仓容。不要长期密闭闷存,造成缺氧窒息伤害种子。  相似文献   

20.
我县大豆种子从大田收获到次年播种,贮藏时间长达半年之久,在贮藏期间,由于种子易受自身的种子特性和外界的环境因素影响,容易发生种子劣变。种子劣变后表现为种子贮藏力下降、萌发及生长减缓、萌发整齐度下降、抗逆性能力下降、出苗率降低,不正常幼苗增加,种子失去发芽能力,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安全。因此,种子在贮藏期间对自身和环境是有严格要求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