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方便取样的方式选取570名中小学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工作满意度问卷、离职意向问卷、工作绩效问卷、工作-家庭冲突问卷,考察中小学教师工作满意度、离职意向、工作绩效和工作-家庭冲突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工作满意度对离职意向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2)工作-家庭冲突在工作满意度与离职意向之间起调节作用;(3)工作绩效中介了工作-家庭冲突在工作满意度与离职意向之间的调节作用。因此,中小学教师工作满意度与离职意向之间既存在调节效应又存在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2.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1):197-201
明确农村妇女工作家庭冲突及合适的就业模式,既便于为她们创造就业和创业机会,又为农村妇女扶贫提供了思路。利用案例研究和深度访谈,发现农村妇女的就业面临传统性别角色、家庭和社会关系等多方面与工作的冲突,冲突的有效解决有赖于兼职和非正式就业等弹性就业模式。研究对农村妇女扶贫战略有三点启示:一是改善农村医疗、教育和基础设施条件,为农村女性就业创造物质条件;二是改变村民对妇女社会性别的传统界定,为农村女性就业提供精神支持,三是积极引导,营造农村妇女弹性就业和创业的环境。  相似文献   

3.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研发人员日益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柱力量。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重构了基于研发人员的双元(dual-concern model)人力资源管理模型(维持导向与绩效导向人力资源管理子系统),探索了绩效与维持导向人力资源管理子系统通过工作家庭促进与工作家庭冲突中介影响留职意愿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城镇化进程中女性农民工压力现状及其主要压力源,利用自编的压力调查问卷在上海、南京、镇江、无锡4个城镇化发展典型地区调研获得的231份样本,建立OLS线性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女性农民工压力均值为28.52,存在较严重的压力问题。人际关系、工作情况、家庭与工作冲突和城市融入是影响压力水平的4个主要压力源,其中人际关系压力源在1%的水平上显著影响压力水平,工作情况、家庭与工作冲突和城市融入3个压力源在5%的水平上对压力水平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5.
在机器采收红花过程中,难度在于花丝易掉落,果球易损伤,采收效率低.研究利用TRIZ理论完成采收系统的设计和系统关键部件的创新设计,建立采收系统"物-场"模型,通过分析花丝与果球的分离过程,建立并完善采收系统"物-场"模型,通过增加气流辅助场的形式完善"物-场"关系,确立引拢、分离、收集过程的采收系统.通过对采收系统的物理矛盾分析,利用分离原理完成采收系统传动设计;利用技术矛盾冲突原理分析皮辊的结构形式和工作原理,总结出子系统存在的利与害,用TRIZ理论中的工程参数定义矛盾,建立冲突矛盾矩阵,借助TRIZ创新解决原理,完成对皮辊结构的创新设计.  相似文献   

6.
张雪琴 《新农村》2012,(5):53-54
海曙社区学院从2003年起开展家政服务类教育培训工作,并逐渐走上了系统化的道路,建立了浙江省宁波市唯一的"中国家庭服务业协会(宁波)培训中心"、"宁波81890培训基地",开展了家庭清卫、管道工、月子保姆、家庭护理、家政管理者五大类教育培训工作。同时结合宁波家庭服务业的评星定级工作,根据家政从业人员的资格等级考核标准,对家庭清卫、月子保姆开展"星级家政员"培训。规范培训流程,创新培训机制,探索培训模式,家政服务员教育培训取得了显著成绩,学院也因此荣获"全国家庭服务业先进培训单位"、"全国家庭服务业先进服务单位"。  相似文献   

7.
通过问卷调查与实地访问,分析了东北地区农村家庭结构变迁趋势,阐述了农村家庭结构变迁与家庭功能的冲突,并提出了建立农村家庭安全阀,维系农村家庭功能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种养结合家庭农场是循环农业中的一种较为普遍的模式。"粮-猪"结合型种养结合家庭农场实现了传统农业中的"粮"与"猪"的高效结合。本文以驻马店升福"粮-猪"结合型种养结合家庭农场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收集了升福种养结合家庭农场2017年的生产经营数据,对升福种养结合家庭农场的循环模式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复合价值进行核算,最终得出升福种养结合家庭农场的复合价值为7 538.38万元,其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为进一步优化种养结合家庭农场循环模式和政府制定相关扶持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父子冲突是社会矛盾的缩影.张杨是以家庭题材、父子关系读解转型期中国社会文化第六代青年导演的代表.对张杨电影研究,评论界普遍认为其通过父子关系从叛逆到认同的过程,表达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回归.实则"认同"只是现象,其实质是张杨以传统、现代、后现代的多重文化视野,在展示多元文化景观下父与子关系丰富性、生动性的同时,反映了艺术家的深刻矛盾与艺术理想.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工商局日前出台全国省级工商部门首个"做好家庭农场登记工作的意见"。今年2月28日,无锡颁发全省首张"家庭农场"营业执照。截至4月底,全省工商部门已登记家庭农场197户,其中个体户122户、个人独资企业69户、合伙企业2户、公司4户。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现阶段的农地制度是20世纪80年代初为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而建立起来的,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农地问题上的体制性冲突日益凸现。为了加快新农村建设,从根本上破解"三农"难题,需要对现行的土地家庭承包制进行再改革,以利于农村资源有效配置和规模经营。改革的方向应是土地国有,农民永佃。  相似文献   

12.
我国现阶段的农地制度是20世纪80年代初为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而建立起来的,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农地问题上的体制性冲突日益凸现.为了加快新农村建设,从根本上破解"三农"难题,需要对现行的土地家庭承包制进行再改革,以利于农村资源有效配置和规模经营.改革的方向应是土地国有,农民永佃.  相似文献   

1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是2013年发表的中央一号文件。在这份文件中,首先总结了"三农"的相关工作,然后提出了"家庭农场"这一概念。这是我国第一次提出这个概念。其实在西方的一些国家中,"家庭农场"的经营模式早就被应用于农业经营中来,而且获得了成功。因此,在我国发展"家庭农场"已经迫不及待了。笔者将在本文从四个部分来结合实际具体分析如何"发展家庭农场,建设现代农业"。第一部分是介绍"家庭农场"的相关知识;第二部分是简要谈谈目前我国"家庭农场"存在哪些问题;第三部分是建设"家庭农场"应采取的相关措施;第四部分是发展"家庭农场"带来的好处。  相似文献   

14.
正恋马狂是一本著名的心理戏剧。是彼得·谢弗根据一个朋友讲述的真实故事改编的剧本,故事讲述一名17岁有心理问题的马童艾伦的遭遇,以及和诊治他的心理医生之间非理性与理性的冲突,由这一心理冲突引发的心理遭遇。1作者简介:1926年,彼得·谢弗出生一个犹太家庭。频繁换工作跳槽。还经常和别人合作写起侦探小说来,这一经历和训练对于他后来在戏剧创作中运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农村工作会议的相继召开,业内人士就"中央一号文件"进行相关的解读,认为除了"粮食安全"外,强化"适度规模的家庭经营"也成为重要的工作方向之一。而且国家农业部已经明确,2016年农业补贴要向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倾斜,国家在农业项目扶持多以提供财政补贴为主,这充分表明国家对家庭农场项目的大力支持。本文就此进行着重阐释。  相似文献   

16.
政策、法律与实践在农村土地流转领域存在冲突,其中法律与政策的冲突体现为土地调整方面"小调整"与"不得调整"的冲突,土地承包关系"30年不变"与"长久不变"的冲突;土地权利结构方面"两权分离"与"三权分置"的冲突;对农村土地流转主体、方式与客体不同规定的冲突。政策与法律冲突的原因既有法律较之政策的滞后性,也有因法学理论供给不足造成的政策法律化缓慢。而实践中频繁调整土地不仅违反中央政策精神,也违背现行法律。其原因既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社会保障功能与财产功能的对立,法律与政策的冲突,也受以平均主义为基础的社会性共识影响。解决路径是创造条件促进政策法律化,理顺法律与政策关系。引导理论研究方向,增进理论供给。增加对"三农"的投入,剥离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社会保障功能。  相似文献   

17.
《新农村》2000,(5)
自家庭出现,夫妻间的矛盾和冲突就不可避免地随之出现。如何认识这种冲突?如何解决由这种冲突所带来的种种问题?一旦结婚,男女双方的感情便由恋爱激越期过渡到了婚后平稳期,这时双方的关系已由追求、依恋的关系,变为法律关系。这种关系的稳定感,稀释了恋  相似文献   

18.
201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把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一项重大战略。基于温氏"公司+家庭农场"发展的基本模式、特点和经营效益,分析了拓展"公司+家庭农场"的困境,探讨了应该如何加快发展"公司+家庭农场"这种新型农业主体,建议通过明晰土地产权,加快土地流转;重视人才培训,促进主体建设;加大扶持力度,创新融资方式;做好疾病防控,降低经营风险和注重生态环保,发展循环农业等五个方面来推进"公司+家庭农场"模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促进家庭农场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当下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任务。目前,家庭农场在产业融合中还存在层次不高、产品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因此做好补短板、强弱项、增活力这一工作相当重要。以浙江吴创家庭农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经营现状及产业融合的调研分析,探讨了其实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合适路径和保障策略。  相似文献   

20.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9):159-163
通过对12户新生代农民工家庭进城购房实践的个案分析,研究了新生代农民工进城购房困境的同时,探讨了家庭策略在新生代农民工进城购房实践中的重要作用。研究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在面临信息获取、资金筹集、购房决策等购房准备时,以家庭作为能动主体,运用家庭策略为其成功购房提供了有效的支持,新生代农民工家庭在成功购房后也同样面临着经济负担加重、家庭冲突显著等难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