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稻飞虱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稻飞虱是影响我国水稻稳产、高产的主要虫害之一,主要种类有褐飞虱、白背飞虱、灰飞虱等.分析了稻飞虱在国内外的分布及为害对象;比较了褐飞虱、白背飞虱、灰飞虱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影响其发生的因素、为害症状等;分析了稻飞虱在国内外的大发生特点,以及未来的发生趋势和相应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2.
稻飞虱是影响我国水稻稳产、高产的主要虫害之一,主要种类有褐飞虱、白背飞虱、灰飞虱等。分析了稻飞虱在国内外的分布及为害对象;比较了褐飞虱、白背飞虱、灰飞虱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影响其发生的因素、为害症状等;分析了稻飞虱在国内外的大发生特点,以及未来的发生趋势和相应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3.
1危害症状稻飞虱是水稻上主要害虫之一,其中最常见的有白背飞虱、褐飞虱和灰飞虱。在水稻生长发育期间,一般发生4~5代,主要以成、若虫群集在稻株基部吸汁危害,使水稻叶片变黄,植株矮小。诱发纹枯病、小球菌核病、烟煤病,灰飞虱还可传播病毒病。轻者影响产量,重者成片枯死,颗粒无收。2发生规律稻飞虱的发生与气候条件、栽培措施等有着密切的关系。“盛夏不热、晚秋不凉、夏秋多雨”是导致大发生的因素。一般在水稻生长后期,如气温高、寒流来得迟而又比较干旱的年份飞虱易大发生。另外种植密度高、长期积水、过多或过迟施用氮肥的田块也易发…  相似文献   

4.
2006年、2008年,在金坛市指前、社头2镇的无公害水稻生产区开展了稻鸭共作生物控制水稻飞虱的试验。结果表明,稻鸭共作,控制水稻分蘖期灰飞虱的效果达31.82%以上;对白背飞虱的控制效果达43.48%以上;对褐飞虱的控制效果达42.61%以上。稻田养鸭控制飞虱主要是控制了飞虱成虫和高龄若虫的数量,在飞虱一般发生年份,可有效控制危害。  相似文献   

5.
稻飞虱暴发成灾原因及防控关键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稻飞虱主要有白背稻虱、褐稻虱、灰飞虱等。近年来,在单季稻上发生以白背稻虱为主,常中等偏重至大发生;褐稻虱为中等发生,局部中等偏重发生;灰飞虱为轻发生。其中,2005年桐庐县稻飞虱发生特点:白背稻虱中等偏重,局部大发生;褐稻虱大发生至特大发生,为10年来发生为害最重的年份;灰飞虱发生量有所增加。现将稻飞虱发生为害损失及成灾原因分析,以及防控关键技术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6.
由于台风来袭,稻飞虱的迁飞路径受到影响,加上近期气温走低给稻飞虱提供了良好的孕育环境,目前安徽部分地区田块的稻飞虱尤其是褐飞虱的数量呈上升趋势,农户要高度重视这一情况,并做好相应的防治工作。常见的稻飞虱有两种,即白背飞虱和褐飞虱。白背飞虱属同翅目,飞虱科,全国主要稻区均有发生。除为害水稻外,还可以为害小麦、玉米、高粱、茭白、甘蔗等。  相似文献   

7.
稻飞虱主要分为褐飞虱、白背飞虱和灰飞虱,以成虫和若虫吸食水稻茎秆汁液危害水稻,造成"穿顶"、"枯秆"。褐飞虱、白背飞虱具有迁飞性、间隙性大发生的特点。白背飞虱主要危害早中稻,褐飞虱主要危害中晚稻,灰飞虱主要危害水稻秧田,以华东的江苏、上海、浙江北部、安徽等危害最重。稻飞虱成虫具有长翅型和短翅型两型形态,短翅型成虫产卵多、易爆发。当田间稻株生长旺盛、营养条件好,有利于形成短翅型成虫;反之,当植株衰老、营养条件恶化,  相似文献   

8.
一、稻飞虱发生的特点 稻飞虱属同翅目飞虱科。其广泛分布于南亚.东南亚、太平洋岛屿及日本、朝鲜和澳大利亚等地。危害水稻的主要有褐飞虱、白背飞虱和灰飞虱三种。稻飞虱的成虫和若虫群集在稻丛基部刺吸汁液,使被害处变褐坏死。养分和水分散失,引起叶片发黄,生长低矮.严重时枯秆倒伏;乳熟期受害。使稻穗灌浆不满,形成秕粒,千粒重减少,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9.
稻飞虱是一种具有迁飞性、暴发性、隐蔽性的害虫,在湖南危害水稻的主要是褐飞虱和白背飞虱。早稻以白背飞虱为主,晚稻以褐飞虱为主。主要集中在稻丛下部,吸取水稻汁液,致烂秆倒伏。褐飞虱在湖南一般发生5代,白背飞虱发生6代。  相似文献   

10.
稻飞虱是生产上为害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属同翅目,飞虱科,俗名火蜢子、厌虫等,稻飞虱种类有许多,但对水稻造成比较严重为害的主要有褐飞虱和白背飞虱两个种类,稻飞虱能为害所有的水稻品种。只要环境条件适宜,稻飞虱能迅速繁殖,对水稻生产造成比较严重的危害。如果有稻飞虱发生,一般造成水稻生产损失10%~20%,严重时损失达到40%~60%,甚至绝收。文章介绍了稻飞虱的发生特点、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我省川南稻区每年均有白背飞虱和褐飞虱的发生和危害,一般年份表现为6月迁入,7~8月份造成危害.但是,近段时间白背飞虱已在泸州、宜宾、自贡、广安和达州等地大面积危害,其迁入时间早、灯下虫量大、危害面积广、田间危害重,为近20年来罕见. 一、稻飞虱的发生 白背飞虱和褐飞虱的成虫、若虫主要群聚在水稻下、中部的叶鞘和茎秆上危害,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刚发生时很容易使人疏忽,等到人们发现稻株萎黄时已经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要密切注意稻飞虱动向,尽量在其发生危害之初对其进行有效的防治,而准确识别白背飞虱和褐飞虱则是进行有效防治的前提.  相似文献   

12.
稻飞虱是水稻的重要害虫,通过直接刺吸危害和传播病毒,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其中褐飞虱于2005、2006年在我区相继大暴发,由灰飞虱传播的条纹叶枯病有逐年加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采用虫情测报灯和田间虫情系统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临湘市稻飞虱的发生规律和特点进行了总结,并对稻飞虱的综合防控技术进行了探讨.调查结果表明:临湘市早稻稻飞虱以白背飞虱为主,晚稻以褐飞虱为主,灰飞虱数量全年均较少,天敌在水稻生育前期对稻飞虱控制作用明显.针对临湘市双季稻种植特点和稻飞虱发生规律,提出了稻飞虱综合防控技术,对...  相似文献   

14.
稻飞虱是一种具有迁飞性、暴发性、隐蔽性的害虫,在湖南危害水稻的主要是褐飞飞虱和白背飞虱。早稻以白背飞虱为主,晚稻以褐飞虱为主。主要集中在稻丛下部,吸取水稻汁液,致烂秆倒伏。褐飞虱在湖南一般发生5代,白背飞虱发生6代。  相似文献   

15.
张绍明 《农家致富》2010,(11):38-39
稻飞虱稻飞虱土名火蜢子、厌虫等,是危害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稻飞虱种类很多,但造成严重灾害的主要是褐飞虱和白背飞虱。早、中、晚稻都能受其危害,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繁殖迅速,造成严重灾害。一般危害损失  相似文献   

16.
褐飞虱与白背飞虱是相近的两种昆虫,由于二者存在诸多相似特点,长期以来生产上未能区别对待,统称为稻飞虱。但两者在田间发生时期、各代发生数量、短翅成虫出现频率、取食为害特性以及危害后对水稻造成损失等方面均存在差异。相应地在防治策略、防治方法、药剂选择等方面应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7.
2012年宁国市水稻褐飞虱大发生,主要原因是受特殊气候、水稻田间生态以及滥用农药等影响.控制稻飞虱要应用综合防治技术,采取压前控后策略,筛选合理的农药配方、合理使用防治机具,以确保较好的防治效果.该文阐述了2012年宁国市水稻褐飞虱大发生的特点及其成因,提出了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8.
稻飞虱属昆虫纲同翅目飞虱科害虫,俗名火蠓虫,以刺吸植株汁液为害水稻等作物。常见种类有褐飞虱、白背飞虱和灰飞虱。①褐飞虱。长翅型成虫体长3.6~4.8毫米,短翅型2.5~4毫米。  相似文献   

19.
短信平台     
江西读者(手机号:153××××4278)问:水稻穗期还要治虫吗? 答:水稻穗期还需要继续防治虫害。褐飞虱、灰飞虱等稻飞虱是水稻穗期的主要害虫,常造成稻叶发黄、稻穗发黑生霉等。入秋以后,天气条件适宜,有利于稻飞虱发生和危害,随着9月20日前后稻飞虱进入卵孵高峰期,田间虫量将迅速上升,对水稻生长构成威胁。在生产上必须引起重视,坚决打好水稻穗期防治虫害的最后一仗。  相似文献   

20.
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Fallen)]属同翅目、飞虱科。在水稻、小麦、玉米上除以成虫、若虫刺吸危害外,还传播病毒,引起如水稻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小麦条纹叶枯病、丛矮病,玉米粗矮缩病等病害。其传毒危害所造成的损失远大于直接刺吸危害。近两年,灰飞虱在我县大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