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1.养杂种猪:杂种猪生长快,耗料少,效益高,很有推广价值。有资料表明,喂养杂种一代猪,可使日增重提高30%,节省饲料40%,发病率降低60%~80%。2.适时配种:将仔猪60日龄断奶提早到40~45天,这样可促使母猪早发情、早配种,缩短空怀期,相对节省饲料。3.及时去势:小公猪30日龄、小母猪  相似文献   

2.
李巧云 《猪业科学》2011,(6):122-122
饲料成本占养猪总成本的70%左右,节约饲料能明显降低养猪的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平抑畜产品价格。1养杂种猪经试验证明,优良的杂交组合的猪生长快,耗料少,效益高,很有推广价值。有资料表明,喂养杂种一代猪,可使日增重提高30%,节省饲料40%,发病率降低60%~80%。  相似文献   

3.
1母猪发情何时配种好为了争取母猪多产仔.必须抓好母猪适期配种.一是要准确掌握后备母猪初配时机.二是摸准母猪发情期内何时配种最好。1.1后备母猪的初配适期:后备母猪第1次配种的适宜时期.根据月龄和体重两个方面来确定。小母猪达到性成熟的月龄随品种、气候和饲养管理条件不同而有差异。本地猪一般3月龄开始发情、培育品种和杂种猪性成熟较晚。一般在4~5月龄开始发情。第1次发情后只要不配种.则每隔18~23天重复发情1次。根据生产实际.本地猪种第1次配种不早于8月龄.体重不低于75kg为宜。培育品种和杂种母猪第1次配种以不早于8…  相似文献   

4.
观察舍饲条件下合作猪的行为特征,表明:在1d内,公猪走动时间占30%~40%,卧息时间占60%~70%,母猪走动时间占15%~25%,卧息时间占75%~85%,1d内采食时间占4%左右,排粪5~6次。合作母猪性成熟早,发情特征明显。青年公猪40~55日龄出现爬跨行为,80日龄可参加配种。母猪产前18h开始闹圈,产仔持续时间1.5~4.5h。母猪哺乳能力强。合作猪经调圈或合群后产生咬斗行为,以便建立新的位次序列。合作猪抗逆性强,耐粗饲,对高原环境有独特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5.
观察舍饲条件下合作猪的行为特征,表明:在1d内,公猪走动时间占30%~40%,卧息时间占60%~70%,母猪走动时间占15%~25%,卧息时间占75%~85%,1d内采食时间占4%左右,排粪5~6次。合作母猪性成熟早,发情特征明显。青年公猪40~55日龄出现爬跨行为,80日龄可参加配种。母猪产前18h开始闹圈,产仔持续时间1.5~4.5h。母猪哺乳能力强。合作猪经调圈或合群后产生咬斗行为,以便建立新的位次序列。合作猪抗逆性强,耐粗饲,对高原环境有独特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6.
提高母猪产仔率和仔猪育成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米文正  李岗 《养猪》2003,(5):53-53
养猪的经济效益与母猪的产仔率、仔猪育成率息息相关。为达到母猪多产、仔猪多活需要采取以下三方面的综合措施。1母猪的配种与饲养管理1.1一般纯种或杂种后备母猪初配年龄不早于7月龄,体重不低于90千克为宜,大型晚熟瘦肉型品种可推迟至8~9月龄,体重100~120千克初配,地方良种猪年龄应在5~6月龄,体重不低于70~75千克为宜。后备母猪第一次配种应在第二或第三次发情时实施,第一次发情不宜配种(排卵少)。1.2母猪的性周期平均为21天(范围在18~23天),适宜配种时间是在发情中期。母猪外阴部膨大,呈核桃形,阴门内黏膜潮红,连续走动不安,有时发…  相似文献   

7.
初配日龄对不同品系大白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2007—2011年的初配母猪繁殖记录中选取了法系大白猪66头、美法系大白猪149头、美系大白猪43头,对3个品系母猪头胎繁殖性能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大白猪适宜的初配日龄。结果表明:各系大白猪后备母猪在7、8、9月龄配种的较多,分别占后备母猪群的86.36%(法系)、85.9%(美法系)、83.72%(美系);在220~240、240~260日龄配种的法系大白后备母猪的头胎繁殖性能均高于220日龄以下配种的母猪(P>0.05);在240~260日龄配种的美法系后备母猪的繁殖性能高于其他日龄配种的母猪,其中活仔数差异显著(P<0.05);240~260日龄配种的美系后备母猪仔猪初生重显著高于其他各组日龄配种的母猪(P<0.05);各系母猪随着初配日龄的增加,所产仔猪初生重总体呈现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8.
做好母猪的适时配种,对提高养猪效益,发展生猪生产是十分有益的。下面谈谈怎样给母猪适时配种,供参考。一、猪什么时候开始配种合适猪初次配种的适宜时期,要根据年龄和体重来决定,其中体重更为重要。在北方,培育品种及其杂种小母猪,以年龄不早于8月龄,体重不低于100公斤开始配种为宜;本地猪种年龄不早于8月龄,体重不低于75公厅开始配种为宜;南方早熟猪种初配可适当提前。猪配种过早产仔少、泌乳差,也影响本身发育;配种过晚经济上不合算。二、发情母猪什么时候配种最适宜母猪发情一般为2~3天,本地猪种更长些。母猪发情后24~3…  相似文献   

9.
1早期断奶。一般工厂化养猪宜在28日龄断奶;规模化养猪场宜在35日龄断奶。这是因为早期断奶可缩短配种间隔,提高母猪年繁殖力,由原来的年产2窝,提高到2.3~2.4窝,年增产仔猪3~5头,同时还可节省饲料。一般情况下,35日龄断奶与60日龄断奶的母猪相比,一个繁殖周期可节省饲料70~9  相似文献   

10.
1 早期断奶 对于工厂化养猪.仔猪可在28日龄断奶。一般规模化猪场可在35日龄断奶。早期断奶可缩短配种间隔,提高母猪年繁殖力,由原来的年产2窝,提高到2.3~2,4窝.年增产仔猪3-5头。还可节省饲料:35日龄断奶与60日龄断奶的母猪相比,一个繁殖周期可节省饲料70~90kg;与仔猪相比,每头可节省饲料4,74kg。由于母仔早分离,可减少母猪压死小猪.减少仔猪传染疾病的机会.有利于提高仔猪哺育率..实行早期断奶要给仔猪喂全价饲料.保持圈舍卫生和加强饲养管理、否则,会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11.
《养猪》1987,(3)
后备母猪提早配种英国Pig Farming杂志(1985,32,5—9)报道,为节省培育资金,提议后备母猪提早配种。试验表明,后备母猪在第1、2、3发情期配种,其第一胎产仔数分别为7.8、8.3和8.6头,而头3胎产仔分别为26.5、26.4和26.9头。于198日龄第二发情期和237日龄第三发情期交配,头胎相应产仔8.6头和9.5头,头5胎相应共产仔53.7和53.8头,即后备母猪早配不降低其头胎产仔数,也不影响其终生生产力。为刺激发情,后备母猪达到165日龄时应与性成熟的公猪接触。杂种后备母猪比纯种性成熟早。配  相似文献   

12.
引进国外遗传资源是本国畜群遗传改良的有力手段,并已在现代猪种的改良中发挥了作用。中国猪种虽然存在体成分和生长经济性方面的问题,但可望用于提高美国猪的产仔数。中×美猪杂种小母猪约5月龄时配种,窝断奶仔猪数为11~13只(西方猪杂种8月龄配种,窝断奶仔猪数8只)。然而1/4中国猪的脂肪可能过多,母猪产仔力的提高不能弥补后代胴体品质较差所带来的损失。由于对猪的饲料转化率和瘦肉量的选择是有效的,中国猪纯种及其与美国猪的杂种,在这些性状上将可以达到满意的水平。使用营养重分配剂处理中国血统杂种可以部分弥补中国猪种的不足。中国猪超产性能是创造转基因动物的有价值的遗传资源。美国1989年7月26日引进的太湖猪和民猪将用于伊利诺斯大学、依阿华州立大学和美国农业部肉畜研究中心的研究计划。将用5~10年的时间研究和探索中国猪的特征和多产性。  相似文献   

13.
后备母猪“三段”营养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猪从4月龄到配种利用前称为后备母猪。130~85kg阶段后备母猪体重30kg时,每千克配合饲料应含消化能13MJ,含粗蛋白质16%、赖氨酸0.8%、钙0.75%、磷0.65%,自由采食,不控制喂量,促进后备母猪尽快生长。从体重45kg开始,日  相似文献   

14.
《养猪》2019,(2)
为研究广东小耳花猪后备母猪初配日龄对第1胎产仔性能的影响,试验对某企业2017—2018年纯繁母猪群体的繁殖数据进行汇总分析,结果表明270~329日龄配种头数占比最大,达到69.67%;其中270~299日龄配种的头数占比40.16%,平均配种日龄284.77 d,返情1次的比例为3.06%,平均总产仔数为10.89头;300~329日龄配种的头数占比29.51%,平均配种日龄313.31 d,返情1次的比例为8.33%,平均总产仔数11.14头;330~359日龄配种的头数占比15.98%,返情1次的比例为28.21%,平均总产仔数11.49头。综合考虑产仔性能、返情及哺乳带仔情况,建议在广东小耳花猪的饲养管理中,选择270~329日龄内的健康后备母猪进行初次配种。  相似文献   

15.
1适龄配种 我国地方猪种初情期~般为3月龄,体重在20千克左右,性成熟期为4~5月龄;外来猪种初情期为6月龄,性成熟期为7~8月龄;杂种猪介于上述两者之间。在生产中,达到性成熟的母猪不要马上配种,这是为了使其生殖器官和生理机能得到更充分的发育,从而获得数量多、质量好的后代。通常性成熟后,经过2~3次规律性发情,体重达到成年体重的40%~50%时,予以配种。  相似文献   

16.
1母猪适配年龄和体重我国地方猪种的初配年龄一般为6~8月龄,体重达50~60千克;培育品种和杂种猪的初配年龄为8~9月龄,体重达到70~90千克(占成年猪体重体的40%~50%)  相似文献   

17.
《浙江畜牧兽医》2006,31(4):29-29
1常规预防免疫(1)猪瘟弱毒苗仔猪20日龄首免,55~60日龄第2次免疫,种公猪、繁殖母猪每年加强免疫2次。(2)猪口蹄疫灭活苗仔猪30~40日龄首免,60~70日龄第2次免疫,种猪每隔6个月免疫1次。2种猪必须预防免疫(1)猪伪狂犬病弱毒苗母猪配种前1月免疫,成年公猪每年免疫1次。(2)繁殖与呼  相似文献   

18.
1营养 猪初情期的年龄受营养水平、社会环境、体重、季节、品种、疾病或寄生虫感染以及管理等因素的影响。小母猪饲养时的营养水平对其第一次发情的年龄有一定的影响。母猪达到初情期的年龄差异可能与其遗传背景有关,也可能与环境因素有一定的关系。自由采食的小母猪达到初情期的年龄比限制饲喂的小母猪早,低能饲喂时能降低小母猪的生长速度,其初情期会延迟。现代基因型的猪即使摄食稍有降低也只能使初情期延迟三星期左右。饲养用于繁殖的替补母猪应该每天至少接受36兆焦的可消化能,确保200日龄时达到120~125千克的体重,配种前两星期,小母猪应该使用育肥料任其自由采食,以确保配种时有最大的排卵率。关于体况对小母猪初情期的影响目前仍然有争论。据报道,饲喂高能饲料的小母猪的背脂厚度和初情期的年龄呈正相关,但在饲喂低能饲料小母猪则没有这种关系。另据报道,母猪青年阶段背脂太厚会使其初情期延迟。关于蛋白质的摄入对初情期的影响目前也有争论,有人认为饲料中添加酪氨酸可以提早小母猪初情期的到来。  相似文献   

19.
规模猪场集约化程度高,饲养密度大,母猪活动空间小,因而群发性繁殖障碍病的发生率较高。近年来,我们对有关规模猪场母猪繁殖障碍症的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情况总结如下: 1 初配年龄和体重对头胎母猪发情、配种的影响为保证初孕母猪健康妊娠及胎儿的正常发育,延长母猪的使用寿命,一般要求外二元杂种或纯系母猪达8~9月龄、体重100kg时开始配种。但由于受利益因素的驱动,一般猪场多在6~7月龄、体重70kg时开始配种,其后果是初产停哺后,发情、受胎情况较差。采用中草药制剂“催情散”或“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治疗,仍有3%~5%患猪因不发情而淘汰,其结果往往得不偿失。为提高初产母猪的发情、受胎率,合理利用母猪,我们认为,后备母猪需达8月龄、体重90~100kg以上者,才能开始配种。  相似文献   

20.
1.母猪的生殖生理规律。一般本地母猪3月龄左右,外国及杂种母猪4~5月龄开始有发情表现。但此时还不宜进行配种,因为早配会影响母猪的生长发育.造成母体生长受阻,产仔少,仔猪成活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