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怎样养蜈蚣     
蜈蚣是常见的药用动物之一,主治小儿痫风、搐脐风、痔漏、蛇伤等许多疾病。一、生活习性蜈蚣喜栖息于阴暗潮湿的石块间、墙脚边、成堆的树叶杂草中,以及腐烂的植物碎屑里。白天隐蔽在阴暗处,夜间四处活动,寻找食物。蜈蚣的食量较大,每次吃进的食物可达体重的3/5,约1.2克。饥饿时则会互相残杀。雌蜈蚣具有怀抱卵群孵化和保护蜈蚣的特性。蜈蚣还有冬眠习惯,立冬前后,气温下降,开始冬眠,蛰居于向阴避风、沙土多石、离地面10厘米深的土中越冬。翌年惊蛰后,随着天气转暖,出洞觅食活动。二、繁殖蜈蚣是卵生动物,生长到4年才能产卵繁殖。…  相似文献   

2.
蜈蚣是常见的药用动物之一 ,主治小儿痫风、搐脐风、痔漏、蛇伤等许多疾病。(1)生活习性 蜈蚣喜栖息于阴暗潮湿的石缝间、墙脚、成堆的树叶杂草中 ,以及腐烂的植物碎屑里。白天隐蔽在阴暗处 ,夜间四处活动 ,寻找食物。蜈蚣的食量较大 ,每次吃进的食物可达体重的 3/5 ,约 1 2g。饥饿时则会互相残杀。雌蜈蚣具有怀抱卵群孵化和保护幼蜈蚣的特性。蜈蚣还有冬眠习惯 ,立冬前后 ,气温下降 ,开始冬眠 ,蛰居于向阴避风、沙土多石、离地面 10cm深的土中越冬。翌年惊蛰后 ,随着天气转暖 ,出洞觅食活动。(2 )繁 殖 蜈蚣是卵生动物 ,生长到 4年才…  相似文献   

3.
一、蜈蚣的生活习性蜈蚣喜栖息于阴暗潮湿的石块间、墙脚边、成堆的树叶杂草中,以及腐烂的植物碎屑里。白天隐蔽在阴暗处,夜间四处活动,寻找食物。蜈蚣的食量较大,每次吃进的食物约1.2克。饥饿时会互相残杀。雌蜈蚣具有怀抱卵群孵化和保护幼蜈蚣的特性。立冬前后,蜈蚣开始冬眠,蛰居于向阴避风、沙土多石、离地面10厘米深的土中越冬。翌年惊蛰后,随着天气转暖,出洞觅食活动。  相似文献   

4.
随着养龟热的掀起 ,怎样使雌龟多产卵 ,多繁殖优质健壮稚龟 ,是每个养龟者所关心的 ,因为这直接关系到经济效益的问题。笔者把近 2 0年提高雌龟产卵量的粗浅体会作一归纳 ,供养龟读者参考。孵化率。5 整好产卵场龟越冬时水温保持在 3℃~ 1 2℃间 ,让龟深度冬眠 ,避免长期处在 1 3℃~ 1 4℃水温内 ,而使龟冬眠不深沉而导致龟体能量过度消耗而瘦弱 ,从而影响翌年产卵量。越冬前和开春苏醒后 ,天气晴好时 ,白天可适当降低池水 ,利用阳光对池水升温 ;夜间或阴雨天气可加深池水保温 ,均有利龟多摄食 ,为多产卵打下基础提高雌龟产卵量的方法@蒋…  相似文献   

5.
蜈蚣(当地俗称百脚)是小鸡和成鸡最嗜好的动物性饲料。一般每日喂二次,早晚各一次,每次小鸡食2~4只,产卵鸡4~6只,不仅可节省饲料,且可促进鸡之生长和产卵。因此,老农都用土法培养蜈蚣来喂鸡,据老农黄保林介绍,其法是:选择阴暗潮湿避阳之屋角,挖一深到8~10寸,长、宽各4尺的小土坑,然后用酒糟、麸皮(牛粪亦可)以及鸡骨(敲碎)鸡毛,如果能有残余之鸡汤碎骨则为更佳,和土混合均匀,呈湿润状(酒糟、牛粪、鸡骨越多越好)放入,复以土,经常保持坑中半湿润状,坑面用草盖之,以防阳光暴晒。大约十天半个月后,坑中就会出现2寸来长的小蜈蚣,除生有蜈蚣外,还能见到许多小昆  相似文献   

6.
1 生物特性与发生规律1 1 在闽南地区一年发生 5~ 6代 ,严重为害期4— 10月 ,无冬眠现象 ,世代重叠 ,同一时期可见到各种虫态。为害时 ,视各类果实的成熟度 ,一般是果实接近成熟、果皮转色有果香味时为害特别严重。食心虫成虫似小蜂 ,像飞蝇 ,故果农俗称“蜂仔”、“果蝇” ,属双翅目害虫。食心虫成虫金黄色呈暗褐色 ,可在全天进行羽化 ,成虫羽化 11~ 13天后达性成熟 ,雌雄开始交尾。雌虫交尾后 2~ 3天开始产卵 ,每头雌虫产卵量 2 0 0~ 4 0 0粒。食心虫从羽化到产卵所需的时间 ,随不同季节而有显著差异 ,一般夏季约 2 0天 ,秋季约 2 5…  相似文献   

7.
1.做好防逃工作。蜈蚣是多足动物,攀爬能力极强,池养必须用玻璃镶嵌四壁,笼养则要用尼龙网封闭喂养,稍有不慎,一夜之间可跑个精光。2.必须定时喂食。人工养殖蜈蚣,因是集群性喂养,如果不定时投喂食物,蜈蚣因饥饿就会自相残食,造成巨大损失。蚯蚓和黄粉虫都是蜈蚣爱吃的食物,每天晚上必须投喂一次。3.做好临产蜈蚣的隔离繁殖工作。母  相似文献   

8.
凌云 《江西饲料》2001,(2):37-38
随着对蜈蚣药用价值的开发利用,饲养蜈蚣已成为农民致富的一条新门路。蜈蚣养殖虽然简单易行,但每到夏季,随着温度的增高和湿度的增大,若管理不当,也会影响蜈蚣的正常生长,有时甚至会出现死亡。为减少夏季蜈蚣死亡和发病率,务必做好以下管理措施:1 充分供给饲料气温在25℃左右时,是蜈蚣生长的最适宜价段,30℃以上蜈蚣的活动量最大,进食量也随着活动量增加,蜕皮期相应缩短,产卵孵化和生长发育都大大加快,这时要充分供给足够的饲料,以肉类和蛋白质高的饲料为主,蜈蚣最喜欢的食物是昆虫,蝇、蚯蚓、黄粉虫等。2 饮水要充足人工…  相似文献   

9.
巢虫为蜡螟的幼虫,蜡螟成虫白天多隐藏在缝隙中,夜间出来活动.雌蛾与雄蛾在夜间交尾,经交尾后的雌蛾即可潜入蜂箱内产卵.每只雌蛾可产卵2 000~3 000粒,卵产于蜂箱的缝隙里或蜡屑中.初孵化的幼虫在蜡屑中生活2~3天后,就可上脾危害.当蜂群弱小,脾多蜂少时,巢虫便乘机上脾穿洞蛀食蜡质,吐丝作茧,大量繁殖,伤害蜜蜂子脾,严重破坏了蜂群正常生存及繁殖条件.在气温较高时,蜂群中撤出的备用巢脾及一些深色老脾极易遭受巢虫危害,蜡螟窜入空巢脾产卵,巢虫以蜂蜡为饲料加速繁殖,不久便使巢脾失去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中国林蛙南移后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对在半人工生态系统中南移至苏州的中国林蛙的冬眠、抱对、产卵、孵化、取食等生物学特性,及一些影响其生长繁殖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1.适时取蜜,群内要保留一定量的蜂蜜。根据天气的情况和进蜜速度,酌情取蜜。继箱群留5~6千克蜜,平箱群留蜜4千克,子脾的边角蜜不动,为转地和秋季的前期繁殖备足饲料。切不能因一时天气好、进蜜涌,就大量地摇光蜜或留蜜很少,待天气变坏时(阴天或暴雨),蜜源断绝,使蜂群处于缺蜜的状态中。2.及时恢复蜂群的正常繁殖。在椴树开花15~20天,就须解除控制蜂王产卵的措施。在每次摇蜜时,把质量不佳巢脾撤出,使群内蜂脾相称;并把储蜜区的优质空脾每隔5~6天向产卵区调入1~2张,供蜂王产卵;被蜜压缩的小面积卵虫脾将蜜清除之后放…  相似文献   

12.
鳄龟喜栖淡水中 ,但能在含盐量 0 2 %以下的海水中生存。人工饲养观察 ,在pH 6 5~ 8 5、水温 0~ 42℃水内均表现正常 ,除产卵和觅食外 ,鳄龟常年蛰伏水中 ,很少活动。在2 0~ 3 5℃水温内最活跃 ,摄食量也最大 ,15℃以下转入冬眠 ,雌龟年产卵在 40~ 90枚。鳄龟是世界上众多淡水龟类中的佼佼者 ,也因其繁殖率高、成活率高、生命力强而闻名于世。它肉质细嫩香酥 ,属高蛋白、丰富氨基酸、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热量食物 ,活龟产肉率高达 85 %以上 ,为当今肉用型龟。近年上市试销 ,受到广大消费者喜爱 ,丰富了菜蓝子。笔者从 1996年起参与…  相似文献   

13.
读了《蜂箱这样改革行不行》一文后 ,对孙先生将长方形巢脾改成正方形的大胆构思甚为赞叹 !把标准箱改成可容 1 0张方形脾的蜂箱值得探讨。我国养蜂大多用 1 0框标准箱 ,内围尺寸是长4 6 5mm、宽 380mm、高 2 4 5mm ,放 1 0张巢脾 ,约有 6万个蜂房。以蜂王平均每天产卵 2 0 0 0粒计算 ,2 1天可产 4 2 0 0 0粒 ,还有空余蜂房存放食物。 1 0张巢脾全附满蜜蜂 ,可容 2万~ 2 5万只 ,1只优良蜂王维持 3万~ 3 5万只工蜂 (加继箱 )群势 ,而使用方形箱要 4万~ 4 5万只才能附满巢脾 ,恐怕 1只蜂王产卵永远做不到 ,无法根据季节和气候变化来护脾…  相似文献   

14.
黄粉虫又名大黄粉虫,面包虫,是粮食仓、药材仓库及各种农副产品仓库的重要害虫。近年来对黄粉虫的研究开发利用较多,它不仅可以作为蝎子、林蛙等动物的活铒料,而且可以作为人类食品及保健品。因黄粉虫抗病力强、耐粗饲、生长发育快、易繁殖等优点,所以黄粉虫的开发利用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一、黄粉虫的生物学特性及饲养管理黄粉虫属昆虫纲、鞘翅目,拟步甲科,粉虫属,是完全变态的昆虫,即成虫、卵、幼虫、蛹四种变态,成虫长而扁,1.4~1.8厘米,黑褐色,具有金属光泽,爬行较快灵活但不飞,成虫交尾后产卵,每次产卵2~4粒,每只…  相似文献   

15.
人工饲养环境下斑鳖产卵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斑鳖目前仅在中国和越南的动物园中有4只存活个体,为了拯救这一物种,中国的苏州动物园和长沙动物园开展了斑鳖联合繁育项目。在2008~2011年对斑鳖的产卵时间、产卵窝数、产卵数量和卵的重量、直径等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雌性斑鳖在夜间产卵,有护卵行为。每年可产卵2—4窝,首次产卵在5月底或6月中旬,最晚在7月中旬结束。产卵间隔变化较大,最短的为12d,最长的达到36d,平均18.4±8.3d。每窝产卵数45~70枚,平均为60.3±7.5枚,年产卵总数在100~200枚之间,年度之间波动很大,在1~136枚之间。卯的重量在19.0-21.5g之间,平均20.1±0.7g;卵的直径在31.5~34.4mm之间,平均为32.6±0.7mm。产卵次数、窝卵数、卯重和大小都会受到运输或环境变化的影响。以上结果表明,目前提供的环境条件和饲养管理符合斑鳖的繁殖要求,但是管理中要注意减少运输应激和环境的改变。  相似文献   

16.
猪场蚊子滋生在潮湿阴暗的角落,尤其是傍晚便出来喧挠,苍蝇有2种,家蝇属南方家蝇又叫舍蝇或饭蝇,在饲料粪堆上活动,成蝇由蛹羽化后于2~12日内交配,经2~3日开始产卵,每次100多粒,母蝇一生产卵4~6次,总数达400~600粒,甚至达2400粒的,夏季繁殖迅速,秋天家蝇特多,另一为大头金蝇又叫红头蝇,母蝇嗜臭甜,聚于饲料上,多产卵于新鲜的人  相似文献   

17.
山西芦芽山保护区大斑啄木鸟的生态观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2005~2007年在山西芦芽山保护区对大斑啄木鸟的生态进行了观察,观察表明,该鸟在本地区为留鸟,繁殖后比繁殖前的种群数量增加85.7%:3月下旬开始交配,4月上甸产卵,窝卵数3~6枚,孵卵期11 d,孵化率94.1%,繁殖成功率87.5%,育雏期21 d;食物以农林害虫等动物性食物为主,占90.4%,植物性食物占9.6%。  相似文献   

18.
张娟茹 《野生动物》2013,(6):335-337,341
以上海野生动物园21只虹彩吸蜜鹦鹉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在半散养条件下、生活环境有游人介入的环境中,虹彩吸蜜鹦鹉的饲养和繁殖过程,包括繁殖巢箱的设计,对虹彩吸蜜鹦鹉的繁殖行为进行了描述,并对虹彩吸蜜鹦鹉所选择巢箱的特征加以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均衡营养的食物配给、设计合理的繁殖巢箱是保证虹彩吸蜜鹦鹉繁殖的关键。合理的巢箱布局可以有效利用繁殖空间,减少同类竞争和人为破坏。巢内保持干燥也是其营巢产卵的重要条件之一。半散养的生活环境中鼠蛇会影响种群的繁衍生息。虹彩吸蜜鹦鹉在上海地区的繁殖受季节变换的影响,除冬季外皆可产卵繁殖,窝卵数1~2枚。  相似文献   

19.
黄喉拟水龟是名贵龟种之一,俗称石龟、香龟,分布于江苏以南各省区。药用保健价值高,其肉鲜美可口,腹甲可入药,有解毒之功效。同时又是培养绿毛龟的正宗品种,绿毛龟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一)黄喉拟水龟的生活习性黄喉拟水龟是一种体型中小,生活在淡水中,半水栖性,白天多在水中,晚上常见于灌木、草丛中活动。食性杂,喜食鱼虾、螺蚌、蜗牛、五谷杂粮、果蔬和嫩草。4~10月是生长繁殖期,6~8月是生长产卵旺季,多在水中交配,夜间产卵于岸边松软的沙中,一年产卵2~4次,每次2~11枚,一年最多产卵30枚。卵呈长椭圆形,灰白色,重6~16克。11月中旬至…  相似文献   

20.
猪破伤风:蜈蚣、全蝎、桂枝各5g,蝉蜕10个,麻黄、当归各50g,细辛2.5g,葱2支,姜10g,水煎分2次喂服,隔日1剂,连用2~3剂。猪气喘病:蜈蚣2~3条,蝎子2~3个,烤焦、研细,加白酒少许,喂服,连用2~3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