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在调查江苏某镇稻田污染事故的过程中,限于在污染事故发生时没有及时取样进行检测分析,只能通过排它法确认稻田污染事故的原因。根据受害秧田的分布特征及秧苗受害程度不同,认为灌溉水严重超标是造成污染事故的主要原因;通过调查沿河企业废水排放情况及水质特征,认为主要污染因子是pH值和盐度;分析低pH值和高盐度对秧苗的危害机理及秧苗受害特征,受害秧苗的根部、叶部症状特征和灌溉水的低pH值和高盐度之间存在事实因果关系,进一步确认了主要污染原因和污染因子。  相似文献   

2.
通过调查、取样、化验及分析,研究了红古辖区污水合盐量和pH值筝及其对土壤和灌溉水的污染情况,提出了加强管理、确保达标数、降低污水对土壤污染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重庆稻田土壤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特征并对其进行风险评价,为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控及耕地土壤保护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集重庆市7个典型水稻主产区的稻田土壤样品230个,分析测定土壤样品的pH及Cd、Hg、As、Pb、Cr等5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利用内梅罗污染指数评价法与地累积指数评价法进行污染程度分析,并与重庆土壤重金属背景值和农用地土壤风险筛选值进行比对,分析评估重庆稻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再通过皮尔逊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探究土壤重金属污染可能来源。【结果】研究区土壤中Pb、Cd、Cr、As、Hg等5种重金属元素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5.4、0.312、66.8、4.71、0.0827 mg/kg。通过单因子污染指数与内梅罗污染指数评价法分析,研究区稻田土壤有19.57%的点位处于Cd元素轻污染状态,0.43%的点位处于Hg元素中污染状态,其余点位处于无污染状态。地累积指数分析发现,稻田土壤中Cd处于轻污染水平,其余重金属元素属于无污染水平,但存在极少部分土壤的Hg元素地累积指数极高(4.03,属于强-极强污染等级)。与重庆市土壤背景值比对发现,Cd、Hg元素含量均超过了重庆土壤背景值...  相似文献   

4.
水稻秧苗的识别是水稻插秧机自主导航系统的关键内容之一。针对插秧机机器视觉导航中稻田图像秧苗与背景分割问题,建立了基于RGB(红绿蓝)颜色空间的秧苗表面颜色模型。通过颜色特征对秧苗图像进行处理,使用Photoshop软件获取秧苗部分和背景R,G,B分量值;通过对G R值与G B值的分析统计,发现两者之间存在分界关系:各自的权重与各分量的乘积之和为某个定值;为方便分析,选取权值a,b为05,即ExG因子,采用Otsu法获取定值最佳值,最大程度分割出目标和背景。与适合于大多数绿色作物的传统RGB法进行比较,并采用分割质量因子和算法运算时间作为评判标准,分析各算法的综合性能。试验发现,ExG因子结合Otsu分割法分割效果相对理想、稳定性更高,而且耗时更短。  相似文献   

5.
1982年、1986年浙江省杭嘉湖地区相续发生了大面积春蚕氟化物污染中毒事件。通过调查研究和试验分析,确认主要是当地密集的砖瓦厂(窑)、水泥厂、磷肥厂、玻璃厂等排氟所致。本文论述了桑蚕受害的原因,并探讨了控制途径。  相似文献   

6.
黔西北土法炼锌区水土流失的特点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土法炼锌区的土壤、废渣、植物、地表水和沉积物进行实地调查和采样分析,发现土法炼锌区水土流失主要是由于含有SO2和重金属的废气导致植被严重破坏、土壤裸露造成的;水土流失同时导致了重金属的迁移扩散,污染土壤中重金属可溶态比重大,而废渣中重金属可溶态比重小,主要随废渣一起流失.减少土法炼锌区水土流失的主要途径是恢复植被和利用工程措施将废渣固定.对于污染土壤来说限制因子是土壤pH值低,可溶态重金属比重大,主要对策是增加土壤的pH值,选择耐酸性和耐重金属的树种恢复植被;对于废渣来说限制因子是废渣持水保肥能力差,重金属含量高,及废渣本身的结构疏松,主要对策是保持废渣的pH值不降低,利用工程措施将废渣固定,及改变土壤的结构来恢复植被;废渣和污染土壤上的先锋植物醉鱼草(Buddleja lindleyana)可作为首选来恢复植被.  相似文献   

7.
迟德霞  张伟  王洋 《安徽农业科学》2012,(36):17902-17903
针对水稻稻田图像中秧苗和背景分割问题,采用基于最大类间方差法(OTSU法)的分割方法,成功地把水稻秧苗像素和背景像素分割开.首先用CCD相机获取水稻插秧机插秧作业后的水稻稻田图像,选择超绿特征因子(EXG因子)将水稻秧苗RGB彩色图像转化为灰度图像,使用OTSU法计算阈值,成功地将灰度图像转变为二值图像.又采用该方法分割了20幅水稻秧苗图像,结果表明,EXG因子可以对水稻秧苗图像有效分割.  相似文献   

8.
2010年4月会昌县发生严重倒春寒,对水稻秧苗的受害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抗寒性存在差异;同一品种不同叶龄秧苗,以2.5叶龄秧苗受害最重,4.1叶龄秧苗受害最轻;同一品种不同分蘖秧苗,以无蘖秧苗受害最重,3蘖秧苗受害最轻;薄膜覆盖处理的秧苗受害轻于未进行薄膜覆盖的秧苗;灌深水防寒的秧苗受害轻于灌浅水处理的秧苗;向阳育秧的秧苗受害轻于背阳育秧的秧苗。并提出预防措施,以期减轻倒春寒对农业生产的危害。  相似文献   

9.
稻田土壤和稻米镉含量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稻田土壤镉造成的稻米镉污染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制约因子,摸清稻田土壤和稻米镉的含量关系,可以为稻米安全生产和维护人类健康作出重要贡献。通过从稻田土壤和稻米镉污染现状,稻田土壤和稻米镉的含量关系,土壤pH值、有机质对稻米镉含量的影响等方面总结稻田土壤和稻米镉含量关系的研究进展,并进行展望。我国稻田土壤和稻米镉污染现象形势严峻,主要体现在稻田土壤镉污染逐年增加、稻米超标率高等方面;稻田土壤和稻米镉含量关系复杂,因外界环境的不同,存在正相关性和非正相关性;土壤pH值、有机质对稻米镉含量具有显著性影响,增加或降低土壤pH值和有机质均可改变稻米对镉的吸收与累积。下一步可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有针对性、全面地对稻田土壤和稻米镉含量的关系开展协同调查,建立不同环境条件下稻田土壤和稻米镉含量的耦合关系,以期为稻米安全生产和镉污染土壤修复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调查了发生在山西省原平县的一起污染事故,对作物伤害症状、相关污染源水质、受害区土壤及地下水多种污染物进行了全面监测,通过对结果的综合分析表明,污灌水中铵态氮严重超标是造成小麦死苗、玉米缺苗的主要原因,为事故的妥善处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灌溉水质对污灌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统计学方法和空间分析,对鞍山宋三灌区稻田土壤重金属含量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工业废水进行灌溉的稻田,土壤环境质量明显低于利用河水和城市生活污水进行灌溉的区域,土壤重金属Cd和Hg分别超标1.8倍和2.2倍。空间分析结果显示,污灌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的空间差异明显,6种重金属污染物空间分布的峰值均出现在工业废水进行灌溉的区域。由此所得结论是:工业废水中的污染物质对农田土壤环境影响明显,应避免直接用于农田灌溉;在农田土壤环境保护工作中,在对重点污染物进行分析的同时,应加强对重点区域的监测。  相似文献   

12.
李海江  宋瑞芳  张要旭  郭桥燕  夏阳  徐光辉 《安徽农业科学》2014,(33):11650+11659-11650
为调查平顶山市烟田灌溉水水质,采集了3个主要植烟县49个灌溉水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3个烤烟主产县比较,全盐含量和电导率顺序相同,均为:郏县>叶县>宝丰;氯含量和pH顺序相同,均为:叶县>宝丰>郏县.②叶县和宝丰灌溉用水的全盐量、pH和电导率全部符合烤烟生产要求,叶县85%、宝丰86.67%的灌溉水氯含量处于适宜水平.郏县灌溉用水氯含量、pH和电导率全部符合相关标准,92.86%的灌溉用水全盐量处于适宜水平.  相似文献   

13.
水稻耐冷性对稻米品质冷水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利用从密阳 2 3/通 88 7和密阳 2 3/TR2 2 183杂交组合F3 代选拔获得的水稻耐冷性强的系统群和弱的系统群以及 3个亲本品种 ,探讨了冷水胁迫对稻米品质特性的影响以及水稻耐冷性对稻米品质冷水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冷水胁迫使水稻糙米粒形变小 ,其中糙米粒长度、长宽比和千粒重比宽度和厚度更容易受到冷水胁迫的负面影响。冷水胁迫使稻米碱消值和蛋白质含量增加 ,而使稻米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最高粘度、冷胶粘度和崩解值下降。在水稻幼苗期对耐冷性进行选择 ,对糙米粒形并不产生显著影响。在自然条件下耐冷性强的和弱的2个系统群间品质特性未见显著差异 ,但在冷水胁迫下幼苗期耐冷性强或田间耐冷性强的系统群直链淀粉含量、最高粘度、热浆粘度、冷胶粘度显著高于幼苗期耐冷性弱或田间耐冷性弱的系统群 ,而蛋白质含量、消减值、崩解值和消减率则相反。认为耐冷性强的系统群的稻米品质比耐冷性弱的系统群表现出较迟钝的冷水反应 ,耐冷性对稻米品质的冷水反应产生一定影响。因此 ,提高水稻耐冷性对水稻品质的稳定和改善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采用野外现场生态调查、实验室分析和现场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电厂废水农业利用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结果表明,以目前达拉特电厂的水质状况,在库布其沙地进行合理的农业利用,在可以预见的时间内(20a),不会导致土壤盐渍化和重金属污染现象的发生,因此,电厂废水的农业利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在淡水资源不足情况下,研究利用高矿化水灌溉的可能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试验在水稻返青期和分蘖期采用人工盐渍化田间小区技术,观察了利用咸水灌溉对水稻生育和产量的影响。五种不同盐分浓度处理的相对产量分别为92.5%、86.3%、77.7%、67.6%和47.9%。试验表明水稻不同生育阶段其抗盐力不同;咸水延续时间的长短对水稻危害程度不同;盐害是灌溉水含盐和田格水盐分浓度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根据试验和生产调查,提出灌溉水质评价指标,这在滨海地区回归水利用和引潮灌溉中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贵溪市污灌水田土壤及水稻植株的重金属含量进行研究,初步发现该区土壤已受到严重污染,特别是Cu、Cd含量全部超标,其中Cu的污染是引起水稻减产的主要原因,而Cd污染则使得该区稻米品质迅速下降。  相似文献   

17.
调查了大面积实施稻鸭共生技术地区的稻田表面水和周围流域河水以及水生生物相。结果表明:稻鸭共生田的表面水的EC、COD、T-N等值与传统栽培田水质相比普遍增高,稻鸭共生期间稻田排水易导致水质污染,为了防止周边水质的污染,需要彻底做好水的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8.
韩鹏飞  郭敏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7):8153-8155
稻田CH4和N2O的排放受水分、温度、施肥情况、有机质含量、pH值、氧化还原电位(Eh)等诸多环境环境因素的影响,而水分和肥料是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2大驱动因子。综述了不同肥料施用对稻田CH4和NO排放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温室气体减排措施。  相似文献   

19.
鱼台区域土壤中砷的分布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春荣  庞绪贵  高宗军  成世才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1):5755-5757,5820
分析了鱼台区域表层土壤和2个典型剖面中砷的分布特征,讨论了地质条件、气候环境、地形地貌、农作物类型和农田灌溉用水等自然和人为因素对土壤砷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中砷的主要来源是母岩,其分布主要受地质构造的影响;气候环境和地形地貌对砷的风化和土壤砷迁移具有重要影响;高砷农田灌溉和主要以水田为主加剧了土壤砷污染;高砷农药和化肥的施用造成了高砷区的点状分布。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吉林省主要水稻种植区灌溉水源水质成分、水质成分与土壤成分相关性及水质物化特征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得出吉林省水稻种植区灌溉水源水化学特征具有地带差异性 ,地表水中 p H值与水稻产量呈负相关 ,而 Cu,Zn等营养元素含量与水稻产量呈正相关 ;地下水中 Ca,Mg,Na及 HCO- 3,SO2 - 4和 Cl-等离子高含量对水稻产量具有抑制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