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温州蜜柑郁闭园隔行高接脐橙试验/张百寿(浙江省衢州市柑桔研究所324000)//江西果树.-1995,(3).-26~281988年在衢州市柑桔研究所品种园内对8行(112株)已封行的12年生帜砧尾张、山田、清江、伴野和林等温州蜜柑(株行距2m×4m...  相似文献   

2.
中晚熟温州蜜柑高接换种品种适宜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晚熟温州蜜柑高接换种品种适宜性调查张百寿,刘春荣(浙江省衢州市柑桔研究所324000)中晚熟温州蜜柑在我国现有柑桔栽培面积中占有较大的比重。行州市现有温州蜜柑近7000hm2,其中中晚熟温州蜜柑占70%以上。高接换种是改变品种结构,提高经济效益的有...  相似文献   

3.
尾张温州蜜柑高接胁山温州蜜柑适宜部分换头刘干生阎先铸(湖南省安化县农业局413500)我县柑桔面积80%是中熟尾张温州蜜柑,11月集中上市,销售困难,价格低,经济效益差。1991年以来,我县大力推广利用特早熟、早熟温州蜜柑高接换种。我们通过反复实践,...  相似文献   

4.
温州蜜柑高接换种的几个技术问题在有的柑桔产区,温州蜜柑销售价格较低,经济效益甚微。因此,温州蜜柑高接换种已为不少果农接受。现将其中的一些技术问题介绍如下。1高接换种的适合性问题1.1高接品种:据试验,温州蜜柑高接朋娜脐橙、清家脐橙、大谷伊予柑、宫内伊...  相似文献   

5.
尾张温州蜜柑高接柑技术湖南新邵县自1991年开始利用中熟尾张温州蜜柑高接柑,到1997年实施面积已达512hm2。高接柑树与定植柑树相比,投产期与丰产期提前2~3年,生长势增强,抗寒抗旱抗病能力提高,品质改善。现将高接技术介绍如下。1高接时期...  相似文献   

6.
潘仁国  陈立根  杨荣曦 《浙江柑橘》2003,20(1):10-11,14
柑橘高接换种是加快调整和优化柑橘品种结构的有效途径。为适应市场的需求,及时调整我镇柑橘品种结构,提高柑橘生产经营效益,1998~2001年,对全镇种在海涂地上的尾张温州蜜柑进行了高接换种,并就如何提高海涂尾张温州蜜柑高接换种成活率的技术措施进行探索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温州蜜柑内膛高接脐橙技术脐橙是世界上的著名柑桔良种,商品性强。利用现有的温州蜜柑作中间砧高接脐橙,亲和力强,适应性广,是调整品种结构,提高经济效益的快速有效途径。笔者根据于都县罗江乡脐橙场去年温州蜜柑高接脐橙的具体实践,将其主要技术总结如下。一、高接...  相似文献   

8.
柑桔生产在我县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 ,由于柑桔向买方市场的转变 ,温州蜜柑特别是中熟温州蜜柑的市场日趋疲软 ,价格较低 ,生产效益极其低下 ,甚至出现负效益。因此 ,柑桔品种结构调整就成为我县果业生产中一项紧迫的工作。高接换种作为品种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 ,1 997年开始在我县温州蜜柑生产中广泛推广 ,至 2 0 0 0年底 ,温州蜜柑高接换种面积达 6 6 6 .6 7hm2 。我县温州蜜柑高接换种后 ,由于树龄、树势、高接部位、高接换种后的管理等各方面的不同 ,反映不一 ,针对这一情况 ,为了使我县今后的温州蜜柑高接换种工作更好地开展 ,我们…  相似文献   

9.
一、枳砧中熟温州蜜柑高接新会橙、哈姆林甜橙、椪柑或早熟温州蜜柑。 我县平安乡一果园于1978年对425株5年生小叶系尾张温州蜜柑换接新会橙选优单株,次年始  相似文献   

10.
尾张温州蜜柑原是新邵县柑桔的主栽品种,面积达3320hm2,由于90年代一直贱价滞销,效益低下,砍树毁园现象时有发生,桔园弃管更为普遍。针对这种情况,新邵县在1991~1993年在尾张上高接椪柑示范成功。现已成为发展优质椪柑、优质脐橙的主要方法。现将尾张高接椪柑技术介绍如下。1 高接时期 一般在2~9月进行。2~4月春接,以切接为主,辅以单芽腹接;5~6月夏接以芽接为主;8~9月秋接以腹接为主。2 选定换头部位 大龄及郁闭树主枝较大,选其低位、长势向上的侧枝为接砧,每株接芽15个左右;中幼年树以…  相似文献   

11.
1988年,我们引进了胁山特早熟温州蜜柑在宜昌试种,分别高接在枳砧龟井温州蜜柑和枳砧尾张温州蜜柑上,观察其表现,并与本地原有的枳砧龟井、国庆一号、兴津温州蜜柑相比较。  相似文献   

12.
枝江市位于长江中上游分界处.三峡的东大门。年平均温度16.5℃.属于柑桔北缘产区。品种以温州蜜柑为主。为了适应市场需求.我们于2002年3月从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引进了彭祖寿柑(简称寿柑),以枳砧中熟尾张温州蜜柑为中间砧高接换种。每株平均高接20多个芽,采用常规管理技术,表现为早结,特丰产,品质优良。现将连续3年观察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在1970年代,全市种植的1400hm2温州蜜柑,树龄已达30年,为改良柑橘品种,1997年以来,引进脐橙品种,在不同柑橘品种上进行高接试验,取得初步的效果。1试验材料与方法 本试验设在我市淤头镇溪滩村,从13年生椪柑、13年生早熟蜜柑、13年生油树和30年生中熟蜜柑树中,分别选4株高接。接穗品种是1994年高接在早熟温州蜜柑上的清家和大三岛。每个中间砧上接2个品种,接上10个接芽。平常管理条件一致。 1997年 3月 25日、 26日进行单芽切接。嫁接的部位,一般回缩到4~5年生枝干处,短截到离基…  相似文献   

14.
宜都市地处鄂西南山区与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目前全市柑桔面积已达到0.87万hm^2,其中温州蜜柑0.6万hm^2;柑桔产量达到10万t,温州蜜柑占98%。经过20世纪80年代初、80年代末以及90年代初三次大发展,柑桔面积、产量都得到了快速增加。但由于在发展过程中,只重视了柑桔面积的扩大,忽视了定植苗木的质量,导致品种杂乱、品种结构失调,中熟尾张温州蜜柑的比例占80%以上,特早熟、早熟温州蜜柑及Peng柑的比例很小,熟期结构不合理。鉴于上述情况,我市科技人员通过摸索和借鉴外地柑桔品改的经验,从1995年开始,到2002年,连续8年开展了柑桔高接换种的试验、示范工作。全市累计高接换种面积达2666.7hm^2,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高接换种中应注意的技术问题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笔者于1995年3月5日在梅列区陈大果林场用单芽切接的方法对10年生枳砧的雪柑、尾张温州蜜柑和芦柑(Peng柑)等三个品种进行高接胡柚试验,每个品种接10株,每株高接10个芽,接口离地面约1m,接后注意采取除萌蘖和摘心等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16.
日本由于柑桔业的生产过剩,温州蜜柑和某些老品种正在被高接换种为新型而有前途的品种。对供高接用的十一个接穗品种和四个中间砧品种的组合进行了亲和性的检验。在温州蜜柑、夏橙、八朔蜜柑及和歌山特有的三宝柑四个中间砧中,以温州蜜柑和  相似文献   

17.
大分4号温州蜜柑是日本大分县选育的特早熟温州蜜柑品种,是特早熟温州蜜柑中成熟最早、品质最优的品种之一.近年引进我国栽培,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柑桔科学研究所于2006年3月从湖南省常德市引进接穗进行高接.高接中间砧为4年生清见杂柑,高接株数30株,每株单芽切接7~10个芽,接芽距地面高40~60 cm.高接当年及时除萌抹芽,春、夏梢留长度25 cm进行摘心处理,适时观察记载.通过4年的引种观察,大分4号温州蜜柑在湘西表现出良好的品质和生态适应性.现将引种结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18.
蒋贵运 《广西园艺》2002,(4):J005-J006
高接换种是改造柑桔低产果园、优化品种结构的有效途径。由于市场变化和中熟温州蜜柑占比例过大等原因 ,中熟温州蜜柑经济效益较过去明显下降 ,许多果农采取高接换种进行改良。但部分果农换种心切 ,技术不当 ,致使高接的效果不佳 ,甚至全树死亡 ,极大地挫伤了果农高接换种的积极性和延缓品种优化的进程。1 中熟温州蜜柑高接换种死树的原因1 .1 树龄大、树势弱 调查发现 ,被嫁接的中熟温州蜜柑大部分异常死树均为树龄大 ,树龄己达 1 5年左右 ,树势弱 ,主枝、副主枝粗大 ,嫁接后愈合困难。1 .2 嫁接口太大 从嫁接口粗度调查表明 ,接口粗…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乡镇橘园中熟温州蜜柑现存量较大 ,特别是中熟温州蜜柑中挂果性能比较差的小叶尾张品系也占较大的比例 ,而中熟温州蜜柑近年价格不够理想 ,果农每年获利较小 ,严重影响了果农栽培管理的积极性。为此 ,全州县柑桔站于 1998年开始实施以高接换种 (换接早熟温州蜜柑 )为主要技术措施的低改试验示范工程。但 19982 0 0 0年的 3年中 ,本站采用的是常规的高接换种技术方法 ,即在树冠中部及偏上部取 35年生枝部位 (此处枝直径一般 35cm)进行高接 ,其高接成活率很不理想 ,同时由于嫁接后个别果农截枝和抹芽技术处理不当 ,致使高接成活率不高…  相似文献   

20.
自80年代初以来,我县柑桔生产发展迅速,但主要以中、晚熟温州蜜柑为主,供过于求,销售十分困难。为此,我县从1996年开始,陆续进行温州蜜柑高接换种,高换品种以脐橙为主。针对近年来全国出现种植"脐橙热"的现象,笔者认为,温州蜜柑高换时应重视以下两方面的选择。1高换品种选择为适应市场需求,选择柑桔高换品种应不单限于脐橙,可有计划地高接早熟温州蜜柑、南丰蜜桔、甜水极、锦橙、柳橙及血橙等优良品种。实践证明,温州宣柑高接上述品种亲和力强,生长结果良好。2高换方法选择根据不同品种采用不停产分头分批高换和内膛枝腹接等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