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根据安徽省的气候、地形、植被状况,结合竹类植物分布与竹林经营的特点,将安徽省竹林区划为皖南山地丘陵竹林区、大别山山地竹林区、江淮丘陵竹林区、淮北平原竹林区。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竹林自然区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地域分异性的原则出发,根据浙江省的气候、地形、植被状况,结合竹子分布与竹林经营的特点,将省内竹林区划为东南部沿海丛生竹林区、丘陵山地混合竹林区、平原丘陵散生竹林区;后者又划分为浙北人工竹林亚区与浙西天然竹林亚区。同时结合区划,提出浙江省竹种资源的利用与引种驯化意见。  相似文献   

3.
广东竹林自然区划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笔者根据广东省的气候、地形、植被状况,结合竹子的分布特性,将省内竹林区划为沿海低地竹林区、南亚热带山地竹林区、河岸丛生竹林区、中亚热带山地竹林区、石灰岩丛生竹林区。  相似文献   

4.
浙江竹产业大扫描汪奎宏蓝晓光美丽富饶的浙江大地,竹林面积在全国位居第四,但竹材、竹笋产量和产值均居全国第一。全省竹子培育利用持续发展,现竹产业已成为总产值达20亿元的大产业。丰富的竹林资源青翠的丘陵山地间,分布着丰富的竹林资源。全省现有竹林总面积76...  相似文献   

5.
四川竹林自然分区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本文依据四川竹林类型和竹类植物区系的地域分异规律性和特点,并充分考虑自然地理环境状况,将四川竹林划分为4区8亚区:1.盆地及盆壁山地混合竹林区(包括华銮山东坡-方斗山慈竹、寿竹、白夹竹林亚区。缙云山-五指山慈竹、硬头黄竹、毛竹、水竹林亚区,龙泉山-华蓥山西坡慈竹、蓉城竹、桂竹林业区,大巴山-龙门山巴山木竹、箭竹林亚区,峨眉山-二郎山寒竹、筇竹、玉山竹林亚区等,计5亚区),2.川西南山地丛生竹林区(  相似文献   

6.
为了改变竹林落后的生产方式,降低竹林采运和经营过程中的竹笋、农资和化肥等运输成本,研发了丘陵山地竹林单轨运输机。设备的运输作业结果表明,其工作效率是传统人工效率的8倍以上;整套设备占地空间小,操作简单;设备性能安全可靠,而且维护和使用成本低。设备的推广应用为竹子下山提供了新的运输途径,将极大提高竹资源开发效率,促进竹农增收致富,推动竹区经济发展,市场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7.
皖南山区,雨量充沛,适当栽培丛生竹,可扩大竹林资源多样性,发挥竹林效益。现将丛生竹林建园技术简介如下。一、造林地的选择与整地开穴丛生竹大部分植于冲积平原、江畔塘边和房前屋后。因此,宜选择排水良好、土层深厚肥沃的砂土和砂壤土为好。山地丘陵种植,则需要加土加肥,改良  相似文献   

8.
根据政和县的植被分布、植物区系特点,将其分为西部丘陵杉木丰产林、经济林区;中部低山常绿阔叶林、毛竹林区;东部中山马尾松、针阔混交林区等3个区,建议根据3个林区的特点分别进行改造、保护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9.
五、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建设 1、历史上的自然保护我国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仅就森林来说,古代分布比现在均匀,资源丰富,是个多林国家,如燕山山地在两、三千年前有天然森林分布,太行山及其以东的一些山地丘陵,也为森林所覆盖;黄土高原东南部还有森林和竹林;长江中下游平原,原来森林、竹林及水生植被、沼泽植被广泛分布。野生动物也比现在丰富多样,如《春秋》鲁庄公7年(公元前667  相似文献   

10.
休宁县地处安徽省最南端,位于皖浙赣三省交界处。是以低山丘陵为主的山区县,森林资源十分丰富,尤其是竹资源,分布集中,经营历史悠久。全县现有竹林面积20.57万亩,立竹蓄积3855.8万株,其中毛竹面积20.48万亩,蓄积3767.6万株。主要分布在流口、汪村、溪口、五城、榆村等十个乡镇。1994年以来,全县竹林面积净增4.4万亩,年均递增2.44%,蓄积净增694.8万株,年均递增2.06%。竹林资源保持了稳定增长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1.
《中国林业》2009,(17):18-18
南谯办事处地处安徽省滁州市城市北郊,是以平原为主、丘陵与平原交错的郊区乡镇。林改前,有林地面积不足6000亩,荒山秃岭多,石质山地多,林业基础十分薄弱。2000年开始,南谯办事处按照南谯区委、区政府的要求,进行了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掀起了林业投资热潮,如今石质山地披上了绿装,境内荒山已全面绿化,呈现出山绿民富环境美的喜人景象。  相似文献   

12.
通过集水区6年定位观测并对毛竹林、杉木林的森林水文基本特征进行对比观测和分析,基本结论是:在丘陵山地森林覆被率70%~80%的条件下,比同等条件的空旷地降水量多26.1mm,而林地蒸发量则比空旷地小;杉木林内降水量比毛竹林大,截留量和茎流量比毛竹林小;地表径流量及泥沙流失量采伐迹地>杉木林>毛竹林;林地贮水量毛竹林>杉木林>采伐迹地;林地土壤水分渗透速度毛竹林>杉木林地。  相似文献   

13.
以黔南州水土保持区划结果为基础,选取人口密度、森林覆盖率、中度以上水土流失率、水土流失率、坡耕地占比、石漠化率为划分指标,采用系统聚类法和专家咨询法进行了综合分析,得到了贵定县水土保持区划结果:东北部长江流域低中山山地轻度流失人居环境维护区,西北部长江流域中低山丘陵微度流失土壤保持区,中部长江流域低山丘陵、中山山地微度流失水源涵养区,南部珠江流域低中山河谷微度流失生态维护区。  相似文献   

14.
福建东南沿海丘陵山地相思类树种造林选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福建东南沿海丘陵山地适生树种稀少的现状,开展了相思类树种的引种造林试验。10a试验结果表明,厚荚相思、马占相思和大叶相思在沿海丘陵山地引种保存率高、生长快、适应性强,3种相思对贫瘠土壤理化性质的改良作用明显,这3种相思是沿海丘陵山地较为理想的造林改土树种。  相似文献   

15.
在对徐州市丘陵山地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该市丘陵山地现状,提出了丘陵山地资源开发利用建议,为进一步科学管理和综合开发利用丘陵山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湖南野生陆栖脊椎动物资源分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现有野生陆栖脊椎动物579种,根据现代陆栖脊椎动物的地理分布及以地形、地貌作为分区主导因子的原则,以武陵山、雪峰山为界,可以将湖南全境分为东部丘陵平原亚区和西部山地、高原亚区,亚区以下系统是:湘北滨湖平原省、湘中丘陵盆地省、湘东岭谷中山低山省,湘南南岭中山低山省,湘西山原中山低山省。不同的动物地理省,因地形、地貌、植被不同,则分布野生陆栖脊椎动物资源不同。  相似文献   

17.
湖南野生陆栖脊髓动物资源分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湖南现有野生陆栖脊椎动物579种,根据现代陆栖脊椎动物的地理分布及以地形、地貌作为分区主导因子的原则,以武陵山、雪峰山为界,可以将湖南全境分为东部丘陵平原亚区和西部山地、高原亚区,亚区以下系统是:湘北滨湖平原省、湘中丘陵盆地省、湘东岭谷中山低山省,湖南南岭中山低山省,湘西山原中山低山省。不同的动物地理省,因地形、地貌、植被不同,则分布野生陆栖脊椎动物资源不同。  相似文献   

18.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方法,通过造林成活率、造林后第1~3 a新鞭长、第2~3 a出笋数和竹笋平均地径等指标对不同立地类型毛环竹造林成效进行比较的结果表明;沙滩地营造毛环竹林应采用粘性较大的黄心土改良土壤质地;毛环竹在山地造林最好选择山谷和中下坡,不宜选择在上坡;土壤质地为重壤土和粘土的山地不宜营造毛环竹林.  相似文献   

19.
不同立地类型毛环竹造林成效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少红 《福建林业科技》2005,32(3):134-136,139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方法,通过造林成活率、造林后第1~3 a新鞭长、第2~3 a出笋数和竹笋平均地径等指标对不同立地类型毛环竹造林成效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沙滩地营造毛环竹林应采用粘性较大的黄心土改良土壤质地,毛环竹在山地造林最好选择山谷和中下坡,不宜选择在上坡,土壤质地为重壤土和粘土的山地不宜营造毛环竹林。  相似文献   

20.
本文建立了湘西北山地丘陵立地类型亚区马尾松林地涵水固土功能计量模型,包括土壤最大降水贮存量模型、枯落物涵水量模型和土壤侵蚀模数计量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