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八站林业局森林火险区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八站林业局森林火险区划高昌海,颜元庭,顾香凤,韩恒光,高昌菊(黑龙江省森保所)(山河屯林业局)火险区划是一项重要的防火技术措施,它为林火预防、林火扑救以及防火指挥员因地制宜地进行防火规划和布署扑火力量、指导森林防火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十八站林业局是国...  相似文献   

2.
东北地区森林火险气候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火险气候区划是一项重要的防火技术措施,它为不同地区的林火预防,林火扑救以及林火指挥提供了依据。作为我国主要林业生产基地的东北林区,其森林火灾十分严重。因此,在该地区适时开展森林火险气候区划工作,对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一、区划原则森林火险气候区划是根据气候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遵照《全国森林火险区划等级》行业标准,由自治区森林防火指挥部组织的全区森林火险区划最近全部完成。全区共完成森林火险区划县级单位107个。其中:I级森林火险区(特高火险区)3个(钦州、昭平、苍梧),Ⅱ级森林火险区(高火险区)28个,Ⅲ级森林火险区(一般火险区) 76个。  相似文献   

4.
以广西龙胜县为研究区,调查分析该县森林火险状况及影响要素,结合森林资源载量及森林防火实际,选取树种(组)燃烧类型、人口密度、气象因子、火灾次数等11项主要林火影响因子,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AHP)、聚类分析法及ArcGIS空间分析法,区划森林火险等级。结果表明,各村(分场)可区划为Ⅰ(高火险区)、Ⅱ(中火险区)、Ⅲ(低火险区)3个火险等级;Ⅰ、Ⅱ、Ⅲ级火险区面积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5.47%、38.33%、26.20%。高火险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南部,中火险区集中于西部和北部,低火险区分散在高、中火险区之间。区划结果有利于总结、突出研究区森林火情特点和重点。  相似文献   

5.
乐山市森林火险等级区划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广泛收集、整理乐山市各县区森林资源、植被类型、农业人口分布、气象诸因子及林火资料的基础上,按照林业部制定的《全国森林火险区划》标准,进行森林火险等级区划。全市森林火险等级区划14个单位(13个区、市、县、1个林业企业局),区划为I级火险区3个,Ⅱ级火险区3个,Ⅲ级火险区8个。同时应用聚类分析、多元回归分析,分析火险因子与历年发生火灾所造成损失的回归关系。  相似文献   

6.
依据森林燃烧环理论,在充分考虑指标代表性、不可替代性以及数据可得性的基础上,根据江西省林火发生特点,选取气候、植被、地形等11个因子作为江西省森林火险精细化综合区划指标,并按照各区划因子对林火发生或蔓延的影响赋予不同的权重,将全省划分为Ⅰ级(低火险)、Ⅱ级(中火险)、Ⅲ级(高火险)3个不同等级的森林火险区.分区结果与该区气候、植被、地形分布等相符,说明区划结果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可为江西省森林火灾的预防、扑救和重点防护与管理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基于RS和GIS的香格里拉森林火险等级区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三江并流核心区香格里拉市为研究对象,以TM影像、森林资源调查数据、林相图和DEM为信息源,在分析香格里拉地区森林火险因子基础上,选取植被类型、坡向、坡度、海拔和离居民点远近作为主要林火等级区划因子。借助RS和GIS技术并采用因子加权叠置法,对研究区森林火险情况进行了定量评价,将火险等级分为低、中、高3类。结果表明:研究区低、中、高火险区面积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2.96%,47.85%,38.87%,中、高火险区比重较大,森林防火任务较重。高火险区大部分位于易燃树种区和居民点密集区域,树种燃烧性和人为因素是影响火灾的重要因子,研究结果可为相关部门森林防火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森林火险区划是林火管理的基础。根据森林火险区划理论,结合北海市实际情况及采集数据资料的完整性,筛选出与森林火灾最密切相关的11个因子,采用层析分析法(AHP)计算各因子的权重,综合考量森林资源载量,对研究区森林火险等级情况进行定量评价,将火险划分为3个等级。运用ArcGIS软件将研究区森林火险等级进行作图分析,为该区域今后的森林火灾预测预报和科学经营管理提供决策参考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吉林地区森林火险天气预报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林地区森林火险天气预报的研究李福强李莹莹刘忠礼陈广海张铁军王金(吉林市林业局森林防火的基本方针是“预防为主,积极消灭”,预防在林火管理中占主导地位。森林火险天气预报是根据当前或未来的森林气象要素,发布一种不同火险区林火危险等级和发生林火的可能性大小...  相似文献   

10.
松阳县生物防火林带布设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松阳县2000-2010年森林火灾发生情况的分析,将松阳县划分为Ⅰ、Ⅱ、Ⅲ级森林火险区,在行政区划和森林火险等级区划的基础上,结合区域林中空地、防火公路和山脊线分布等主要影响因子,采用分区控制的方法,确定生物防火林带的空间布局:在Ⅰ、Ⅱ级森林火险区内布设规划生物防火林带,将整个防火林带网络分割成2 691个网格,网眼平均面积为34 hm2,其中Ⅰ级火险区有1909个网格,平均网眼面积为28 hm2,Ⅱ级火险区有782个网格,平均网眼面积为48 hm2;生物防火林带总长度为4 587.1 km,防火网络所形成的网络密度为50.1 m/hm2,防火林带设计宽度应不小于15 m,防火网络总面积占区域面积的7.5%。主要造林树种为木荷(Schima superba)、杨桐(Adinandra millettii)、杜英(Elaeocarpus sylvestris)、浙江红花油茶(Camellia Chekiang-oleosa)、杨梅(Myrica rubra)等。  相似文献   

11.
森林火险等级区划是林火管理的基础,研究森林火险等级区划有利于把握森林火灾发生规律,可为林火管理提供火灾预测预警信息,使林火管理具有针对性,达到减灾的目的,对林火预防工作和生态系统平衡更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3—2018年我国全国各地森林火灾数据,利用统计描述法对全国森林火灾进行时空特征分析,采用聚类分析法将我国受灾区域划分等级,进而对全国森林火险区划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我国森林火灾发生总数随时间变化呈下降趋势,且我国森林火灾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其中湖南省森林火灾发生频率最高,黑龙江省特大森林火灾发生最多,火场面积和受害林面积居全国首位。通过聚类分析将我国各省市区按受灾强度划分为10类。第1类地区受灾最轻,第10类地区受灾最严重。天津、宁夏、北京市等省市区为第1类,黑龙江省为第10类。人类频繁活动和气候影响是造成灾害的主要原因,建议在把握森林火灾时空特征的基础上,加大林火管理宣传力度和森林火灾监测,同时准确掌握气候变化。研究结果可为我国森林防火和森林火险预测预警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林火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系统主要由数据库及其管理系统,模型库及其管理系统,专家系统,图上作业系统组成。主要功能是进行森林火险区划,森林火险天气预报,林火火情预警和林火扑救决策以及各种林火扑救指挥的模拟演习。  相似文献   

13.
大理市森林火险等级区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火险等级区划是森林防火宏观决策和分类指导的科学依据.1996年国家公布的大理市森林火险等级已经与实际不相符.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参照LY1063—92《全国森林火险区划等级》标准,将树种(组)燃烧类型、农业人口密度、路网密度、气温、风速、降水量6个火险因子的最新统计数据作为区划参数,按评定标准重新对大理市的森林火险等级进行修订,确认大理市森林火险等级为“Ⅰ级”,森林火灾危险性“大”,属国家一类火险区.  相似文献   

14.
连云港花果山森林景区高分辨率火险区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10cm高空间分辨率航空遥感影像,在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基础上,获取研究区的可燃物类型及其特征信息;利用1∶10 000地形图获取地形因子信息。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加权叠置法计算火险指数,并将研究区划分为Ⅰ级(没有危险)、Ⅱ级(低度危险)、Ⅲ级(中度危险)、Ⅳ级(高度危险)、Ⅴ级(极度危险)等5个火险区划。结果表明:Ⅰ级火险区面积最小,占研究区总面积3.98%;Ⅱ级火险区面积最大,占32.25%;Ⅲ级火险区面积占21.05%;Ⅳ级和Ⅴ级火险区面积分别占22.14%和20.58%,两者之和较大,占研究区总面积的42.72%,研究区防火任务艰巨。研究区内可燃物类型对火险等级划分起重要作用,其中麻栎和茶树在森林防火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松树、竹林和荒草地是防火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森林火险级划分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森林火险区划是制定林火管理对策的重要依据之一,火险因子的选择是进行火险区划的基础。从火险因子的选择入手,介绍了火险区划的历史,研究方法及现状。  相似文献   

16.
《福建林业科技》2015,(4):148-152
分析福建省森林火灾风险的影响因素,选取并量化森林火险区划指标,建立火险指标体系;基于福建省9个地级市1999—2013年的林火数据、气象数据、人文数据和环境数据,采用聚类分析法,对福建省各地级市进行火险区划,得到5类风险区。根据统计结果对各风险区进行排序,并绘制福建省森林火险区划图,从森林损失情况、气候条件、地理环境、政府重视程度等多角度剖析不同火险等级的原因。据此在立法、防火、灭火、保费厘定等方面提出预防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介绍易门县扒河流域等3个森林重点火险区及其历年发生火灾情况。对森林重点火险区森林连片面积大,防火通道建设不足,防火林地面积大、野外用火管控难等森林防火难点进行分析。提出了强化责任落实,完善网格化管理体系,提升森林火灾应急处置能力,营建有效的林火阻隔网,加大林火监测力度等森林火灾综合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8.
全国森林重点火险区建设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森林防火区划对全国1 080个重点火险县(市、区、旗)进行抽样调查(精度≥90%),研究分析了重点火险区建设现状及特点,总结提出其未来投资建设需求的主要内容及建议。结果表明,在全国重点火险区未来需求投资中,防火道路与阻隔系统建设、扑火机具装备和火情瞭望监测系统建设需求较大;东北和西南两大区域未来需求侧重点主要集中在防火道路与阻隔系统、防火通信和信息指挥系统和航空消防工程。该研究旨在为全国森林防火规划投资测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森林防火》2014,(2):39-39
<正>2014年6月11日,陕西省林业厅下发《关于确定全省森林火险等级区划的通告》,对全省各县(区、市)森林火险区划等级进行重新确定,火险区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其他。这次重新确定森林火险区划等级是省林业厅按照《森林防火条例》和《全国森林火险区划等级(LY/T1063-2008)》标准,结合各地县级行政单位有林地面积、灌木林地面积、未成林面积、活立木蓄积量、防火  相似文献   

20.
聚类分析法在森林火险区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森林火险区划能为森林火险预测预报和森林防火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以广州市为例,建立森林火险区划评判指标体系,从森林防火信息系统的基础数据库中提取森林火险区划因子的属性数据,并对样地数据进行标准化,用聚类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可将广州市森林火险区划为3大类,样地1、2、3和9火险最高,4、7、10、11和15次之,5、6、8、12、13和14火险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