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一带一路"旅游部长会议日前在成都举办。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保加利亚、柬埔寨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旅游部长围绕深化合作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大会发布了《"一带一路"旅游合作成都倡议》,获得沿线国家积极响应。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深化合作、共享旅游业发展果实,成为与会代表广泛共识。中国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表示,近年来,中国主动参与、积极推动全球旅游业的大发展。"一带一路"让旅游市场更加广阔,让旅游资源价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新化县委、县政府站在"旅游立县"的战略高度,牢牢把握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湖南省文化旅游特色产业重点县"这一契机,紧紧围绕"全民兴旅、全业融合、全景梅山"的目标,有力推动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2015年,全县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生产总值达2.4亿元,接待人数310万人次,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点452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蓬勃发展,总结起来,主要归功于以下几方面:1.支撑强劲一是顶层设计。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创建工作提到县委常委会专题研究议程,明确纳入省文化旅游特色县  相似文献   

3.
旅游精准扶贫是一种无烟、低污染的扶贫方式,是一种"输血式"扶贫,同时也是一种以发展产业为手段的"造血式"的扶贫。研究六盘水市旅游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有助于我们在实践中改善旅游精准扶贫。  相似文献   

4.
在了解丽水市"农家乐"旅游发展优势、发展现状、所存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其品牌发展的对策,强调丽水市"农家乐"旅游需要始终围绕"体验"这个核心,在旅游品牌主题的确立、旅游产品的设计、旅游服务的提供等方面,为旅游者创造一种不同寻常的全方位体验。  相似文献   

5.
基于"生态博物馆"理念的吴越文化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博物馆"是20世纪末引入我国的博物宿旅游开发新模式,因其具有原生性、整体性、开放性和参与性等特点,在文化旅游开发中极具优势.针对吴越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一核六卫"旅游开发新模式.  相似文献   

6.
正2018年2月27日,四川省首批乡村旅游"两师一员"培训班开班仪式在绵竹市召开。记者从现场获悉,今年我省将创新开展乡村旅游规划师、乡村旅游工程师、乡村旅游技术员"两师一员"试点工作。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将安排专项培训经费对首批20个试点县(市、区)的约2000名基层干部、群众进行乡村旅游培训,绵竹为第一站。培训结束并合格将  相似文献   

7.
旅游精准扶贫是一种无烟、低污染的扶贫方式,是一种"输血式"扶贫,同时也是一种以发展产业为手段的"造血式"扶贫。加强对国内外旅游精准扶贫探索与实践的探讨,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对旅游精准扶贫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首先指出了云南边境旅游发展的意义。接着分析了云南边境旅游发展的条件,旅游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边境贸易发达、沿边开放不断深入和"一带一路"战略带来的重大发展机遇成为云南发展边境旅游的重要条件。最后,提出了云南边境旅游的发展策略:开发边境观光休闲旅游、边境商贸会展旅游、边境生态旅游和边境文化旅游等特色旅游产品;构建"一轴三区十心"的边境旅游空间布局;并从加强旅游合作、发展边境贸易、挖掘文化内涵和完善服务体系等方面进一步努力。  相似文献   

9.
十九大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及美丽乡村建设、"厕所革命"、"四好村路"等行动的开展,都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政策红利。抓住这一历史机遇,作好乡村旅游文章,以此为切入点和突破口,进一步加快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区,推进省会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北京农业》2013,(35):41-47
北京市对全市资源特色鲜明、具有乡村旅游发展潜力的旅游沟域带区分期、分批进行了规划设计,旨在"突出特色、打造精品、提升品牌",以"一沟(带)一品"建设为重点,全面提升北京市乡村旅游产品品质,努力培育独具特色的沟域带区旅游经济带。  相似文献   

11.
齐冬香  刘春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2,(12):7240-7241,7475
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石家庄周边景点的游客进行"大西柏坡旅游格局影响力"调查,结果表明:游客更倾向于选择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大西柏坡红色旅游格局的形成迎合了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旅游产品的综合吸引力变大,大西柏坡整体的市场地位也将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2.
付修勇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8):8787-8788
从红色旅游与红色旅游资源的概念入手,阐述了红色旅游的社会功能、经济功能、环境功能,并在该基础上提出了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区域红色旅游合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区域红色旅游合作是提升区域红色旅游竞争力、克服红色旅游发展中存在问题的需要;资源及区位优势等使得区域红色旅游合作具有可行性;需要利用人文融合、加强组织管理等对策来实现区域红色旅游合作。  相似文献   

14.
信阳红色旅游资源的分布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如何进一步开发和利用信阳的红色旅游资源,做大做强信阳的红色旅游产业,把丰富的红色资源转化为物质财富,使红色旅游成为信阳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为提升红色旅游精准扶贫的效果,以陕甘宁革命老区为例,分析了陕甘宁革命老区农户在参与红色旅游过程中面临农村基础设施、资金、红色旅游参与意识等困境,并提出农户可以依托旅游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嵌入红色旅游发展过程中。同时,需要对农户进行精准识别、增大资金扶持力度、强化农户培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创新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以更好地助力农户参与红色旅游的发展,从而获取收益。  相似文献   

16.
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对生活休闲方式有了更高的诉求,乡村旅游成为当下人们 远离城市喧哗,追求生活静谧的好去处。广东雷州半岛红土文化旅游资源呈现了底蕴厚重、特 色鲜明,海陆兼顾,和谐融洽,红色情结、感召人心等特性。但传承主体缺失、宣传推介缺位、保 护力度缺乏等显性问题与隐性危机隐匿其中,急需寻求切实有效的途径解决其中问题,挖掘历 史文化资源,塑造文化品牌;依托民俗文化特色,突出半岛元素;凸显海丝文化格调,深化人文底 蕴;激活革命文化价值,擦亮红色记忆;不失为解决这一问题重要途径。既凸显“有形文化”的品 牌特色,又发挥“无形文化”的乡愁基因。  相似文献   

17.
陈俊 《湖南农业科学》2016,(10):100-102
以遵义市长岗镇为例,分析其红色旅游与绿色生态发展双轮驱动的优势和存在问题,优势主要体现在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绿色生态产业基础好,生态环境良好;问题主要体现在地处山区,交通不便,红色文化资源保护欠佳,配套基础设施滞后,旅游人才严重缺乏。结合长岗镇的生态、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提出红色旅游与绿色生态发展双轮驱动的具体路径,即深挖红色资源的文化内涵、探索市场化的红色旅游开发模式、提高红色旅游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提升红色资源的旅游价值、加快绿色生态产业优化升级、推动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8.
农户依托合作社嵌入红色旅游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既能促进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也能促进红色旅游综合效益提升。为红色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深入开展精准扶贫、解决统筹城乡发展问题提供新思路,介绍了合作社在红色旅游发展中的作用,从农业合作嵌入式、旅游合作嵌入式、"合作社+"等方面构建合作社嵌入红色旅游发展模式,并提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9.
产业融合共生是新时期红色旅游的必然选择,红色旅游企业共生系统可分为区域内共生子系统和区域外共生子系统,表现为核心共生、主要共生和跨界共生三种形态,核心共生形态是红色旅游企业共生区别其他企业共生的根本所在。红色旅游企业共生由合作和共识耦合而成,但核心共生形态的形成机理更多地表现为天然性,要求红色旅游企业主动寻求合作,争取与其他共生单元达成共识,促进红色旅游企业共生关系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0.
大别山区红色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莫林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31):169-171
对大别山区域的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现状进行了综合分析,包括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以及大别山区域进行红色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的巨大潜力,从区域的自身特点出发,着重研究了大别山区红色旅游资源的整合策略,以区域、政府、旅游产品、旅游设施、宣传为中心,通过资源整合促进大别山红色旅游资源的一体化发展,增强大别山区红色旅游的实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