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有关禽白血病 (LL)危害的报道可以追溯到十七世纪后期 (Payne等 ,1 997)。尽管养鸡者已经意识到了白血病的危害。但由于这种病的流行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很小 ,所以常被人们忽视。 1 988年 ,Payne等从肉用仔鸡中分离出一种新型的禽白血病病毒亚群 (ALV- J亚群 ) ,推翻了禽白血病病毒只存在于重型鸡体内的理论 (Payne等 ,1 991 )。直到发现被此病毒感染后的鸡表现出新的临床症状 ,禽白血病病毒 J亚群才得到肉用仔鸡养殖业的重视。1 997年人们发现野生型禽白血病病毒 J亚群 (AL V- J)与已发现的 LL相似。病毒感染禽群在性成熟后大约 1 7周…  相似文献   

2.
10年前,英国康普顿动物保健协会的学者从英国肉用型鸡体内分离到一种新型禽白血病病毒(ALV)。根据白血病病毒的囊膜或衣壳特征(包括刺激被感染鸡体产生亚群特异性抗体的能力)依次分为各种亚群。新发现病毒囊膜特征不同于当时已知的5种鸡ALV(A~E)亚群和...  相似文献   

3.
安徽省鸡J亚群禽白血病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J亚群禽白血病(AL-J)是由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引起的以骨髓细胞瘤为特征的鸡的种源性传染病.该病最早由Payne等从英国的白羽肉鸡中发现,很快传遍全世界几乎所有的白羽肉用型鸡群.我国由于引种将本病带入,1999年杜岩等首次报道从我国的商品肉鸡中检出ALV-J感染.随后ALV-J在全国各地发生的报道日渐增多,不但是肉用型鸡,蛋用型鸡发生ALV-J的案例也在急剧增加,说明ALV-J在传播流行过程中也在发生着一定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中国广东野毒株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接种鸡胚成纤维细胞、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从疑似J-亚群白血病的病鸡中,分离鉴定出J-亚群白血病病毒。抗J-亚群白血病病毒gp85单克隆抗体JE9的IFA试验和PCR试验均证明病鸡被J-亚群白血病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5.
通过接种鸡胚成纤维细胞、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从疑似J-亚群白血病的病鸡中,分离鉴定出J-亚群白血病病毒.抗J-亚群白血病病毒gp85单克隆抗体JE9的IFA试验和PCR试验均证明病鸡被J-亚群白血病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6.
在过去的3年内,肉用种鸡群中的成年鸡成髓细胞白血病(myeloidleukosis)(或称骨髓细胞瘤,myelcytomatosis)(ML)使世界范围内的禽肉加工业遭受了严重损失。本病是由一种有囊膜的病毒引起的,这种病毒属于禽白血病病毒(avianleukosisvirus,ALV)的一个新亚群,即J群,通常称之为ALV-J。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ML病例在英国的商品代肉鸡中散在发生,但未达到引起人们重视的程度。一般来说,由ALV引起的白血病对于肉用型鸡并不是一个重要的疾病。事实上许多肉鸡品种似乎对通常ALV亚群病毒有遗传抵抗力。1988年,在研究肉用种鸡的ALV感染状况时,从…  相似文献   

7.
最常见的传染性家禽肿瘤病毒主要有马立克氏病病毒(MDV)、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禽淋巴白血病病毒(ALVs),其中包括J-亚型禽白血病病毒(ALV—J)。禽病毒性肿瘤的性质决定了它们具有相当的传染性,这一特性造就了这类疾病对养禽环境和种禽资源的严重污染,并导致它们的广泛流行:同时,由于这些传染性肿瘤病毒对鸡体均具有显著的免疫抑制能力,因此,禽病毒性肿瘤对家禽养殖业的危害是双重性的。  相似文献   

8.
禽白血病病毒(ALVs)至今已分离鉴定到8个亚型,即A~I亚型,其中有6个亚型(A~F亚型)已从鸡分离到。美国学者Payne等(1989)从肉用型鸡体内分离到1株低致病力的新的ALV。经SDS—PAGE的蛋白图  相似文献   

9.
禽白血病/肉瘤病毒群可引起禽类的多种肿瘤性疾病[1].1988年英国的Payne及其同事又从肉用型鸡群中分离得到了一株新的白血病病毒,命名为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 subgroup J, ALV-J).该亚型主要感染肉鸡,可使肉仔鸡早期发生白血病,并可造成免疫抑制[2].  相似文献   

10.
采用病理组织学方法对某养殖户发病死亡鸡进行观察,在肝、肾观察到大量红细胞和组织细胞病变;提取发病鸡DNA样本,以单管巢式PCR方法检测外源性禽白血病病毒长末端重复序列(LTR),扩增出一条预期长度带,证实该次疫病为外源性禽白血病病毒引发的血管瘤型禽白血病。  相似文献   

11.
近3个多月以来,接诊4位柴鸡养殖户,他们曾先后多次找本人解剖死亡的鸡只,虽然发病率不高,但是隔三差五的出现因为肝脏异常肿大,肝脏表面和实质有散在或密集的肿瘤结节死亡的病鸡,这种病就是禽白血病。1简述禽白血病是由禽白血病病毒/禽肿瘤病毒(禽C型反录病毒群的病毒)引起的禽类多种肿瘤性疾病的统称。禽肿瘤病毒也有许多种,可造成多个内脏器官长瘤,如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成红细胞增多  相似文献   

12.
过去的二十多年,禽白血病给我国鸡群带来了严重危害。经过连续多年净化,目前禽白血病在我国白羽肉鸡和蛋用型鸡中得到了有效控制。禽白血病的净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笔者根据多年的研究成果及净化实践,禽白血病的概念、禽白血病病毒的特点和分类、禽白血病发病及传播特点、鸡群禽白血病的预防与控制、种鸡场禽白血病病毒的净化等相关内容,以一问一答的形式系统地进行了呈现。  相似文献   

13.
过去的二十多年,禽白血病给我国鸡群带来了严重危害。经过连续多年净化,目前禽白血病在我国白羽肉鸡和蛋用型鸡中得到了有效控制。禽白血病的净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笔者根据多年的研究成果及净化实践,禽白血病的概念、禽白血病病毒的特点和分类、禽白血病发病及传播特点、鸡群禽白血病的预防与控制、种鸡场禽白血病病毒的净化等相关内容,以一问一答的形式系统地进行了呈现。  相似文献   

14.
进行了部分禽用生物制品外源病毒检测的鸡胚检查法、细胞检查法和鸡检查法。鸡胚检查法应用SPF鸡胚检验;细胞检查法主要通过鸡红细胞吸附试验、禽白血病病毒ELISA和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IFA检验疫苗是否含有外源鸡红细胞吸附因子、禽白血病病毒和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并提出疫苗检验的判定标准,为各兽用生物制品生产企业新城疫疫苗的外源病毒检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过去的二十多年,禽白血病给我国鸡群带来了严重危害。经过连续多年净化,目前禽白血病在我国白羽肉鸡和蛋用型鸡中得到了有效控制。禽白血病的净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笔者根据多年的研究成果及净化实践,禽白血病的概念、禽白血病病毒的特点和分类、禽白血病发病及传播特点、鸡群禽白血病的预防与控制、种鸡场禽白血病病毒的净化等相关内容,以一问一答的形式系统地进行了呈现。  相似文献   

16.
过去的二十多年,禽白血病给我国鸡群带来了严重危害。经过连续多年净化,目前禽白血病在我国白羽肉鸡和蛋用型鸡中得到了有效控制。禽白血病的净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笔者根据多年的研究成果及净化实践,禽白血病的概念、禽白血病病毒的特点和分类、禽白血病发病及传播特点、鸡群禽白血病的预防与控制、种鸡场禽白血病病毒的净化等相关内容,以一问一答的形式系统地进行了呈现。  相似文献   

17.
鸡白血病是由禽白血病病毒引起的慢性传染性肿瘤病,也叫做鸡淋巴细胞白血病,俗称"大肝病"。1病原禽白血病病毒属于反转录病毒科,C型肿瘤病毒属。该病毒还可分为A、B、C、D、E5个亚群。其中A亚群是最主要的致病毒株。该病毒对乙醚和氯仿敏感,对热不稳定,高温下可快速灭活。  相似文献   

18.
<正>在感染鸡的众多病毒中,某些病毒如禽白血病毒、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毒、鸡传染性贫血病毒等可以通过种鸡垂直传播,其中禽白血病毒还可以引起肿瘤和免疫抑制,是近年来国内外高度关注的禽类病原。在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中明确提出,2020年全国所有种鸡场的禽白血病必须达到净化标准。1禽白血病毒病原学禽白血病毒(ALV)是鸡的一种反转录病毒,类似于人的人  相似文献   

19.
<正>鸡白血病是由禽白血病病毒引起的慢性传染性肿瘤病,也叫做鸡淋巴细胞白血病,俗称"大肝病"。1病原禽白血病病毒属于反转录病毒科,C型肿瘤病毒属。该病毒还可分为A、B、C、D、E5个亚群。其中A亚群是最主要的致病毒株。该病毒对乙醚和氯仿敏感,对热不稳定,高温下可快速灭活。  相似文献   

20.
过去的二十多年,禽白血病给我国鸡群带来了严重危害。经过连续多年净化,目前禽白血病在我国白羽肉鸡和蛋用型鸡中得到了有效控制。禽白血病的净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笔者根据多年的研究成果及净化实践,将禽白血病的概念、禽白血病病毒的特点和分类、禽白血病发病及传播特点、鸡群禽白血病的预防与控制、种鸡场禽白血病病毒的净化等相关内容,以一问一答的形式系统地进行了呈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