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研究表明,被子植物体内的物质运输系统包括木质部和韧皮部,其中无机物在木质部中进行向上的单向运输,而有机物则由韧皮部向上向下双向运输且优先向植物的生长中心运输,同时可进行纵向和横向同侧就近运输。  相似文献   

2.
植物硼效率差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植物种类及不同品种间,特别是甘蓝型油菜品种间硼效率差异的生理生化机理及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指出,植物细胞壁果胶含量的形态及光合初产物的种类和运输形式是导致植物营养生长硼效率差异的主要原因,但是否是生殖生长硼效率差异的原因有待进一步证实 。植物硼效率是由基因控制的,应用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可得到理想的硼高效品种。  相似文献   

3.
植物韧皮部卸载包括一系列复杂的过程,韧皮部卸载在园艺植物(果树、蔬菜、观赏植物)同化物的运输和分配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概述了韧皮部卸载的主要途径,并重点综述了韧皮部卸载在园艺植物生长发育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内容包括:(1)韧皮部运输的主要糖分物质;(2)韧皮部卸载方式;(3)韧皮部卸载研究方法;(4)园艺植物韧皮部卸载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新技术的出现,园艺植物韧皮部卸载过程中涉及的关键酶与蔗糖转运蛋白等需得到更深入地阐释,进一步助力解析植物韧皮部卸载参与园艺植物生长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并有望为更多的植物韧皮部卸载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图1表1参75  相似文献   

4.
韧皮部同化物和水分运输相关关系的示踪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14C-糖和3H-水分别引入到棉茎韧皮部和木质部,结果表明,同化物在韧皮部中运输时,必须有木质部水分的参与,和木质部分离的韧皮部不能单独履行运输同化物的功能;同化物在韧皮部中以液流形式运输,液流中的水主要来自木质部。同化物向韧皮部的装载,是不伴随水的主动装载过程。韧皮部同化物运输和木质部水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将^14C-糖和^3H-水分别引入到棉茎韧皮部和木质部,结果表明,同化物在韧皮部中运输时,必须有木质部水分的参与,和木质部分离的韧皮部不能单独履行运输同化和的功能;同化物在韧皮部中以液流形式运输,液流中的水主要来自木质部。同化物向韧皮部的装载,是不伴随水的主动装载过程。韧皮部同化物运输和木质部水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小麦是全世界主要的粮食作物,麦粒中矿质养分尤其是微量元素的含量对人类健康和营养以及小麦的萌发、生长和产量形成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但是植物进入生殖生长阶段后根系活力下降,向果实、种子等代谢中运输的矿质养分和同化物主要是从叶片和茎等营养器官经过韧皮部再转移来的。目前普遍认为韧皮部中有机物对铁等微量元素的移动至关重要,甚至有人认为铁只有和有机螫合剂结合后才能在韧皮部中运输。在这些有机物中,禾本科植物缺铁条件下分泌的专一性根分泌物一麦根酸类铁载体(PS)的作用倍受关注,一般认为它不仅是禾本科植物所特有…  相似文献   

7.
以绿豆为研究对象,利用同位素10B水培盆栽试验,筛选促进绿豆生长的缺硼浓度,探明缺硼绿豆侧芽生长所需硼的来源及叶面供给山梨糖醇和10B对硼在植物体内运输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豆生长侧芽在0.2μmol·L-1硼水平下生长最好,侧芽正常生长需要硼供给,侧芽中的硼来源于植物体内硼的再利用,而不是生长介质;供给绿豆成熟叶片涂山梨糖醇和10B溶液时,处理的成熟叶片中的山梨糖醇含量和新生叶片10B的丰度明显增加,山梨糖醇能够与硼结合促进其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相似文献   

8.
韧皮部卸载包含了一系列的连续过程,在植物光合作用产物的运输和分配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综述了植物光合同化物韧皮部卸载的途径(共质体卸载、质外体卸载以及二者的交替转换型),探讨了相应的机制和调控方法,介绍了韧皮部卸载常用的研究方法,最后指出了该领域的研究中所面临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硼在植物体中的作用及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硼作为植物的必需微量营养元素,在植物的细胞结构、功能和代谢活动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就硼在植物体内含量及硼的吸收、运输,硼在植物体结构和功能中的作用,植物缺硼或硼过量时症状及其机理,以及硼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等方面作一综述,并提出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农家致富》2006,(10):27-27
硼是微量元素,存在于植物幼嫩的细胞壁中,它对于细胞的分裂和生长,对组织的分化和建造细胞壁,尤其是花粉的萌发、花粉管的生长更需要硼。同时,它对于酶的活动、碳水化合物的运输都是不可缺少的。  相似文献   

11.
Plants transport fixed carbon predominantly as sucrose, which is produced in mesophyll cells and imported into phloem cells for translocation throughout the plant. It is not known how sucrose migrates from sites of synthesis in the mesophyll to the phloem, or which cells mediate efflux into the apoplasm as a prerequisite for phloem loading by the SUT sucrose-H(+) (proton) cotransporters. Using optical sucrose sensors, we identified a subfamily of SWEET sucrose efflux transporters. AtSWEET11 and 12 localize to the plasma membrane of the phloem. Mutant plants carrying insertions in AtSWEET11 and 12 are defective in phloem loading, thus revealing a two-step mechanism of SWEET-mediated export from parenchyma cells feeding H(+)-coupled import into the sieve element-companion cell complex. We discuss how restriction of intercellular transport to the interface of adjacent phloem cells may be an effective mechanism to limit the availability of photosynthetic carbon in the leaf apoplasm in order to prevent pathogen infections.  相似文献   

12.
采用酶细胞化学技术对7个甘蔗种和品种进行研究。甘蔗茎韧皮部细胞 ATP 酶活性定位于筛管、伴胞质膜、伴胞核、小囊泡、充分发育的液泡膜和 P—蛋白上。野生种和栽培种茎韧皮部细胞 ATP 酶活性较高,而生产品种则较低。认为甘蔗茎韧皮部 ATP 酶活性与糖分的运输和抗性等有关。茎韧皮运输中,可能有 P—蛋白和 ATP 酶主动参与。  相似文献   

13.
杜仲茎韧皮部超微结构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茎韧皮部组成分子的超微结构与一般双子叶植物的相类似,但其韧皮薄壁组织细胞之间分布着含胶细胞。韧皮薄壁细胞中含有少量橡胶颗粒,伴胞和成熟的筛分子中却未见有分布。橡胶物质在细胞间转移的趋势不明显。因此,我们认为韧皮部含胶细胞内橡胶物质的合成和积累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其筛分子质体为S—型。此外,在成熟筛板的筛孔周围都衬有很厚的胼胝质,并为一些电子不透明的P—蛋白质所堵塞,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制备样品过程中对韧皮部损伤而引起的损伤反应。  相似文献   

14.
以玉米杂交种鲁单818(LD818)为试材,采用石英砂盆栽方法,研究了LD818植株体内磷素循环及磷钙关系。结果表明,水分胁迫显著影响玉米株高、茎粗及叶面积,LD818的株高、茎粗和叶面积较正常条件下分别降低5.37%、26.14%和7.66%,其各器官的干重、磷含量和磷素循环较正常条件下均降低;水分胁迫10 d后LD818整株干重是正常条件下的87.5%,上部叶磷积累量是正常条件下的51.3%,木质部和韧皮部中运输的磷分别是正常条件下的22.0%和39.8%。这说明水分胁迫降低玉米植株生长、干物质积累、各器官磷素的积累及木质部韧皮部中磷的运输,而促进中下部叶中磷素向上部叶的运移。  相似文献   

15.
糖载体存在于糖运输途径的关键部位。糖载体不仅介导了蒸糖从叶肉细胞外流、韧皮部装载、韧皮部卸出和进入库细胞贮藏和利用,还可能作为糖传感蛋白在糖运输和代谢调节的信号转导中直接起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以蔷薇科花楸属单叶的2种植物水榆花楸、棕脉花楸和复叶的1种1变种植物黄山花楸、少叶花楸为研究对象,对其次生木质部和次生韧皮部解剖构造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3种1变种花楸的次生木质部构造和次生韧皮部横切面细胞组成较为相似;木质部细胞形态和韧皮部细胞排列呈现出一定规律性差异。花楸属2种单叶植物的导管长度和木纤维长度均显著大于复叶种类,横切面上,2种单叶花楸属植物的韧皮纤维呈细带状分布而复叶的花楸属植物韧皮纤维则呈团状分布,单叶种类韧皮纤维的径向间隔远小于复叶种类。同时这3项指标的种间差异显著,为花楸属下类群划分及种间区分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1) The pith of maize shows a changing sugar content with changing sugar movement in the phloem which would not be predicted from our present picture of the morphology of the maize bundle. (2) By all tests of changing concentration, sucrose is the important carbohydrate of translocation in maize. Interconversion of the several sugars is too rapid, however, to permit a final conclusion. (3) An hypothesis of translocation in maize must not only account for movement against an osmotic gradient, but against gradients of each of the substances which might possibly be translocated. Such secretory translocation certainly occurs between the leaf mesophyll and the phloem and probably along the phloem itself. (4) Translocation in maize is polarized, out of the leaf, out of the xylem and toward the developing fruit. Polarized translocation out of the leaf is established during the later stages of tissue differentiation. Polarized translocation toward the fruit is established in the early phases of embryo development and does not develop in the absence of pollination.  相似文献   

18.
以Y-1苹果矮化砧木为试材,运用常规石蜡切片法制片,通过显微镜观察辨析其1年生枝条各组织的解剖结构,为更加深入精确地研究苹果矮化砧木枝条解剖结构与矮化性的关系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结果表明,苹果矮化砧木Y-1 1年生枝的大体结构包括周皮、皮层、维管系统、髓和髓射线,其中木质部和韧皮部有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由外到内依次为:木栓层、木栓形成层、栓内层、皮层、初生韧皮部、次生韧皮部、形成层、次生木质部、初生木质部、髓部,韧皮射线、木射线、髓射线贯穿其中。初生韧皮部和次生韧皮部组织界线不明显;在显微结构下,与矮化关系密切的导管容易辨别,管胞难以辨别,筛管、伴胞可以辨别,但具有输导作用的导管、筛管需用更精细和先进的技术方法进行分辨研究。今后应运用更先进的技术对苹果矮化砧木1年生枝的各种组织解剖结构与乔化砧木进行更准确精细的比较,以找出更多与矮化有关的组织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