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外源细胞分裂素对紫花苜蓿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不同浓度植物细胞分裂素对营养生长期的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进行喷洒处理,研究了植物细胞分裂素对紫花苜蓿的生长及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喷洒植物细胞分裂素能明显提高紫花苜蓿叶绿素、粗蛋白和粗纤维的含量.300倍浓度对提高紫花苜蓿叶绿素含量和营养成分比较适宜;400倍浓度喷施3次比喷洒2次的产量提高3.5%,400倍浓度喷洒2次经济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2.
以萱草为试验材料,分别设定五种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细胞分裂素、矮壮素、座果精、赤霉素、多效唑)处理与对照(清水)进行试验,通过测定叶片形态、花形态指标比较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萱草观赏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赤霉素和多效唑处理下的叶长、叶宽、叶面积得到显著促进作用,使叶片形态向促进观赏性的方向发展,观赏性得到显著提高;矮壮素处理使叶片上中下三部分的叶绿素含量得到显著提高,使叶片色泽及绿色程度增加;细胞分裂素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花部构件的长度,增加盛花期花朵开放后的美感,促进观赏性提升。  相似文献   

3.
<正> “吡效隆”是四川大学施特优化工厂研制生产的新型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属细胞分裂素的一种。据介绍该产品具有促进细胞分裂、分化、扩大的作用,能促进细胞RNA和蛋白质的合成,增加作物产量和抗性。在其它经济作物上已推广使用并反映用量少,使用方便,见效快等特点。为探索其在桑树上的应用,特进行该试验。  相似文献   

4.
当苜蓿群体密度降低时,每株的茎数会增加,这可补偿因密度下降至引起的产量下降。当密度降致临界以下时,这种补偿就不足以维持原有的产量水平。细胞分裂素能促进其植物茎的生长,本研究的目的是研究细胞分裂素对苜蓿生长发育、产量、质量的影响。使用2种细胞分裂素:激动素和6-苄基腺嘌呤(BAP),以不同浓度叶面喷施不同密度的苜蓿。试验表明,使用细胞分裂素后增加了单株茎数、茎长、单株叶面积。这与产量的增加呈正相关(r>0.74)。使用细胞分裂素后,单株干重(DM),在温室试验中增加35%,在大田增加79%。这种促进作用在高密度和低密度群体中效果相似。在温室试验中,刈割后3d和7d利用的产量分别比刈割后立即利用减产9%和15%。在大田中施用细胞分裂素品质未受影响,但在温室的试验中品质下降(粗蛋白平均减少13g/kg,酸性纤维增加29g/kg)。使用细胞分裂素于苜蓿残茬上能增加每株茎数和干物质,这可能是大田生产上增产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5.
日前,一种名叫“赛苯隆”的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研制成功,并通过陕西省科委组织的专家鉴定。 陕西咸阳德丰有限公司历时两年成功研制出了代号为“1204”的“赛苯隆”成品,经过前期开发合成研究、应用研究和田间小区试验及专家鉴定,认为该产品有极强的细胞分裂素活性,在诱导植物细胞分裂和愈伤组织生长的生物活性方面,比一般细胞分裂素高1000倍以上,尤其在促进植物光合作用,提高产品的品质和果实膨大方面效果明显。经过在新疆、甘肃、宁夏和陕西等省区一年多的大田试验,发现除显著增产效果外,对果品、蔬菜的品质也有大幅提…  相似文献   

6.
以大庆地区优良禾本科牧草--羊草为研究对象,系统的研究了返青期喷施不同浓度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对其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施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均能有效提高羊草的生长速度和地上生物量,两种激素的各浓度处理组中以50mg/L的赤霉素处理组增产效果最佳,与对照相比提高63%.同时,不同浓度外源赤霉素处理均降低了植株的叶绿素含量,而细胞分裂素处理效果与之相反,均提高了各处理组的叶绿素含量.此外,两种激素的施用均降低了各组植株的粗蛋白质含量.  相似文献   

7.
当苜蓿群体密度降低是,每株的茎数会增加,这可补偿因密度下降至引直怕产量下降。当密度降致临界以下时,这种补偿就不足以维护原有的产量水平 。细胞分裂素促进基植物茎的生长,本研究的目的是研究细胞分裂素对苜蓿生长发育,产量,质量的影响,使用2种细胞分裂素:激动素和6-苄基腺嘌呤(BAP),以不同浓度面喷施不同密度的苜蓿。试验表明,使用细胞分裂素后增加了单株茎数,茎长,单株叶面积。这与产量的增加呈正相关(r  相似文献   

8.
转基因技术对基因功能研究与农作物种质资源创新具有重要作用,在牧草类作物菊苣中相应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本研究改进了菊苣组织培养与遗传转化方法,采用暗光培养的菊苣子叶为外植体,经农杆菌侵染后置于光照条件下进行共培养,利用子叶细胞从暗光转移到光照条件下细胞迅速分裂的特点,实现植物遗传转化。与已报道的转化方法(光照条件下的真叶外植体先进行2~3 d预培养,再进行农杆菌转化与共培养)相比,本方法出苗率与已报道方法相当,达90%以上;比不经预培养方法的出苗率要高80%~90%,能极大节省人力物力。同时本研究发现,在愈伤诱导、植物分化以及生根培养中,依次递减细胞分裂素的强度与浓度,能显著降低愈伤和再生苗的玻璃化程度,与一直采用强细胞分裂素相比,改进方法愈伤玻璃化比率下降约9%,再生苗玻璃化比例下降约16%。  相似文献   

9.
<正> 有四种方法能增加植物群落的牧草产量:增加有用值被的垂直层,增加植物的种群密度,提高牧草种的生产能力和质量(Baumer,1982)。高产或优质牧草品种的增加,是增加其它牧草管理措施的结果。因为初级产品可以用植物能量(Singh,1981)测定出来,它也是牧草质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Kothmann,1980)。一种植物转化太阳能为可消化能的生理机能,可以用来表示  相似文献   

10.
采用细胞分裂素、矮壮素、多效唑、座果精以及赤霉素5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处理,探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萱草生长特征及叶片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细胞分裂素、多效唑、赤霉素主要是在萱草植株高度方面有积极促进作用,细胞分裂素、矮壮素在萱草基部直径方面起积极促进作用,赤霉素则在萱草冠幅上有着较好的促进作用。(2)根据萱草生长指标与其地上生物量之间关系的拟合,表明基径可以用来预测萱草地上生物量。(3)不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萱草生长指标间具不同的生长速度。其中,除赤霉素处理下株高和冠幅间、细胞分裂素处理下冠幅和基径间及赤霉素处理下株高与基径、花葶高与基径间呈等速生长外,其余处理下的生长指标均呈异速生长(P_(-1.0)0.05)。(4)赤霉素处理萱草叶型指数的可塑性指数最高,细胞分裂素处理萱草比叶面积的可塑性指数最高。  相似文献   

11.
韩福松  余成群  付刚  彭依 《草地学报》2022,30(11):2856-2864
低温和干旱是限制牧草生长发育和产量的两个非生物胁迫因子。掌握牧草抗逆性机制,选育具有强抗寒性和抗旱性的牧草是寒旱地区草牧业高质量发展和退化草地生态系统恢复的重要基础。在形态学层面,低温和干旱胁迫条件下牧草会形成多种抗逆性形态结构,这些结构的变化能很好地反映牧草对逆境的响应和适应能力。在生理生化层面,牧草通过调节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脱落酸、乙烯、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等的响应,以适应低温和干旱胁迫。在分子水平层面,牧草通过信号转导、应答和抵御基因的表达等综合作用,以适应寒旱胁迫。总之,本研究从牧草形态学、生理生化和分子水平三个层面综述了牧草对低温和干旱胁迫的响应和适应机制,以期为全面认识牧草抗逆机制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2.
通过不同浓度保水剂种子包衣和保水剂大田示范试验,结果表明:在江河源区退化草地恢复与重建中应用高吸水树脂(SAP保水剂),对提高土壤含水量和保墒具有良好的效果;它不仅能促进幼苗生长发育,而且对植物地上部分的分蘖枝和根系分枝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对提高牧草个体生物量和产草量有明显的效果.试验结果还表明,使用1%~1.5%浓度的种子包衣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王佳  王晓凌 《草业科学》2013,30(3):409-417
本试验研究了多次去叶后根系吸收硝态氮(NO-3)对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持续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无外源NO-3供应时,多次去叶明显降低了黑麦草根系伤流量、新生叶NO-3含量、新生叶细胞分裂素含量以及新生叶生物量;无论是第1次还是第3次去叶后供应外源NO-3,根系对硝态氮的吸收易引起黑麦草根系伤流量、根系NO-3含量、伤流液NO-3积累量、新生叶NO-3含量、新生叶细胞分裂素含量及其生物量的增加。黑麦草新生叶中高的细胞分裂素含量易促进叶片的持续再生,但这种促进作用并不依赖于根系向叶片运输细胞分裂素的多少,而是由根系向新生叶运输的NO-3对叶片细胞分裂素合成的诱导作用决定的。  相似文献   

14.
豆科牧草尤其是三叶草属和紫花苜蓿含有丰富的植物雌激素。植物雌激素因化学结构与动物雌激素相似而发挥雌激素和抗雌激素的生物学功能。在畜牧生产中,适量的植物雌激素具有促进家畜生长以及提高机体免疫能力等作用,但家畜采食过多,则会引起家畜特别是反刍家畜繁殖功能的紊乱。然而,豆科牧草的植物雌激素含量在植物生育期变化幅度大,且受到许多因素影响,如植物、生态和栽培管理等,这些因素可能提高或降低豆科牧草的植物雌激素含量,因此了解这些因素对豆科牧草植物雌激素含量的影响,可以在畜牧生产中利用植物雌激素有利的作用和避免不利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分子生物学已成为当今植物改良的有效手段。近年来,尤其在改善牧草品质、提高牧草抗性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概述了植物遗传工程的方法及发展趋势。重点介绍了美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在改进牧草消化率;提高牧草蛋白质含量;牧草抗虫和抗病毒能力的遗传工程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腾格里沙漠退化草地封沙育草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腾格里沙漠退化草地封沙育草试验研究表明:封沙育草能够有效恢复天然草地生产力,提高植物多样性、牧草利用率和单位面积生产效率,改善植被构成和草地的生态功能;一般轻度退化草地封育2~3年,群落发生恢复性演替,沙质草地以轻度干扰对草本植被最有利,每年给予一定时间的轻度放牧更能促进植被旺盛生长;封沙育草后使沙进人退的局面得到彻底扭转,农田被沙埋、沙压的现象基本根治,封育草地早春提前解冻,牧草提前返青.  相似文献   

17.
张掖地区绿洲灌区的热量条件是一季有余,两季不足。小麦收后大约有800-1200℃≥10℃的有效积温可以利用。长期以来,农民采取复种牧草来有效的利用有限的热量资源。为摸清增产菌对牧草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益微”牧草增产菌复种箭舌豌豆的拌种试验研究。“益微”牧草增产菌由北京农业大学植物生态工程研究所依据微生物原理研制的新型生态制剂,主要由蜡质芽孢桂杆菌、短芽孢杆菌、坚强芽孢杆菌构成,其中蜡质孢杆菌约占65%。它不仅能促进牧草生长发育,大幅度提高产量,而且可改进牧草的品质,提高其质量,使牧草的抗逆、抗病和抗寒力有…  相似文献   

18.
补播对草地植被影响效果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综述了有关补播对草地植物影响方面的内容,分析了补播与草地植物之间的关系。补播能增加草层的植被种类成分、增加草地覆盖度、改善草群品质、提高草地产草量、增加优质牧草比例和减少有毒有害植物。经补播牧草尤其是补播豆科牧草,能使草地牧草的粗蛋白质、粗脂肪、钙等有所提高,使草地植物群落的营养成分含量发生明显变化,从根本上改善了草群的营养成分。  相似文献   

19.
豆科牧草的植物雌激素含量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豆科牧草尤其是三叶草属和紫花苜蓿含有丰富的植物雌激素.植物雌激素因化学结构与动物雌激素相似而发挥雌激素和抗雌激素的生物学功能.在畜牧生产中,适量的植物雌激素具有促进家畜生长以及提高机体免疫能力等作用,但家畜采食过多,则会引起家畜特别是反刍家畜繁殖功能的紊乱.然而,豆科牧草的植物雌激素含量在植物生育期变化幅度大,且受到许多因素影响,如植物、生态和栽培管理等,这些因素可能提高或降低豆科牧草的植物雌激素含量,因此了解这些因素对豆科牧草植物雌激素含量的影响,可以在畜牧生产中利用植物雌激素有利的作用和避免不利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 饲料质量与下面几个因素有关:植物种类和混播牧草的组成;植株生长阶段;牧草的生长条件,特别是施用石灰、肥料和灌溉的制度;防治杂草的措施等。上述各因素中有决定性的是植物种类和混播牧草的组成。豆科牧草或者禾本科与豆科的混播,比禾本科牧草更能保证动物有较高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