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是新安江水库使用流刺网、拉网、“赶拦刺张”联合网及钓具歼捕鳡鱼的渔具、渔法介绍。  相似文献   

2.
“反网”亦称“炸箍”,是我地在成鱼捕捞驱赶鱼类途中,对鱼群因受惊向拦网外逃现象的俗称。惠亭水库渔场1982年利用“赶、拦、刺、张”渔法,第一网次捕捞成鱼18万斤,其中利用15米深的张网捕“反网”鱼11万斤,占网产的61%。第二网次捕捞成鱼10万斤,其中捕“反网”鱼5万斤,占网产的一半。实践证明:截捕反网鱼是提高网产的一条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拦、赶、刺、张、围”联合渔法是目前国内水库捕捞生产行之有效的主要渔法。尤其是一些大、中型水库,由于受鱼类活动规律、水库底质、水位落差、渔获运输、气象等因素的影响,限制了一些渔具的使用。因此,多年来各地水库集中捕捞生产多采用“拦、赶、刺、张、围”联合渔法。  相似文献   

4.
1979年,我县承担了由国家水产总局下达的“在原有机围作业的120马力以下机船上进行深水刺钓作业试捕”项目。经东平公社太阳升大队两年多来在120马力机船试捕,并不断改进渔机具、渔法,获得了增产增收、节约能源、渔获优质的生产效果。使该队这种作业的渔船由1艘发展  相似文献   

5.
龚世园 《水库渔业》1984,(3):66-68,59
在“赶、拦、刺、张”联合渔法中,定置张网至关重要,它在捕捞的最后阶段起着导鱼入网并容集渔获物的作用。然而这个作用发挥的好坏,网衣规格及其装配工艺乃是关键。其中,张网的宽度及八字网与底网的联结方式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赶、拦、刺、张联合渔法及交流电赶捕渔法(以下总称赶捕渔法)是我省现阶段水库、内湖捕捞生产的主要渔具。据有关方面的不完全统计,全省现有规模大小不等的赶捕渔具(包括交流电赶捕装置)达80多套。多年来,大部分地区的广大渔捞人员在赶捕生产中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取得了理想的捕捞效果。但也有少数地区反映:他们那里存网捕不起鱼来,  相似文献   

7.
程炎宏 《海洋渔业》1999,21(4):186-187
<正> 一、问题的提出 所谓副渔获物是在捕捞目标品种的同时意外捕到的非目标品种或目标品种的幼体。有的副渔获物常因各种原因被渔民丢弃回海里,称为海上丢弃。据粮农组织报道(FAO,1994),全世界每年的海上丢弃量约为2700万t,是世界年总捕捞量(8400万t)的1/3,其中西北太平洋地区就达910万t。各种渔业中尤以捕虾业的副渔获量最大,全世界每年捕虾180万t,副渔获物达950万t,平均每捕1t就有5.2t副渔  相似文献   

8.
运用拦、赶、刺、张联合渔具渔法(2a=17cm),对网围区鲢鳙鱼进行试捕17网次,估算2.5kg以上可捕量达278.83万kg,年龄4龄以上个体占85%,是渔获主体。由于试捕面积与渔获量呈正相关(r=0.679),故单位面积渔获量统计法可用于估算千岛湖网围养殖区的可捕量。  相似文献   

9.
多年来,我区水库成鱼捕捞都采用“赶、拦、刺、张”综合渔法,对生产帮助很大。但它还存在着劳动强度大、投资高、网次作业时间长等问题。1981年,我们购进了由福建省水产研究所和漳州无线电厂研制生产的MSS—2型脉冲电赶鱼机,用来配合“赶、拦、刺、张”综合渔法,在水库进行助捕试验,效果不错。现在,我们已通过培训操作人员,在水库捕捞中经常应用。全地区目前已拥有这种赶鱼机26台。  相似文献   

10.
本文作者综合福建调查与拖围兼捕围网探捕说明闽东渔场春汛确有鲐鱼,围网探捕无渔获,可能与渔法有关,且也与探捕时间太短有关。为巩固我国30多组国营灯围船组,建议部属领导组织攻关。  相似文献   

11.
当前在水库捕捞中通常采用“赶、拦、刺、张”联合捕渔法,虽然这对捕捞中上层鱼类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在库貌复杂,残木、岩石多的水库,这种渔法损网量大,底层鱼捕获率低。1975年,我县19个水库捕捞。中,底层鱼仅占总产量5%,这就影响了放养底层鱼类的积极性。因此,改进现有渔具、渔法,充分发挥水库渔业生产潜力,这是摆在生产和科研部门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李光辉 《水库渔业》1984,(3):F002-F002
过去,河北省大水面捕捞,一般采取木船排成一字形、敲击船傍赶鱼入张网的落后方法。近年来引进了“赶、拦、刺、张”联合渔法,捕捞效果明显提高。下面~组照片是朱庄水库1983年试用“赶、拦、刺、张”联合渔法,一网次捕鱼47,000斤的场面。  相似文献   

13.
白洋淀有一种直到解放后,仍在采用的古老捕鱼法,即“出罧”渔法;当地俗称“出汕”,有的地方还叫“出窝子”。“出罧”查《辞源》:“罧音森,斯甚切(shèn)。”在古代,这种渔法还称为椮、楷和涔等名称,都是发音近似的同义字。关于这种渔法,古来有不少学者作过改证,如《尔雅·释器篇》:“罧谓之涔”;郭璞注云:“今之用作罧者,聚和柴木于水中,鱼得寒,入其裹藏隐,因此箔围扑取之。”  相似文献   

14.
“赶、拦、刺、张”联合渔法是从六十年代开始推广的一种捕鱼法。在二十年来的实践中,各地对该渔法有了许多改进,如:有的把定置张网改成笼式或车式;有的把赶网改为交替浮、沉下法或引网的下法。但这些改进都未能很好地解决.“赶、拦、刺、张”联合渔法存在的缺陷:一是需要网具、船只多,速度慢;二是无法知道鱼群是否离开赶鱼区;三是因多年使用单一网具使鱼类产生了适应性而影响捕捞效果。  相似文献   

15.
水库中应用“赶、拦、刺、张”联合渔法捕捞中,上层鱼类的效果一般在60%-70%之间,高的可达90%。对于同一种渔具,不同的渔法产生的不同效果在生产中是屡见的,何况还和库形,底貌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6.
用矩阵形式描述了放养捕捞的数学模型,对主要变量-回捕率的估测方法(渔获物年龄组成法、历史放养捕捞数据法和标志回捕法)进行了说明。用渔获物年龄组成和历史放养捕捞数据法,估算了大伙房水库鲢、鳙的牧养回捕率,还对目前牧养群体资源研究中参数求解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见解。  相似文献   

17.
杨吝 《现代渔业信息》2001,16(11):16-20
捕虾是澳大利亚的重要渔业之一,对虾拖网渔业发生于多数州的沿岸水域。在澳大利亚对虾拖网渔业中渔获物有时空的变化。本文着重报道澳大利亚为减少对虾拖网副渔物而采取的一系列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为了加快“赶、拦、剃、张”联合渔法赶鱼速度,改进捕鱼方法,提高生产效率,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于1976年承担了国家水产总局、省科委、省水利厅和水产厅下达的水库鲢、鳙鱼“网、电”联合渔法捕捞技术的研究任务。  相似文献   

19.
水库中应用“赶、拦、刺、张”联合渔法捕捞中,上层鱼类的效果一般在60%—70%之间,高的可达90%。对于同一种渔具,不同的渔法产生的不同效果在生产中是屡见的,何况还和库形,底貌等因素有关。“赶、拦、刺、张”联合渔法就其作业过程的效果基本上可分为赶鱼的程度和鱼进定置网的情况两部分。根据各地生产情况看来,前者均较理想,后者则悬殊不同。这里除了对定置网的使用不得当外,还和水库底貌有密切关系。一般地说,底貌越复杂其效果就越差。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呢?近年  相似文献   

20.
湖南省水库捕捞多年来主要采用三层刺网、围网及赶、拦、刺、张联合渔法。近年来,由于广大科技人员和职工的共同努力,成功地应用了交流电赶捕渔法。在大、中、小三种不同类型水库进行赶捕鱼试验,均取得比较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