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9 毫秒
1.
对单相层状结构的xBiFeO3-(1-x)SrBi2Nb2O9(x=0、0.1)的铁电陶瓷进行交流阻抗分析,测试了样品的交流阻抗谱,确定了样品的等效电路,分析了不同温度下的晶粒和晶界的电导特性及其作用原理。结果表明,SBFN(x=0.1)在相同温度下的电导率明显低于SBN(x=O)的电导率。SBFN较SBN低温电导激活能下降,高温电导激活能升高,转变温度提高。  相似文献   

2.
对单相层状钙钛矿结构的xBiFeO3-(1-x)SrBi2Nb2O9(x=0,0.1)陶瓷进行了表征和复阻抗分析。结果表明,BiFeO3的掺入降低了SBN的烧结温度,陶瓷晶粒尺寸减小,致密度提高;在较高温度时,SBFN的电学响应主要来源于晶粒效应,而SBN的电学响应则是晶粒效应、晶界效应和电极与介质界面效应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3.
以Nb2O5粉末和氢氟酸(HF)为掺杂源,以乳酸和三乙醇胺为螯合剂,按一定比例配制出不同pH值的钛溶胶反应液,之后通过水热反应制备出Nb和F双掺杂的TiO2纳米颗粒(NFT).前驱体反应液的酸碱度(pH值)直接影响产物的晶相结构和禁带宽度.结果表明,反应液的酸性或碱性增强,使产物的结晶性能提高;如果反应液接近中性,产物的禁带宽度变窄.碱性环境下水热产物制备的光阳极组装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比酸性环境得到的电池具有更高的转换效率.  相似文献   

4.
试验验证了PHC-1500型CO2激光器输出激光经传输光路转换后的偏振化方向.利用设计的反射率测定装置,测定了Al2O3陶瓷表面分别对不同入射角下垂直和平行于入射面的线偏振CO2激光的反射率,据此得到Al2O3陶瓷的折射率和布儒斯特角及吸收率,与采用Fresnel公式计算获得的相应的反射率和吸收率值变化趋势一致,吻合较好.试验发现,平行于入射面的线偏振CO2激光使Al2O3陶瓷的吸收率由零度入射角时的约75%提高到布儒斯特入射角时的95%.这一结论为在开展CO2激光辅助切削Al2O3陶瓷时,设计高能量利用率的传输光路和对温度场的准确计算提供了试验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赵丽萍  冯纪南  黄红英  邓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334+13418-13334,13418
[目的]研究[La(C9H6NO)2(C6H5COO)].H2O浸种对水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0.005×10-3、时,则抑制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结论]适当浓度的[La(C9H6NO)2(C6H5COO)].H2O可促进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0.010×10-30、.050×10-3、0.100×10-3、0.300×10-3 mol/L)的[La(C9H6NO)2(C6H5COO)].H2O水溶液处理水稻种子。[结果][La(C9H6NO)2(C6H5COO)].H2O浓度为0.005×10-3~0.100×10-3mol/L时,促进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浓度大于0.300×10-3 mol/L时,则抑制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结论]适当浓度的[La(C9H6NO)2(C6H5COO)]·H2O可促进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6.
研究H2O2对Caco -细胞抗氧化应激能力的影响。试验按培养时间不同分为3组(12,24和48 h),每组的H2O2浓度分为4个水平(0,50,100和200 μmol·L-1),细胞培养至12,24和48 h时测定细胞活性,培养上清液和细胞裂解液中的抗氧化指标。结果表明,50 μmol·L-1 H2O2对Caco-2细胞并没有产生明显的氧化损伤,100 μmol·L-1 H2O2对Caco-2细胞产生了可恢复的氧化损伤, 200 μmol·L-1 H2O2则对Caco-2细胞产生了严重的、不可逆的氧化损伤;24 h时细胞的各项清除自由基能力较高,48 h时细胞的氧化损伤加重,细胞产生抗氧化物质的速度减慢。表明100 μmol·L-1 H2O2对细胞产生了比较合适的氧化应激。  相似文献   

7.
以乙酸和辛醇为原料,H6P2W18O62·nH2O/ZrO2为催化剂合成乙酸辛酯,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反应物物料配比、反应时间、温度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醇酸物质的量比为1.0:1.2,w(催化剂)为1.54%(相对正辛醇质量),反应时间2.0h,温度120℃,产物收率达94.9%,催化剂重复使用4次酯化率仍可达到76.3%。  相似文献   

8.
应用溶胶--凝胶法Sol-Gel制备了γ-Al2O3蜂窝陶瓷涂层,分别在550℃和1 050℃对涂层进行高温快速老化.对涂层比表面积和晶型XRD测试结果表明,加入10?O的γ-Al2O3蜂窝陶瓷涂层的热稳定性明显优于未加热稳定助剂的涂层.BaO主要通过"孤岛隔绝"、与涂层形成高温型的新物种及大离子效应等3种途径对γ-Al2O3蜂窝陶瓷涂层进行热稳定.  相似文献   

9.
采用静态吸附法研究Al2O3-P2O5-H2O反应体系产物三聚磷酸二氢铝Ⅰ型二水物[AlH2P3O10.2H2O(Ⅰ)]吸附水中Ni2+的动力学和热力学。考察了温度、浓度、粒径、pH和搅拌速度对吸附过程的影响,通过不同温度下的吸附等温热力学性能的变化,计算了吸附焓、吸附熵和自由能。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AlH2P3O10.2H2O(Ⅰ)对Ni2+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式,过程受颗粒扩散控制,反应级数为1.88,298.15 K时的热力学数据为:Ea=11.561 kJ/mol,ΔH=35.75 kJ/mol,ΔS=190.58 J/(mol.K),ΔG=-21.07 kJ/mol,吸附为自发的吸热过程,其吸附动力学总方程为:1-2/3x-(1-x)2/3=0.36r02C01.88exp(-11 561/RT)。  相似文献   

10.
利用直流磁控溅射Ta膜和阳极氧化法制备Ta2O5薄膜,能谱分析(EDS)和X射线衍射仪(XRD)研究表明,在H3PO4电解液中添加少量的乙二醇制备的Ta2O5薄膜,呈非晶态,没有β-Ta2O5晶相出现.利用电击穿场强测试系统研究Ta-Ta2O5-Al复合薄膜制备FED器件(MIM结构)的绝缘性,证明采用磁控溅射和阳极氧化法成功制备了漏电流密度低、耐击穿场强高的Ta2O5薄膜.  相似文献   

11.
针对中国工业陶瓷企业大多采用经过了粗选、粉磨等加工处理后的陶瓷原料,陶瓷制浆工艺由原来的粉磨为主的工艺转到了以分散为主的工艺的特征,提出了以篮式砂磨机为主体设备的陶瓷制浆方案.本文用SMA-0.75型实验室用篮式砂磨机进行了大量的α-Al2O3粉末的研磨工艺实验,用激光粒度分析仪、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了所研磨物料的粒度分布、形貌特征,从理论上分析了篮式砂磨机制备陶瓷浆料(α-Al2O3浆)过程中原料粒度分布与研磨时间、研磨体尺寸、研磨速度间的关系,获得了用篮式砂磨机研磨陶瓷原料的理想工艺条件, 当采用直径为2.2 mm ZrO2研磨珠,研磨转速为2 500±10 rpm,α-Al2O3粉末颗粒粒径下降效率最明显, 物料研磨1 h后,D50粒径达到1 μm.  相似文献   

12.
[目的]测定H9N2AIV4个毒株血凝素基因序列,并进行比较分析,从分子生物学角度了解各毒株间的差异和变异规律,进而了解该亚型禽流感的分布及流行规律:[方法]参照H9N2亚型禽流感HA基因序列设计1对引物,对禽流感A/Chicken/Hebei/WD/98(H9N2)、A/Chiken/Hebei/ZD/04(}19N2)、A/Chicken/Beijing/MY/06(H9N2)和A/Chicken/Beijing/PG/08(H9N2)4个毒株删基因进行扩增、克隆和测序,并将这4个毒株的HA基因序列分剐与GenBank登录的10个H9N2亚型禽流感毒株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获得了4个毒株圳基因(ORF)全长1683bp,编码561个氨基酸;4个毒株之间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2.5%~95.6%和95.2%~96.8%;WD株、MY株、PG株和ZD株与其他10O个毒株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82.6%~95.1%、83.O%~99.0%、82.7%~95.5%、81.30%~95.7%、86.6%~96.3%、86.6%~97.9%、87.O%~97.1%、86.9%~97.3.[结论]HA基因在不同毒株间具有很高的同源性.  相似文献   

13.
肥料施用及环境因子对农田土壤CO2和N2O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GC)法研究了等氮量的肥料施用以及环境因子对农田土壤CO2和N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肥料施用对农田土壤CO2排放的季节模式无明显影响,但是影响了N2O的季节模式。有机肥施用促进了小麦季土壤CO2和N2O的排放,后作玉米季施用化肥的情况下,仃机肥处理的土壤CO2与对照没有显著的差异,N2O排放通量和对照差异显著。虽然是等氮量施入,由于牛粪中有机碳和氮的可降解性要低于猪粪,施入土壤后对土壤中CO2和N2O排放的影响也要低于猪粪处理。除了受肥料施用的影响外,土壤CO2和N2O的排放还受环境因子如土壤温度和土壤水分的影响,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土壤CO2排放与大气温度、地表温度、土壤温度和土壤水分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土壤N2O排放只在对照处理中与土壤水分相关显著(P〈0.05),施肥处理中,肥料效应掩盖了土壤温度和水分效应,使得相关性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外源过氧化氢(H2O2)处理对采后马铃薯块茎干腐病的控制效果及作用机理。【方法】在离体条件下通过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方法观察分析外源H2O2对马铃薯干腐病菌(Fusarium sulphureum)生长、菌落形态及其超微结构的影响,并以陇薯3号马铃薯为试材,分别在处理前后接种F. sulphureum,研究外源H2O2对病害的治愈和预防作用。【结果】外源H2O2处理强烈抑制了F. sulphureum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且表现出明显的浓度效应,显著增大了F. sulphureum的细胞膜透性;扫描电镜观察发现H2O2处理过的F. sulphureum菌落分布不均匀,菌丝缠绕、扭曲在一起,部分菌丝出现断裂、塌陷等现象;透射电镜进一步观察到H2O2处理过的菌丝细胞壁加厚且内部出现空腔。体内试验结果表明,外源H2O2处理对处理前后接种F. sulphureum的马铃薯块茎干腐病均具有一定控制作用。【结论】H2O2不仅对病原物具有直接的抑制作用,还能有效提高马铃薯块茎组织的抗病性,因此H2O2可以作为一种具有潜力的天然防腐剂应用于马铃薯采后病害的控制。  相似文献   

15.
通过DSC -TG综合热分析、X衍射分析、线膨胀测试仪、扫描电镜等测试方法研究了ZnO/Na 2 O(mol)( Z 值)对Li 2 O -K 2 O -SiO 2 -Al 2 O 3 -B 2 O 3 系陶瓷结合剂及立方氮化硼砂轮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ZnO能够抑制α -石英晶相析出,诱导析出低膨胀晶体Li 2 OAl 2 O 3 7.5SiO 2 ,并随着 Z 值的增加,α -石英减少,Li 2 OAl 2 O 3 7.5SiO 2 晶体逐渐增多, Li 2 OAl 2 O 3 7.5SiO 2 晶型结构趋于完整,晶粒尺寸减小,结构更加致密;当砂轮配方一定时,砂轮的体积密度、抗弯曲强度、洛氏硬度均随着 Z 值的增加而增大,气孔率减小,磨削(干磨)铸铁(QT400)时磨耗比先增加后减小;当 Z =0.75时,结合剂的膨胀系数为6.902 9×10 -6 K - 1 ,耐火度为805 ℃,砂轮的烧结温度为845 ℃,抗弯曲强度为73.97 MPa,气孔率为15.65%,磨耗比最大为156.42%.  相似文献   

16.
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详细研究了完美的金红石型TiO2(110)面上CH3 OH转化为HCOOCH3的氧化机制.计算所得的基元反应的能垒证实了CH3 OH在TiO2 (110)表面上经过脱氢和耦合反应生成了中间物CH3OC(=O) H2,然后经过脱氢生成了最终的产物HCOOCH3.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制备复合光催化剂Bi2Fe4O9/TiO2并研究其光催化性能。[方法]采用高能球磨法制备复合光催化剂Bi2Fe4O9/TiO2,通过XRD、SEM和UV-Vis对其进行了表征,并探讨Bi2Fe4O9掺杂量及球磨时间对其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当Bi2Fe4O9掺杂量为5.0%,球磨时间为12 h时,复合光催化剂对亚甲基蓝的光催化降解率达到56%。[结论]复合光催化剂光活性的提高可能是由于催化剂中复合半导体结构的光生电子-空穴对的有效分离造成的。  相似文献   

18.
农田土壤N2O排放是重要温室气体排放源,也是土壤氮素的重要损失途径。以往研究发现,耕作导致喀斯特地区土壤总氮快速损失,但翻耕扰动对N2O排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晰。本研究采用原位控制实验,设置不同频率翻耕处理:分别隔6个月(T1)、4个月(T2)、2个月(T3)、1个月(T4)翻耕一次,以免耕为对照,探讨不同翻耕频率下土壤N2O排放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相比免耕,较高频翻耕(T2、T3和T4)显著降低N2O年累积排放量;N2O排放量在夏季最高,冬季最低。各处理N2O累积排放量随土壤温度升高呈指数增长,与土壤含水量呈二次方程关系。团聚体(>2 mm和0.25~2 mm)、总氮、NO3ˉ及微生物生物量碳(Microbial Biomass Carbon, MBC)均与N2O年累积排放量有显著相关关系。多元逐步回归表明MBC对土壤N2O排放变化有较大的解释度(40.7%)。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SEM)显示,翻耕扰动主要通过调控土壤MBC进而影响N2O年累积排放量。本研究表明土壤MBC是翻耕作用下影响N2O排放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9.
以水溶液体系作为对照,利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W/O型微乳液体系中水杨酸(SA)和水杨酸甲酯(MS)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性能.结果发现,在水浴时间为20min、pH值为8.20和邻苯三酚加入量适宜的情况下,W/O微乳液体系中SA、MS对·O2-的清除率分别可达72.92%、81.47%.微小的pH值变化会引起邻苯三酚自氧化速率的显著变化,电解质溶液对其也有明显的影响,但对SA、MS清除·O2-的能力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0.
合成了一种新颖的修饰型的Keggin结构多金属氧酸盐超分子化合物,并用单晶衍射仪测定了其晶体结构,元素分析及红外光谱等进一步佐证了化合物的结构.配合物为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2.969 4(11),b=14.025 0(11),c=24.518 0(19),α=86.511 0(10)°,β=83.033 0(10)°,γ=62.777 0(10)°,V=3 936.4(5)3,Z=1.配合物是一种特殊的双帽双支撑型的多金属氧酸盐,它是由双帽假Keggin[PMo7ⅥMo5ⅤO40(VⅣO)2]^4-单元,{Co(2,2′-bipy)2(H2O)}和[Co(bipy)3]^2+部分组成.其中,两个金属有机阳离子{Co(2,2′-bipy)2(H2O)}和两个盖帽的钒原子上的末端氧原子通过共价连接在[PMo7^ⅥMo4^ⅤV^ⅤO40(V^ⅣO)2]上,并通过氢键作用形成三维层状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