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参考当前元数据技术及相关标准,探讨了官厅密云水库上游水土保持监测系统信息平台建设中。元数据的构建与实现。首先针对应用系统建设的实际需求,明确了信息平台建设所包括的元数据内容:基础元数据与业务元数据,并描述了两者内容及其应用目标;其次在数据库技术支持下说明了元数据组织存储模式、结构关系等;最后说明了元数据的实现方式,并提出了元数据与数据同步、一体化管理,在信息平台数据更新维护的基础上实现了元数据的同步更新,从而集数据库及其元数据的更新维护于一体,实现了信息平台的有机构成。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我国农产品数据分散、难以共享的现状,介绍了分布式数据库的结构,详细叙述了分布式数据库的设计内容,提出了农产品电子商务系统中的分布式数据库的设计方案,包括数据分割、数据冗余和数据同步等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3.
"数字黄土高原"到"数字水土保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立足于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及其科学研究的要求和空间信息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通过:数字黄土高原”建立的时代背景及其技术背景,讨论了“数字黄土高原”研究与建设的目标,基本内容,关键技术环节(包括数据库结构,数据集成方法,数据更新,元数据体系建设和数字共享机制)和推广应用等,初步讨论了“数字水土保持”及其与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NSDI)建设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大数据背景下加强农业标准信息化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时代来临,并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通过数据收集为人类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农业标准信息化的发展推动农业标准化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阐释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中国农业标准信息化的现状及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通过打造平台与数据整合,促进农村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葡萄树为多年蔓生植物,其形态结构复杂且受人工修剪及架势的影响。获取葡萄树地上部植株及器官的形态结构及纹理数据,有助于建立3D可视化模型以表征该植株的品种遗传特征、受环境、架式和人工修剪等因素的影响。该文针对葡萄树形态结构数据获取工作量大、效率低、依靠单一手段所获取数据缺乏完整性等特点,提出一种高效的葡萄树地上部形态结构数据获取方法,首先对葡萄树进行拓扑结构解析和数字化表达实现复杂结构的显示表达;然后针对目标植株进行葡萄树三维形态数据采集,包括植株拓扑结构三维数字化数据采集、品种一致性与差异性分析的DUS(植物新品种特异性(distinctness)、一致性(uniformity)和稳定性(stability)的栽培鉴定试验或室内分析测试)数据采集,器官的形态参数测量,三维扫描与纹理数据采集,目标植株的栽培环境及人工管理措施等信息的采集。结果表明,基于所获取形态结构数据结合植物参数化建模方法重建的葡萄树器官与植株几何模型具有较高的真实感。在葡萄树形态结构数据获取方法的基础上,对植物地上部形态结构数据获取标准化流程进行探讨,以期为其他植物主要器官与植株的形态结构数据获取提供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6.
混流式谷物干燥机结构与性能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综合国内外混流式谷物干燥机产品的有关信息数据,对混流式谷物干燥机产品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分析总结,为设计提供参考依据。内容包括角状管的结构、尺寸、角状管布置密度、单位角状管生产率;标准单元段的总体尺寸、标准单元段中角状管层数、每层角状管数目以及角状管总数;干燥塔截面尺寸;整机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国外混流式干燥机的设计特点等。  相似文献   

7.
最近几年,国内水果产业得到高速发展,在种植过程中也不断加入创新科技并提高管理水平,现代化水果经营管理体系已经几近成熟。这也在极大程度上加快了国内水果产业化进程,主要表现为在水果生产方面结构的优化发展,包括完善葡萄业种植方式方法、举办葡萄采摘节。  相似文献   

8.
基于物联网的日光温室低温灾害监测预警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为减少冬春季由于大风强降温、连阴天造成的低温灾害对日光温室生产造成的影响,该文介绍利用物联网技术,集成开发一套包括日光温室小气候与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数据实时采集与无线传输、低温灾害监测与预警发布、远程加温控制于一体的技术方法。该方法通过构建具有统一入口的分布式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不同传感器生产厂家设备的兼容及多个监测站的组网;以嵌入式GIS组件库作为开发平台,使数据接收软件有较强的空间显示与分析功能。基于对典型日光温室小气候观测数据与作物生长临界指标,利用逐步回归及神经网络建模,获得土围护和砖维护结构日光温室低温预警指标。利用手机短信、电子显示屏、网站等多媒体发布低温预警服务,并采用远程智能控制方式实现对温室定时加温。该项技术有效地解决了天津地区日光温室低温灾害监测和预警需要,提高设施农业园区管理水平和应对灾害能力。  相似文献   

9.
运用新技术手段和方式,提高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管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时效性,是实现水土保持现代化、推进水利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梳理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管发展历程,总结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管工作特点,构建包括遥感大范围识别发现、现场监测与重点部位拍摄、无人机精细化识别、视频实时监控、大数据整合分析等多种新技术融合的水土保持监管技术体系,以期为水土保持监管新技术运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
[目的]验证黄土多级湿陷性以及探究微观尺度下黄土的湿陷变形方式,为黄土的湿陷变形机理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设计、实施了室内循环加水湿陷试验和相同样品增湿前后微观结构观察试验,并分别对湿陷数据与扫描电镜影像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湿陷数据表明,在黄土达到一次湿陷稳定以及去水稳定后,在装置内再次加水会导致试样再次发生明显形变,而黄土的微观结构在湿陷过程中发生了溶解、移动、重组三种变形方式。[结论]黄土结构这种破坏—重组—破坏的动态循环过程是黄土能够发生多级湿陷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1.
元数据是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关键技术,也是数字图书馆进行知识组织和管理的工具。从元数据的定义、格式、编码语言、应用等方面入手,探讨了元数据在数字图书馆资源组织管理方面的规范,提出了元数据在数字图书馆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李辉 《计算机与农业》2011,(7):67-68,71
随着数字图书馆的迅速发展,应用服务器数量越来越多,带来了服务器管理复杂、资源利用率低和数据备份困难等问题。将服务器虚拟化技术应用到数字图书馆中,可以简化服务器管理、节约硬件投入、提高服务器资源使用效率、方便系统的管理和平台迁移、实现数据的快速恢复。  相似文献   

13.
针对农业数字图书馆特点、目前发展和服务现状,探讨了农业数字图书馆在新时期服务的最佳模式,提出以丰富的文献、网络资源为依托,以农业科普基地为平台,以农村、农民为对象,拓展农业数字图书馆服务,向农村延伸,向农民渗透,使农业数字图书馆发挥最大的作用,并提出农业数字图书馆发挥作用的支撑条件。  相似文献   

14.
根据农业数字图书馆特点、目前发展和服务现状,结合我馆“农业数字图书馆新农村科普基地建设”等项目开展情况及服务实践,提出农业数字图书馆在新时期服务的最佳模式,即以丰富的文献、网络资源为依托,以农村科普基地为平台,以农村、农民为对象,拓展农业数字图书馆服务,向农村延伸,向农民渗透。  相似文献   

15.
论述数字馆藏的产生、概念和特点,分析数字馆藏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数字馆藏资源建设中应采取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根据图书馆的现场工作,总结了数字图书馆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出了软件服务模式(SaaS)这一概念,即图书馆采编工作外包之后的又一项IT外包工作,并对软件服务(SaaS)技术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数字化图书馆外包IT的原因及对高校图书馆现实工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是图书馆建设的发展方向,数字图书馆是未来图书馆的存在形式。介绍了数字图书馆的定义、建立数字图书馆的意义及数字图书馆的特点,指出了数字图书馆在建设中应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Historians and researchers depend on institutions to preserve the records and documents of the past. As the land-grant institution, Colorado State University (CSU) joined in a national, multi-phase National-Endowment-for-the-Humanities-supported grant project to identify and preserve significant materials documenting the history of the agricultural and rural life of the state. This article outlines the history of the grant project, details the challenges and successes of the digitization phase at Colorado State University Libraries, provides usage statistics, and offers a basis for emulation by other institutions by providing an example of a successful preservation and digitization project at a large public university.  相似文献   

19.
融合无人机高分辨率DOM和DSM数据语义的崩岗识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崩岗识别是大规模的崩岗调查、治理和侵蚀机理等研究的首要任务,但以现场调查和人工解译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为主的传统方法,自动化程度低,人力、物力成本高而且效率低,不能满足大范围工作的需要。该研究借鉴遥感影像场景分类识别思路,利用视觉-地形词袋模型(Bag of Visual-Topographic Words, BoV-TW)进行崩岗区域高分辨率数字正射影像图Digital Orthophoto Map(DOM)与数字表面模型Digital Surface Model(DSM)局部特征的混合表达,并通过潜在狄利克雷分配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LDA)的潜在语义分析融合形成低维度的高层语义表征,最后以支持向量机(Support-Vector Machine, SVM)作为监督学习训练分类器,实现崩岗的高精度快速自动识别。试验结果表明:1)LDA主题个数变化时,该方法总精度可保持在95%左右,崩岗查全率和查准率保持在80%以上,最高分别为97.22%和94.44%;2)视觉-地形词袋词汇表大小变化时,该方法总精度一直在90%以上,最高为96.10%,崩岗查全率也基本在90%以上,最高为100%,崩岗查准率随词汇表大小的增加逐渐提升,最高为85.00%;3)仅使用DOM无法较好地识别崩岗地貌特征,没有合适的特征提取和融合策略,DOM和DSM结合也无法提高崩岗识别效果。同时,该方法时间花费少,效率高,可行性强。该研究可为崩岗调查、监测、治理及侵蚀机理的定量化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导读是图书馆读者工作的重要环节,是体现图书馆教育职能的有效手段。以大连海洋大学图书馆为例,就数字化图书馆的导读方法、意义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