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报导了一起较为严重的雏鸭痢特灵中毒事件。25.500只9日龄的雏鸭惨死5586只,其死亡率最高的达56.4%(846/1500),最低的为14.6%(73/500);平均为21.9.%(5586/25500),采用饮服甘草绿豆糖水(葡萄糖或白糖)治疗19914只,除频死期的12只死亡外,其余均治愈。  相似文献   

2.
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小鹅瘟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ELISA)能检出少至4.883ng/ml的小鹅瘟抗原。与鸭瘟病毒(DPV)、雏鸭病毒性肝炎病毒(DVHV)、猪细小病毒(PPV)等对照,病毒不发生交叉反应。能从人工感染12小时后的雏鹅组织中检出小鹅瘟病毒(GPV)。对18只人工感染死的雏鹅的检同率为100%,其中对不同组织的阳性检出率为:肝脏、肾脏、空肠为100%,心脏、脾脏、十二指肠为94.4%,回肠88.9  相似文献   

3.
不同锰源及锰水平对雏鸭肝脏脂肪沉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1日龄北京雏鸭300只,研究不同锰源及其锰添加水平对雏鸭肝脏脂肪沉积和肝锰含量的影响。试验1随机分为7组,每组30只试鸭,在基础饲粮中(含Mn19mg/kg),钙源及锰添加水平依次为45、85、135mg/kg(试剂级MnSO_4·H_2O或MnCO_3)。试验2随机分4组,每组30只试鸭,在基础饲粮上(含Mn19mg/kg),补锰水平依次为0、110、1000、3500mg/kg(试剂级MnSO_4·H_2O),试验3周。结果为:锰源不影响雏鸭肝脏脂肪沉积,肝锰含量和千克活体肝重(P>0.05),锰缺乏(含Mn19mg/kg)或锰过量(补Mn3500mg/kg)均影响雏鸭肝脏脂肪沉积和肝锰含量变化(P<0.05或P<0.01)。综合试验结果为:如以肝锰变化作为机体锰营养状况评定指标,则饲粮锰适宜添加量为85~135mg/kg。  相似文献   

4.
雏鸭呋喃唑酮中毒许东(安徽省含山县畜牧兽医站,238100)发病情况本县昭关乡黄某于1994年10月13日购进1日龄樱桃谷雏鸭800只,为了预防鸭病,用呋喃唑酮片1瓶(100片×0.1g/瓶)研碎后加清水4kg,分置8只小盘中,药物的浓度达0.25%...  相似文献   

5.
北京雏鸭喹乙醇中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北京雏鸭喹乙醇中毒王守诚,郭国庆(江苏省洪泽农场养殖公司,泗洪211932)1987年11月我场育雏单位,一批3日龄雏鸭3596只,由于误用过量喹乙醇,致使整群雏鸭发生中毒,5天内死亡3099只,死亡率达86.18%。一、生病情况我场有年产40万只北...  相似文献   

6.
鸭病毒性肝炎的防治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预防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改善环境,严格执行消毒制度,搞好环境卫生,对控制鸭病毒性肝炎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2)采用康复鸭血清、高免鸭血清及高免卵黄抗体进行免疫接种。免疫接种方法:①有母源抗体的雏鸭,在7~10日龄时肌肉注射鸭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1羽份/只。②无母源抗体的雏鸭,在出壳后1日龄肌肉注射鸭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1羽1形只,或高免鸭血清及高免卵黄抗体0.5毫升/只;10日龄再注射鸭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1羽份/只。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饲养肉鸭效益高低与诸因素的关系,从而总结提高效益的关键措施,笔者调查整理了本区羊舞岭乡白石塘村肖佑南养鸭专业户,从1999年2月至1999年10月共养4批番鸭、十里麻1950只的资料分析,供养鸭户参考。l影响肉鸭经济效益的因素肖佑南饲养的4批番鸭和十里麻鸭经济效益情况,见表1。1.l饲养成本购雏鸭1950只共成本3527.5元,占总成本的问.07%,第4批雏鸭2.05元/只,第2批雏鸭185元/只,其余2批雏鸭l.65元/只of投喂饲料共成本1627小33Th,占总的78.77胚:第l、第2批饲料1.8元/kg,第3、第4批饲料1.625元/kg。4批肉鸭药费…  相似文献   

8.
对2634只RF系白番鸭的羽型分布进行了测定,并对羽型划分标准及番鸭快慢羽性状的遗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634只雏番鸭中,快羽型个体(主翼羽长于覆主翼羽2mm以上)占90.47%;慢羽型个体(主翼羽长于及主翼羽2mm和2mm以内)占9.53%;慢羽基因和快羽基因的频率为分别0.0649和0.9351。通过3种组配观测羽型的遗传方式。快羽♂×快羽♀后代雏鸭105只均为快羽型;慢羽♂×慢羽♀后代119只雏鸭快慢羽分别为32只和87只,慢羽对快羽呈显性。快羽♂×慢羽♀后代181只雏鸭中,快羽公母鸭分别为11只和78只,慢羽公母鸭分别为78只和14只。可见番鸭的快慢羽是受性杂色体基因控制的伴性性状。  相似文献   

9.
蔡来长 《中国家禽》1999,21(10):24-25
1病例介绍1.1广东省南海市某养鸭专业户,1999年2月14日购入樱桃谷雏鸭3000只,饲养至2月23日,将雏鸭料换为中鸭料,为预防雏鸭转换饲料发生肠胃病,用禽菌灵1000g(内含喹乙醇20g,但包装未标明)拌料80kg(含喹乙醇250mg/kg)。次日早上见雏鸭已死亡205只,但饲养者误认为药量不够,遂用禽菌灵1500g(内含喹乙醇30g)拌料80kg(含喹乙醇375mg/kg)投喂雏鸭,12h内即死亡250多只。经现场临诊怀疑喹乙醇药物中毒,要求其变换饲料及清除已拌药未被吃完的余料后,取葡萄糖水灌服,死亡逐渐减少,但1周内每天仍死亡几十只,10d共死亡965只…  相似文献   

10.
鸭传染性浆膜炎蜂胶疫苗研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重庆疫鸭中分离到2株细菌,经细菌形态学、生理生化指标鉴定,证明为鸭疫里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用改良的血清酵母肉汤进行培菌培养,将2菌株菌液混合(1:1,体积比),经甲醛灭活后加入蜂胶左剂,制成蜂胶灭活疫苗。用其免疫5-7日龄雏鸭,一免后7、10、15d皮下注射RA混合菌液攻毒(0.2mL/只),平均保护率达66.67%;10d后二免,二免后7、10d攻毒(0.2mL/只),平均保护率达94.47%。  相似文献   

11.
对鸭瘟、鸭霍乱紧急防治措施作了系列研究,结果表明:鸭瘟、鸭霍乱多价卵黄抗体对100个LD50鸭瘟强毒和8.3个C48-1强毒菌的攻击具有100%(8/8只)中和能力,对鸭瘟强毒(100个LD50)和C48-1(8.3个)攻毒后5~6小时注射4倍稀释卵黄抗体2.0ml/只,具有100%(6/6只)保护(口服有83.3%保护);分别以正常量和5倍量的鸭瘟弱毒苗免疫2月龄鸭,5~6小时后攻鸭瘟强毒,结果无一存活,鸭瘟弱毒苗和鸭瘟-禽霍乱二联活苗免疫后3天,对100个LD50鸭瘟强毒攻击获50%(3/6)保护,7天获83.3%(5/6)保护。A群菌苗免疫后6天对C48-1攻击获66.7%(4/6只)保护,12天获100%保护。鸭瘟-禽霍乱二联活苗免疫后3天对C48-1攻击获33.3%(2/6)保护,7天获83.3%保护;巴氏杆菌卵黄抗体和血清抗体能明显抑制巴氏杆菌生长并有溶菌现象出现;复方痢菌净、喹乙醇、庆大霉素、链霉素和四环素对多杀巴氏杆菌高度敏感(17~41mm)。  相似文献   

12.
雏鸭痢特灵中毒李建民邳静伟(河南省廊坊市畜牧水产局兽医化验室,065000)1发病情况1996年10月23日武清县城关镇陶××所养24日龄肉鸭420只,病程3天死亡8只,经确诊为雏鸭大肠杆菌病,建议按痢特灵治疗剂量投药3天,畜主按0.067%剂量拌料...  相似文献   

13.
1中毒经过进贤县温家圳朱某1998年7月28日购进丰城麻鸭雏鸭3000羽。7日龄时用灭霍灵18包,每包509,按每天6包拌人75kg米饭中喂给3000羽雏鸭,连喂3d(灭霍灵为5%的喹乙醇[C12H13N3O4]制剂)。9日龄时雏鸭死亡120只,10日龄死亡180只,11~14日龄每天死亡30~40只,15日?..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测定了母鸭免疫后不同时期所产雏鸭的母源抗体及其卵黄吸收情况。结果表明:(1)1~4周龄雏鸭血清中均含母源抗体,在1~3周内可获得不同程度保护。5~8d为母抗高峰期,保护率100%(6/6),3~4d和10~14d的保护率83.3%(5/6),20d后保护率不到50%。(2)同居感染结果,5日龄保护80%(4/5),10日龄保护40%(2/5),15日龄20%(1/5),20,25日龄均无存活。(3)正常情况(脐带收得好)下,出壳72h卵黄吸收率达84.8%,120h吸收率95.1%,172h几乎全部(98.9%)吸收。  相似文献   

15.
樱桃谷肉鸭硒/维生素E缺乏及食盐慢性中毒病例李肖梁(浙江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杭州310029)桐乡市洲泉镇霸桥乡自1992年底至1993年初暴发了雏鸭(2~7周龄)大批死亡(约1~2万只,全乡共有18万只),雏鸭在11日龄前喂乳猪全价颗粒料(大江或...  相似文献   

16.
2001年6月,我县托古乡某养鸭场所饲养的1500只5日龄雏鸭部分发病,2天后逐渐增多,多在发病后3~5天死亡,通过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雏鸭大肠杆菌病。1)发病情况。该村民于6月5日从外地购进1日龄雏鸭1500只,放在自家房子内育雏。于6月10日开始发现有30多只雏鸭精神不振,不饱食,拉稀粪,到6月16日。共发病523只,发病率为34.2%,死亡率为20%。2)临床症状。病雏鸭精神沉郁,不吃食,缩颈离群,衰弱无力,站立不稳,头向下弯曲,喙触地,流涎,流泪,喘气,喉头发出…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测定了母鸭免疫后不同时期所产雏鸭的母源抗体及其卵黄吸收情况,结果表明:(1)1~4周龄雏鸭血清中均含母源抗体,在1~3周内可获得不同程度保护。5~8d为母抗高峰期,保护率100%(6/6),3~4d和10~14d的保护率83.3%(5/6),20d后保护率不到50%,(2)同居感染结果,5日龄保护80%(4/5)10日龄保护40%(2/5)15日龄20%(1/5),20,25日龄均无存活,(  相似文献   

18.
一发病情况 2007年6月10日,黑龙江省铁力市境内某林业局一林场吴某,从辽宁购入雏鸭(商品金定蛋,鸭)1200只。已接种鸭瘟弱毒疫苗,采取地面垫草平养。到6月18日,雏鸭8日龄时开始发病,当天死亡21只,19日死亡46只,而后死亡逐日增多,到第5天死亡272只,死亡率为22.6%。病雏鸭表现下痢、脐部肿大、呼吸困难、气喘等,发病急,死亡率高。吴某将死雏鸭拿到一家兽药店诊断为腹泻,买一些抗菌药物如氟哌酸、  相似文献   

19.
发病情况 宁安市江南乡小唐村某养鸭专业户为预防鸭病,给1260只25日龄(体重120~150g)的雏鸭投服复方新诺明,每只0.5片(每片含TMP0.08g、Sm2 0.4g)。雏鸭在投药后2小时开始死亡,17小时内全部发病,共死亡426只,死亡率为29.33%。未死亡的雏鸭2~3天后逐渐恢复食欲。  相似文献   

20.
鸭病毒性肝炎(Duckviral hepatitis,DVH)是由鸭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 vius。DH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临床上以具有明显的神经症状和肝脏肿大、表面呈斑点状出血为特征。主要侵害6周龄以内雏鸭,尤以2日龄至3周龄的雏鸭最为易感.成年鸭有抵抗力,不同日龄的雏鸭发病后,死亡率有所不同。有的高达95%,有的低于15%。耐过的鸭成为僵鸭。生长和发育受到阻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