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南方棉区,雨涝和台风灾害往往是影响棉花产量的主要因素。而雨涝和台风对棉花生长的影响程度,又与棉株根系深浅密切相关。为了促进棉株根系深扎,增强抗灾能力,1983~1984年,我们进行了棉花深栽与  相似文献   

2.
1喀什棉区品种布局的现状1997年喀什地区棉花播种面积20.36万公顷,生产上大面积推广8个品种:中熟感病品种军棉1号、108夫面积8.04万公顷,占棉花面积的39.5%;中晚熟抗病品种中棉所12、中棉所19、新陆中3号、中棉所23面积7.18万公顷...  相似文献   

3.
1989~1992年4年的小区和大田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苏北沿海棉区土壤含钾量虽然较高,但在棉花生长的中后期,由于根系活力衰退,棉株体内钾的含量不足,使氮钾比例失调,导致棉花落叶早衰。在棉花生长发育过程中合理施用钾肥,一般可增产10%左右,还能改善纤维品质。  相似文献   

4.
棉花在生长期内,经常会遭受暴风雨侵害,造成棉株倒伏。棉株倒伏以后,如不及时扶起,不仅抑制正常的生长与发育,而且影响皮棉品质,减产减收。倒伏棉花应在雨过风停之后立即进行扶理,越早越好。地干以后,再适当培土固蔸,保护根系。尔后用2%尿素水进行叶面喷施,促进恢复生长。生产实践证明,及早扶起倒伏棉花有5点作用:一是增加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黄泛区农场是省属一类大型农垦企业,常年作物种植面积9800 hm2,棉花种植面积占1/2。每年7-8月份,降水量大且集中,冰雹、涝灾频发,严重影响棉株生长,降低棉农收益。笔者经过近几年调查研究,结合灾后管理经验,对冰雹涝灾后的棉花管理技术总结如下。1雹灾后的技术管理雹灾来临时,常伴大风,受灾棉株轻者倒伏,枝叶破损、打落,重者主茎折断,生长点损坏,甚至成为光秆。此时棉花进入结铃期,可扶正棉株,施肥、培土,促早发,仍可获得较好的收成。1.1及时中耕松土。雹灾常伴有暴风雨,易造成地面板结、地温下降,根系的正常生理活动受抑制,必须及早…  相似文献   

6.
1997年8月18日受11号强台风袭击,浙江省东部沿海的宁海、三门、象山等棉区水利设施严重受损,海塘决口,海水倒灌。据统计沿海棉区棉花受灾面积达1.90万公顷,绝收面积达0.967万公顷左右,海水倒灌不仅给当年棉花生产造成严重损失,同时造成棉田土壤盐...  相似文献   

7.
棉田的培土     
培土在我国辽河流域的垅作棉区为必不可少的一个作业环节,在黄河和长江流域棉区中也有不少的地方有棉田培土的习惯,这全是我国劳动农民在农业生产中为了适应当地环境而积累成的一种宝贵经验。培土的主要作用为便利排水,增进肥料效力,减轻棉株的倒伏,减少杂草生长,相应的使棉株生育良好而增加了棉花的产量。早在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农业部发布的棉花丰产技术指导纲要中即  相似文献   

8.
湘杂棉5号系湖南棉花科学研究所育成的高支纱杂交棉新品种,2004年通过湖南省审定,2005~2007年在江苏沿海棉区示范种植,深受广大棉农的欢迎,普遍认为该品种适合江苏沿海棉区种植,增产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9.
江苏沿海地区是全国闻名的植棉老区。近年来,随着棉花简化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抗虫杂交棉种植面积逐年扩大。2004年植棉大县射阳抗虫杂交棉面积达5.7万公顷,占全县植棉面积的96.2%,品种以中棉所29、鲁棉研15号、科棉1号为主,平均每公顷皮棉1635kg,为提高单产、增加效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抗虫杂交棉推广应用也成为沿海棉区夺取高产的重要措施之一,其栽培技术也因此倍受沿海棉区广大棉农所关注。因此,对射阳县大面积夺取抗虫杂交棉高产的栽培技术进行了多年实践和探讨。1适宜密度。抗虫杂交棉个体发育优势强、植株高大,宜等行种植。一般…  相似文献   

10.
江苏沿海棉区棉花高产高效栽培的特点与措施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分析了江苏沿海棉区2010年棉花生产的特点、高产高效成因;剖析了2010年棉花生长发育、苗情动态、成铃变化等情况.指出了示范推广新技术与继承发展常规技术对提高棉花生产水平作用重要、棉花高产创建和"千斤"棉示范对引领大面积棉花高产栽培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