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肝硬化患者血清TNF-α、IL-6和NO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干扰素-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一氯化氯(NO)与肝硬化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比色法和ELISA双抗夹心法检测80例肝硬化患者血清TNF-α、IL-6和NO水平.另设32例健康者为正常对照蛆.结果:肝硬化备圾患者的血清TNF-α,IL-6和NO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且瞳着肝功能越差其值升高越明亚(P〈0.01);有腹水姐的TNF-α、IL-6和NO水平均明显高于无腹水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肝硬化时TNF-α、IL-6过度分泌和NO合成增加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检测血清TNF-α、IL-6和NO水平有助于评估肝硬化病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Child-Pugh肝功能分级与血清Na^ 、K^ 、Cl^-、Ca^2 浓度的关系。方法:对91例肝硬化患者作Child-Pugh肝功能分级,分别对A、B、C级患者的血清电解质浓度进行比较。结果:肝功能A、B级患者血清电解质浓度正常,C级患者除血K^ 正常外,血Na^ 、Cl^-、Ca^2 浓度均降低,与A、B级患者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结论:血中电解质水平可间接反映肝硬化患者的病情和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肝硬化患者血清胆固醇(CHO)及总胆汁酸(TBA)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了89例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与84例健康者(对照组)的血清CHO与TBA水平,并根据不同肝功能分级进行分组比较。结果肝硬化组血清CHO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而TB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在肝硬化组中CHO在C级中最低,与A级和B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BA在A级、B级和C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的增高而增高。血清TBA在肝硬化早期的阳性率高于其他肝功能指标(P<0.05)。结论TBA能敏感地反映肝硬化的进展情况,特别是在肝硬化早期,黄疸及其它常规肝功能实验尚未检出异常时,血清TBA已能敏感地提示肝脏的受损;联合检测CHO有助于病情的判断,且对Child-Pugh分级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胆碱脂酶(CHE)活性水平与肝组织炎症病理分级(G)的关系。方法:采用RI-1000TM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106例经病理证实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胆碱脂酶(CHE).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活性水平.统计分析血清ALT、AST、CHE水平与肝组织病理炎症分级(G0~G4)的关系。结采:血清CHE水平随着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增高而降低,而ALT、AST水平随着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增高而升高;G4级患者的血清CHE水平明显低于G1、G2、G3级患者,G3级低于G1、G2级.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G4级患者的血清AST水平明显高于G1、G2、G3级患者.但G1、G2、G3级患者AST水平以及各炎症分级之间ALT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CHE比ALT、AST更能反映肝损害的严重程度、是一项有意义的无创性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软组织肿瘤穿刺活检病理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08年12月至2012年12月间47例软组织肿瘤的穿刺活检标本病理诊断与相应病例的手术切除标本病理诊断对比,评价穿刺活检病理诊断的准确性,分析肿瘤组织形态特征以及恶性肿瘤中G1、G2和G3分级对穿刺活检病理诊断符合率的影响。结果 47例穿刺活检标本的诊断符合率为83.0%(39/47);无法评估诊断6例(12.8%),错误诊断2例(4.2%)。硬化性病灶的诊断符合率最高(91.7%),其次是实质非硬化性病灶(86.4%),囊性病灶的诊断符合率最低(69.2%);良、恶性病灶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1.8%和84.0%。恶性肿瘤组织学不同分级的诊断符合率是G1级57.1%、G2级90.0%、G3级100.0%。结论经皮芯针穿刺活检是诊断软组织肿瘤的一种安全、准确、快捷、可靠的重要检查方法;硬化、实体病灶和G2、G3分级肿瘤诊断符合率较高,但对于术前CT、MRI表现为有液平的囊性病灶和FNCLCC G1分级的恶性肿瘤者,不推荐采用芯针穿刺活检。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正常妊娠与脂多糖(LPS)诱导流产小鼠模型蜕膜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核转录因子kppaB(NF—κB)的表达。方法:建立正常妊娠模型和LPS诱导流产模型。采用SABC法测定两组模型孕鼠13d蜕膜组织TNF-α和NF-κB的表达水平。结果:LPS诱导流产模型蜕膜组织TNF-α和NF-κB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妊娠模型(P〈0.01)。结论:NF-κB异常表达可能是小鼠流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板蓝根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致HL-60细胞释放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肿瘤坏死因子α转换酶(TACE)的影响。方法:采用ELISA方法及RT—PCR技术。观察板蓝根对LPS诱导HL-60细胞分泌炎性细胞因子一TNF-α及TACE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板蓝根能有效抑制LPS诱导HL-60细胞释放的TNF-α(抑制率92.59%)。并对LPS刺激TACEmRNA表达增加具有明显的抑制效果。结论:板蓝根能通过抑制TNF-α过度释放和TACE表达增加发挥其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中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及纤维化程度的关系。方法 61例CHB患者均经肝组织病理检查明确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分期,同时行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检测患者Hp感染的程度。观察Hp阳性组和阴性组的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分期的差别。结果 G0~1和G2~4在Hp阳性组和阴性组中的比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S0~1和S2~4在Hp阳性组和阴性组中的比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Hp阳性与否与肝组织的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分期的严重程度无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血甭透明质酸(HA)水平与肝组织病理变化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HA水平,并与肝活检组织病理分级分期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慢性肝炎肝组织炎症活动程度越重或肝纤维化程度越明显则血清HA水平越高(P〈0.05或0.01);血清HA水平与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呈正相关,与白蛋白(A)、A/G和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呈负相关,而与血甭丙氨酸氨酶(ALT)和γ-球蛋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6(IL-6)、转化生长因子(TGF-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慢性肝病发展过程中的水平变化及相互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检测55例慢性肝炎、35例肝硬化和3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IL-6、TGF-β及TNF-α的水平。结果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血清中IL-6、TGF-β及TNF-α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且随着肝病病情的加重,上述细胞因子的水平递增,三项指标均以肝硬化患者组升高最为显著(P〈0.01)。结论慢性肝病患者血清中多种细胞因子存在分泌调节紊乱,其水平的变化与慢性肝病病变程度密切相关,在慢性肝病发展过程中相互作用,联合检测其水平的变化对慢性肝病的治疗和预后评价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乙型肝炎患者血脂水平与病情和预后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血脂水平与病毒性乙型肝炎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RI-1000TM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240例乙型肝炎患者[其中急性肝炎48例,慢性肝炎90例(轻度25例,中度30例,重度35例),重型肝炎40例,肝炎肝硬化62例(Child-Pugh A级15例,B级23例,C级24例)和50例正常人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脂蛋白(Lp-α)载脂蛋白A-Ⅰ(APOA-Ⅰ)、载脂蛋白B(APOB)水平.结果除急性肝炎组外,重型肝炎组、肝硬化组和慢性肝炎组血清TC、TG、HDL、LDL、VLDL、Lp-α、APOA-Ⅰ、APOB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各项血脂水平随着肝功能损害的加重而降低(慢性肝炎重度组和中度组显著低于轻度组,重型肝炎组显著低于慢性肝炎组和肝硬化组,死亡组显著低于存活组);同时亦随着病程进展和肝纤维化的加重而降低(Child-Pugh C和B组显著低于Child-Pugh A组).结论对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血脂和载脂蛋白水平的监测,对了解肝细胞损害的程度和估计预后均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李小琼  金徽  葛晓军  唐彦萍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8):13634-13635
[目的]研究金钗石斛多糖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一氧化氯(NO)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金钗石斛多糖作用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LPS作为诱导剂,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TNF—α的含量,硝酸酶还原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中NO的含量,荧光法测定细胞内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活性,实时PCR(real—time PCR)法测定TNF-α mRNA、iNOS mRNA的表达。[结果]与LPS组比较,金钗石斛多糖在50~400mg/L范围内可干预LPS对小鼠巨噬细胞的作用,使小鼠腹腔巨噬细胞TNF—α、NO合成减少,iNOS活性降低。TNF-α mRNA、iNOS mRNA的表达降低。[结论]金钗石斛多糖可改善LPS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作用,使TNF—α mRNA、iNOS mRNA的表达降低,TNF—α、NO合成减少,从而起到抗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苦参注射液对慢性乙型肝炎性肝硬化的临床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58例慢性乙型肝炎性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一般支持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加用苦参注射液,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结果观察组肝功能改善显著,肝纤维化减轻,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正常治疗基础上加用苦参注射液,有助于肝炎性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恢复,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影响外周单核细胞IL-10表达、调节机体促炎抗炎平衡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轻型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湿热蕴结证与肝郁脾虚证患者肝组织纤维化分级、肝脏硬度值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161例轻型CHB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中医辨证分型,分为湿热蕴结证组和肝郁脾虚证组,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按1:1匹配后,比较两组间肝组织纤维化分级、肝脏硬度值的差异。结果 (1)倾向得分匹配后,共纳入116例轻度CHB,分为湿热蕴结证和肝郁脾虚证组,各58例,两组间临床基本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89.7%(104/116)轻型CHB患者肝组织纤维化分级为S0-2,湿热蕴结证肝组织纤维化程度明显重于肝郁脾虚证(P<0.05);(3)湿热蕴结证组肝硬度值(LSM)明显高于肝郁脾虚证(P<0.05)。结论 轻型CHB患者病程早期,湿热蕴结证较肝郁脾虚证其纤维化程度重,启动抗病毒治疗时,及时运用中医辨治抗肝纤维化,力求及早延缓、阻断纤维化进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ASA)检测62例危重患儿(其中SIRS 35例.非SIRS 26例)及20例健康体检儿的血清TNF-α水平并相互比较。同时比较SIRS组中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儿与未发生MODS患儿之间血清TNF-α的差异。结果:(1)SIRS组TNF-α水平明显高于非SIRS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且TNF-α水平随符合SIRS诊断标准数目的增多而增高;(2)MODS组患儿TNF-α水平明显高于非MODS组(P〈0.05)。结论:TNF-α是SIRS的重要炎性介质.检测TNF-α对判断病情估计预后是一种有用的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清热解毒化浊片对内毒素血症(Endotoxemia,ETM)模型兔肝功能、肝组织CD14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的影响。方法 将21只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清热解毒化浊片组(清化组),每组7只。将模型组及清化组兔沿耳缘静脉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LPS,10 μg/kg),于造模后2 h干预,灌胃后2 h心脏采血检测家兔的肝功能、TNF-α和IL-α的变化,采肝脏组织检测CD14及观察肝脏病理形态。结果(1)与模型组比较,清化组ALT、AST上升(P<0.05),肝组织CD14表达及血清TNF-α、IL-1下降(P<0.05);(2)模型组肝细胞排列结构紊乱,有炎性细胞浸润,且出现空泡样改变,清化组及正常组改变不明显。结论 清热解毒化浊片能下调ETM模型兔CDl4、TNF-α和IL-1的表达,具有多靶点、多效应的干预作用,推测其有阻断早期LPS诱导信号通路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Child-Pugh分级(CP分级)与血清前胶原Ⅲ肽(PⅢP)水平的相关性.方法272例病例入院后即检测血清PⅢP、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时间(PT)、白蛋白(ALB)、白蛋白/球蛋白(A/G)等,此后每2月检测1次.按CP分级标准将病人分为A、B、C 3级.计算各级PⅢP值与正常人之间、各级之间、同一病人不同CP分级状态之间、同一病人同一CP分级不同时期之间的差异以及各级PⅢP值与有关生化指标的相关性.追踪观察各级CP患者出现高PⅢP值者预后情况.结果A、B、C 3级PⅢP值均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3级之间PⅢP值也有明显差异;同一病人不同时期不同分级状态PⅢP值存在明显差异(P<0.01);各级中出现高PⅢP(>2u/ml)者半年内的死亡率(36.7%)明显高于PⅢP值<2u/ml者(8.52%)(P<0.01),即使是A级出现高PⅢP值者,预后也差.结论血清PⅢP值对肝硬化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状态,同时对评价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状态及预后也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肝纤维化的诊断以往主要依据肝活检,这种方法虽然准确,但因其有创伤、痛苦,且难以动态观察,故不易被患者所接受。90年代后,有关肝纤维化的诊断陆续有检测血型胶原肽(PⅢP)、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和Ⅳ型胶原(Ⅳ.C)等的报道。尤其近2年的研究显示Ⅳ型胶原在肝纤维化早期增高最为明显,是诊断早期肝纤维化最灵敏、可靠,又能动态观察的指标。目前国内有关Ⅳ型胶原检测的报道不多。为此,我们采用放免分析(RIA)对125例各种肝病作了Ⅳ.C和LN的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和方法1.1研究对象健康成年组(HC)16…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佐治新生儿败血症的效果及其对败血症患儿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IL-6水平的影响。方法:67例新生儿败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大剂量和常规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组。在应用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并以29例单纯抗生素治疗患儿作为对照组,观察各组治疗效果,并采用ELISA法检测治疗前后各组TNF-α和IL-6水平的变化。结果:常规剂量与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组的体温稳定天数和平均住院天数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且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各组TNF-α和IL-6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但常规剂量和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组比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1)。大剂量与常规剂量治疗组之间各项指标比较则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败血症疗效显著.并能通过下调致炎细胞因子TNF-α和IL-6的产生抑制炎症反应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检查(TRUS)及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多点穿刺取活检术在前列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SIEMNS G20型B超机,EC9—4型传感器,对2953例14~90岁(60.53&#177;2.58岁)前列腺疾病患者进行经直肠超声检查;对64例经直肠超声发现前列腺周缘区有低回声结节、前列腺特异抗原(PSA)〉4ng/ml和/或直肠指检(DRE)异常的患者,应用16—18GA导针器、18G&#215;20cm活检针行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术;对1例精囊腺囊肿(大小约4.1cm&#215;3.6cm&#215;5.8cm)在经直肠B超定位下穿刺治疗。结果:①根据声像图变化分析:前列腺呈炎性改变1127例;前列腺增生1069例,其中轻度增生(3.6cm〈上下径〈4.0cm;2.6cm〈前后径〈3.0cm)715例、中度增生(上下径≥4.0cm;前后径≥3.0cm)354例;前列腺实质性占位病变待查67例;前列腺囊肿2例;精囊腺囊肿(大小约4.1cm&#215;3.6cm&#215;5.8cm)1例。②64例经直肠B超引导前列腺活检,检出前列腺癌28例(占43.75%),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相符;良性前列腺增生32例(占50.00%);前列腺炎4例(占6.25%);术中及术后无严重并发症;③精囊腺囊肿1例(大小约4.1cm&#215;3.6cm&#215;5.8cm)在经直肠B超定位下穿刺抽液45ml,并注入无水酒精10ml促使囊壁蛋白凝固,1月后复查无复发。结论:TRUS可清晰分辨内、外腺,能精确测量前列腺体积,有助于前列腺增生的确诊;经直肠超声引导前列腺多点多部位穿刺活检术,无需麻醉、痛苦小、是一种安全的检查方法,有助于前列腺疾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