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猪人工授精技术是采集公猪的精液,经过精液品质检查、稀释、保存等一系列处理后,再将精液输入到发情母猪的生殖道内以达到受胎目的配种方法。与自然交配相比,人工授精具有能提高优秀公猪利用率、提高商品猪整齐度、减少饲养公猪数量、节  相似文献   

2.
<正>猪人工授精技术是采集公猪的精液,经过精液品质检查、稀释、保存等一系列处理后,再将精液输入到发情母猪的生殖道内以达到受胎目的配种方法。与自然交配相比,人工授精具有能提高优秀公猪利用率、提高商品猪整齐度、减少饲养公猪数量、节  相似文献   

3.
杨支维 《当代畜牧》2013,(21):40-42
猪人工授精技术是通过用人工的方法采集公猪的精液,经过品质检查、稀释、保存等一系列处理后,再用输精器械将精液输送到发情母畜生殖道内,以达到受胎目的的配种方法。与传统的自然交配相比,猪人工授精的优点有:充分发挥优秀公猪的繁殖潜力,提高优秀公猪的利用率;减少饲养种公猪的头数,节省开支;克服公母猪个体差异过大造成的配种  相似文献   

4.
正羊人工授精技术是用假阴道采集种公羊的精液,对精液品质进行检查和稀释后,再用输精器将一定量的精液输入到发情母羊生殖道内,用以代替公母羊自然交配而繁殖后代的一种技术。人工授精技术可以提高种公羊的配种效能,扩大配种母羊的头数,不仅可以有效地改变羊的交配过程,还能够提高优秀种公羊的配种率,这在养羊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波尔山羊的人工授精与绵羊相似,但通过子宫颈管实施子宫内输精比绵羊容易。其次,有公山羊  相似文献   

5.
<正>1概念人工授精是把采集好的公畜精液经过检查和处理后,使用器械输送到母畜生殖道内,代替公母畜自然交配而受孕繁殖的一种技术。2技术环节该项技术包括采精、精液品质的检查、精液的运输、精液的稀释和保存、母畜发情的鉴定和输精等。3配种适宜年龄及时间3.1母牛配种年龄母牛体重一般达到成年牛体重的65%~70%即基本达到成熟  相似文献   

6.
[目的]旨在评价冷冻精液配种技术在绒山羊生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罕山白绒山羊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在草原放牧饲养条件下,试验组和对照组母羊分别采用冷冻精液配种技术和常温人工授精技术进行配种,测定并比较2种配种技术的受胎率和产羔率。[结果]试验组母羊第一情期的受胎率为64.99%,比对照组母羊(82.82%)低17.83%,二者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母羊第一、第二情期的受胎率为83.54%,比对照组母羊(92.16%)低8.62%,二者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母羊第一、第二、第三情期的受胎率为93.10%,比对照组母羊(96.20%)低3.10%,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母羊在3个情期的产羔率分别达到105.16%和103.82%,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适当延长冷冻精液配种技术的配种时间,能够获得与常温人工授精技术相当的配种效果。研究结果为冷冻精液配种技术在绒山羊养殖中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7.
人工授精是采用假阴道人工采集种公牛的精液,通过质量检查和稀释后,再把精液通过器械注入母牛生殖道内,以代替公牛、母牛自然交配的配种方法. 采用人工授精技术,可提高优良公牛的配种效率,特别是在使用冷冻精液技术的情况下,1头种公牛1年可配母牛达万头以上,并实现远距离异地配种,减少生殖道疾病的传播.对推动牛的杂交、改良和提高繁殖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人工授精是用器械采取公畜的精液,再用器械把精液输入到发情母畜生殖道内,以代替公母畜自然交配的一种配种方法.采用人工授精技术,可以使优秀种公牛冷冻精液大面积推广,迅速提高后代的生产水平,避免牛群繁殖疾病的交叉传染,可防止各种疾病,提高供配种效率,降低牛群管理成本.  相似文献   

9.
猪人工授精技术是人工方法采集公猪的精液,经过品质检查、稀释、保存等处理后,再将精液输入到发情母猪的生殖道内以达到受胎目的的配种方法。与自然交配相比,它具有提高优良公猪利用率和商品猪整齐度以及减少饲养公猪数量等优点。目前,猪人工授精技术在大中型猪场逐步普及,而在农村散养猪中使用的却很少。  相似文献   

10.
猪人工授精的几项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人工授精技术是采用人工的方法采集公猪的精液,经过精液品质检查、稀释、保存等一系列处理后,再将精液输入到发情母猪的生殖道内以达到受胎为目的配种技术.与自然交配相比,人工授精具有提高优秀公猪利用率,提高商品猪整齐度,减少饲养公猪数量,节省开支,克服公母猪体格大小相差悬殊造成的本交困难等优点.为了使猪人工授精技术更好地在我县得到推广和应用,充分发挥其应用效益,笔者根据多年来的实践和经验,总结如下几项关键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