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作物秸秆分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两大类,前者包括麦秸、稻秸、玉米秸秆和高粱秸秆,后者包括棉花秆、芦苇秆、麻秆、芝麻秆、油菜秆、豆秸、葵花秆等。此外,农作物加工剩余物,比如稻壳、花生壳、油菜壳和甘蔗渣等,也属于秸秆范畴。农作物秸秆主要组成成分为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以及一些灰分杂质,富含有机质和氮、磷、钾、钙、镁、硫等多种养分,是重要的生物质资源和宝贵的绿色可再生资源,也是当今世界公认的仅次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第4大能源。  相似文献   

2.
农作物秸秆富含有机质和氮、磷、钾、钙、镁、硫等多种养分,是一项重要的生物质资源.可用作肥料、饲料、燃料及副业生产的原料等多种用途。农作物秸秆作为一种资源,搞好综合利用可以转化为财富。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否则,就会变成社会负担。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一些城市郊区和粮食主产区,农民对秸秆作为传统生活燃料的需求减少。导致剩余秸秆处理难。为了赶农时、图方便,农民采取了在田间焚烧的方式处理秸秆,不仅浪费了宝贵的资源,而且造成了大气污染、土壤矿化、引发火灾和交通事故等社会、经济和生态问题,成为政府关心、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难点。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既可缓解农村肥料、饲料、能源和工业原料的紧张状况.又可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业持续协调发展。因此,研究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化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保护性耕作作为一种先进的耕作方式,已由联合国粮农组织倡导在全球普及。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引进示范以来,应用面积达近466.7万hm~2。实践证明,保护性耕作实行免、少耕和地表秸秆残茬覆盖,具有保护农田、减少扬尘、抗旱节水、培肥地力、提高单产、降低成本、增加收入等多种功效,适合在旱地和灌区推广,是一项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当前与长远利益兼顾、农民和国家双赢的革命性农耕措施,具有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该研究以东爪哇地区爪哇和马都拉农民为研究对象,分别采集16~67岁(男性)和15~59岁(女性)人体测量学数据。研究数据包括58位测试者的身高、年龄和体质量3个指标,即相对坐高(RSH)、体表面积(BSA)和体质量指数(BMI)。描述统计包括平均值、标准误(SEM)、变异系数(CV)、标准差(SD)和身体尺寸区间百分数。该研究目的在于比较选定的爪哇和马都拉农民与泰国、印度和其他人种的身体尺寸。试验测定了321位农民的身体尺寸。爪哇的80位男性和85位女性以及马都拉部落的76位男性和80位女性农民参与了该项研究。结果表明,爪哇和马都拉男性人体特征差异显著(p<0.05),主要表现在身高、眼睛高度、肘部高度、指尖高度、指关节高度、手腕高度、臀部高度及肩高。调查还显示,爪哇男性和女性的BSA、BMI和握力的平均值均显著高于马都拉人(p<0.05)。但是,爪哇和马都拉农民的RSH基本相似,BSA与体质量的比值相同。这就意味着,爪哇和马都拉农民男性身体数据平均值要低于印尼城市居民、印度人和泰国农民。相比于其他地区,爪哇女性农民体质量值最大。爪哇和马都拉男性农民BSA与体质量的比值等于或大于泰国、印度、加拿大、英国和阿尔及利亚地区样本。在印尼基于地理位置和种族的人体测量数据库有助于设计出适合当地应用的农业设备。   相似文献   

5.
气候变化使热量资源发生了变化,对农业生产的空间分布产生影响。研究热量资源变化特征对合理利用热量资源、调整农业气候指标和种植结构有指导意义。利用库尔勒市1961—2015年逐日气温资料,通过气候倾向率和Mann-Kendall突变方法研究库尔勒气温和≥0、3、5、10、15和20 ℃的初日、终日和持续日数,以及无霜初日、无霜终日和无霜期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61—2015年,库尔勒市气温在1998年发生突变,年平均气温升高速率为0.29 ℃/10 年(P<0.01),突变后较突变前增温1.0 ℃;冬季平均气温增加幅度最大;≥0、3、5、10、15和20 ℃初日提前、终日推迟,作物生长季明显延长;≥0、3、5、10、15和20 ℃活动积温显著增加,气候倾向率为80.7、80.2、85.1、69.0、75.6和103.4 d·℃/10年;无霜初日显著提前4.0 d,终日显著延迟4.3 d,持续日数显著增加8.4 d。近55年库尔勒市气温升高,积温增加,生长季、无霜期延迟,对农业引种和品种推广有积极作用,需根据热量资源现状重新确定合适的农业气候指标和种植区划。   相似文献   

6.
1产品及行业状况1.1产品简介农业机械,是指在作物种植业和畜牧业生产过程中,以及农、畜产品初加工和处理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机械。农业机械按用途分类,有农用动力机械、农田建设机械、土壤耕作机械、种植和施肥机械、植物保护机械、农田排灌机械、作物收获机械、农产品加工机械、畜牧业机械和农业运输机械等。广义的农业机械还包括林业机械、渔业机械和蚕桑、养蜂、食用菌类培植等农村副业机械。  相似文献   

7.
农业机械装备的智能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有力支撑和重要体现。智能终端是智能农业机械和农业机械的智能化管理系统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具有采集感知机具和环境信息、定位机具位置、处理和传输信息和指令、人机交互等功能,对于实现跨区域的农机调度和监管、农机作业补贴申报和发放等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农业机械智能化整体概况着手,从智能终端的功能、类型以及硬件构成等角度,对智能终端的研究和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并给出了研究和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污灌农田土壤-作物体系重金属污染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陕西省西安市污灌区农田土壤、小麦和蔬菜等农作物样品的Cd、Cr、Cu、Pb、Zn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Cd、Pb平均值高于西安市和陕西省土壤背景值,Cu、Zn平均值高于陕西省土壤背景值。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土壤Cd和Pb呈显著正相关关系,Zn与Cr、Cu分别呈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结合主成分分析可知,土壤Cd和Pb主要受人为因素影响,Cr、Cu、Zn主要受成土母质影响。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和内梅罗污染指数法的结果均表明污灌区农田土壤Cd已达到最强污染级别。污灌区小麦样品中Cr、Pb超标率分别到达70.00%和80.00%,茄果类蔬菜Cd、Cr和Pb超标率分别为66.67%、100%和66.67%,花菜类和叶菜类中Cd、Cr和Pb超标率均为100%。建议污灌区尽量避免种植重金属转移系数高的花菜类和叶菜类蔬菜,并对含Cd污水经过严格处理后再用于灌溉。  相似文献   

9.
农作物秸秆既是饲料、肥料、又是燃料、原料和基料,关系着生产生活和绿色生态,是农牧民增收的重要途径。通过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还可以形成农村牧区经济和农牧民收入新增长点。本文介绍了鄂尔多斯市农作物秸秆利用现状及推进措施,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
智能农机装备技术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智能化的重要条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研究团队以智能农机装备技术发展与创新为主题,介绍了智能农机装备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了智能传感器技术、自主导航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提出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加强技术研究和开发、制定相关标准和规范、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加大技术普及和推广力度、推进国际交流和合作等策略,以推动智能农机装备技术的创新和进步。本研究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决策者、从业者等提供参考和借鉴,推动智能农机装备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农业现代化和智能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通过不同覆盖方式(不覆盖,覆草,覆地膜)下保护性耕作试验,对套种春小麦和豌豆的生育期、基本苗数、干物质、土壤水分和产量进行调查和测定,研究春小麦和豌豆的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免耕覆膜、传统耕作覆膜条件下水分利用效率、产量明显高于传统耕作不覆盖、传统耕作并将秸秆翻入、免耕覆秸秆和免耕不覆秸秆的处理,而基本苗数和前期的干物质积累量却低于传统耕作不覆盖、传统耕作并将秸秆翻入、免耕覆秸秆和免耕不覆秸秆处理。因此,免耕覆膜、传统耕作覆膜种植是黄土高原西部半干旱区相对较好的保护性耕作措施。  相似文献   

12.
覆膜及膜下滴灌对玉米生长发育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研究了雨养(对照)、覆膜、常规滴灌、覆膜常规滴灌、覆膜限量补灌等保墒及灌溉措施对玉米株高、叶面积、叶面积指数、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及膜下滴灌使玉米生育期提前2~3d,增加生长前期株高,提高叶面积及叶面积指数,促进了玉米生长发育。与对照相比,覆膜、常规滴灌、覆膜常规滴灌和覆膜限量补灌玉米叶面积指数分别增加0.22、0.11、0.38和0.44;百粒重分别增加3.1g、2.6g、5.1g和5.5g,增产率分别为6.7%、6.1%、12.7%和13.1%。覆膜、覆膜常规滴灌、覆膜限量补灌分别比对照提高水分利用效率0.57、0.83和1.23kg/m3;提高水分生产效率0.23、0.30和0.36kg/m3。其中覆膜限量补灌在产量略有增加的基础上,灌溉水利用效率是常规滴灌和覆膜常规滴灌的2.7倍和2.5倍。因此,从农业节水和作物高产综合考虑,覆膜限量补灌是一种既节水又增产的最佳膜下滴灌措施。  相似文献   

13.
欧盟委员会于2011年12月1日宣布,未来3a欧盟将拨款3000万欧元(4038万美元),用于向非欧盟国家推介欧盟的农产品。 欧盟委员会说,经过筛选的20个农产品推介项目总预算6000万欧元(8076万美元),有关成员国和欧盟各负担一半。这些推介项目涉及的成员国农产品包括新鲜水果和蔬菜、奶及奶制品、受保护原产地产品、受保护地理标识产品、受保护传统特产、生态农产品、橄榄油、葡萄酒及烈性酒、谷物和大米、花卉和肉类。其中.欧盟将向中国市场重点推介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的葡萄酒、法国和意大利的新鲜水果和蔬菜、意大利的生态农产品和花卉等。  相似文献   

14.
畜牧业生产概况 欧洲人在澳大利亚定居的最初阶段,澳大利亚的农业主要是种植小麦和饲养绵羊。1900年,羊毛和小麦生产依然是澳大利亚农业的主导,此时澳大利亚开始生产肉牛、奶牛、其他的谷物、水果和蔬菜作物。20世纪初期,澳大利亚政府为农民和主要的生产者提供帮助,鼓励生产、就业和出口,同时设置关税限制某些商品的进口。澳大利亚的畜牧业逐渐发展成以养羊业和养牛业为主,同时还有养禽业和养猪业等多种格局。  相似文献   

15.
秸秆禁烧和利用 农民受益是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十分丰富,年产量大约7亿t。秸秆富含有机质和氮、磷、钾、钙等多种营养成分,经过收集加工处理,可以用作肥料、饲料、燃料、食用菌基料、工业原料等,开发利用前景十分广阔。近年来,各级政府对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十分重视,出台了鼓励循环农业发展和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提高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新建县农机局自12月17到21日,组织人员,对全县23个农机专业合作社进行专题调研。调研的主要内容为:合作社的管理模式、服务项目、服务能力、机械设备保有量、入社社员和人员信息、财务账目和收支情况、服务和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建议和今后的打算等。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新建县农机专业合  相似文献   

17.
<正>2014年4月17日,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联合发布了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土壤环境状况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主要污染物为隔、镍、铜、砷、汞、铅、滴滴涕和多环芳烃。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1.2%、2.3%、1.5%和1.1%。南方土壤污染重于北方,  相似文献   

18.
针对河北省受农业生产活动和降水量变化影响,社会用水与水资源承载能力严重失衡的问题,基于河北省水资源变化特征,利用Penman-Monteith公式和作物系数法计算区域主要作物需水量,分析种植结构变化对灌溉需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进入21世纪以来,河北省水资源总量、地表水资源量和地下水资源量比1956—2017年年均值分别减少22.36%、42.15%和9.01%,地下水开采量和农田灌溉量逐年下降,但地下水超采量仍高达3.31×109m3,典型深层地下水漏斗区地下水位埋深依然处于60.34~70.46m。同一作物年际间的需水量呈现弱降低趋势,蔬菜、水稻、水果、棉花、薯类、冬小麦、油料、大豆、玉米和谷子的需水量依次降低,分别为750.56~893.09mm、698.25~832.60mm、653.93~773.28mm、506.30~634.23mm、481.42~594.37mm、401.66~504.60mm、406.26~510.68mm、335.28~429.74mm、309.72~399.54mm、269.94~345.77mm。冬小麦的水分亏缺指数最高,为0.72;蔬菜、水稻和水果的水分亏缺指数依次降低,分别为0.47、0.46和0.36。冬小麦、蔬菜和水果年均灌溉需水总量分别占作物总灌溉需水量的46.87%、12.94%和12.24%。与1980—1989年相比,2010—2017年蔬菜和水果种植面积分别增加了186.01%和59.98%,灌溉需水量相应增加了143.75%和18.91%,而其他作物灌溉需水量均有所降低,蔬菜和水果种植面积增加成为农业灌溉需水量保持高位运行的主导因素。从实现主要农产品供需平衡、水资源平衡和国家粮食安全考虑,大幅减少高耗水作物(蔬菜和水果)种植面积是未来降低作物灌溉总需水量的有效途径。在保证京津冀市场需求的基础上,河北省蔬菜和水果的种植面积分别缩减至1.72×105、1.97×105hm2,年灌溉总需水量可减少3.31×109m3。  相似文献   

19.
玉米叶部病害症状特征、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玉米病害诊断和防治水平,概述辽宁玉米主要叶部病害症状特征、发生规律和综合防治措施。大斑病、圆斑病和北方炭疽病喜低温高湿;小斑病、圆斑病、灰斑病和和弯孢菌叶斑病喜高温高湿。在防治上,应以选用抗病杂交种、优化栽培管理、改善农田生态环境、保护和利用天敌为主,辅以必要的药剂防治。  相似文献   

20.
在2010生物多样性国际年,德国农业部推广了食物、农业、林业和渔业方面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作物和动物生物多样性在农业、林业、渔业和食品行业都有运用,即为所谓的农业生物多样性,它在世界范围内整体的生物多样性中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它使得农业、林业、渔业和食品行业的发展基础得以继续,因此它也是世界食品供应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