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城市大气重金属污染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总结了国内外关于城市大气重金属污染的研究现状,详细论述了大气重金属污染元素的来源、迁移与转化过程以及造成的环境学效应,尤其是生物有效性方面的研究成果,同时展望了未来大气重金属污染研究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2.
文章定义了大气吸收系数的概念,通过试验及理论分析,得出中国各地区大气吸收系数推荐值,并对体育场场地照明照度计算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3.
基于FLAASH模型的ASTER卫星影像大气校正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主要介绍了FLAASH大气校正模型的主要原理及算法,并运用FLAASH大气校正模型对泸沽湖地区的ASTER卫星影像进行大气校正,对校正前后的影像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ASTER卫星影像经过FLAASH大气校正后,较好地消除了大气影响。  相似文献   

4.
大气颗粒物是城市空气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其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具有一定的危害。基于此点,本文从大气颗粒物及其危害分析入手,以拉萨市作为研究对象,论述了大气颗粒物来源及特征。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对大气颗粒物防治工作的开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大气气溶胶遥感反演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胡引翠  史广峰  董硕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1):2612-2613,2617
大气气溶胶是悬浮在地球大气中的微粒混合物,它不仅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影响,而且影响到大气环境质量和人类身体健康。目前,大气气溶胶的研究已经成为国际研究热点之一。介绍了气溶胶参数遥感反演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对利用卫星遥感资料反演气溶胶参数的方法进行了总结,分析了方法中的各种假定条件,并对该领域内现存的问题与发展方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本文讨论了大气边界理论及其与病原菌远距离传输的关系。包括大气边界层一般概念,大气边界层内的气流方向,病原菌分生孢子进入大气层的动力,分生孢子的远程输送与沉降。此外,还以小麦白粉病为例,分析验证了大气边界层理论在植病流行学研究中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以厦门市为研究对象,基于2014—2016年监测数据,分析大气能见度变化规律,探究大气污染物(PM_(10)、PM_(2. 5)、SO_2、NO_2、CO、O_3)浓度及气象因子(风速WS、大气温度T、露点温度DPT、最低云层高度CCH、海平面压强SLP、相对湿度RH)对大气能见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厦门市年均大气能见度为8. 97 km,年度最高值出现在夏季,最低值出现在春季;日最高值出现在中午,最低值出现在凌晨;除O_3外大气能见度与大气污染物浓度均呈负相关,与T、WS和CCH呈正相关,而与RH,DPT及SLP呈负相关;通过K均值聚类分析,综合得出厦门市7组典型天气的大气能见度及相关气象指标与其它污染物浓度均值;利用消光系数(βext)与大气污染物浓度,构建了回归模型(β_(ext)=0. 007PM_(2.5)+0. 143,R~2=0. 500;β_(ext)=0. 005PM_(10)+0. 119,R~2=0. 393;β_(ext)=0. 011SO_2+0. 249,R~2=0. 168;β_(ext)=0. 007NO_2+0. 155,R~2=0. 313),能代表β_(ext)与各大气污染物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利用台湾海峡西岸晴天近地面大气电场、PM_(10)、SO_2、NO_2、CO、NO、NO_X、温度、相对湿度和气压的同步观测资料,对大气电场日变化及其与典型大陆复杂型大气电场的差异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大气电场与各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台湾海峡西岸晴天大气电场日变化呈双峰双谷特征,峰值分别出现在4时和10时,谷值分别出现在14时和19时,相比其他区域大气电场的差异性特征,台湾海峡西岸大气电场的日变化与海陆风关系较为密切.PM10、SO_2、NO_2、CO、NO、NO_X、相对湿度和气压与大气电场呈现正相关性,O_3和温度与大气电场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大气污染物的预防与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气中的污染物会对人类产生不良的影响,治理大气污染已成为节能减排的主要措施之一。对我国现阶段大气中主要污染物的基本治理方法和防治措施进行了论述,包括减少大气污染物产生的措施、大气污染治理技术、加强监管与执法等内容。  相似文献   

10.
一次台风过程大气波导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介绍大气折射和大气波导类型的基础上,分析了3类大气波导形成的气象条件。以出现在南京地区的大气波导为例,从探空资料、天气图和NCEP再分析资料出发,对受台风影响的大气波导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对湿度场和散度场分析表明,湿度递减以及辐散下沉运动是大气波导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水环境容量是污染物总量控制的理论基础,也是进行水环境规划的工作基础。阐述了水环境容量的概念以及规划环评中水环境容量的计算方法,并以普洱工业园区规划环评为例,采用控制断面法进行了应用分析,并提出总量控制建议。结果表明,控制断面法对提高该园区水环境质量有指导作用,并能达到保护区域环境质量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邹伟  林扬碧  林积泉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8):9661-9664
规划港区环境是复杂的区域环境,具有海洋生态环境、陆地生态环境及其交错带环境。以洋浦规划港区为例,在分析因规划港区建设而引起的水动力条件和污染物排放增量变化等风险因子变化的基础上,研究各种风险因子对水生生态、陆地生态及红树林湿地生态的风险。实例研究为港区规划建设、海洋环境与海岸带的综合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分析海洋产业发展对广西近海水质环境的影响,为广西海洋产业发展规划提供决策参考.[方法]分析2008~2012年广西海洋产业发展状况及广西近海水质类别和功能区达标情况,明确海洋产业对广西近海环境的影响程度和发展趋势,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措施.[结果]2012年,广西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工程建筑业和滨海旅游业占主要海洋产业的94.10%,而其他产业所占比例不足6.00%.广西排入海域的污染源中,河流排入海域的污染物量最大,占各污染源排污总量的90.00%以上,其他污染源排入总量所占比例不到10.00%;在排入广西海域的污染物中,又以化学需氧量最大,占污染物总排量的60.00%以上,其次是总氮入海量.目前广西海洋产业发展对近海水环境的影响不明显,水环境质量基本保持稳定,整体良好,但近海水质量环境劣四类水质比例呈逐年增加趋势.[建议]做好整体发展规划布局,推进绿色海洋产业;加强近海水质环境监控,严防污染事件发生;加强滨海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经济生态双赢;扶持海洋第三产业发展,优化海洋产业结构,最终促进广西海洋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千岛湖水环境目标和污染防治措施的AHP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千岛湖水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应用层次分析法(AHP)对水环境目标、水体质量、污染来源和污染治理措施4个层次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千岛湖主要水质指标符合Ⅱ类《国家地表水水环境质量标准》;有机物污染、农田地表径流面源污染、沿岸城镇水污染、水土流失和旅游业等是千岛湖最主要污染来源;应采取的治理措施主要包括: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加强污水集中处理能力、搞好水资源规划管理、建设生态示范区、保护上游水源和沿岸植被、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增施有机肥等。  相似文献   

15.
采用乡镇行政区划与流域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对襄河流域控制单元进行了划分,调查了单元内各污染源污染指标的排放入河情况。根据控制断面的水质目标,计算了各控制区近10年最枯月平均流量下的水环境容量,进而确定各控制单元污染物的削减任务量和具体减排措施。结果表明,流域主要污染源为城镇生活、畜禽养殖和种植业,首要污染物为氨氮、总磷(Total phosphorus,TP)和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cr)。基于襄河流域3个控制区,9个控制单元的划分方案,各控制单元排污入河量均较大幅度的超过了其水环境容量。近期削减任务量较高为下游C段控制区的襄河镇、六镇镇和十字镇等3个控制单元,为保证襄河入滁河控制断面水质达标,其CODcr、氨氮和总磷的削减比例要分别达到54.6%、82.9%和85.7%。  相似文献   

16.
李明华  张兴文  耿春建 《安徽农业科学》2012,(19):10233-10235,10260
以复州河流域为例,根据对大连市复州河流域的水质调查、监测与评价,分析流域水环境状况及工业点源、农村面源的污染因素,并指出复州河流域水环境保护工作在污染控制、水源保护、水环境监管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该研究将复州河流域划分为4类功能区,提出严格执行水源地保护区管理条例,合理规划空间发展格局,实施水资源管理制度,节水减排、流域综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水质监控体系建设等水环境治理保护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胡霞  曹娇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0):5361-5363
2004年对三峡库区的工业污染源和城市生活污染源开展了全面系统的调查,并对工业源和城市生活源负荷进行评价,得出主要污染物、主要污染源、主要排污区域及主要排污行业,并对库区污染源控制提出相应对策。结果表明:库区工业源仍是排污大户,城市生活污染源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8.
研究土壤中污染物含量与微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评估污染物对土壤生态的影响,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以邻氨基苯甲醚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氯仿熏蒸法测定土壤中生物量(Bc),并采用培养和形态分类法测定可培养土壤微生物种类,建立邻氨基苯甲醚含量与土样中微生物多样性关系的数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Bc与邻氨基苯甲醚含量呈现负相关,并且它对不同种类微生物的影响不同,其中对真菌有显著抑制作用,而所检测土样中不能检测到可培养放线菌。因此,通过考察土壤中微生物多样性的变化,可以评估土壤受邻氨基苯甲醚影响的程度。  相似文献   

19.
雷晓玲  陶礴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0495-10498
简述了水中污染物分子扩散方程的发展过程及应用。通过讨论笛卡尔坐标系下污染物分子在水体中的扩散方程,运用质量守恒原理导出了柱面坐标系和球面坐标系下污染物分子在水体中扩散方程的表达式,并采用向量分析原理对导出的方程式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从质量守恒原理导出的表达式与从向量分析原理导出的方程式一致;运用推导出的公式可以更方便的对具有轴对称形和球对称形水域进行污染物数值模拟。  相似文献   

20.
草灌乔结合的河岸缓冲带对面源污染物的净化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披碱草、高羊茅、紫穗槐、柽柳4种植物不同配置方式缓冲带对径流水中总氮、总磷和固体颗粒悬浮物的净化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块样地(A、B、C)在前12m对径流污染物的净化效果显著,对固体颗粒悬浮物的平均去除率达73.03%,对总氮的平均去除率达20.51%,对总磷的平均去除率为32.92%。12m之后3块样地径流水中污染物浓度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升,16m后样地A与样地B的径流水污染物浓度继续小幅上升,样地C中径流污染物浓度开始下降。3块样地沿程截流污染物效果为:样地C>样地A>样地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