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优秀种公牛的选育在养牛业中的重要性遗传育种技术在影响养牛业生产效率的4个主要技术(遗传育种技术、营养饲料技术、饲养管理技术和疫病防治技术)中对养牛业发展的贡献最大,养牛业越发达的国家,遗传育种技术贡献率越大,在美国高达40%。牛的育种工作是养牛业实现现代化的前提条件。由于牛是一种世代间隔较长、繁殖率低的畜种,因而牛的育种技术不能象农作物那样,通过各种手段,不断培育出新品种;也不能象猪、禽等那样建立杂交配套繁育体系,只能通过对现有品种通过长期、系统实施科学的选育技术,使品种原来优良的基因进一步得到巩固和提高,不良…  相似文献   

2.
小麦是我国第二大粮食作物,通过分子育种技术将现代生物技术手段整合到常规遗传育种方法中,能够缩短小麦育种年限,提高新品种选育实效。我们综述了分子育种技术在小麦品种选育中的应用,以期为小麦育种及相关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新疆春小麦育成品种遗传演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新疆春小麦育成品种遗传演变规律,提高小麦资源的利用效率,为新疆春小麦品种选育和改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新疆春小麦育成品种为材料,对其主要性状进行综合评价分析,以春小麦90K芯片开展新疆春小麦育成种亲缘关系分析。【结果】新疆春小麦育成种遗传多样性丰富,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2.005,变幅为1.902~2.181。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穗粒数与育种年代呈极显著正相关。新疆春小麦品种选育主要是通过常规杂交育种、杂交辐射诱变育种、引种3种方式。利用小麦90K芯片将新疆春小麦育成种划分为3个类群,显示了各品种之间的亲缘关系。【结论】新疆春小麦育种遗传基础薄弱、遗传多样性逐渐散失,新疆小麦育种应加强资源收集与利用,扩大育种亲本选择,提高品种变异的丰度和广度,以多抗、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的聚合育种,加快新品种选育进程,提高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犊牛培育技术是三项育种技术中的关键性一环。犊牛培育的成功与否将影响到整个养牛业的顺利发展。因此,犊牛培育在整个养牛业中的意义十分重大。在犊牛培育中,遗传因素与饲养管理因素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在延边黄牛选育过程中,因未  相似文献   

5.
桑树是遗传上高度杂合的多年生木本植物,人工育种难度大,周期长.如目前生产上开始大面积推广的农桑系列12号等桑树品种,育种期长达18年[2].对地方品种采用选择育种,能缩短选育期,方法比较简单.而我国地方桑树品种资源丰富,变异谱广,从育种时间上考虑采用选择育种不失为一种比较理想的育种方法.我国现行主栽桑荷叶白等品种均是通过这种途径选育而成[2],已在生产上应用了近30年.近几年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和海宁市蚕业生产技术指导站采用选择育种方法成功选育出一个新品种海宁桑,本文介绍这个品种的选育过程.  相似文献   

6.
棉花是常异花授粉作物,选择育种是选育棉花新品种的主要方法之一。棉花品种自然群体的遗传变异是棉花选择育种的遗传基础。在此基础上,再采取相应的技术途径,选择育种才会取得较好的选育效果。在此,对棉花选择育种的遗传基础及提高选择育种效果的技术途径进行简要剖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养牛业快速健康发展需要依靠牛产品充足的数量和优异质量来实现,想要达到这样的目标繁殖是基础,因此,依靠杂交技术对本地黄牛进行育种改良,获得性状优良的杂交后代十分关键,育种改良是促进养牛业健康发展,提高农民收益的关键措施。此外,对本地品种优良性状的保护也是影响养牛经济的关键因素,本文就黄牛育种改良对养牛经济的影响做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在收集、整理了万余份玉米品种资源数据和育种专家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主要性状、遗传规律等数据分析,建成8064份玉米品种数据库,并开发出检索专家咨询系统,包括:(1)玉米品种资源多媒体数据库;(2)玉米品种数据库维护系统,可供普通用户使用的数据维护界面,还供高级用户、大批量数据维护的功能;(3)玉米品种多媒体检索系统,包括面向普通用户的简洁查询、多媒体查询和面向育种工作者的列表查询三个功能模块;(4)玉米遗传选育专家咨询系统,即基于数据库已掌握的10个性状遗传规律,计算机针对确定的育种目标,辅助筛选父本和母本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秦川牛是我国地方黄牛的典型代表,肉质较佳,身躯高达,适应性强,遗传稳定。为了加快秦川牛肉用新品种的选育进程,本文采用PCR-SSCP技术,分析了21个基因的多态性,根据秦川牛育种目标性状,找到了4个与秦川牛肉用性状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初步确定了影响秦川牛肉用性状的主要功能基因,并进一步将分子育种技术和常规育种技术紧密结合,通过育种核心群育种目标性状相比,得出了生产发育性状的遗传进展,对育种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具有明显的提高作用。  相似文献   

10.
高羊茅是一种国内外广泛应用的非常重要的冷季型牧草和草坪草。为高羊茅育种提供参考依据,对高羊茅的遗传组成与遗传力,内生真菌与高羊茅新品种选育,现代生物学技术(表达序列标签,遗传连锁图谱构建,转基因育种)在高羊茅新品种选育中的应用研究及贵州地区高羊茅育种情况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用PCR-RFLP技术,对秦川牛、中国荷斯坦牛、晋南牛、南阳牛、延边牛、中国西门塔尔牛6个牛品种176个个体的促卵泡素受体(FSHR)基因5′端进行多态性分析,4种内切酶对PCR产物的单酶切结果发现,Pst ,Sin 和Hae 3种内切酶的酶切产物均为单态,而Taq 的酶切产物出现多态性,表现为3种基因型(AA,BB,AB),品种间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均有较大差异。对3个有单双胎记录牛的品种分析发现,秦川牛双胎母牛的等位基因A(0.5500)及基因型AA(0.5000)的频率高于单胎母牛(A:0.3500,AA:0.3000);而荷斯坦牛双胎母牛的等位基因B(0.5937)及基因型BB(0.6875)的频率均高于单胎母牛(B:0.5416,BB:0.4167),在后代中有同样的趋势;在中国西门塔尔牛的双胎母牛、随机母牛及种公牛3种类群中,双胎母牛和种公牛的等位基因B(0.5909,0.5417)和杂合子基因型AB(0.8182,0.9167)的频率高于随机母牛(B:0.3182;AB:0.4546)。根据Nei氏标准遗传距离聚类分析,表现为西门塔尔牛和延边牛首先聚在一起,然后晋南牛、秦川牛、荷斯坦牛、南阳牛依次加入。  相似文献   

12.
华南型超级稻育种及其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自从农业部实施超级稻育种研究项目以来,经过10年的努力,中国超级稻育种获得全面成功。在国内基本形成了北方粳稻、南方籼稻、长江流域杂交水稻三个研究格局,其中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和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为代表的华南型超级稻品种选育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在经农业部确认的28个超级稻品种(组合)中,华南有5个,即Ⅱ优明86、特优航1号、Ⅱ优航1号、天优998和胜泰1号,这些品种(组合)已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推广。华南型超级稻品种选育技术为三系超级杂交水稻和常规稻选育技术。三系超级杂交水稻主要通过"强恢×强恢"选育恢复系,加强抗性筛选,通过航天育种选育超级杂交水稻;常规稻选育技术则通过"半矮秆、早长、根深"、大穗型和多穗广适应型超级稻品种选育取得成功。今后华南型超级稻研究提出"丰产、抗病、优质、广适"的综合提高,引进新抗源,加强抗性,提高水稻生物学产量,加强超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加强根系研究,提倡常规技术与生物技术的结合策略。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中国超级杂交稻育种的目标,技术路线和育种理论,综述了中国超级杂交稻育种研究的概况,以及在亲本选育,品种选育和分子育种技术等方面取得的进展,阐述了通过加强水稻种质资源的创新与利用,扩大亲本遗传差异,提高水稻生物学产量,改善水稻生理机能等技术策略,选育出综合性状优良的超级杂交稻新组合,进一步提高中国超级杂交稻产量水平。  相似文献   

14.
以‘扬稻6号’(‘93-11’)为出发品种,通过设计育种的方法,选育出水稻品种‘93-11Y’,并解析出该品种的5个模块。基于5个模块特征,将籼稻可以划分为两个亚群。在构建遗传群体和育种群体过程中,可以选择粳稻与籼稻亚群2杂交。依据构建遗传模块和育种模块的育种原理可以实施种质鉴定、亲本塑造、杂交组合的策略,这种模块育种的理论与方法可用于新时期育种。  相似文献   

15.
小麦生物节水品种的遗传改良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生物遗传改良技术,培育水分高效利用的多抗节水高产品种是实现生物节水最为经济有效的方法。根据20多年小麦育种实践,提出了小麦生物节水品种应具备的特点及两圃平行交替选择生物节水品种的遗传改良技术,突破了常规育种技术单一选种环境、主要目标性状基因不能同时表达和遗传类型不能充分表现的缺陷。通过加大逆境选择压力以及后代材料逆境与非逆境的交替选择,多抗节水高产品种的遗传改良效果显著,同时提出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发掘抗旱节水基因资源,将常规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有效结合的育种途径,提高生物节水育种水平。  相似文献   

16.
1小型品种牛是牛品种多样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牛的品种是牛遗传资源的载体。与牛的大、中型品种一样,小型品种承载着原本就存在的(存在于原品种群体之中)众多基因和基因组合。近年来,经过育种者的艰苦劳动,所育成的小型品种牛,逐渐以现实群体呈现在世人面前.揭示并丰富着人们对牛遗传资源多样性的认识.同样也是牛基因库中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李邦发 《安徽农业科学》2014,(31):10901-10904,10940
根据近年来小麦新品种种质资源的遗传育种及推广应用情况,分析研究了小麦红粒品种和白粒品种的种植现状,提出了"以生产发展、群众喜爱、市场需要为基础,高产、抗逆性强为前提,努力选育优质、白皮、大穗大粒、商品性好、广适性强、农艺性状优异为中心"的小麦种质资源遗传育种新目标新方向。在30多年的小麦种质资源遗传育种工作中,将传统的育种理论与自创的选择方法相结合,阐述了白粒小麦品种种质资源的选育方法及育种成果。在目前小麦遗传育种转基因技术不太成熟、进展缓慢的情况下,为小麦育种工作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一、引言 林木遗传育种是以遗传进化规律为指导,研究林木选育和良种繁育的原理和技术的学科。其任务是选育并大量繁殖遗传品种,从而得到不同程度改良的林木繁殖材料,最高目标是选育林木优良品种。全球约有100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林木育种,已发展形成了具有特色的育种体系。我国的林木遗传育种由于起步晚,发展较为滞后。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烟草航天诱变育种规律,充分利用该技术创制烟草育种材料、培育新品种,利用航天诱变技术处理9份我国主要烟草品种(系)种子,繁育多代待其性状稳定后,在每个品种(系)中随机选择20份诱变单株,利用42对目标序列多态性引物对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共检测到200条变异条带,各品种(系)变异条带数为1~45条,其中LS-2产生的变异条带最少,仅有1条,云烟85产生的变异条带最多,为45条;通过对各品种(系)的遗传相似性分析和聚类分析表明,烟草品种(系)及其航天诱变后代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幅为0.32~1.00,其中烟草品种K346及其航天诱变后代的差异最大,遗传相似系数仅为0.32。在各品种航天诱变后代中均存在遗传相似系数为1.0的单株;K346、翠碧一号、云烟85及其诱变后代中都存在原始亲本与诱变单株遗传相似系数为1.0的现象,而云烟317、云烟87、红花大金元、K326、CF209及其诱变单株中没有出现。航天诱变育种技术可对参试烟草品种产生较好的诱变效果,烟草品种不同,其变异程度差异较大;在烟草基因组上航天诱变位点的发生具有一定随机性,但是推测在烟草基因组上可能存在容易发生诱变的区域。这些研究结果将为航天诱变育种技术在烟草育种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根据细胞质雄性不育的遗传原理,采用5种不同方法选育和改良保持系,介绍和分析了每一种方法的选育效果.结果表明,测交筛选是选育保持系最基本且省工省时的方法,保持系×F1代杂交种、品种(系)×保持系、基因累加法、多亲本复合杂交法,均为行之有效的改良方法,育种者可根据具体的育种目标和现有的种质资源,选择最佳的选育与改良亲本的方法,以达到预期改良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