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峨山县云南松天然林地位指数表的编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云南省第四次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中云南松天然林地的小班数据资料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各小班优势木平均树高与年龄的关系,确定云南松天然林的基准年为26 a,以log-modified函数拟合树高生长导向曲线,编制峨山县云南松天然林地位指数表。采用卡方检验和落点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其树高理论值与实际值无显著差异。该表可作为评定峨山县天然云南松林分质量及立地质量优劣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柞树树高与胸径相关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Logistic方程、直线方程、对数方程、多项式方程、乘幂式方程和指数式方程6种理论生长方程拟合不同立地条件下柞树树高生长过程,从中选择最优的树高生长方程。研究结果显示:通过比较拟合统计量,最终确定Logistic方程为柞树树高生长的最优模型。将检验数据的胸径值代入最优树高生长模型中,求出树高预测值,并对树高实测值与预测值进行T检验,研究发现柞树实测值与预测值之间无显著差异(p=0.985 748>0.05),表明该树高模型可以实现柞树树高的有效预测。  相似文献   

3.
《林业资源管理》2017,(2):46-52
林木生长方程是描述树种(组)各调查因子总生长量随年龄生长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已广泛应用于估算单木树高、材积、林分蓄积等。以森林资源二类清查数据为基础,以小班为单位,针对辽西(北)地区的油松和刺槐人工林,通过7种典型的树高生长理论方程,分别拟合其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的树高生长过程。结果表明;7种方程均能较好地模拟树高的生长过程,其中又以Korf方程和Logistic方程为优,拟合效果最好;在拟合过程中,渐近参数a和形状参数b,c受立地类型的影响均较大;通过对拟合方程进行检验,方程估算值与真实值之间并无显著差异,说明拟合方程能够准确地预测树高的生长过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油松和刺槐的树高生长进行研究,发现:地形和坡向对油松的生长影响较大,山洼地和侵蚀沟中油松生长最好,阴坡半阴坡又好于阳坡半阳坡;刺槐则在阳坡半阳坡生长优于阴坡半阴坡。这为辽西(北)地区立地质量的评价和人工林的合理经营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湖北省杉木主要栽培区的92块标准地优势木解析资料为基础数据,利用7种理论生长方程以及其中5种模型的差分方程进行优势高生长模型的拟合,选择较优树高生长模型分别采用导向曲线法和差分方程法编制立地指数表,并通过检验和对比分析选择较适于本地区杉木人工林立地指数表的编制方法和类型。结果表明:理论生长方程及其差分方程构建的树高生长模型均具有良好的拟合优度,两者的决定系数分别超过了0.85和0.98,经模拟检验和残差分析,后者拟合精度明显优于前者,而理查德理论模型及其差分方程均优于其他生长方程构建的模型。选择理查德模型和考尔夫模型差分方程为基础方程,以20a为标准年龄和2m为指数级,分别采用相应的导向曲线法和差分方程法编制单形和多形立地指数表,两者均达到了显著性检验,但多形立地指数表预测精度更高,更适于湖北省杉木人工林的立地评价。  相似文献   

5.
以河南省9市丘陵低山区刺槐人工林为研究对象,编制该省刺槐人工林立地指数表,共设置219块样地进行样地调查,获得509对优势木树高-林龄数据,并对每个样地抽取1株平均优势木进行树干解析;应用3倍标准差法剔除异常数据,选用Logarithmic curve、Quadratic、Richard等5个常用方程拟合509对优势木树高-林龄数据,通过相关指数和残差平方和指标筛选导向曲线;应用标准差调整法编制立地指数表,并对其进行拟合显著性检验-X2检验和预报精度检验-标准差检验。结果表明:Richard方程效果最优,其相关指数较大,残差平方和较小,同时线形符合树高生长规律,确定为导向曲线;以基准年龄12 a,指数级距为2 m,划分10个立地指数级,并据此编制了立地指数表;经检验证明所编表合格,可用于评价河南省丘陵低山区刺槐人工林的立地质量。  相似文献   

6.
东北过伐林椴树生长过程与生长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吉林省汪清县金沟岭林场收集的38株过伐林椴树解析木资料,研究椴树年龄与树高、胸径、材积之间的相关关系,分别拟合椴树最优树高-年龄、胸径-年龄、材积-年龄的生长方程,经检验达到精度要求,为预测该地区椴树树高、胸径、蓄积的生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主要水保树种立地指数表的编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黑龙江省 2个主要土壤侵蚀类型区设立了 2 78块标准地 ,利用获得的原始资料 ,通过树高生长散点图的趋势拟合树高生长导向曲线方程 ,以基准年龄分别为 2 0a、15a ,间距为 1m ,编制了 4个水土保持主要造林树种的立地指数表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毛红椿人工林的生长动态,并对其制定合理的经营措施,以江西省南昌县毛红椿8年生人工林的树高、胸径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毛红椿的生长过程,拟合毛红椿人工林的树高、胸径和材积的生长模型。结果表明, Logistic方程对毛红椿树高拟合程度较好,幂函数对胸径拟合程度较好,抛物线方程对材积生长过程的拟合较好,且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本研究为一定区域内毛红椿人工林树高、胸径、材积的生长预测提供理论参考,同时也为毛红椿人工林定向培育提供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9.
以Richards生长函数为木模型,根据安徽省贵池市林场的29块意大利场树无性系临埋标准地和标准木调查材料,拟合出林分生长预测模型,对其生长量和生长率进行估测。并对胸径、树高、单株材积、蓄积量分别用拟合样本,检验样本以及拟合数据与检验数据并组成的样本数据进行了拟合效果检验。  相似文献   

10.
以辽东山区蒙古栎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采用72株不同林龄的蒙古栎解析木数据构建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模型,并对其生长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Korf方程拟合胸径和材积生长效果最好,Gompertz方程拟合树高生长效果最好,R2值分别为0.8810、0.8233和0.9025,使用未参加建模的解析木数据对最优模型进行t检验...  相似文献   

11.
思茅松人工林地位指数表的编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lgH=a b/A等6个数学模型拟合收集到的166块思茅松人工林标准地优势木树高导向由线,结果选用拟合效果较好的Riehards函数模型:H=26.6907(1-e^-0.049999A)^0.9515编制地位指数表。基准年龄为20年,用标准差调整法导出思茅松人工林11~23间7条地位指数曲线,经连续树高值检验、落点检验,结果表明,该地位指数表编制精度为91.1%,可用于思茅、版纳等地区的思茅松人工林立地质量评价和生长过程预测。  相似文献   

12.
以云南省澜沧县2016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994个思茅松人工纯林小班数据为研究对象,选用4种生长方程和1种线性回归方程拟合思茅松人工林林木生长过程,利用SPSS19.0和EXCEL2016对5种预选生长模型进行拟合,基于相关指数最大、残差平方和最小的原理,确定了林分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和单位蓄积的最佳生长模型,模型预估精度高达95%以上,对数据T检验结果,其残差均在95%的置信区间。根据拟合的林分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和单位蓄积生长模型及相关公式编制了澜沧县思茅松人工林经验收获表。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203株杨树的年龄及树高调查数据,分别采用三个理论生长方程进行拟合,得出杨树高生长的最优方程。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湖北省高密度杉木人工林生长规律,对鄂东南地区高密度杉木人工林进行标准地调查,获取61块样地数据和183株解析木数据,建立了杉木单木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模型,根据拟合优度及残差指标,高密度杉木单木胸径和树高生长的最优模型选择理查德模型,单木材积最优模型选择考尔夫模型,所选模型检验精度均较高,达到拟合效果;通过绘制杉...  相似文献   

15.
以黑龙江省带岭林业局大青川林场80株人工兴安落叶松解析木数据为例,采用Richards生长模型作为基础模型,利用S-PLUS软件中的NLME过程,分别拟合非线性树高和直径生长模型。采用AIC、BIC、对数似然值和似然比检验等模型评价统计指标对不同模型的精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当对树高-年龄关系进行拟合时,b1、b3同时作为混合参数时模型拟合最好;当对直径-年龄关系进行拟合时,b1、b3同时作为混合参数时模型拟合最好。把相关性结构包括一阶自回归结构AR(1)、一阶移动平均结构MA(1)及一阶自回归与移动平均结构[ARMA(1,1)]加入到树高和直径最优混合模型中,一阶自回归结构AR(1)显著提高了树高混合模型的拟合精度,一阶移动平均结构MA(1)显著提高了直径混合模型的拟合精度。模型检验结果表明:混合模型通过校正随机参数值能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因此,混合模型在应用上不但能反映树高和直径的平均预测趋势,还能用方差协方差结构和误差相关性结构校正随机参数来反映个体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Sloboda树高生长模型及其在杉木人工林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要介绍了德国著名生物统计学家B.Sloboda的树高生长模型。本研究将该方程应用于杉木人工林的优势高生长模拟中,获得良好的模拟效果。分析结果认为,用Sloboda树高生长方程拟合多形指数曲线,不会导致指数年龄时的树高与指数级不符的矛盾,同时能确保拐点参数的生物意义,并且用非线型二乘法解方程参数时不需要做任何特殊处理。  相似文献   

17.
树高的测量相比胸径要困难,为了通过树高-胸径模型预测树高,该研究通过收集辽宁宽甸常见4种阔叶树黄波罗、核桃楸、枫桦和灯台树的胸径、树高实测数据,以常见的17个树高曲线对树高-胸径规律进行拟合,通过模型检验指标,筛选出每个树种的最优树高曲线模型,并对筛选出的最优模型进行预测能力检验,结果显示模型有较好的预测拟合能力。  相似文献   

18.
北京低山地区油松人工林立地指数表的编制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使用252块北京市低山地区油松人工林标准地资料,统计分析各标准地优势木平均树高与年龄的关系,以双曲线式拟合树高生长导向曲线,编制出适用于该地区的油松人工林立地指数表;经X2检验、落点检验和树高生长量检验后证明所编表合格;使用该表对252块标准地进行立地质量评价,结果表明,63%的标准地立地质量处在中等水平;油松最适宜生长的立地条件为阴坡厚土.  相似文献   

19.
在黑杨派南方型无性系Ⅰ—63、Ⅰ—69和Ⅰ—72的主要引种区,设立112块标准地,利用获得的原始数据,采用单分子生长模型拟合树高生长曲线,以基准年龄为6年,间距为2米,编制了3个无性系的立地指数表。  相似文献   

20.
根据福州市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利用非线性度量误差联立方程组方法,分别建立基于5种经验生长方程的胸径生长模型和树高曲线模型系统,以均方差(RMSE)、平均绝对偏差(MAD)、决定系数(R~2)和预估精度(P)作为模型评价指标,对比5种模型的拟合效果。结果表明:5种模型的预估精度均大于90%,其中Logistic模型拟合效果最优,胸径生长过程曲线和树高曲线的模型预估精度分别为92.85%和95.15%。经配对t检验,胸径和树高的实测值与预测值之间无明显差异,拟合效果优良。数据分析显示,米槠林分胸径快速生长期滞后于树高快速生长期,均处于林分中、幼龄林时期,然后生长速度逐渐变缓。该模型可以用来描述福州市米槠林分胸径和树高的生长变化规律,在优化模型结构的同时,减少误差对预测结果的影响,并建立了胸径、树高和林龄3者之间的相容性和一致性,为米槠林分的生长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