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麦出苗后要从土壤中吸收氮、磷、钾和一些微量营养元素,通过叶片的光合作用制造营养物质,供给本身生长发育和形成籽粒.土壤中可供小麦吸收的养分包括土壤自身的肥力和当季施入的肥料两部分.根据生产实践和淮北地区土壤的肥力水平,种麦当季不施肥,正常情况下,667平方米小麦产量可达200千克.如计划667平方米产400千克,就需要由当季施肥补充生产200千克籽粒所需的肥料.  相似文献   

2.
<正>一、秋冬种马铃薯施肥推荐方案(1)目标产量1500~2000千克/667平方米(1亩),施纯氮11~15千克/667平方米,五氧化二磷4~6千克/667平方米,氧化钾14~16千克/667平方米。(2)施用1500~2000千克/667平方米有机肥做基肥。若基肥施用了有机肥,可酌情减少化肥用量。对于硼或锌缺乏的土壤,可基施硼砂1千克/667平方米或硫酸锌1~2千克/667平方米。对于缺硫土壤,可基施硫磺2~4千克/667平方米(若使用其他含硫肥料,可  相似文献   

3.
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土壤、小麦、肥料三者之间的关系,在试验的基础上,依据基础地力产量、100kg籽粒产量吸氮量和氮肥当季利用率三大技术参数,应用修正后的斯坦福方程,确定了小麦获得目标产量500kg/667m2、450kg/667m2、400kg/667m2、350kg/667m2时所需的氮肥适宜用量,建立了小麦施肥决策模型和不同产量水平的小麦施肥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小麦N肥用量肥效试验方法,建立小麦产量与N肥用量的肥料效应一元二次方程,并结合小麦和N肥价格,科学制订邓州市砂姜黑土中低产田小麦N肥最佳用量为11.211.8千克/667平方米,最佳产量为460490千克/667平方米;N肥最大用量为13.915.2千克/667平方米,小麦最大产量为470500千克/667平方米;在此基础上,结合砂姜黑土耕地土壤特性,按照N:P2O5:K2O为1:0.4:0.4的比例,制订了邓州市砂姜黑土中低产田小麦施肥配方为:每667平方米施用纯N12千克,P2O54.8千克,K2O4.8千克,目标产量475千克以上。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小麦N肥用量肥效试验方法,建立小麦产量与N肥用量的肥料效应一元二次方程,并结合小麦和N肥价格,科学制订邓州市砂姜黑土中低产田小麦N肥最佳用量为11.211.8千克/667平方米,最佳产量为460490千克/667平方米;N肥最大用量为13.915.2千克/667平方米,小麦最大产量为470500千克/667平方米;在此基础上,结合砂姜黑土耕地土壤特性,按照N:P2O5:K2O为1:0.4:0.4的比例,制订了邓州市砂姜黑土中低产田小麦施肥配方为:每667平方米施用纯N12千克,P2O54.8千克,K2O4.8千克,目标产量475千克以上。  相似文献   

6.
一、范围本技术规程适用于无公害食品茼蒿的生产。二、产地环境 产地环境应符合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NY5010)规定的要求。三、生产技术(一)整地、施基肥宜选上年为非茼蒿种植的地块。底肥采用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施肥与整地相结合,中等肥力土壤每667半方米施腐熟的厩肥2000~3000千克,高肥力土壤每667平方米施腐熟的厩肥1000~2000千克,  相似文献   

7.
棉花常规施肥与配方施肥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试验目的根据精河县棉农施肥习惯及近几年我县土壤养分含量变化趋势,土壤肥料专家根据土壤供肥情况提出肥料配方。经过田间示范,综合比较肥料投入、作物产量、经济效益、肥料利用率等指标,客观评价测土配方施肥效益,为我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参数校正及进一步优化肥料配方提供依据。二、试验设计1.供试作物供试棉花品种为中棉35号。2.试验处理处理1,空白对照,不施肥。处理2,配方施肥,基肥667米2施尿素10千克、过磷酸钙18千克、硫酸钾10千克、硫酸锌2千克;追肥667米2施尿素30千克,分2次追施,于6月26日和7月6日追肥,每667米2每次施15千克。  相似文献   

8.
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参数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无肥基础地力产量平均为5 994.0 kg/hm2,土壤贡献率62%左右,其中,氮素62.9%,磷素93.7%,钾素93.6%.100 kg籽粒氮、磷、钾吸收量,施肥区为2.09、0.57、2.27 kg,不施肥区为1.6、0.55、2.05 kg. 氮(尿素)、磷(过磷酸钙)、钾(氯化钾)肥料利用率平均分别为38.1%、15.6%、24.4%.水稻土土壤当季贡献率、100 kg籽粒吸收氮、钾量及磷肥利用率高于潮土;而100 kg籽粒吸收磷量和氮、钾肥利用率则低于潮土.高肥力水平条件下,土壤贡献率、100 kg籽粒吸收氮量较高,氮肥当季利用率则较低.  相似文献   

9.
一、增施有机肥`试验表明,优质强筋小麦籽粒蛋白质含最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土壤有机质含量为0.8%~2%,则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为10.6%~15%.鉴于目前土壤有机质含量普遍较低的状况,增施有机肥对优质强筋小麦更为重要.一般667平方米应施优质有机肥3000~4000千克或优质腐熟圈肥1000千克.要大力推广玉米、小麦等作物秸秆粉碎直接还田技术,以培肥地力.  相似文献   

10.
<正>夏玉米苗期需肥量少,穗期至花粒期需肥量大,以后逐渐降低。每667平方米(1亩)产量超过.500千克的夏玉米对氮、磷、钾的吸收比例大体为2.9:1:2.9。每生产100千克籽粒需从土壤中吸收纯氮2.62千克,五氧化二磷0.9千克,氧化钾2.64千克。  相似文献   

11.
在精确施氮条件下,通过田间试验比较水稻土高、中、低肥力水平的土壤供氮量、每100kg产量吸氮量及当季氮肥利用率等施肥参数。结果表明,高、中、低肥力水平的土壤对当季水稻的供氮量平均分别为9.53、10.46、8.84kg/667m^2;水稻形成每100kg籽粒产量的吸氮量分别为2.93、2.61、2.62kg;水稻对当季氮肥的吸收率分别为34.42%、30.32%、41.03%。经统计分析,在高、中肥力水平下,精确施氮区水稻产量显著高于常规施肥区,分别增产14.94%、12.29%,而低肥力水平下增产不显著。水稻经济施N量为15.5kg/667m^2。  相似文献   

12.
不同肥力水平下小麦精确施氮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于2007~2009年在常熟市进行了水稻土不同肥力水平下小麦精确施氮试验,结果表明:小麦目标产量400kg/667m2,无氮基础地力产量为195.4kg/667m2,土壤供氮量为3.67kg/667m2,百kg籽粒吸氮量为2.38kg,氮肥的当季利用率为33.1%;目标产量350kg/667m2,无氮基础地力产量为177.9kg/667m2,土壤供氮量为3.57kg/667m2,百kg籽粒吸氮量为2.16kg,氮肥的当季利用率为34.4%;目标产量300kg/667m2,无氮基础地力产量为161.3kg/667m2,土壤供氮量为3.09kg/667m2,每百kg籽粒吸氮量为2.14kg,氮肥的当季利用率为34.7%。  相似文献   

13.
通过3414试验研究灰棕紫沙土玉米氮磷钾的施肥效应,初步摸清华蓥市灰棕紫沙土对玉米的土壤供肥量,玉米的最佳经济效益施用量为:N 9.45千克/667平方米、P2O52.09千克/667平方米、K2O1.85千克/667平方米,可获得产量380.06千克。  相似文献   

14.
1、小麦。小麦追肥应在3叶期,每亩追施13~18千克硝酸铵或9~12千克尿素。小麦后期根系从土壤中吸收肥力的能力减弱,故应在抽穗开花期根外追肥1次,每亩可用磷酸二氢钾150克,三十烷醇原液1.5毫克对水20千克配制成混合溶液喷雾;也可每亩用磷酸二氢钾200克,加尿素1千克,对水30千克  相似文献   

15.
通过3414试验研究灰棕紫沙土玉米氮磷钾的施肥效应,初步摸清华蓥市灰棕紫沙土对玉米的土壤供肥量,玉米的最佳经济效益施用量为:N 9.45千克/667平方米、P2O52.09千克/667平方米、K2O1.85千克/667平方米,可获得产量380.06千克。  相似文献   

16.
一、整地施肥充足的底肥是获得高产的重要因素,栽培时应选择肥力水平中等偏上的土壤,一般要求每亩施有机肥10000千克(8-10平方米),或沤制好的鸡粪5-8平方米,三元复合肥100千克(硫酸钾30千克),二铵30千克,过磷酸钙100千克,把肥料均匀撒于地面,深耕地25-30厘米,然后耧耙2-3遍,把地面整平,按行距起垄。  相似文献   

17.
玉米生长发育个阶段对氮、磷、钾肥料的吸收数量是不同的,根据玉米的需肥规律,合理及时地施肥时玉米高产的关键,合理及时地施肥是玉米高产的关键。一般来说每生产100千克玉米籽粒,需从土壤中吸收氮素2.8~3千克、磷素2.1~2.5千克、钾素2.5千克。其中春玉米吸收氮素3.74千克、磷素1.14千克、钾素3千克;套种玉米吸收氮素2.59千克、磷素1.1千克、钾素2.6千克。  相似文献   

18.
高肥力田:目标产量650千克/667平方米,施有机肥1000~1200千克作基肥;推荐单质化肥配方为:尿素11~13千克,普钙15~20千克,硫酸钾8千克;667平方米施三元复混肥(14∶6∶5)35~40千克。中肥力田:目标产量600千克/667平  相似文献   

19.
高产麦田再上新台阶,在解决水肥矛盾之后,土壤板结耕层浅就成为重要的障碍因素。为此,采用深耕破犁底的耕作方法解决土壤板结,增加活土层,取得抗旱保墒、提高壤土肥力的效果,667平方米小麦产量589.6千克,比对照田增产90千克。其配套技术如下:一、深耕加深松,打破犁底层采用一畜  相似文献   

20.
笔者于2007~2009年在常熟市水稻土不同肥力水平上进行了水稻精确施氮试验,结果表明:高肥力水平下水稻目标产量600kg/667m2,无氮基础地力产量为407.1kg/667m2,土壤供氮量为7.01kg/667m2,百kg籽粒吸氮量2.21kg,氮肥当季利用率35.9%;中肥力水平下,目标产量550kg/667m2,无氮基础地力产量为388.6kg/667m2,土壤供氮量为6.35kg/667m2,百kg籽粒吸氮量2.11kg,氮肥当季利用率35.2%;低肥力水平下,目标产量500kg/667m2,无氮基础地力产量为363.7kg/667m2,土壤供氮量为5.76kg/667m2,百kg籽粒吸氮量2.03kg,氮肥当季利用率37.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