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东昆嵛山自然保护区植被及赤松保护价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山东昆嵛山自然保护区主要植被类型———赤松天然次生林分布及其在植被区划中重要地位的分析,阐明保护赤松天然次生林、以赤松为主要建群种的针阔混交林对保护区建设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东宁赤松引种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九六五年省林局造林处从黑龙江省东宁县引进赤松,分别在凌源县欺天、阜新县大板、康平县张家窑、开原县南城子等林场栽培,现在已有十三年之久,兹将引种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东宁赤松的生物学特性东宁赤松(Pinus.densiflora)是赤松的一种,在东宁地区地理环境长期作用下,形成了一定的生态型,为和我省赤松加以区别,我们称它为东宁赤松。乔木,高达30米左右,胸径1.3米左右。树干上部树皮红褐色,薄皮脱落,叶2针一束、长8—12米,球果成熟后呈暗黄色或浅褐黄色,种鳞较薄、鳞盾平。喜光树  相似文献   

3.
原产于黑龙江省东宁等地区的赤松(Pinus densiflora Sieb et Zucc),在该地区自然环境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一种生态型,为和我省的赤松加以区别,称之为东宁产赤松(以前习惯叫做东宁赤松,因《中国树木志》中无此种,故不以此命名)。该树种具有寿命长、速生性持久、抗病虫能力强  相似文献   

4.
赤松毛虫危害赤松、黑松和火炬松。但在相同条件下3种松树的受害程度各有差异。经研究证明。松树的抗虫性,由其生物学特性、针叶表皮细胞结构、以及针叶含脂量多少有关。火炬松和黑松的抗虫性比赤松较强,火炬松受害后的恢复能力又强于黑松和赤松。  相似文献   

5.
依托昆嵛山森林生态定位观察站40块永久性样地,以昆嵛山腮扁叶蜂虫口密度代表为害程度,比较不同样地赤松2006—2008年的平均胸径生长量的差异,并比较了赤松枝条受到连年连续取食或分年度取食后的生长差异,从中评判昆嵛山腮扁叶蜂为害对赤松林分的局部与整体的影响。结果表明:遭受连年取食和分年度取食后的赤松,当年生枝条长度差异显著;同时,生长率差异也显著。根据赤松枝条在3 a受到的为害情况看,赤松枝条当年的生长不受当年昆嵛山腮扁叶蜂取食的影响,但受前一年取食影响:即当前一年虫口密度较大时,赤松当年生枝条的生长受到一定的抑制,反之则影响不大。腮扁叶蜂连续在前年和去年为害2年,会严重降低赤松当年生枝条生长量。通过比较2006年至2008年37块样地赤松胸径的增长量,赤松胸径在不同虫口密度为害下,增长量没有显著差异。这说明昆嵛山腮扁叶蜂为害对树木生长的影响是局部而非整体,在短期内仅从赤松枝条的生长上难以评判其对林分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日本赤松(Pinus densiflora)是扦插非常困难的树种。为了提高赤松扦插成活率,使之及早应用于赤松育种,特别是培育出大量无性系苗木,同时为提高其它生根困难树种的扦插技术提供借鉴,作者经过长期的试验研究,对赤松扦插的若干基础问题,尤其与生根有关的  相似文献   

7.
前言首先使赤松幼树高密度生长,是赤松天然更新获得成功的首要条件,至少每公顷必须有5万株以上的幼树。实际上每公顷生长10万株以上的幼树的更新地也不少,一开始就成了高密度状态。相反,如果这种高密度一直继续下去,随着生长进一步变得过密,对雪和风的抵抗力变弱,将会产生倒伏,林分终于受到破坏。因此,在赤松天然更新地,为了适应赤松的生长,使生长株数逐渐减少的密度管理作为初期的抚育作业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燕崖乡神清宫有一棵20多米高的千年赤松需要采取措施复壮拯救。5月28日下午,全国著名古树复壮专家丛生教授来到现场,在丛教授的指导下沂源县园林部门对这棵有着1200多年树龄的赤松进行复壮,让它重新焕发了生机。同时,淄博市将分批对具有代表性的6株濒危古树名木实施修补、复壮措施。沂源县燕崖乡神清宫的这棵赤松,相传是鬼谷子唐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赤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立地因子对赤松生长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坡向、坡位及坡度对赤松树高、胸径和蓄积量的生长均有显著影响;赤松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及平均蓄积量最高的是下坡,比中坡分别高出14.18%、5.91%、6.31%,比上坡分别高出49.31%、45.82%、24.57%;赤松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及平均蓄积量均以阳坡最高,分别比半阳坡高13.54%、1.76%、4.27%,比半阴坡高16.17%、3.36%、7.47%,比阴坡高60.70%、24.23%、22.38%;赤松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及平均蓄积量最高的是斜坡,分别比陡坡高出36.45%、22.57%、17.87%。综上所述,不同坡位、坡向、坡度对赤松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影响,赤松适宜生长的坡位、坡向和坡度因子为下坡、阳坡和斜坡。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章古台沙地樟子松、赤松、油松人工林天然更新规律、密度、生长指标的测定及覆盖对其1年生幼苗越冬保存率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1、种松树人工林更新方式主要为林隙翌新和林缘更新,赤松有林下更新。降水量的大小显著影响天然更新密度和越冬保存率,降水量大的年份天然更新密度大、越冬保存率高。试验地内1年生幼苗天然更新的密度大小为赤松〉樟子松〉油松;自然越冬保存率大小为油松〉赤松〉樟子松。围封区内自然越冬存活下来的2年生以上幼树天然更新的密度大小为赤松〉油松〉樟子松。7年生林缘天然更新3树种生长指标大小分别为树高——赤松〉油松〉樟子松,地径——油松〉樟子松〉赤松,侧枝数和枝条总生长量——油松〉赤松〉樟子松。1年生幼苗经覆盖后越冬保存率远高于未覆盖的,因此应采取覆盖等人工促进措施,保证樟子松、赤松、油松1年生幼苗安全越冬。  相似文献   

11.
光周期对赤松苗木的形态建成和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光周期可诱导赤松苗木(1-0)产生大量的二针一束针叶和侧枝,其由当年异态发育转化为同态发育,使需两年才能完成的形态建成,在一年内完成;光周期还具有促进赤松苗木生长的作用,其生物量比未进行光周期处理的生物量增加23—83%;赤松苗木所需补光时间在5月初到8月初。  相似文献   

12.
一、朝鲜松茸生产概况 1、松茸分布:朝鲜赤松资源很丰富,气候适宜松茸的生长.在拔海高度八百米以下的赤松林中几乎都有分布,但主要集中在咸镜南、北道,江原道的东部沿海;其次是平安南道的阳德,东仓郡为中心的中部浅山区;而慈江道、两江道及西海岸很少分布.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文登市有赤松天然林地32万亩,1980年开始实行封山育林工程建设。经过调查,20多年封山育林对赤松自然更新作用影响巨大。赤松林地平均植被盖度、郁闭度、林木蓄积量分别由封育前的60%、0.2和5.8万立方米,提高到现在的98%、0.9、23.4万立方米。  相似文献   

14.
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和赤松(P.densiflora)是重要的用材与绿化树种,随着大面积油松和赤松人工林的栽植与成林,油松和赤松疱锈病亦相继发生。油松与赤松疱锈病是两针松类枝干上的重要病害,早于1966年在辽宁省海城地区的赤松人工林内发现,近年来,清原县海阳林场及内蒙古昭乌达盟喀喇沁旗旺业甸林场、宁城县黑里河林场的油松与赤松接续发生。据清原县海阳林场1980年的初步调查,有的林分发病率达  相似文献   

15.
对辽东主要地区发生落针病的赤松针叶上采集病害标本,室内进行分类鉴定,确定了在赤松针叶上有5种真菌,均是活体寄生。按照Minter(1981)分类标准进行了形态学种的分类鉴定,最后确定了5种真菌的分类地位,5个种分别为针叶树散斑壳菌、松散斑壳菌、光亮散斑壳菌、雪松散斑壳、小环绵盘菌。其中有3个种为我国赤松寄主上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16.
赤松(Pinus densiflora)是我国北方主要用材和绿化树种之一。研究赤松从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至花粉粒成熟的过程和规律,了解这一过程中各主要发育阶段细胞学和形态学间的相关关系,对研究赤松有性生殖和遗传过程,指导赤松育种工作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为此,作者于一九八一年四月下旬至五月下旬,对赤松从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至花粉成熟的全部过程进行了系统的观察。  相似文献   

17.
日本赤松良种选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赤松别名日本赤松Pinus densiflora Sieb、et Zucc、,松科常绿乔木,高可达30m。是沿海丘陵区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国内主要分布于黑龙江东部、吉林长白山区、辽宁中部至辽东半岛,山东主要分布于胶东沿海山地丘陵地区,蒙山、泰山亦有分布。赤松垂直分布可达海拔900m,但以海拔500m以下的地方为宜。  相似文献   

18.
胶东丘陵区典型赤松人工林的生长特征与土壤理化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胶东丘陵区15块典型赤松人工林样地为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研究了不同林龄和密度赤松人工林的树高、胸径和冠幅生长特征,探讨了林地土壤的理化特性。结果表明:赤松人工林的树高、胸径和冠幅随林分密度增加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前期生长速度较快,在0-18年间的年均生长速率要明显高于18-65年间的生长速率。赤松人工林土壤容重处于0.94~1.66 g/cm3之间,整体较为适中,土壤粘粒含量普遍较低。赤松人工林土壤的通透性较好,保水能力较强。供试赤松林地土壤pH值均表现为酸性,土壤EC普遍很低。林龄较高的赤松人工林土壤CEC较为适中,而低林龄赤松林地土壤CEC处于"很低"等级。土壤有机质含量处于中等或以上水平;全氮和有效氮含量整体较高,而有效磷含量很低,有效钾含量整体较为适宜。胶东丘陵区赤松人工林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均较为稳定,各指标在不同样地间的变异均为中等强度。  相似文献   

19.
天然赤松立木干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吉林省延边天然赤松集中分布地区,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测定了384株天然赤松样木的相关资料。以胸高形数、实验形数、部分正形数和希费尔形率作为赤松立木形指标,研究分析了赤松立木干形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胸高形数与实验形数都随着胸径和干高的变化而变动。但实验形数的变动系数(10.47%)比胸高形数(11.72%)小。延边天然赤松的平均实验形数为0.40。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对山东半岛不同立地的赤松林群落进行自然更新状况、林内草本层、灌木层和赤松生长量指标调查和测量。结果证明,在土壤条件相近似的条件下,阳坡地赤松自然更新状况较优于阴坡,草本层生物多样性阳坡较优于阴坡,灌木层物种多样性阴坡和阳坡较为接近,阴坡赤松林的生长指标及材积生长量较优于阳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