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采用He-Ne激光辐照对增强UV-B辐射后小麦幼苗的损伤修复作用进行了研究。小麦种子在盛有湿滤纸的培养皿内25℃下进行萌发。萌发后小麦幼苗在经10.08kJ?m-2?d-1的增强UV-B辐射,然后再用10mW?mm-2的He-Ne激光进行辐照。通过小麦幼苗叶片多胺含量、多胺氧化酶活性及膜脂过氧化物的变化,测定了He-Ne激光对小麦UV-B损伤的修复情况。结果表明,多胺、多胺氧化酶、膜脂过氧化物的变化同小麦幼苗损伤的修复的能力相关联。He-Ne激光辐照可使由增强UV-B辐射后诱导叶片升高的多胺含量降低。增强UV-B辐射对多胺氧化酶活性和膜脂过氧化物呈促进的作用。显示He-Ne激光对多胺氧化酶由于增强UV-B辐照造成的伤害有一定的修复。  相似文献   

2.
为有效应对增强的紫外-B辐射对作物的影响,利用低剂量的He-Ne激光和紫外-B处理花生幼苗,研究激光和增强的紫外-B对花生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显示:增强的紫外-B辐射显著降低了花生幼苗光合色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导致叶绿体膜电导率提高,抑制了叶绿体的电子传递速率,使叶绿体光合作用酶的活性降低.而激光与紫外-B辐射复合处理能显著提高花生幼苗的光合色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叶绿体膜电导率降低,紫外-B辐射造成的膜离子泄漏率减小;同时激活光合作用酶的活性.He-Ne激光对受增强紫外-B辐射伤害的花生幼苗光合作用具有明显的修复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耐辐射球菌DNA修复机制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耐辐射球菌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耐辐射的原核生物,是研究DNA损伤与修复的模式生物.根据国内外实验室和本实验在耐辐射球菌研究上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本文从该细菌的结构特征、分子防御机制、重要修复基因、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等方面综述了耐辐射球菌在DNA修复机制方面取得的进展,探讨了未来揭示该细菌独特高效的DNA修复分子机理可能采取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臭氧衰减导致地表紫外辐射增强,而紫外线辐射对植物表皮细胞的DNA具有损害作用,可导致环丁烷嘧啶二聚体和6,4-光产物的形成.植物DNA对UV-B辐射的响应具有一定的敏感性,这种敏感性与不同的UV-B辐射剂量和不同植物细胞的原生质体有关,表现出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植物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修复紫外诱导的DNA损伤,主要包括光修复、碱基切除修复、核苷酸切除修复和重组修复等.DNA的修复能力与紫外辐射的剂量在一定程度上呈正相关.概述了对紫外辐射引起的DNA损伤、植物DNA对UV-B辐射响应的敏感性、损伤的修复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试验表明,CO_2激光和微波对~(50)Co照射引起的玉米种子损伤有修复作用.但~(60)Co。辐射后,损伤的程度应有个极限值Sα。在Sα值内,CO_2激光或微波的照射量是在刺激区,则对~(60)Co辐射损伤的修复作用显著,如果两种因素同时进行.则修复作用十分显著,其效果并非是两种因素之和.如果CO_2激光的照射量是在抑制区的前半部分,对损伤无修复作用;激光照射量是在抑制区的后半部分,则对损伤起加重作用.当~(60)Co辐射后损伤程度超过Sα值.则CO_2激光或微波照射量多大,对损伤都无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6.
水稻经过He-Ne激光辐照处理后对其L1代的幼苗生长有促进作用。辐照时间延长,效果愈明显,对L2代植株的生育期、株高、穗部结构、粒重等性状均可诱发明显的变异。经过对L3和L4代的观察证明:激光诱发的性状变异是可以遗传的,并且表现分离世代少,稳定快等特点,激光诱发的水稻突变体可以在育种中利用,较长时间的He-Ne激光辐照是一种有效的诱变手段。  相似文献   

7.
DNA损伤,修复与突变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DNA分子是生物细胞中易受辐射损伤的敏感分子或称靶分子。a射线,X射线,r射线、紫外线等辐射因子对DNA结构造成的任何改变都可能导致细胞突变、癌变甚至死亡。电离辐射诱DNA损伤主要有碱基损伤、单链断裂、双链断裂等。  相似文献   

8.
激光诱变对洋葱须根的生物学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CO2激光和He-Ne激光辐射洋葱两个品种的湿种子,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重复3次,利用生物统计学和生理生化的方法,从个体及生化水平上考查激光诱变洋葱L1代须根的生物学效应,结果表明:在须根长、须根数、须根重、须根活力等方面,表现为不同处理引起的生物学效应差异,激光种类不同,须根长的变异达到5%的显差异,激光剂量不同引起须根数变异达5%的显水平,激光辐射对洋葱根系活力表现刺激效应,可作为激光诱变洋葱育种参考。  相似文献   

9.
采用CO2激光和He-Ne激光辐射白皮洋葱2个品种的湿种子,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重复3次,利用生物统计学和生理生化的方法,从个体及生化水平上考查激光诱变白皮洋葱L1代须根的生物学效应,结果表明,在须根长、须根数、须根重、须根活力等方面,表现为不同处理引起的生物学效应差异,激光种类不同,须根长的变异达到5%的显著差异,激光剂量不同引起须根数变异达5%的显著水平,激光辐射对洋葱根系活力表现刺激效应,可作为激光诱变白皮洋葱育种参考.  相似文献   

10.
用不同剂量的 He-Ne 激光照射蚕豆干种子、湿种子、去皮湿种子和发芽种子,引起细胞发生变异。变异类型既有小核细胞和染色体断片,也有落后染色体及染色体数目变异。小核细胞的百分数从对照为0.47%增至3.09%,染色体总畸变率(断片+落后染色体+数目变异)从对照为1.24%增至8.88%。He-Ne 激光的剂量是17、34,68、102(J/cm~2)。在剂量为17—102(J/cm~2)的范围内,小核细胞的百分数和总畸变率都随剂量的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