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植物检疫工作,是代表国家执行法规的工作;《植物检疫证书》是具有法律效应的证书。植物检疫证书的签发,关系重大;它既关系到调入地农业生产的安全,又关系到货物质量,同时也代表着调出地的检疫工作水平,和货物产地病虫杂草发生情况等。因此必须认真履行签证手续,仔佃填写证书内容。笔者接触过各级鉴发的国内《植物检疫证书》,总的看来,手续建全并且填写完全  相似文献   

2.
我省各地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发布的《植物检疫条例》和有关文件精神,1986年狠抓了产地检疫工作。一年来,产地检疫的组织工作不断完善,检疫范围,作物种类不断扩大和增加,繁育的种苗质量不断提高,产地检疫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全省各地种苗产地检疫工作由点到面,逐步提高扩大。开展产地检疫的县、市,由1984年的20个扩大到1986年的61个,并建立了一批小麦、棉花、水稻、玉米、桑树、大豆、苹果、柑桔、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浙江省以桃梨为主的果苗流通日趋频繁,果苗基地随之扩大,新辟果园增多。在产地调查和调运检疫中,发现细菌性根癌病随果苗调运的传播较为普遍。例如,1989年12月21日,浙江省农科院安溪果试场拟出圃的果苗中,梨苗600株,有根癌病病株14株,病株率2.33%,桃苗700株,有病株13株,病株率1.86%。同年12月30日对杭州大观山果园4000余株甜柿苗产地检查,根癌病发病率为  相似文献   

4.
王晓亮  姜培  闫硕  冯晓东 《植物保护》2021,47(2):207-213
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分别从产地和调运环节管控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随植物及其产品传播扩散风险,是我国农业植物检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全面免征国内植物检疫费后,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的工作任务加重,给整个植物检疫系统,特别是基层植物检疫机构提出了更高的工作要求。为了摸清我国农业植物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的基本情况,本文系统收集整理了2018年全国农业植物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的相关数据,重点分析了各月度情况、各省(区、市)情况、不同农作物情况的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工作,总结了我国农业植物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现状,为我国农业植物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的下一步工作探明方向。  相似文献   

5.
《植物检疫》1994,8(2):117-118
山东省产地检疫工作开展情况山东省植保植检站抓好产地检疫是做好调运检疫的基础,如何切实做好产地检疫工作,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是我们几年来一直力争努力实现的目标。据统计,1988~1992年全省对各种农作物种苗实施产地检疫的面积达125.8万hm2,按...  相似文献   

6.
刘培廷  康登科 《植物检疫》1994,8(5):307-308
种苗产地检疫的几点做法刘培廷,康登料(安徽省六安地区植检植保站六安市237000)1结合实际突出重点,认真实施产地检疫近十年来,我区种苗产地检疫工作,结合实际,突出以水稻、小麦、棉花、桑苗为重点,兼顾大豆、油菜、杂交西瓜等。在进行全面疫情调查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实施条例》第十九条在《检疫法》的基础上对进境应检物随附检疫证书作出了更为详细具体的规定:“向口岸动植物检疫机关报检时,应当填写报检单,并提交输出国家或者地区政府动植物检疫机关出具的检疫证书、产地证书和贸易合同、信用证...  相似文献   

8.
产地检疫概念在植物检疫实践中产生、演化.由于产地检疫概念误区,有时产地检疫规程程序没有完全纳入产地检疫工作,产地检疫也就没有发挥应有作用,甚至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本文通过产地检疫概念演化、程序、作用等的分析,希望能走出产地检疫概念误区,使产地检疫走向规范,生产无检疫对象良种,控制危险性病虫害传播蔓延.  相似文献   

9.
为了加强对潜伏的危险性植物病、虫、杂草及其他有害生物的检疫,防止其随植物材料的国际交换而传人,我国正着手兴建国外引种入境后隔离检疫圃。为借鉴国外经验,现将苏联植物隔离检疫圃的设置和管理情况略作介绍。早在50年代初期,苏联就开始建立植物隔离检疫圃,并在长期的工作中,总结出一套适合其本国情况的管理经验,和其他国家相比,颇有特点。  相似文献   

10.
1 产地检疫产地检疫是查清病情分布,主动地把检疫工作做在种苗调运之前,包括现场诊断和病情调查。1.1 现场诊断根据茎线虫危害甘薯的症状,进行现场检查,确定有无此病发生。1.1.1 苗期症状  相似文献   

11.
隔离圃工作在我国是一项新兴事业,国外虽有不少经验借鉴,但各国国情不同,必须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隔离检疫工作的路子。双桥植物检疫隔离圃(检疫圃)为中澳合作项目,经过近9年的筹建,已具有开展工作的部分场所,有空调温室28间、温室工作问13间计868m~2,小温室171m~2,网室500m~2。实验室备有一般设  相似文献   

12.
正确分析和认识植物检疫工作现状,研究发展对策,对搞好新形势下植保工作,保护农业丰收,全面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意义重大。1陕西植检工作的回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陕西省植物检疫工作的发展大体经历了3个阶段。1)以产地检疫为主阶段(1987年以前)。期间,一是先后2次开展了棉花枯、黄萎病,毒麦,玉米干腐病等疫情的大面积普查,准确地掌握了疫情分布情况。二是进行了严格的产地检疫,1983~1987年,全省产地检疫面积200万亩,生产健康种子0.75亿kg、苗木1亿株以上;三是初步摸索出水稻等作物产地检疫操作规范。2)以调运检疫为…  相似文献   

13.
产地检疫是防止检疫性有害生物从源头传播蔓延的根本途径,是最为经济、有效的检疫控害手段。宁津县小麦良种生产历史悠久,小麦良种繁育面积广,检疫工作数量大,本文介绍了笔者多年来在基层产地检疫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以小麦产地检疫为例就如何加强基层农业产地检疫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汤水生 《植物检疫》1993,7(5):397-398
实施种子、苗木基地产地检疫,是整个植物检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植物检疫的一项基础工作。通过多年的实践证明,搞好植物检疫,必须坚持以产地检疫为基础,调运检疫为依据,辅之以邮包检疫、关卡检疫、市场检疫,采取分级服务,部门配合,层层把关,处处防疫等综合检疫措施,才能取得植物检疫工作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15.
一、种苗产地检疫的概念种苗产地检疫包括以下几点措施:(1)开展检疫对象调查,全面掌握其分布范围及发生规模;(2) 选择无检疫对象发生的地区和单位(农场、苗圃等),建立种子或苗木繁殖基地 (3) 作好繁殖材料的检疫检验和严格选择,认真进行消毒灭菌处理;(4) 注意施肥灌水和病虫防治,加强田间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甘肃省定西市马铃薯产地检疫工作开展情况及人员与设备配备情况,指出了马铃薯产地检疫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检疫法规宣传不够和供种要求不同导致漏报、产地检疫执法难、执法工作存在缺位、检疫服务能力不足等,并相应提出了加强宣传、严格植物检疫应检产品登记制度、实施马铃薯产地检疫申报制度、建立长期的植物检疫检查制度、强化技术培训和设施设备、加快植物检疫信息化建设等建议,以做好马铃薯产地检疫工作。  相似文献   

17.
产地检疫是植物检疫的重要一环。在作物生长期开展检疫 ,观察作物上发生的病虫害比较直观、可靠 ,一旦发现疫情可及时处理 ,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因此产地检疫具有高效、经济、准确的特点。近年来 ,我省各级植物检疫机构不断探索适应新形势的新做法 ,积极开展产地检疫 ,为农业生产更好地服务。本文就开展产地检疫的有关做法和今后做好此项工作的思路作一探讨。1 产地检疫的做法1 1 严格申报制度 ,协助种苗生产繁育单位选择无害基地近年 ,由于国内外农产品的频繁调运 ,不断有新检疫性病虫传入我省 ,为保障健康良种的安全生产 ,我省各级植物检…  相似文献   

18.
灭菌处理是植物病害研究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检疫圃是病害检疫的重要场所,因此,需要做好灭菌处理,而且在某些环节上要求得更严格。检疫圃的灭菌处理有许多方法和普通灭菌处理是相同的。但有些灭菌处理,有它的特殊之处。特别是土壤消毒、温室用品消毒和病株销毁等方面。所以就这三方面谈一谈我们的工作情况。土壤消毒因为检疫圃检疫是生长期检疫,所以必须准备植物赖以生存的基物,当然土壤是最简单也是最常用的一种。土壤消毒有它的特点,也有它的难  相似文献   

19.
方中富 《植物检疫》1996,(2):119-120
谈谈产地检疫在植检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方中富(浙江省云和县植物检疫站323600)产地检疫就是对种子苗木等繁殖材料及应施检疫的植物产品在原产地进行检疫。产地检疫作为植物检疫重要的组成部分,这几年来不同程度地被一些检疫人员所忽视。1产地检疫存在问题1.1没...  相似文献   

20.
中国加入WTO后 ,植物检疫工作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新的发展机遇。当前 ,我省植物检疫工作还存在多方面的不适应 ,亟待更新观念、加强管理 ,确实防止检疫性有害生物传播蔓延、保护农业生产安全。1 山西省植物检疫现状山西省各市 (地 )县在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均设置了植物检疫机构 ,其主要职责是宣传植检法规、制定工作计划、实施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核发农业植物检疫登记证、开展农业植物有害生物疫情普查、国外引种检疫审批和引种后的疫情监测、检疫人员的管理和培训、完成上级部门的工作任务。近年来我们主要开展以下工作。1 1 认真宣传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