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陇鉴9343(原系谱号93-4-14-2-1-1)是甘肃省农科院植保所以贵农22为母本、普通小麦兰天1号为父本经常规杂交、系统选育而成的抗锈、丰产冬小麦新品种。2002~2004年该品种参加甘肃省天水市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5年12月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为:2005013)。  相似文献   

2.
任喜宏 《麦类作物学报》2019,(5):F0003-F0003
静麦4号是甘肃省静宁县种子管理站以抗条锈病、品质优异的自育品系(D5003-1×RAH122)F1为母本,D282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和应用分子标记技术选育而成的优质抗病旱地冬小麦新品种。于2015年12月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甘审麦2015010。  相似文献   

3.
陇紫麦1号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针对甘肃省旱地冬小麦生产对品种抗旱性、抗寒性、抗病性要求较高的特点,于2001年以漯珍1号为母本、陇鉴127为父本配制组合,用陇鉴127为父本连续回交两代后,通过系谱法和异地抗病性鉴定选育的小麦新品种。2014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甘审麦2014012)。1特征特性该品种强冬性,中熟,生育期275 d,比亲本陇  相似文献   

4.
庄浪13号是庄浪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于2002年以兰天15为母本,豫麦53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经7年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原代号02-116。于2017年12月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20180018。  相似文献   

5.
中梁25号是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小麦抗锈育种中心1993年以八倍体小偃麦中间材料"中四"与普通小麦复合杂交所得F1代材料选系92348F1为母本,92553F1为父本进行二次杂交,并经多年连续选育而成的冬小麦新品种(原系谱号为93646-13-6-2).该品种2004年6月通过甘肃省科技厅技术鉴定,2007年通过品种审定,定名为中梁25号.  相似文献   

6.
育1号是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和武威市农作物良种繁育场合作,以从宁夏引进的504为母本,意大利品种LAMPO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杂交组合为504/LAMPO.2008年1月该品种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甘育1号.  相似文献   

7.
<正>福地315是张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与张掖市福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合作,以7095为母本、宁春39号为父本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高产抗倒伏春小麦新品种,于2017年1月通过甘肃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甘审麦20170003。1特征特性福地315属普通小麦品种,春性,幼苗直立,叶色深绿。生育期102d,株高87.2cm,长芒,白穗,穗长方形,籽粒白色、椭圆形、角质,穗粒数  相似文献   

8.
抗条锈小麦新品种—兰天40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兰天40号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与天水农业学校于2010年以兰天30号为母本、济麦22号为父本配置杂交组合,通过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抗条锈病小麦新品种。2020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甘审麦20200008。1 特征特性该品种半冬性。全生育期228~268 d, 平均熟期比对照品种兰天33号晚熟1 d。幼苗半直立,叶色深绿,分蘖力较强,成穗率一般。株高69.0~97.0 cm, 株型紧凑,抗倒性较强。旗  相似文献   

9.
冬小麦新品种陇育5号是陇东学院农林科技学院应用双亲优势互补的杂交育种原理,以西峰20号为母本、庆农4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品系代号9446—6—2—1—1—3。2002年参加新品系鉴定试验,2003—2005年参加品种(系)比较试验,2006—2008年小面积推广示范,2009年、2010年2年参加甘肃省陇东片冬麦区域试验,2011年参加甘肃省冬小麦生产试验,2012年1月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甘审麦2012012)。  相似文献   

10.
<正>临麦37号(原品系代号06-066-12)是临夏回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农作物育种所以辽春6号为母本,以临麦32号为父本进行杂交,经南繁北育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春小麦新品种。2019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甘审麦20190003。1特征特性该品种属普通春性小麦,中熟品种,生育期103 d。幼苗直立,叶色深绿,旗叶上举,株型紧凑,株高106 cm,穗呈长方型,顶芒,白颖壳,群体均匀整齐,千粒重38.78 g,  相似文献   

11.
小麦新品种小山9659(系号9659MO-12-0-5)是张家口市农科院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合作,1996年以含有粗厚山草细胞质的D2型核质杂种小麦品种小山2134为母本、普通小麦品种中81449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经二次回交、多年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核质杂种春小麦新品种.该品种2003年参加品系鉴定试验,2004-2005年参加两年品种比较试验,2006-2008年参加河北省春小麦品种区域试验,2008年参加同组生产试验,2009年4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冀审麦2009001号.  相似文献   

12.
天选43号(原代号天9362-10)是甘肃省天水市农科所小麦育种中心1993年以自育中间材料8845-01-01-1-1为母本,以抗源材料贵农22号(簇毛麦\硬粒小麦\\普通小麦)作父本杂交,采用系谱选择法经多年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13.
正科农2009是以小偃6号与黑麦品种German White远缘杂交获得的1BL-1RS易位系材料148为母本,以八倍体小偃麦BE-1为父本,经过杂交、回交、辐射诱变,与普通小麦科农1095进一步回交选育的小麦-黑麦-偃麦草三属杂交新品种。该品种于2011-2014年参加河北省冀中南优质组冬小麦预备、区域和生产试验,2015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冀审麦2015004号,审定名为科农2009。  相似文献   

14.
临麦31号由甘肃省临夏州农科所以甘肃省农科院品资室引进的抗锈材料MY5930为母本,自育丰产抗倒品系9034—1—13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04年通过甘肃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5.
小山8645是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与张家口市农科院合作,1998年以D2型核质杂种小麦小山2134(粗厚山草细胞质)为母本、优质面条专用小麦品种NCW4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分离后代结合生化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春小麦新品种,系号为NC8645.2005年参加品系鉴定和品种比较试验,2006-2008年参加河北省春小麦品种区域试验,2008年进行生产试验.2009年4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品种审定,审定编号:冀审麦2009003号.  相似文献   

16.
<正>武春8号(原代号D68-20)是甘肃省武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和武威市武科种业有限责任公司1996年以引进种质石1269作母本、2014作父本杂交,经多年北育南繁选育而成的春小麦新品种。两亲本均引自宁夏石嘴山市农技中心。该品种2012年2月通过甘肃省品种审定(审定编号为甘审麦2012003)。  相似文献   

17.
高原584是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生态农业研究中心郜和臣研究员等培育的节水型春小麦新品种,原代号91D58-4,1999年11月25日经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定名为“高原584”,2003年2月26日又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审定。1 品种来源 高原584采用多亲本复合杂交选育而成。其杂交组合为[(80642×高原338)F_1×(80-143×高原 472)F_(3~5)]F_2×多年生一号。1991年定型,属普通小麦 Lutescens AL.变种。  相似文献   

18.
抗条锈丰产旱地小麦新品种-兰天18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兰天18号是甘肃省冬小麦研究所以持久抗条锈性品种Flinor为母本,以洛夫林13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冬小麦新品种,2003~2005年参加甘肃省天水市高山组区域试验,2005~2006年进行生产示范,2007年1月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为2007009).  相似文献   

19.
酒彩1号是本站选用棕色棉花品系9734做母本,用早熟、丰产、优质、高抗枯萎病品种酒棉1号做父本,次年用父本进行回交,后代按照育种目标连续强化选择,定向培育而成,具有絮色均匀、早熟、丰产、优质、抗病等特点。2009年1月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审定编号:甘审棉2009004。  相似文献   

20.
抗病丰产旱地小麦新品种-兰天19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兰天19号是甘肃省冬小麦研究所以抗条锈基因Yr12载体品种Mega为母本,以兰天10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冬小麦新品种,2004~2006年参加甘肃省陇南片高山组区域试验,2005~2006年进行生产示范,2007年1月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为20070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