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红花大金元为试材,采用套盆设计和基质栽培盆栽试验,精准控制烟株不同时期的供氮比例,研究了3种氮素供应模式(伸根期、旺长期和成熟期供氮比例各为25-45-30、30-55-15、40-60-0)对烟株生长发育、成熟期NR酶、GS酶、烤后烟叶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总供氮量一致的条件下,适当增加伸根期、旺长期施氮比例,降低甚至停止成熟期供氮,有利于促进烟株生长发育,降低成熟期NR酶、GS酶活性,控制含氮化合物的合成,从而促进成熟落黄;烤后烟叶物理性状更优,叶片大小降低13.87%27.32%,单叶重减小17.39%27.32%,单叶重减小17.39%37.99%,叶质重降低4.39%37.99%,叶质重降低4.39%10.10%,蛋白质、烟碱、总氮含量降低,还原糖、总糖以及钾含量提高,化学成分协调性增加,评吸质量提高,中性致香成分含量提高11.77%10.10%,蛋白质、烟碱、总氮含量降低,还原糖、总糖以及钾含量提高,化学成分协调性增加,评吸质量提高,中性致香成分含量提高11.77%18.45%,其中,以施氮比例伸根期40%+旺长期60%+成熟期0%为宜,因此,氮素施用适当前移,增加伸根期、旺长期施氮比例,降低甚至停止成熟期供氮,有利于烟株前期生长发育以及后期成熟落黄,并提高烟叶质量。  相似文献   

2.
不同时期供氮比例对烟株生长发育以及烟叶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花大金元为试材,采用套盆设计和基质栽培盆栽试验,精准控制烟株不同时期的供氮比例,研究了3种氮素供应模式(伸根期、旺长期和成熟期供氮比例各为25-45-30、30-55-15、40-60-0)对烟株生长发育、成熟期NR酶、GS酶、烤后烟叶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总供氮量一致的条件下,适当增加伸根期、旺长期施氮比例,降低甚至停止成熟期供氮,有利于促进烟株生长发育,降低成熟期NR酶、GS酶活性,控制含氮化合物的合成,从而促进成熟落黄;烤后烟叶物理性状更优,叶片大小降低13.87%~27.32%,单叶重减小17.39%~37.99%,叶质重降低4.39%~10.10%,蛋白质、烟碱、总氮含量降低,还原糖、总糖以及钾含量提高,化学成分协调性增加,评吸质量提高,中性致香成分含量提高11.77%~18.45%,其中,以施氮比例伸根期40%+旺长期60%+成熟期0%为宜,因此,氮素施用适当前移,增加伸根期、旺长期施氮比例,降低甚至停止成熟期供氮,有利于烟株前期生长发育以及后期成熟落黄,并提高烟叶质量。  相似文献   

3.
为探明氮素前移对烤烟生长发育、烤后烟质量的影响,以红花大金元为试材,统一采用烟草专用肥(配合常规施肥方式与水肥一体化技术),对比分析氮素前移模式(伸根期追肥40%,旺长期60%)与常规施氮方式(伸根期追肥25%,旺长期45%,成熟期35%)烤烟的田间生长及烤后烟叶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氮素前移处理较常规氮肥模式的烤后烟单叶重、叶质重以及含梗率显著降低,物理性状更好,还原糖、总糖、钾含量提高,蛋白质、烟碱、总氮含量降低,总体化学成分协调性提高,评吸质量提高,中性致香成分增加。在不同施肥方式中,上部叶以氮素前移配合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处理表现较好,中部叶则以氮素前移配合常规施肥方式处理的表现较好,经济效益较高。氮素适当前移,有利于促进烤烟前期生长发育,并控制后期长势促进成熟落黄,提高烟叶质量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为探求促进生长过旺烟田烤烟成熟落黄的新途径,以烤烟品种红花大金元为试材,通过2013年在烟叶成熟期对生长过旺的烟株喷施不同质量浓度Na HCO3溶液,筛选出适宜质量浓度,然后于2014年研究适宜Na HCO3质量浓度对烤烟叶片氮代谢关键酶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以及烤后烟叶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烤烟成熟期喷施Na HCO3能有效降低烟叶的NR、GS活性,且浓度越高降幅越大,以10、15 g/L处理叶片较快落黄、易于烘烤,为适宜质量浓度;将适宜质量浓度(10、15 g/L)Na HCO3溶液喷施成熟期生长过旺烟株,烤后烟单叶质量、叶质重分别降低15.47%~27.57%、3.88%~7.47%;蛋白质、烟碱、总氮含量降低,还原糖、总糖、钾含量提高,化学成分更趋于协调;色素含量降低,中性致香物质含量提高16.64%~37.22%,评吸质量得分提高8.02%~10.95%。因此,适宜质量浓度(10、15 g/L)Na HCO3能够促进烟株成熟落黄,提高烤后烟质量。  相似文献   

5.
为实现烤烟氮素动态的精准供应,采用套盆设计,在基质培养条件下,通过改变烤烟打顶后的营养液供应来调控烤烟生长后期的氮素营养,探索成熟期不同氮素调亏程度对上部烟叶生长、化学成分含量及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氮素调亏程度的增加,上部叶叶面积、单叶质量呈降低趋势,烟叶含氮化合物含量降低,且在打顶后总氮含量下降幅度增大,烟碱含量上升幅度减小。烤后烟叶烟碱、总氮和蛋白质含量随调亏程度增加呈降低趋势,还原糖含量呈相反的变化。以氮素调亏75%和50%的处理烟叶长势正常,叶面积适宜,叶片成熟落黄良好,上部叶的糖碱比为7.93,中部叶的糖碱比为7.89,烤烟化学成分较协调,石油醚提取物含量达到10.22%,感官质量最好。氮素调亏程度过高时(100%调亏),烟叶生长受到抑制,烟叶早衰,糖碱比高,石油醚提取物含量低,不利于产、质量的形成。不进行氮素调亏或调亏程度过低时(0和25%调亏),烟叶贪青晚熟,含氮化合物累积量大,化学成分不协调,感官质量较差。综合分析,成熟期氮素供应减少至打顶前的1/4到1/2,有利于优质烟叶的形成和浓香型风格特色的彰显。  相似文献   

6.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烤烟不同生育期内亏水胁迫对烤烟干物质积累及其烟叶生理代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团棵期亏水对中后期干物质积累具有滞后性,其抑制效应无法弥补;旺长期适度亏水仅仅对茎干物质积累产生显著抑制效应,但随着供水恢复,对生育后期干物质积累的抑制效应消失;成熟期适度亏水显著降低根、茎及整株干物质积累,但对叶的干物质积累无显著影响。在生理代谢酶活性方面,与对照相比,团棵期、成熟期适度亏水显著降低叶绿素含量,而旺长期适度亏水则对叶绿素含量无显著影响;叶绿素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以旺长期适度亏水处理时叶片在成熟后期处于较高水平,而淀粉酶活性处于较低水平。总之,伸根期亏水对烟株中后期有不可逆的抑制效应,而旺长期适度亏水其对烟株生长发育的抑制效应可逆,且对延缓烟株叶片衰老具有显著效应。应高度重视伸根期和成熟期水分管理,确保烟株此期不受干旱,但在旺长期可适度亏水,以提升烟株叶片成熟期的田间耐熟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探求烤烟生长过旺,成熟落黄较慢的解决方法。【方法】设计大田试验,于烤烟成熟期环割(T1:烟株茎基部20cm处环割半圈;T2:自茎基部沿烟株高20 cm处环割1圈;T3:上下对称环割两个半圈,自茎基部沿烟株高10 cm环割半圈,对称面向上10 cm环割半圈),探索处理前后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的变化,以及对烤后烟质量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烤烟成熟期环割处理NR、GS活性显著降低,叶片落黄较快,且以T2总体效果最为显著;烤后烟物理性状方面,叶片长、宽比常规处理的烟叶偏小,单叶重、叶质重减小,填充值提高,且以T2处理最为明显;化学常规方面,还原糖、总糖、钾含量提高,蛋白质、烟碱、总氮含量降低,以T2处理各指标与对照差异最大,协调性更为适宜,以T3处理最适宜;烤后烟质体色素残留减少,中性致香成分各分类、总量均增加,感官评吸质量更好,且以T3处理最佳。【结论】烤烟成熟期进行环割有效促进成熟落黄、改善烟叶品质,且以上下对称环割两个半圈处理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8.
烤烟需水特征与烟田土壤水分变化状况对烤烟生长发育、生理生化过程、烟叶的品质特征和产量都有显著的影响。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优质烤烟需水特征和各生育期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烤烟生长季内需水量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伸根期消耗少,旺长期明显升高,成熟期逐步下降,烤烟需水特征与烟株的生长趋势相一致。烤烟伸根期、成熟期土壤含水量大于烤烟的需水量,需要注意排水,而旺长后期和成熟前期由于阶段性干旱,土壤含水量小于烤烟的需水量,这一时段应及时进行补灌。  相似文献   

9.
施用不同种类有机肥对烤烟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试验探讨了施用不同种类有机肥对烤烟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有机肥有助于增加烟叶叶面积,采烤期鲜烟叶成熟度较好,落黄层次较为分明,有助于提高烟叶产值、均价、上等烟比例及烤后烟叶糖含量和中上部烟叶钾含量;豆饼和菜籽饼有机肥对烤烟生长的影响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烤烟需水特征与烟田土壤水分变化状况对烤烟生长发育、生理生化过程、烟叶的品质特征和产量都有显著的影响。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优质烤烟需水特征和各生育期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烤烟生长季内需水量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伸根期消耗少,旺长期明显升高,成熟期逐步下降,烤烟需水特征与烟株的生长趋势相一致。烤烟伸根期、成熟期土壤含水量大于烤烟的需水量,需要注意排水,而旺长后期和成熟前期由于阶段性干旱,土壤含水量小于烤烟的需水量,这一时段应及时进行补灌。  相似文献   

11.
明清时期福建烟草生产的历程、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是最早传入并种植烟草的省区.烟草自明万历年间从吕宋(今菲律宾群岛)传入福建,迄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尽管福建烟草生产在明清时期的形势不同,但总体上呈发展的趋势.回顾明清时期福建烟草生产的历程,分析影响福建烟草生产的原因,针对福建烟草当前的实际情况,采取有力的措施促进烟草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香料烟底肥中增施硼肥,能使香料烟茎围增粗、叶片数增多、叶片稍增大;可改善香料烟的内在化学成分,降低糖含量,增加烟碱含量,使糖碱比下降,烟叶内在成份更加协调;施用硼肥对香料烟的产量性状影响不明显,但可提高上中等烟比例,提高单位面积的烟叶产值,叶片的N,Mg,B,Cu等元素的累积增加,烟叶的营养状况得到改善,较高的硼用量可提高烟叶的Fe,Mn,Zn和Mo含量。因此,在香料烟生产中使用一定的硼肥可改善香料烟的品质,施硼量为30~45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13.
烟草废弃物造纸法制烟草薄片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烟草加工和卷烟加工过程产生的废弃物(烟梗和碎烟叶)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磨浆和抄纸试验,研究烟梗、碎烟叶、纸浆的配比与打浆度对烟草薄片抗张强度和耐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造纸法烟草薄片的生产工艺条件为烟梗、碎烟叶、纸浆的配比1∶0.3∶0.05,打浆度40°SR,薄片的物理性能可达到所需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为了比较烟梗、烟末打浆度对造纸法再造烟叶基片结构的影响,比较了PFI磨浆对烟梗、烟末纤维形态以及基片物理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磨浆转速的提高,烟梗、烟末打浆度也提高,浆料湿重、平均纤维长度、宽度、粗度和卷曲指数都有不同程度地降低;随着烟末打浆度的提高,基片抗张强度呈升高趋势,厚度、松厚度及透气度等均下降;随着烟梗打浆度的提高,基片抗张强度先升高后下降,厚度、透气度呈下降趋势,松厚度先下降后上升;整体上,烟末对基片厚度、松厚度影响较大,烟梗对基片抗张强度影响较大,二者对透气度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烘烤管理过程中减工降本途径,对烟夹和挂竿2种装烟方式进行烟叶烘烤,从装烟量、装烟用工、烤后烟叶质量性状和经济性状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烟夹方式比挂竿方式,装烟量增加22.5%~30.9%,综合用工降低约44.4%,用工成本降低73.9%~76.9%,中上等烟比例增加1.52%~2.99%,均价增加2.8%~9.8%,对烟叶内在化学成分协调有一定改善作用。采用烟夹装烟能够实现烟叶烘烤减工降本、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16.
烟农专业合作社的建设与发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天波  陈坤  朱开林  李帆 《江西农业学报》2012,(11):162-164,168
简述了湖南浏阳近年来烤烟种植的发展和成立烟农专业合作社的条件日臻成熟的情况。介绍了烟农合作社的组建情况和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建设工作的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17.
对吉林省延边晒红烟生产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深入地分析了晒红烟质量下降的原因,并提出了今后工作的对策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18.
烟青虫生物防治药剂的筛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筛选出防治烟青虫的生物防治剂供贵州有机烟叶生产上使用,采用田间比较鉴定、室内检测分析等方法,从烟株的抗虫性、初烤烟叶外观和内在品质等方面研究了5种烟青虫生物防治剂的防治效果及其对烟叶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参试的5种生物药剂中,0.3%苦参碱水剂和苏云金杆菌对烟青虫的防效显著,其药后1d、3d、7d对烟青虫的防效分别是72.09%、93.55%、100%和44.18%、90.32%、100%,药效的发挥较接近化学对照药剂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1 500倍液的防治效果,且对烟叶的外观和内在品质无负面影响,是当前贵州有机烟叶生产中较为理想的烟青虫生物防治剂。  相似文献   

19.
外国农业保险对中国烟叶保险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国内外农业保险的大背景下,分析了我国烟叶保险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借鉴国际经验,探索我国烟叶保险建设应遵循的原则,以实现烟叶基地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以烤烟生产、收购过程中产生的残次烟叶为主料,添加不同配比的菜籽饼、蚯蚓粪、生物炭、鸡粪等进行高温发酵,堆制残次烟叶型有机肥,并应用于大田烟叶生产。结果表明:以"35%残次烟叶+30%蚯蚓粪+30%生物炭+5%菜籽饼"配比制成的残次烟叶型有机肥对烟株株高、茎围、有效叶片数等农艺性状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同烟草专用基肥处理相比差异不明显,可代替烟草专用基肥在烟草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