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探讨免疫增强剂(VA5)提高SPF鸡免疫功能的机理,将SPF鸡分别免疫H9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含VA5的H9灭活疫苗、含IL-4和/或IFN-γ真核质粒的H9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另设空白对照。检测免疫鸡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数目及IL-4和IFN-γ细胞因子含量的变化及血清抗体效价。结果显示,在14日龄、17日龄和21日龄和28日龄,免疫IL-4和H9、IL-4与IFN-γ和H9以及VA5佐剂与H9组的CD4~+淋巴细胞亚群上升快且比例高于其他组,免疫IFN-γ和H9、IL-4与IFN-γ和H9以及VA5增强剂与H9组的CD8~+淋巴细胞亚群上升快且比例高于其他组,IL-4的上升趋势与CD4~+细胞类似,IFN-γ的上升趋势与CD8~+类似。免疫含VA5的禽流感(H9亚型)灭活苗组在免疫后第2周、3周和4周血清HI效价达到7lg2以上,高于其他各免疫组。说明,与直接添加IL-4和IFN-γ的细胞因子质粒组相比,VA5免疫增强剂能够促进SPF鸡外周血淋巴细胞增值,提高CD4~+、CD8~+T淋巴细胞的比例,并诱导IL-4和IFN-γ细胞因子分泌。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猪白细胞介素18是否增强猪细小病毒(PPV)灭活疫苗在猪体免疫效果,分别将猪白细胞介素18与自制猪细小病毒灭活疫苗和猪细小病毒灭活疫苗联合免疫仔猪,并设猪白介素18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免疫后分别用间接ELISA方法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仔猪抗体水平变化和仔猪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动态变化。结果显示,免疫后猪白细胞介素18联合灭活疫苗组抗体水平与无猪白介素18灭活疫苗组相似,但免疫后猪白介素18联合PPV灭活疫苗组的CD3~+、CD3~+CD4~+、CD3~+CD8~+T淋巴细胞所占比值均高于相应的PPV灭活疫苗组,但差异不显著,且CD4~+/CD8~+在正常范围内。研究证实猪白介素18主要增强PPV油乳剂灭活疫苗的细胞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3.
将白介素-12(Interleukin-12,IL-12)联合雷帕霉素(Rapamycin,RAPA)作为免疫佐剂,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弱毒疫苗联合免疫小鼠后,评价其诱导产生的细胞免疫水平,探讨将IL-12和雷帕霉素作为PRRS弱毒疫苗免疫佐剂的可行性。首先将PRRS弱毒疫苗免疫小鼠,然后连续3 d注射(包括免疫当天)IL-12和不同剂量的雷帕霉素,通过ELISA试剂盒检测小鼠血清中IFN-γ的含量,MTT法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记忆性CD8+T细胞比例的变化。结果显示,将IL-12联合低剂量雷帕霉素作为PRRS弱毒疫苗免疫佐剂可明显促进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IFN-γ的分泌,,提高记忆性CD8+T细胞的数量。说明IL-12联合低剂量雷帕霉素可增强PRRS弱毒疫苗诱导的细胞免疫应答,具有作为免疫佐剂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猪转移因子增强猪细小病毒灭活疫苗对猪体免疫效果,从健康猪的新鲜脾脏中提取转移因子,分别与自制猪细小病毒灭活油苗和猪细小病毒商品灭活苗联合免疫仔猪,并设猪转移因子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免疫后分别用间接ELISA方法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仔猪抗体水平变化和仔猪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动态变化。结果显示,免疫后猪转移因子联合灭活疫苗组能有效提高抗体水平,且免疫后猪转移因子联合PPV灭活疫苗组的CD3~+、CD3~+CD4~+、CD3~+CD8~+T淋巴细胞比值均高于相应的PPV灭活疫苗组。表明猪转移因子主要增强PPV油乳剂灭活疫苗的细胞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5.
为制备猪丹毒丝菌灭活疫苗并评价其对小鼠的免疫效力,将3株受试菌株(AEr21、AEr31和AEr32)培养至稳定期,经终质量浓度为2 mg/L甲醛灭活后,用矿物油佐剂ISA 201 VG制备成猪丹毒丝菌灭活疫苗,并与商品化疫苗分别免疫小鼠。应用ELISA方法检测小鼠血清中IgG抗体水平和细胞因子含量(IL-4、IL-10、MCP-1、TNF-β、IFN-γ),流式细胞术测定CD4~+/CD3~+、CD8~+/CD3~+ T细胞亚群百分比,采用灌胃和腹腔注射方式测定免疫保护率,并采集小鼠脏器(肺脏、肝脏、脾脏、肾脏)制备病理组织切片,观察病理变化。结果显示,AEr21、AEr31、AEr32全菌体灭活疫苗组和商品化弱毒疫苗组、灭活疫苗组二次免疫小鼠后的血清IgG抗体效价分别为1∶3 200、1∶6 400、1∶1 600、1∶6 400、1∶3 200(以全菌体超声裂解物为包被抗原)和1∶3 200、1∶6 400、1∶3 200、1∶25 600、1∶6 400(以重组SpaA为包被抗原);商品化弱毒疫苗组诱导小鼠产生的细胞因子水平和CD4~+/CD3~+、CD8~+/CD3~+ T细胞比例最高,与灭活疫苗组差异显著,各灭活疫苗组间差异均不显著;AEr21、AEr31、AEr32全菌体灭活疫苗组和商品化弱毒疫苗组、灭活疫苗组对灌胃和腹腔注射攻毒小鼠的免疫保护率分别为80%、100%、100%、100%、100%和80%、100%、60%、100%、100%;AEr21和AEr32全菌体灭活疫苗组的病理组织变化较AEr31全菌体灭活疫苗组和商品化弱毒疫苗组、灭活疫苗组更显著。表明受试菌株(AEr31)与矿物油佐剂ISA 201 VG制备成的猪丹毒丝菌灭活疫苗免疫小鼠后不仅可产生较高水平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还可完全抵抗强毒株的攻击。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病二联灭活疫苗(ND-IBD二联灭活苗)对不同日龄商品蛋鸡的免疫效果,选择360只1日龄商品蛋鸡,分别于1、7日龄接种ND-IBD二联灭活苗,对照组接种灭菌生理盐水,分别于21-56日龄,每隔7d采血,分离血清,检测ND和IBD抗体水平,剖检取脾脏与法氏囊观察病变,荧光定量PCR检测免疫因子CD4~+、CD8~+、IL-6、IFN-βmRNA表达量,并进行攻毒保护试验。结果表明,1、7日龄商品蛋鸡接种ND-IBD二联灭活苗,其ND和IBD的抗体水平均有效提高,且在免疫后可以有效保护IBDV强毒的感染,但7日龄免疫效果更好。免疫因子的mRNA表达量检测结果表明,7日龄接种疫苗的免疫组免疫因子CD4~+、CD8~+、IL-6、IFN-β的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1日龄。综上,ND-IBD二联灭活疫苗7日龄免疫商品蛋鸡免疫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考察不同剂量女黄颗粒对免疫抑制小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IL-2、IL-4、TNF-α和IFN-γ表达量的影响,旨在明确女黄颗粒对小鼠免疫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50只健康昆明小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模型组及女黄颗粒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除阴性对照组外,其他处理组均通过腹腔注射环磷酰胺(80 mg/kg,1次/d,连续5 d)建立小鼠免疫抑制模型;建模后,阴性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女黄颗粒处理组则分别按0.5、1.0和1.5 g/kg剂量灌胃女黄粒颗溶液(以水稀释),1次/d,连续7 d.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和CD8+的百分率及CD4+/CD8+比值,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小鼠脾脏细胞因子IL-2、IL-4、TNF-α和IFN-γ的表达情况.[结果]经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后,小鼠的CD3+、CD4+和CD8+T淋巴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较阴性对照组小鼠极显著降低(P<0.01,下同),小鼠脾脏IL-2、IL-4、TNF-α和IFN-γmRNA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下降.灌胃给药(女黄颗粒)后,CD3+、CD4+和CD8+T淋巴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均有所升高,其中女黄颗粒高、中剂量组小鼠的CD3+、CD4+和CD8+T淋巴细胞百分率较模型组小鼠极显著升高;除女黄颗粒高剂量组小鼠脾脏IL-2 mRNA的相对表量较模型组小鼠极显著下降外,各女黄颗粒处理组小鼠脾脏IL-2、IL-4、TNF-α和IFN-γ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女黄颗粒中剂量组小鼠脾脏IL-4、TNF-α和IFN-γ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高于模型组小鼠.[结论]女黄颗粒通过上调CD3+、CD4+、CD8+T淋巴细胞百分率及提高IL-2、IL-4、TNF-α、IFN-γ的相对表达量以增强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功能,临床推荐使用剂量为1.0 g/kg.  相似文献   

8.
将10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雌雄各半),在第1~5天、第8~12天给药组予以相应药物灌服,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第3、10天用鸡卵清蛋白给小鼠注射免疫,第24天检测相应抗体生成水平和血清中IFN-γ、IL-2、IL-4水平,探讨富硒女贞子水提物、粗多糖对小鼠免疫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给药组的IFN-γ、IL-2、IL-4生成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其中组Ⅲ显著高于组Ⅰ、组Ⅱ(P0.05);组Ⅳ公鼠的IFN-γ水平显著高于组Ⅴ(P0.05);与组Ⅰ相比,各给药组卵清蛋白抗体生成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证明富硒女贞子粗多糖、普通女贞子水提物对小鼠血清中IFN-γ、IL-2、IL-4的生成有明显促进作用,对小鼠的特异性体液免疫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在前期筛选出2株毒力强、抗原性好、遗传稳定的猪链球菌2型(SS2)疫苗菌株(HF2、HF3株)并分别制成灭活疫苗(采用ISA 201 VG矿物油佐剂)的基础上,进一步与SS2商品化灭活疫苗(HA9801株,铝胶佐剂)同步免疫小鼠,利用间接ELISA、流式细胞术、免疫攻毒试验、细菌定植试验和病理组织学观察等方法测定小鼠血清中IgG抗体效价,细胞因子含量(IL-4、IL-10、IFN-γ、TNF-β、MCP-1),外周血中CD4+/CD3+、CD8+/CD3+ T细胞亚群含量,攻毒保护率,组织荷菌数和病理组织变化等指标。结果显示,二免7 d后,HF2、HF3灭活疫苗组和HA9801商品化灭活疫苗组的血清IgG抗体效价分别为1:25 600、1:12 800、1:25 600;HF2灭活疫苗组的IL-4、IL-10含量显著高于HF3灭活疫苗组和HA9801商品化灭活疫苗组,IFN-γ、TNF-β含量显著高于HF3灭活疫苗组,但MCP-1含量显著低于HF3灭活疫苗组;HF2和HF3灭活疫苗组的CD4+/CD3+ T细胞比率均显著低于HA9801商品化灭活疫苗组,但CD8+/CD3+ T细胞比率差异不显著;HF2、HF3灭活疫苗和HA9801商品化灭活疫苗对小鼠的攻毒保护率均为100%;HF2灭活疫苗组小鼠的肺、脾脏组织荷菌数显著低于HF3灭活疫苗组;HF2灭活疫苗组小鼠的肺、肾、脾脏病理变化较HF3灭活疫苗组和HA9801商品化灭活疫苗组轻微。综合结果表明,由SS2(HF2株)制备的ISA 201 VG佐剂灭活疫苗免疫小鼠后不仅可产生较强的免疫应答,还可完全抵抗强毒株的攻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单磷酰脂质A(monophosphoryl lipid A,MPLA)对口蹄疫(food and mouth disease,FMD)O型灭活疫苗的免疫增强效应,提高口蹄疫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通过检测MPLA刺激脾脏细胞的增殖情况和刺激DC后成熟及吞噬能力的大小,对MPLA的体外免疫刺激效应进行评价;将MPLA与ISA 206和灭活FMDVO型抗原配制疫苗后免疫小鼠,通过检测抗体水平、T细胞亚群、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增殖及浆细胞的比例,评价MPLA对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结果】MPLA体外可刺激B淋巴细胞增殖,上调DC表面共刺激分子的表达,使其吞噬能力减弱;制备疫苗免疫小鼠,血清抗体水平检测发现,MPLA组在7、14 d时抗体水平显著高于ISA 206组,且其抗原特异性的B淋巴细胞增殖,外周血中CD19~+CD27~+CD38~+浆细胞的比例也显著高于ISA 206组.【结论】MPLA通过促进B淋巴细胞的增殖与活化增加了抗体的产生,增强了小鼠对口蹄疫疫苗的免疫应答能力,证实MPLA是口蹄疫疫苗的良好候选免疫佐剂.  相似文献   

11.
甲壳动物细胞及体液免疫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根据国内外的有关资料,对甲壳动物细胞及全液免疫进行了简要的评述,其机体的免疫防御功能主要依赖于血细胞的吞噬,包掩等细胞免疫反应,但目前对于血细胞的分类及各自的功能尚无定论,甲壳动物体液吵具有免疫球蛋白,缺乏抗体介导的免疫反应,其体液免疫主要是指血淋巴中的一些酶和调节因子,如酚氧化酶原激活系统,落血素,凝集素,溶菌酶,蛋白酶抑制剂等。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种类寡糖对仔猪免疫力和生产性能的影响。[方法]选择75头7日龄二元杂交仔猪(大约克夏×荣昌猪),随机分为5组,每组15头。分别在每组基础日粮中添加7.5g/kg的异麦芽寡糖、果寡糖、甘露寡糖和混合寡糖,同时设对照组。试验期为53d。在试验过程中,观察临床症状和腹泻情况,每周称重,并记录采食量。饲喂至30日龄和60日龄时,前腔静脉采血,测定免疫指标。[结果]添加7.5g/kg的异麦芽寡糖或果寡糖能显著提高30日龄仔猪的细胞免疫功能(P〈0.05),前者还能显著提高体液免疫功能;添加7.5g/kg的甘露寡糖能显著提高60日龄仔猪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P〈0.05),对仔猪生产性能的促进效果最好,且腹泻率最低。[结论]不同种类寡糖对仔猪免疫力和生产性能的影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3.
玫瑰茄多糖对小鼠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玫瑰茄多糖设置低、中、高3个剂量组和1个对照组,给(SPF)小鼠连续灌胃4周,以脾淋巴细胞转化功能、迟发性变态反应(DTH)、溶血空斑数、半数溶血值(HC50)等为指标,观察瑰茄多糖对小鼠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脾淋巴细胞转化功能、迟发性变态反应(DTH)、溶血空斑数、半数溶血值(HC50)测定实验均有显著提高作用。其中,高剂量组对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能力(DTH)影响、半数溶血值(HC50)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高剂量组对小鼠溶血空斑数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0.05)。说明玫瑰茄多糖具有增强小鼠体液免疫功能和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田飞焱  贺刚  胡火根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0):4404-4405,4408
在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淡水螯虾的免疫学研究的文献资料基础上,探讨了淡水螯虾血细胞的吞噬、包囊、修复和胞吐作用机理以及血淋巴中proPO、凝集素、溶菌酶、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抗菌肽、蛋白酶抑制因子等免疫因子的生理生化特性、生物学功能、作用机制和应用前景等,并展望了淡水螯虾的免疫学研究方向,旨在为淡水螯虾免疫防御机制的深入研究和疾病预防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大豆肽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大豆肽对小鼠免疫器官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将120只小鼠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3个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2%、4%的自制大豆肽,饲喂小鼠21 d后,以免疫器官指数、血清溶菌酶、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血清溶血素为指标进行免疫功能的测定。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大豆肽可显著提高小鼠免疫器官指数,增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激发小鼠抗鸡红细胞抗体的产生,而血清溶菌酶酶活则无明显差异,说明芽孢杆菌y-6发酵制备的大豆肽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6.
草鱼是我国主要养殖鱼类之一,但其病害较多.作为机体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草鱼免疫因子日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已研究的草鱼免疫因子主要有免疫球蛋白、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干扰素及相关因子、肿瘤坏死相关因子、补体、趋化因子受体、凝集素、转化生长因子等;草鱼抗菌肽、转铁蛋白、正五聚体蛋白、天然抗体等免疫因子尚未见报道.草鱼中已发现的免疫球蛋白为IgM,主要在头肾、中肾和脾中表达;组成MHC I 复合体的MHC I蛋白及B2微球蛋白具有人同源蛋白相似的结构;在干扰素及相关因子中,已研究的主要有干扰素、M,蛋白、PKP蛋白等,病毒可诱导草鱼头肾、脾、外周血及胸腺细胞中的干扰素表达;已研究的草鱼肿瘤坏死相关因子主要有TRAF1、TRAF2、T2BP、TRAIL等;补体C3、C9及趋化因子受体等部分免疫因子的编码基因也已被克隆研究.现已进行的草鱼免疫因子研究主要为编码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表达谱分析及蛋白的理化性质和生理活性检测等.对各类草鱼免疫因子的研究现状分别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抗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蒙药组方(简称花艽-6)对正常小鼠和免疫低下模型小鼠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利用环磷酰胺( Cyclophosphamide,CTX)、环孢素A(Cyclosporin A,CsA)两种药复制了体液、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动物模型.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溶血素HClgM,ELISA法测定血清中抗体水平(IgG、IgM),观察花艽-6对正常鼠和免疫低下鼠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采用迟发型变态反应法测定小鼠耳壳肿胀度,流式细胞术测定小鼠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含量,观察花艽-6对正常鼠和免疫低下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花艽-6能显著抑制正常小鼠和加强CTX致体液免疫功能低下小鼠血清中抗体水平的含量;能显著抑制正常小鼠的DTH反应并加强CsA对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DTH反应的抑制作用,能显著提高正常鼠和CsA致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小鼠外周血CD3+含量,但显著降低CD4+和CD8+及CD4 +/CD8+含量.结论:花艽-6可显著抑制正常鼠和加强CTX致免疫功能低下鼠的体液免疫功能,对正常鼠和CsA致免疫功能低下鼠的细胞免疫功能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测定黑果枸杞色素对鸡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的影响。选用黑果枸杞色素饲喂雏鸡。用ND微量HI血凝抑制试验、EY玫瑰花环试验、红细胞C3b受体花环试验分别测定雏鸡血清HI效价,T、B淋巴细胞数目及雏鸡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结果表明:黑果枸杞色素能明显的增强雏鸡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9.
用MDV-gB重组痘苗病毒RVV-gB,HVT冻干苗、痘苗病毒WR株分别按试验程序,对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检测试验中的1日龄SPF鸡进行免疫接种,并于15日龄对各组小鸡攻GA株强毒,后经过IFA检测抗体,以及以PHA为有丝分裂原检测淋巴C转化。结果表明,重组病毒和HVT冻干苗均获得较高保护,体液免疫差异不显著;细胞免疫在攻毒前差异不显著,但攻毒后第2d开始,RVV-gB组淋巴细胞转化率明显高于HVT冻干苗。?  相似文献   

20.
从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细胞免疫、体液免疫三个方面,综述了常用近20个中兽医补益方剂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概况。并从四个方面探讨了补养方剂调整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