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酪氨酸酶是一种多酚氧化酶,具有广泛用途,因此对酪氨酸酶的研究受到广泛重视。[方法]试验以p H=7.2的Na2HPO4-HCl缓冲溶液为体系,用分光光度计在480nm处测定土豆提取液的吸光度,以吸光度对时间的变化率(ΔA/Δt)为反应速率,建立多巴溶液的转换动力学曲线,从而可计算出酪氨酸酶的活性。[结果]结果显示在此波长下,以p H=7.2的Na2HPO4-HCl缓冲溶液为体系,对测定体系干扰小,所测数据波动小,酪氨酸酶的活性稳定性高,为进一步确定和研究影响酪氨酸酶活性的因素提供理论依据。[结论]该试验以缓冲溶液为底物研究和测定酪氨酸酶的催化活性,准确度高,效果佳。  相似文献   

2.
酪氨酸酶的提取及其催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宁芳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0):9315-9316
[目的]进一步研究影响酪氨酸催化活性的因素,减少黑色素在生物体内的生成。[方法]以pH值7.2的Na2HPO4-HCl缓冲溶液为体系, 用分光光度计在480 nm处测定马铃薯提取液的吸光度,以吸光度对时间的变化率(ΔA/Δt) 为反应速率,建立多巴溶液的转换动力学曲线,从而可计算出酪氨酸酶的活性。[结果]结果显示,在480 nm波长下, 以pH值7.2的Na2HPO4-HCl缓冲溶液为体系,对测定体系干扰小, 所测数据波动小,酪氨酸酶的活性稳定性高,为进一步确定和研究影响酪氨酸酶活性的因素提供了理论依据。[结论] 试验以缓冲溶液为底物研究和测定酪氨酸酶的催化活性,准确度高,效果佳。  相似文献   

3.
马铃薯中酪氨酸酶活性测定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酪氨酸酶的活性,为防止马铃薯及其它含酪氨酸酶的水果和蔬菜等发生褐变提供参考。[方法]以马铃薯为原料,以pH=7.2的Na2HPO4-HCl缓冲溶液为体系,用分光光度计在480nm处测定马铃薯提取液的吸光度,建立曲线,从而得出酪氨酸酶的活性。[结果]在该条件下,所测数据波动小,酪氨酸酶的活性稳定性高。[结论]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马铃薯中酪氨酸酶活性,方法简便、准确度高。  相似文献   

4.
王宁芳 《安徽农业科学》2009,35(19):8821-8822
[目的]研究酪氨酸酶的活性,为防止马铃薯及其他舍酪氨酸酶的水果和蔬菜等发生褐变提供参考。[方法]以马铃薯为原料,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酪氨酸酶的活性;为确定提取酪氨酸酶的适宜条件,测定不同温度和不同pH值对酶活性影响。[结果]结果显示,多巴溶液的吸收光谱最大吸收峰λmax为480nm,随着时间的增大吸光度变化趋于稳定。以此建立动力学曲线,由曲线的斜率可计算出酪氨酸酶的活性,并由试验得出酪氨酸酶的活性受温度和溶液的pH值影响较大。因此,提取和测定酪氨酸酶的活性时的适宜条件为:可见波长λmax为480nm,温度控制在30℃,pH值6.5。[结论]为保障酪氨酸酶的活性,在提取和测定时应选择适宜的条件。  相似文献   

5.
[目的]考察不同固定化载体与酶量的比例对固定化效果的影响以及缓冲溶液pH值对固定化效果的影响。[方法]以大孔树脂、硅藻土和活性炭的不同加入量作为因素,同时以缓冲溶液的不同pH值作为另外一个因素来考察对固定效果的影响。[结果]通过采用经典的橄榄油乳化法对脂肪酶水解活力进行测定,将得出的结果进行综合性比较。最终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大孔树脂的物理吸附法获得了较高的固定化酶水解活性收率。在固定化温度为30℃条件下,以大孔树脂作为载体时固定化猪胰脂肪酶效果最佳,此时缓冲溶液K2HPO4-KH2PO4的pH值为6.4,大孔树脂与猪胰脂肪酶的质量比为2.5∶1.0。如对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用酶量进行适当的控制,将可以得到活性更高的固定化脂肪酶。[结论]研究得出,固定化载体的选择以及缓冲溶液的pH值都是影响固定化效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韩瑾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9):4113-4114
[目的]确定实验条件下索氏法提取麻黄碱和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含量的最佳参数。[方法]以不同生长期的麻黄草为材料,干燥粉碎后,用索氏法提取麻黄碱,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含量。研究了不同波长、pH值,溴百里酚蓝用量对麻黄碱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麻黄碱溶液与pH值为6.8的溴百里酚蓝缓冲溶液混合后,在410 nm处有最大吸收峰 麻黄碱溶液与不同pH值的溴百里酚蓝缓冲溶液混合后,与pH值为6.8的缓冲溶液混合后的吸收峰最大 在pH值为6.8溴百里酚蓝缓冲溶液中,麻黄碱与溴百里酚蓝的体积比超过1∶4时,在410 nm处的吸光度基本保持恒定。[结论]酸性染料比色法的最低检出限为10 mg/L,平均回收率为98.39%。  相似文献   

7.
冯爱青  胡秋娈  朱绘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126-11127
[目的]研究中药茶中微量铜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标准曲线法,以空白试剂作对照,用1cm比色皿在波长675nm处依次测定标准溶液及样品的吸光度,计算样品含量。[结果]Cu(Ⅱ)的加入使体系的最大吸收波长红移111nm,λmax从564nm变为了675nm,溶液颜色由紫红色变为纯蓝色。675nm被选为测定波长。pH值2.2~3.7溶液的吸光度最大且无显著变化,缓冲溶液用量被选为1.0ml。在1.6×10-5~2.4×10-5mol/L浓度范围内吸光度达最大且基本不变。温度的影响不大。辛基酚聚氧乙烯醚(OP)浓度在0.2%~0.5%溶液吸光度保持稳定,且灵敏度提高8%;TritionX-100浓度为0.05%~0.40%时溶液吸光度基本不变,灵敏度提高约14%;乙醇对反应体系无影响。平行测定的吸光度平均值为0.396。线性方程为A=0.3182C-0.0313,相关系数为0.9992,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77×104(L.mol)/cm,桑德尔灵敏度为0.00359μg/cm2。[结论]该方法适用于中药茶中微量铜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高良姜多糖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方法]以新鲜的高良姜和马铃薯为原料,通过比色法、色差仪法、Photoshop图像灰度值分析等测定高良姜多糖对马铃薯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率,以及对马铃薯匀浆褐变度和反应体系颜色值变化的影响。[结果]试验得出,高良姜多糖对酪氨酸酶的活力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IC50为0.315 mg/m L,能显著降低反应体系的褐变度。[结论]高良姜多糖具有较强的酪氨酸酶抑制活性,可望用于美白护肤、果汁护色、鲜切果蔬保鲜等领域,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测定白花除虫菊四倍体株系与二倍体对照株系试管苗和田间叶片中SOD、POD及APX酶的活性,为选育抗性强的白花除虫菊优良四倍体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先加入预冷的提取缓冲液(pH=7.5,0.05 mol/L Tris-Hcl缓冲液)冷冻离心提取叶片中的各酶液。蛋白含量和SOD活性的测定按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试剂盒说明书操作。POD总活力测定:100μl酶液用Tris-HCl(pH=7.0)溶液稀释至1 ml,准确加入0.1%的愈创木酚1 ml,30℃水浴10 min后,立即测定溶液在470 nm处的吸光度,然后准确加入0.08%的H_2O_2 100μl,充分混匀,反应2 min时立即测定溶液在470 nm处的吸光度,求出反应前后的吸光度差值。酶的比活力用ΔOD_(470)/(mg·min)表示。APX活性测定:3 ml反应液中含50.0mmol/L PBS(pH=7.0),0.1 mmol/L EDTA,0.1 mmol/LH2O2,0.5 mmol/LASA,最后加入100μl酶液。在室温下记录10 s,30 s时290 nm处吸光度的变化。酶活单位定义为每小时氧化1μmol ASA的酶量为一个酶活单位。[结果]四倍体株系与二倍体对照株系比较,其保护酶系统中各种抗氧化酶的活性都能得到普遍提高,并且各株系的田间样品与试管苗样品的各抗氧化酶活性呈正相关,因此可以应用组织培养技术在育种的初期试管苗阶段进行早期筛选,缩短选育时间,节约人力物力。[结论]试管苗期间各株系的抗氧化酶活性可以作为筛选抗病抗逆性强的白花除虫菊优良株系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
李向  张艳君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5):11351-11352
[目的]研究利用丁基罗丹明B氧化褪色光度法测定食盐中碘含量的方法。[方法]根据碘酸根使丁基罗丹明B的吸光度下降的程度与碘酸根的量有关的原理,建立了测定食盐中碘含量的分光光度法,并用该法测定了食盐中碘的最大吸收波长和表观摩尔吸光系数。[结果]当丁基罗丹明B用量为1.0ml时,ΔA最大。当KBr用量为1.5ml时,ΔA最大且体系稳定。在30~70℃内,ΔA变化不大。ΔA对浓度的标准曲线显示,在0~400μg/L范围内,碘含量与ΔA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回归方程为:ΔA=0.731C-0.0054,r=0.9916,计算得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560=9.27×104L/(mol·cm)。平行测定10次空白和含碘标准溶液的吸光度,其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57%和1.60%,最大吸收波长均为560nm。[结论]样品分析结果RSD为0.66%~0.83%,平均回收率为100.5%,符合微量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11.
[目的]优化复合酶法提取南瓜多糖的工艺条件,研究南瓜多糖的抗氧化性。[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提取时间、温度、料液比、pH值对南瓜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提取南瓜多糖的最佳复合酶配比和最佳提取条件。采用水杨酸法检测南瓜多糖对羟基自由基(.OH)和改进的邻苯酚自氧化法检测其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效果。[结果]当纤维素酶的浓度为1.0%、果胶酶为1.5%、木瓜蛋白酶为1.0%时,以及温度为40℃、pH=4.6、料液比为1∶30、提取时间为30 m in的条件下南瓜多糖的提取率最高;南瓜多糖对.OH具有较好的清除效果,对O-2有部分清除作用。[结论]该研究为南瓜多糖的研究及应用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2.
[目的]优化甘氨酸螯合铜的合成条件。[方法]以甘氨酸为原料,对甘氨酸螯合铜的反应条件进行探讨,研究反应液pH值、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螯合反应的影响。[结果]在反应液pH值较低时,产物吸光度随着pH值的增加而增加,当反应液pH值达到7以后,吸光度变化不明显,说明pH值为7时,反应进行完全;当反应温度低于50℃时,产物吸光度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增加;时间对反应影响不大,为了便于操作,选择反应时间30min。用有机溶剂沉淀法可制得高纯度的甘氨酸螯合铜,并可用红外光谱法对产品进行确认。[结论]确定了甘氨酸螯合铜合成的最佳条件:反应液pH值为7,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30min。该反应条件下,甘氨酸螯合铜的产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3.
黄萍  赵雨  牛放  杨菲  张连学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4):7305-7307
[目的]优化鹿角托盘总蛋白提取工艺。[方法]以总蛋白得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优选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用含0.3mol/LNaCl,20mmol/LNa2HPO4缓冲液(pH值为9)提取,料液比为1:15,提取时间为24h,提取3次。在此工艺条件下,总蛋白得率达10%以上。[结论]试验优选出的工艺稳定、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普通念珠藻藻蓝蛋白的提取及开发提供试验及理论基础。[方法]以普通念珠藻为材料,比较藻体及细胞的破碎方法、提取液类型及饱和硫酸铵浓度对藻蓝蛋白提取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利用发酵法破碎藻体和细胞,0.05 mol/L的KP缓冲液(pH值7.2)作为提取液,经过30%~50%饱和硫酸铵盐析和DEAE-Toyopeal 650 S离子交换柱层析后,藻蓝蛋白纯度达2.51,最大紫外-可见吸收峰位于616 nm。[结论]普通念珠藻藻蓝蛋白分离提取较为理想的程序为:藻粉→0.05 mol/L KP缓冲液(pH值7.2)浸泡→发酵法破碎细胞→35%~50%饱和硫酸铵盐析→DEAE-Toyopeal 650 S柱层析→较纯的藻蓝蛋白。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研究花生种子脂肪氧化酶的适宜测定条件。[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花生种子脂肪氧化酶的活性。[结果]结果表明:花生种子脂肪氧化酶最适反应体系为浓度0.10 mol/L pH值5.8的磷酸缓冲液和浓度0.20 mol/L pH值8.0的磷酸缓冲液;最适反应温度为35℃;最适酶液添加量为30μl;最适测定时间为1 min。此外,酶液保存在4℃条件下,脂肪氧化酶的活性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探讨花生种子脂肪氧化酶的生理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物理与化学因子对白芸豆凝集素生物学活性的影响,为白芸豆凝集素开发利用奠定理论基础和提供技术参考.[方法]白芸豆(Phaseolus vulgarisL)种子经硫酸铵分级沉淀、DEAE-Sepharose离子交换和Sephadex G-100凝胶柱层析得到凝集素(PVL);然后以不同温度和pH梯度、不同金属离子、不同变性剂处理样品,通过倍比稀释法测定凝集素的生物学活性.[结果]白芸豆凝集素能使兔血红细胞发生凝集,在20~70℃红细胞凝集活性不受影响,当温度达到80℃时凝集素样品仅有25%凝血活性,85℃加热30 min凝血活性全部消失.用EDTA溶液处理后,白芸豆凝集素失去凝血活性,金属离子Mg2+和K+能恢复凝血活性,Mn2+能完全恢复凝血活性,Ba2+、Cu2+、Fe3+、Ca2+不能使凝血活性恢复.白芸豆凝集素在缓冲液pH低于4.0时凝血活性逐步降低,在pH 3.0时,活性仅有45%;在缓冲液pH高于7.2时活性逐步降低,pH 9.0时凝血活性仅有44%.3种变性剂变性试验中,脲能使凝集素凝血活性降低70%,盐酸胍能降低30%,SDS能降低18%.[结论]白芸豆凝集素具很强的热稳定性和广谱酸碱度适应能力;凝血活性依赖Mn2+等金属离子,且仅能被变性剂6 mol/L脲部分抑制.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适宜条件控制其物理和化学因素,防止凝集素变性失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