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协调丹江口水库渔业与水质保护的关系。[方法]对该水库的渔具类型及相应的渔获物结构进行了调查。[结果]共采集到鱼类25种,隶属4目6科,其中鲤形目种类最多,共18种。鲢、蒙古!、鳙、翘嘴!、鲤、鲫、、鲇在生物量中的比例较高,分别为29.80%、20.18%、13.62%、10.09%、5.15%、4.65%、3.77%和3.45%;和蒙古!在样本总数量中占绝对优势,分别占41.65%和32.55%。[结论]目前丹江口水库鱼类群落结构空间差异较小,但广适性和静水性鱼类成为了优势种,这与生境的剧烈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2.
黄河下游鱼类资源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合理保护黄河下游鱼类资源,对黄河下游的鱼类组成及分布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共发现鱼类27种,其中鲤形目19种,鲈形目4种,鲇形目2种,鲻形目和合鳃鱼目各1种。此次调查结果显示,黄河下游鱼类群落结构以小型化、低经济价值鱼类为主,而重要经济鱼类较少。郑州花园口段鲤在渔获物中比例较高,可能是近年来开展增殖放流的结果。造成鱼类资源下降的原因主要有水库调水调沙、水温偏低和酷渔滥捕。为合理开发利用黄河下游鱼类资源,应采取调水调沙对鱼类影响专题研究、全面调查鱼类资源现状、优化鱼类生境和放流技术、推广适度休渔等措施。  相似文献   

3.
2004—2008年,对彭水电站沿河段库区鱼类资源进行调查,结合文献记载,查明沿河段库区有鱼类125种,分别隶属7目18科80属,其中鲤形目种类最多,鲇形目次之,鲈形目第三,其他目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4.
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通过走访相关渔政部门、渔业从业人员及垂钓者、到野杂鱼捕捞船上采样等方式对塔里木河干流上游及附属水渠、胜利水库、上游水库、多浪(渠)水库进行了鱼类调查,对采集的标本进行形态学分类鉴定,共鉴定外来鱼类18种,隶属5个目(鲤形目、鲈形目、鲇形目、鳉形目、鲑形目),其中鲤形目2科6亚科12属12种...  相似文献   

5.
长江上游宜宾江段渔业资源现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长江上游宜宾江段鱼类群落结构和渔业捕捞现状及变化趋势,为物种和资源保护提供依据,该文对宜宾江段的流刺网和小钩等主要作业渔具的渔获物进行了调查,对渔获物种类组成、捕捞规格和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等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宜宾江段共采集到鱼类49种,隶属于3目10科29属,以鲤形目和鲇形目鱼类为主.圆口铜鱼、瓦氏黄颡鱼、异鳔鳅鮀、宜昌鳅鮀和蛇鮈为该江段的优势种.采集到长江上游特有鱼类11种,占鱼类总种数的22.4%,其中一半以上的特有鱼类为偶见种.宜宾江段渔业捕捞规格普遍偏小,大部分捕捞个体体质量在100g以下,体长在150mm以下.该江段流刺网和小钩的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仅为每船1~2kg/d.宜宾江段渔业资源已严重衰退,许多特有鱼类变为偶见种,渔业捕捞渔获量偏低,捕捞规格偏小,建议采取休鱼等措施,促进物种和资源的保护.  相似文献   

6.
信阳溪流淡水鱼类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信阳地区溪流中的淡水鱼类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淡水鱼类共有5目12科27属35 种,其中鲤形目占60%,鲇形目占20%,鲈形目占14.28%,其余两目占5.72%。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解南河新津段流域生境现状并对其水域内鱼类资源进行有效保护,为岷江支流水域生态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分别于9月,11月,4月和7月4次对南河新津段水域进行鱼类资源调查,通过雇佣当地渔民,在3个采样点进行现场捕鱼,将渔获物带回实验室,进行业内鉴定。根据调查结果结合流域生境现状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有关建议。【结果】4次共采集鱼类34种,隶属5目、10科、28属。从鱼类种类比例上看,鲤形目种类最多,共19种,占南河河段鱼类种数的55.88%。鲇形目10种,占鱼类种数的29.42%,鲈形目3种,占鱼类种数的8.82%。鲟形目和合鳃鱼目均各有1种,占鱼类种数的2.94%。在渔获物中,经济鱼类如鲤鱼、鲫鱼等所占比例最高,是南河流域优势种。南河流域鱼类多样性较为丰富,夏季香农多样性指数为2.138,高于秋季香农多样性指数(1.956)。在前两个采样点中采集到云斑尖塘鳢、彩鲫及巴西红耳龟等养殖逃逸种。不同季度之间的渔获物组成差异较为明显。各个采样点夏季鱼类种数较高,而冬季鱼类种数最低。且在不同采样点,渔获物组成也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永兴镇主要以棒花鱼等小型鲤科鱼类为主;新南河大桥采样点靠近城镇,由于水域保护区的建立,因此该点鱼类种类较多且以个体较大的大型经济鱼类为主,如鲤、鲫等;而观音寺则出现放流种彩鲫。【结论】说明保护区的建立对鱼类资源保护具有显著作用,人工放流需要科学管理和引导,同时务必关注新品种的引进与逃逸控制。  相似文献   

8.
淮河流域安徽段共采集到鱼类65种,隶属于8目17科,其中鲤形目39种,鲈形目12种,鲶形目和鲑形目各4种,鳉形目和鲱形目各3种,鳗鲡目和合鳃鱼目各1种。淮河流域安徽段的鱼类可划分为中国江河平原鱼类复合体、古第三纪鱼类复合体、南方平原鱼类复合体和海水鱼类复合体4个区系。本文还分析了该地区鱼类资源的现状,并就进一步加强鱼类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2013-2015年普洱市开展了土著野生鱼类资源调查工作。经对调查资料整理和实物标本鉴定,普洱市共记录土著鱼类158种,其中鲤形目种类最多,共107种,占总种数的67.7%;鲇形目40种,占总种数的25.3%;鲈形目5种,占总种数的3.2%;鳗鲡目、颌针鱼目和合鳃鱼目各2种,分别占总种数的1.3%。调查发现,普洱市列入国家珍稀和保护物种的土著鱼类有16种,经济鱼类10余种,需要得到保护和利用,否则渔业资源将会进一步枯竭,甚至有物种灭绝的可能。  相似文献   

10.
梯级开发对北盘江中下游鱼类资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水利开发和鱼类资源的保护提供参考依据,2009—2010年对北盘江中下游石板寨以下河段的水生生境和鱼类资源进行了4次调查。结果表明:北盘江中下游生境片断化明显,已不具备产漂流性卵鱼类完成整个繁育过程的生境条件。共采获鱼类45种,其中在流水河段采获鱼类24种,大多数为喜流水生境鱼类;在库区河段采获鱼类21种,喜静水或缓流鱼类12种,喜流水鱼类9种,董箐库区喜流水鱼类种类及比例明显高于光照库区;北盘江中下游新记录鱼类25种,其中11种为喜静水生境鱼类。结合历史资料,北盘江中下游分布鱼类有78种,分属4目15科64属。从渔获物分析来看,流水河段受梯级开发影响相对较小,成为喜急流或流水生境鱼类生活的主要水域,但资源数量未见明显增长;库区水域喜急流或流水生境鱼类仍有少量分布,随着蓄水时间的增长,喜静水生境鱼类在库区鱼类组成的比例将进一步增大,一些急流或流水类型鱼类可能退出库区水域。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赣江中下游的鱼类资源现状,在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分别于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对赣江峡江至南昌段的干流及2条支流共10个点的鱼类资源进行了3次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该流域内共发现记录鱼类90种(亚种),隶属6目16科60属,以鲤形目为主,鲶形目与鲈形目的居中,鲱形目、合鳃鱼目和颌针鱼目极少;且优势种类主要为鲤(Cyprinus carpio Linnaeus)、鲫(Carassiu auratus)、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 Richardson),江湖洄游性鱼类(如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Aristichthys nobilis等)数量大量减少,而一些江海洄游性鱼类和珍稀鱼类(如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鯮Luciobrama macrocephalalus、鲥Macrura reevesii等)在此次调查中没有发现。与历史资料相比,赣江峡江至南昌段水域的鱼类种类组成变化较大,资源量明显降低,小型化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12.
鲢及其加工废弃物发酵鱼露的比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研究分别以鲢全鱼及鲢鱼糜加工中的废弃物为原料发酵鱼露。测定了发酵过程中pH1T-VBN以及氨基酸的变化情况,分析了产品的理化成份并比较了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以鲢全鱼和废弃物发酵鱼露过程中pH、T-VBN以及氨基酸总量的变化情况基本相同。产品的感官评价结果无显著差异;全鱼发酵产品的氨基氮、总氮比由废弃物发酵的产品高,但是后者的氨基酸转化率、脂肪、红色指数以及呈鲜味的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比例比前者高。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分别以鲢全鱼及鲢鱼糜加工中的废弃物为原料发酵鱼露。测定了发酵过程中pH1T-VBN以及氨基酸的变化情况,分析了产品的理化成份并比较了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以鲢全鱼和废弃物发酵鱼露过程中pH、T-VBN以及氨基酸总量的变化情况基本相同。产品的感官评价结果无显著差异;全鱼发酵产品的氨基氮、总氮比由废弃物发酵的产品高,但是后者的氨基酸转化率、脂肪、红色指数以及呈鲜味的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比例比前者高。  相似文献   

14.
鱼类寄生虫病是目前水产养殖中发病率最高的疾病,因此深入研究鱼类寄生虫的种类及其及所致危害等对于预防和控制鱼类寄生虫病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我国淡水鱼类寄生虫病的种类、防治方法进行了简单的归纳总结,又从肉眼观察、显微镜观察和分子免疫学等3个方面对鱼类寄生虫病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并对该领域未来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不同大豆蛋白源对鲤(Cyprinus carpil)蛋白酶活力和淀粉酶活力的影响,将初始体质量为(10025±098)g的健康鲤180尾随机分为3组,每组3次重复,以鱼粉为动物蛋白源(对照组),全脂豆粉、去皮豆粕为植物蛋白源(全脂豆粉和去皮豆粕分别替代20%鱼粉蛋白),配制3种等蛋白(36%)、等能(15.2 MJ/kg)的半精制饲料,在室内单循环控温养殖系统中进行为期6周的饲养试验,然后分别采用福林—酚试剂法、碘—淀粉比色法测定鲤肝胰脏和肠道蛋白酶与淀粉酶的活力。结果表明:不同大豆蛋白源对鲤蛋白酶活力影响不同,对淀粉酶活力影响不显著。全脂豆粉组鲤肝胰脏、前肠蛋白酶活力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中肠和后肠蛋白酶活力显著下降(P<0.05)。去皮豆粕组肝胰脏和肠道蛋白酶活力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2种大豆蛋白源对鲤肝胰脏和前肠、中肠、后肠淀粉酶活力影响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6.
我国渔药的发展概况和安全使用体系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我国渔药的发展概况、渔药使用原则和渔药使用安全体系建设的内容,指出了我国目前渔药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我国渔药研究是随着鱼病调查和对鱼类病原体研究而开始的。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渔药研究偏重于药物筛选、有效浓度、安全浓度、应用范围和给药方法等应用方面,尚未形成商品。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对细菌性鱼病研究的深入,出现了以鱼服康A型、B型为代表的商品性渔药。渔药科学安全体系建设内容应涵括法规标准制度、渔药管理技术支撑体系、渔药检测及安全评估体系、渔药安全使用和残留监控等。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我国渔药的发展概况、渔药使用原则和渔药使用安全体系建设的内容,指出了我国目前渔药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我国渔药研究是随着鱼病调查和对鱼类病原体研究而开始的。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渔药研究偏重于药物筛选、有效浓度、安全浓度、应用范围和给药方法等应用方面,尚未形成商品。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对细菌性鱼病研究的深入,出现了以鱼服康A型、B型为代表的商品性渔药。渔药科学安全体系建设内容应涵括法规标准制度、渔药管理技术支撑体系、渔药检测及安全评估体系、渔药安全使用和残留监控等。  相似文献   

18.
于2008-2010年对黄河上游最大的支流——青海省湟水进行了鱼类资源调查,并对渔业资源变化、生物多样性和鱼类面临的生态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结果表明:湟水流域有鱼类36种,隶属于4目8科26属,鲤形目鱼类为主要类群,有2科19属25种,鲑形有3科4属6种,鲈形目有2科2属4种,合鳃鱼目有1科1属1种,其中土著鱼类有14种,外来鱼类有22种;湟水流域土著鱼类呈现出个体小型化趋势,生物多样性指数整体不高,水域污染、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以及外来鱼类物种的入侵,对湟水鱼类资源造成了一定的威胁,为此,提出了保护湟水渔业资源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广州市区居民消费量较大的7种淡水鱼和5种海水鱼肌肉中甲基汞(MeHg)含量,评估人体通过食鱼摄入MeHg的暴露风险.结果显示,广州市鱼体肌肉中MeHg含量范围为2.39~349 μg·kg-1,平均含量为43.4 μg·kg-1.不同食性鱼类MeHg含量水平依次为:肉食性>杂食性>草食性,处于食物链不同环节解释...  相似文献   

20.
安徽自古便是渔产丰富,鱼市贸易发达之地。清末以来,因内外种种原因,安徽地区的鱼行获得了新的发展。民国时期,安徽鱼行在经营内容上趋于多元,经营规模上逐渐增大,经营范围上得以拓展,彰显了安徽渔产贸易的发展。虽然鱼行的经营方式仍然存在很大程度的剥削,但鱼行贸易的发展为改善城镇百姓的饮食条件,促进安徽渔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可能和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