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9 毫秒
1.
对日本革菌摇床发酵液的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物进行了8种常见植物病原菌和4种细菌的抑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物具有抑制植物病原真菌和细菌的活性。正丁醇萃取物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效果更佳,但对细菌的抑制效果不如乙酸乙酯萃取物。在50 mg.mL-1药液浓度下,乙酸乙酯萃取物能明显抑制西瓜枯萎病菌、苹果炭疽病菌、小麦赤霉病菌、番茄早疫病菌病原真菌菌丝生长,抑制率均在75%以上;正丁醇萃取物对苹果炭疽病菌、小麦赤霉病菌、烟草赤星病菌病原真菌菌丝生长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抑制率达到80%以上。随着浓度的降低,两相萃取物的抑制率均明显减小。日本革菌发酵液中具有抗菌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2.
黑核桃内生真菌HJ1发酵产物的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黑核桃茎分离得到一株真菌,编号为HJ1.对其进行生物学观察,初步鉴定为无孢科小核属.将此菌株进行液体发酵,研究其发酵液萃取物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①发酵液的萃取物对10种病原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各萃取相粗提物浓度为40 mg·mL-1时,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抑制效果最好.②不同浓度的乙酸乙酯萃取物对同一种病原真菌表现出不同的抑制效果.③乙酸乙酯萃取物对不同病原菌的抑制效果也存在显著差异.④乙酸乙酯萃取物对4种细菌的抑菌试验表明,其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核桃青皮提取物对6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5种溶剂对核桃青皮进行平行提取和液—液萃取。以苹果轮纹病菌、苹果腐烂病菌、桃褐腐病菌、苹果斑点落叶病菌、茄子枯萎病菌、小麦赤霉病菌6种病原真菌为靶标,对核桃青皮不同溶剂提取液进行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核桃青皮水提取液对供试的6种病原真菌抑制效果最好,抑制率达到96%以上,石油醚提取液对供试的6种病原真菌抑制效果最差;核桃青皮甲醇提取物氯仿萃取物对桃褐腐病菌的抑制效果最好,抑制率为71.54%,乙酸乙酯萃取物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抑制效果最差,抑制率仅为18.32%。  相似文献   

4.
核桃内生菌HT-6发酵滤液的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明确核桃内生菌HT-6菌株对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活性,采用菌落直径生长法和悬滴法测定了发酵滤液对植物病原菌菌丝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发酵滤液对供试的5种病原真菌均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其中,对辣椒炭疽病菌的抑菌效果最强,EC50为35.1μL/m L,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菌效果相对较弱,EC50为115μL/m L;发酵滤液浓度为200μL/m L时对辣椒炭疽病菌、核桃枯梢病菌、苹果树腐烂病菌的抑菌率都在80%以上;浓度为200μL/m L时对梨黑斑病菌的孢子萌发抑制率就达到了100%,500μL/m L时对番茄灰霉病菌、辣椒炭疽病菌、梨黑斑病菌这3种病原菌的孢子萌发抑制率都达到或接近100%。因此,HT-6菌株在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方面具有很大潜力和价值,值得进一步开发研究。  相似文献   

5.
以核桃叶部分离获得的20株内生真菌为研究对象,采用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发酵产物对8种常见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效果,并对活性菌株发酵产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相进行气质联用分析(GC-MS)鉴定主要化学成分,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相对含量。结果表明:15株核桃叶部内生真菌的发酵滤液对8种供试病原菌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占内生真菌总数的75.0%。其中黑孢霉属(Nigrospora)Y4菌株对8种病原菌的抑制作用最强,抑制率均大于60%,抑菌谱广泛。Y4菌株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大,抑制率达95.95%,其次是苹果果腐病菌(84.81%)。Y4菌株发酵产物乙酸乙酯萃取相Fr4组分经GC-MS分析共鉴定出14种化合物,占出峰物质总量的89.58%。其中哌草丹相对含量最高,达到50.46%,其他物质主要是有机酸类化合物。由此可知,核桃内生真菌具有广泛的抑菌谱,活性菌株Y4发酵产物可望研发出新型微生物源除草剂。  相似文献   

6.
黑核桃内生真菌HJ_1发酵产物的除草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从黑核桃中分离到的21种内生真菌的发酵产物进行除草活性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内生真菌的发酵液对供试受体(小麦、油菜)均有不同程度的除草活性,其中HJ1、HJ2、HJ9、HJ10等14种除草活性较好,HJ1对供试受体的抑制率均达到92%以上,除草效果最好。HJ1发酵液的萃取物对4种供试受体(小麦、油菜、萝卜和绿豆)均有不同程度的除草活性,在质量浓度50 mg/mL时,乙酸乙酯萃取物对油菜幼根和幼芽的抑制率均在90%以上,除草活性最好;正丁醇萃取物次之,萃余水相效果最差。对同一受体而言,随着乙酸乙酯萃取物质量浓度的降低抑制作用减弱,对不同受体而言,相同质量浓度的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抑制作用也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选取实验室保存的核桃内生真菌SYS-5-2,对其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通过生长速率法综合评价该菌株发酵产物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综合形态学分类方法和基于ITS序列基础上的系统发育分析,核桃内生真菌SYS-5-2鉴定为裂褶菌属。菌株SYS-5-2发酵产物对供试的6种植物病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效果;液体发酵产物浓缩倍数越大,抑菌率越高,且相同浓度下,供试液B的抑菌效果整体优于供试液A;固体发酵产物中,乙酸乙酯和正丁醇相萃取物对水稻纹枯和苹果腐烂病原菌均表现出较好的抑菌效果,抑菌率均>90%;不同浓度的乙酸乙酯萃取物对6种病原菌的抑菌效果不同,浓度20 mg·mL-1时,对水稻纹枯病原菌的抑菌率已达到81.25%,80 mg·mL-1时,完全抑制了水稻纹枯病原菌的生长,IC50仅为10.28 mg·mL-1,而对其他病原菌的IC50都在33.19~43.47 mg·mL-1。  相似文献   

8.
摇瓶发酵粘小奥德蘑,对所得发酵液用滤纸片法和固体稀释法进行抑菌活性测定,发现其具有明显的抑制植物病原菌作用。确定具有活性的发酵液依次用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然后对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和萃取后的发酵液进行抑菌试验。结果表明:粘小奥德蘑发酵液的活性物质主要集中在乙酸乙酯萃取物中,乙酸乙酯萃取物对白菜黑斑、烟草赤星、葡萄炭疽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10 mg/ml,对小麦赤霉、番茄黑霉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5 mg/ml。  相似文献   

9.
从广西地不容块根分离出白壳菌Albonectria rigidiuscula DBR-3和黑孢霉属Nigrospora sp.DBR-5两株内生真菌,以15种动物病原菌和10种植物病原真菌为供试菌,对两株内生真菌的抑菌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DBR-3对动物病原菌和植物病原真菌均有抑菌活性,其发酵产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物对12种动物病原菌的MIC为0.625~10 g/L,对10种植物病原真菌的EC50值为0.3437~7.7094 g/L。DBR-5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好,但对动物病原菌的抑菌活性差,DBR-5发酵产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物对10种植物病原真菌的EC50值为0.0124~0.6112 g/L,明显高于DBR-3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0.
红花夹竹桃萃取物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花夹竹桃Nerium indicum Mill枝叶为试验材料,分别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对夹竹桃枝叶提取物进行萃取,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不同萃取物对5种病原真菌(小麦雪腐病菌、小麦全蚀病菌、梨黑星病菌、辣椒炭疽病菌、稻瘟病菌)的抑菌活性,计算3种萃取物对5种病原真菌的毒力回归方程和半抑制率(EC50)。结果显示:3种萃取物对5种病原真菌的菌丝体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抑制率随着萃取物浓度的上升而增大。乙酸乙酯萃取物对供试病原菌的抑制效果最好,质量浓度为10.0mg·mL~(-1)时,乙酸乙酯萃取物对5种病原真菌的抑制率均大于65.0%,尤其对小麦雪腐病原真菌的抑制效果最为显著,最大抑制率达85.7%,半抑制浓度(EC50)为2.03mg·mL~(-1);石油醚萃取物其次,正丁醇萃取物抑制效果最差。3种萃取物对小麦雪腐病原菌的抑制作用均较强,半抑制浓度(EC50)均小于6.28mg·mL~(-1),与其余4种植物病原菌的EC50值相比,抑制效果显著。说明红花夹竹桃乙酸乙酯萃取物能够抑制5种病原菌的正常生长,其中对小麦雪腐病原菌的抑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核桃属植物内生真菌的分离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核桃、黑核桃作为供试材料,从其茎、叶和青皮中分离得到60株真菌,经确认为其内生真茵.对这些内生真菌的培养滤波抑菌活性研究表明:核桃和黑核桃的内生真菌有广泛的抗菌谱,对棉花立枯病菌、苹果炭疽病菌、梨黑星病菌、小麦赤霉病菌和油菜菌核病菌菌丝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褐多孔菌发酵代谢物的抑菌活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滤纸片法和生长速率法分别研究了褐多孔菌发酵代谢物对7种常见细菌和6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发酵液乙酸乙酯部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巨大芽孢杆菌抑制效果显著,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2.50 mg/mL和1.25 mg/mL,浓度为0.5 mg/mL时对小麦赤霉病菌抑菌率达到100%,菌丝乙酸乙酯部分对蜡状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1.25mg/mL和0.625 mg/mL,对白菜黑斑病菌和小麦赤霉病菌抑菌率均高于70%,菌丝及发酵液正丁醇部分对几乎所有病原菌抑制作用都很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离鉴定出核桃(Juglans regiaL.)青皮中对植物病原真菌起抑制作用的化合物,并评价其抗菌活性.[方法]采用生长速率法依次测定核桃青皮乙醇粗提物,石油醚、三氯甲烷、乙酸乙酯萃取物以及石油醚相分离流分和活性化合物对葡萄蔓枯病菌(Cryptosporella viticola)等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结合抑菌活性追踪,采用硅胶柱层析、制备薄层层析分离纯化活性组分,核磁共振波谱(NMR)对活性物质进行结构鉴定.[结果]核桃青皮乙醇粗提物和3种萃取物以及石油醚萃取相的分离流分,分别对供试的10种、4种和3种植物病原真菌有抑制活性;流分Fr1-4和Fr1-5对葡萄蔓枯病菌(Cryptosporella viticola)、葡萄溃疡病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和辣椒疫霉病菌(Phytophthora capsici)3种病原真菌的抑制率显著高于其他4个流分,流分Fr1-4对葡萄蔓枯病菌的抑制率达70.08%;分别从Fr1-4和Fr1-5鉴定出1个环状二芳基庚烷化合物胡桃素和4,8-二羟基-1-四氢萘酮(胡桃酮);胡桃素对供试的葡萄蔓枯病菌和辣椒疫霉病菌均显示出抑制活性,对其菌丝生长抑制中浓度(EC50)分别为0.060、0.124 mg/mL.[结论]核桃青皮乙醇粗提物及其石油醚、三氯甲烷萃取物均对供试的植物病原真菌有良好的抑制活性,从中分离获得的胡桃素对葡萄蔓枯病菌有显著抑菌活性,对辣椒疫霉病菌有中等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4.
丁婷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24):37-37,40
对1株枯草芽孢杆菌BS-1进行了抑菌活性测定研究。以苹果炭疽病菌、番茄灰霉病菌、水稻恶苗病菌、小麦赤霉病菌、棉花枯萎病菌、辣椒疫霉病原菌、玉米小斑病菌7种植物病原菌为指示菌,采用对峙培养法、杯碟法以及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枯草芽孢杆菌及其无菌发酵液对7种植物病原菌的拮抗活性,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及其发酵液对番茄灰霉病菌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苹果炭疽病菌没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从新鲜苦皮藤根皮中分离并筛选到1株内生真菌,编号为As菌株,对其代谢产物进行了生物活性研究。结果表明:As菌株发酵产物菌丝体的甲醇和乙酸乙酯提取物对多种病原真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其中甲醇提取物的抑菌活性较乙酸乙酯好,在4 000μg/mL浓度下对番茄灰霉病菌、烟草赤星病菌、苹果炭疽病菌、玉米弯孢叶斑病菌、小麦赤霉病菌、苹果腐烂病菌6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抑制作用,抑制率在62.9%-85.1%;抑制孢子萌发试验表明:菌丝体甲醇提取物对烟草赤星病菌的毒力较好,其EC50仅为62.5328μg/mL;抑制细菌活性表明菌丝体甲醇提取物对蜡状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对大肠杆菌无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采用组织分离法,从健康的雪松松针中分离纯化得到11株内生真菌。通过平板对峙和抑菌圈法将11株内生真菌分别对10株供试病原菌进行抑菌活性试验,结果显示内生真菌至少对1株供试病原菌存在抑菌活性。内生真菌发酵液抑菌试验结果显示N03菌株对苹果腐烂菌(Cytospora mandshurica)抑制率达到80.56%,N06菌株对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抑制率达到80.74%。N03菌株不同天数的发酵液抑菌活性研究表明,发酵液的抑菌活性与内生真菌的生物量相关。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广西地不容内生真菌的抑菌活性,从广西地不容块根中分离纯化出18株内生真菌,采用拮抗试验测定了其对10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活性,发现疣孢漆斑菌DBR-11对多数供试菌有很好的抑制活性。进一步测定了DBR-11菌株发酵产物的抑菌活性,发现发酵产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物对病原菌的抑制活性较高,质量浓度为5 g/L时,对10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率均在90%以上,有效中浓度(EC50)为0.007 2~0.446 5 g/L,其中对烟草黑胫病菌的毒力最高,EC50值为0.007 2 g/L;发酵产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物质量浓度为2 g/L时,72 h对15种供试动物病原菌中的7种能完全抑制,最低抑制浓度(MIC)为0.062 5~0.25 g/L,其中对痢疾志贺氏菌的抑制活性最高,MIC值为0.062 5 g/L。DBR-11发酵产物乙酸乙酯萃取物有广谱的抗菌活性,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对风信子内生菌代谢产物抑菌活性的检测结果表明:风信子内生菌的代谢产物对细菌和真菌均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其中发酵液提取物对枯草芽孢杆菌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对苹果干腐和烟草赤星的抑菌率分别是94.8%和93.8%,而菌体提取物对蜡状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都有较高的活性,对苹果干腐、烟草赤星和苹果轮纹的抑菌率均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19.
研究从广西地不容块根中分离出的DBR-12和DBR-23两株内生真菌的抑菌活性,为其在抗菌剂领域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首先用液体培养基对内生真菌进行发酵培养,采用两相溶剂液液萃取法对发酵产物进行初步分离,然后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带毒平板法分别测定发酵产物对10种植物病原真菌和15种动物致病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DBR-12和DBR-23发酵产物乙酸乙酯萃取物对植物病原真菌均有较好的抑菌活性。DBR-12对玉米小斑病菌等6种病原真菌的抑制效果较好,有效中浓度(EC50)为0.010 4~0.079 7 g/L,其中对玉米大斑病菌的毒力最高;DBR-23对除玉米小斑病菌外的9种病原真菌抑制效果较好,EC50为0.020 6~0.174 6 g/L,其中对甘蔗凤梨病菌的毒力最高。DBR-12发酵产物正丁醇萃取物对玉米大斑病菌等5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效果较好,EC50为0.107 8~0.646 9 g/L,其中对金橘砂皮病菌的毒力最高。DBR-23发酵产物乙酸乙酯萃取物对痢疾志贺氏菌等12种动物致病菌有抑菌活性,最低抑菌浓度(MIC)为1~2 g/L;DBR-12发酵产物对动物病原菌无抑菌活性。综上,广西地不容内生真菌DBR-12和DBR-23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在抗菌剂领域有较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两株油樟内生真菌抗真菌活性与降解纤维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游玲  王涛  王松  杜江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3):46-48
为了研究两株油樟内生真菌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并对其生防能力做出评价,采用对峙生长法研究了油樟内生真菌YY6、YG48对辣椒疫霉病原真菌(Phytophthora Capsici)、杨树溃疡病原真菌(Dothiorella gregaria)、苹果炭疽病原真菌(Glomerella cingulata)、棉花枯萎病原真菌(Fusarium oxysporum)、玉米大斑病原真菌(Fusarium graminea-ru)、水稻纹枯病原真菌(Corticium sasakii)的抗菌活性,同时采用滤纸酶活测定法检测其发酵液的纤维降解能力。发现油樟内生真菌YY6对辣椒疫霉、杨树溃疡、苹果炭疽、棉花枯萎及玉米大斑这5种常见植物病害的病原真菌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其发酵液的滤纸酶活性可达0.327 U/mL,YG48对辣椒疫霉病原菌、玉米大斑病原菌及水稻纹枯病原菌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很难降解利用纤维素。因此,YY6具备开发为多种植物病害生防菌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