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氮肥对尖叶菠菜硝酸盐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研究了不同尿素施用量对尖叶菠菜生物量、硝酸盐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项指标均随着尿素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与对照相比,差异极显著.从保证产量、减少成本和降低硝酸盐污染综合考虑,菠菜尿素施用量以少于33.7kg/667m2为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硝酸盐含量不超标的前提下使菠菜高产的供氮水平及有机无机肥料配比。[方法]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氮素水平下有机无机肥料配施对菠菜产量和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菠菜产量随着氮素水平的提高而增加,而达到一定水平后继续追加氮素反而造成菠菜减产;与单施有机肥或单施尿素相比,有机无机肥料配施可以获得更高的菠菜产量。菠菜硝酸盐含量随着氮素水平的提高而增加;单施有机肥产生硝酸盐最少,有机无机肥料配施次之,单施尿素产生硝酸盐最多。[结论]综合考虑产量和硝酸盐含量2个因素,纯氮施入量300 kg/hm2,75%的N由有机肥提供、25%的N由尿素化肥提供为最佳氮素水平和配施组合。  相似文献   

3.
以菠菜品种超越608为试材,研究尿素不同施用量(0、56、112、168、224 kg/hm2)对其体内硝酸盐积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菠菜体内硝酸盐含量和全氮含量均随着生育期的延长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随着尿素施用量的增加,菠菜的根系活力和硝酸盐含量均增加;当尿素施用量为112 kg/hm2时,产量高且采收时硝酸盐含量不超标。  相似文献   

4.
1 品种选择 早播种的,因温度还比较高,可选用比较耐热的圆叶菠菜品种;播期较晚时,可选用圆叶菠菜品种或尖叶菠菜品种.  相似文献   

5.
孙亚璞 《河南农业》2008,(17):47-47
一、品种选择 早播种的,因温度还比较高,可选用比较耐热的圆叶菠莱品种;播期较晚时,可选用圆叶菠菜品种或尖叶菠菜品种。 二、地块选择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0~4 mg/kg)和不同形态的碘(碘离子和碘酸根离子)对菠菜地上可食部分(叶)中VC含量和硝酸盐含量的影响。[方法]开展菠菜盆栽试验。[结果]施用碘酸钾处理对菠菜地上可食部分生物量影响达0.05显著水平。施用碘化钾影响不明显,并且低浓度碘可促进菠菜生长,高浓度碘则抑制菠菜的生长。不同浓度的碘对菠菜叶中VC含量和硝酸盐含量无明显影响。在碘酸根离子处理条件下,菠菜叶中VC和硝酸盐含量高于碘离子处理。[结论]研究结果可为富碘蔬菜的栽培和筛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蔬丰叶肥对菠菜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喷施蔬丰叶肥可以明显改善菠菜感官性状和营养价值 ,显著降低菠菜中硝酸盐的累积 ,降低率可达 2 0 .4 %。  相似文献   

8.
氮素供应水平对蔬菜硝酸盐累积与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采用蛭石培养试验,研究了不同牮氮水平对蔬菜硝酸盐累积和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油白菜和大青菜的硝酸盐含量明显高于日本超能菠菜和宁夏圆叶菠菜;油白菜、大青菜和宁夏圆叶菠菜体中,叶柄的硝酸盐含量最高,也是累积硝酸盐的主要分布部位,侧奶、叶片和叶柄则依次是日本超能菠菜在低、中、高氮水平下到盐含量最高和主要分布部位;随供水平提高4种蔬菜的主根、侧极、茎、叶酴 叶片的硝酸盐含量明显提高,油白菜、大青菜和宁夏回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酒石酸钾对菠菜硝酸盐积累的影响,采用圆片法,测定了不同质量浓度酒石酸钾与酒石酸钠处理的菠菜叶片硝酸盐含量,以及最佳浓度、时间处理下,菠菜硝酸还原酶活性、叶绿素含量、维生素C、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结果表明:2 g/L酒石酸钾处理2 h可使叶圆片中的硝酸盐含量显著降低至对照的60%,硝酸还原酶活性显著提高至原来的9.3倍,且在不影响维生素C、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前提下,提高叶绿素含量。因此,酒石酸钾可以用来处理菠菜叶片以降低叶内硝酸盐含量。  相似文献   

10.
对33份不同来源的菠菜种质资源的11个质量性状和6个数量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3份菠菜种质材料间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在29.07%~78.97%,单株质量的变异系数最大,叶长的变异系数最小,不同性状在不同材料间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多样性。通过聚类分析将33份菠菜种质分为2大类群,进一步分为6个组群,各组群具有一定的形态学特征。其中,第Ⅲ组群小尖叶、武平菠菜、汝阳大圆叶和第Ⅵ组群大尖叶、黑叶菠菜形态学优势明显,可分别作为选育高产植株和小型植株的优良材料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1.
有机无机肥料配施对盆栽菠菜生长和土壤供氮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3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对菠菜产量、品质及土壤供氮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收获时菠菜生物量由大到小依次为:处理4(5%(占施氮量百分比)尿素与95%有机肥配施)、处理5(10%尿素与90%有机肥配施)、处理3(有机肥)、处理2(无机肥)、处理1(不施肥);植株氮累积量以处理5最多,其他处理趋势与生物量相同。收获时,植株维生素C含量依次为处理4、处理3、处理5、处理2、处理1,并且所有处理菠菜可食用部分硝酸盐含量均达到直接食用标准(小于432 mg.kg-1);无机肥处理比有机肥处理矿质态氮释放速度快,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能更好地调节土壤氮素的释放;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与有机肥处理能增加土壤微生物量碳,且增加幅度大于单施无机肥处理。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一次性施肥(包膜尿素和普通尿素混施)对夏玉米产量、氮肥利用率、施肥经济效益和土壤硝态氮残留的影响,以夏玉米品种‘富友9’为材料进行了大田试验,试验设不施氮、常规施氮、减氮10%(30%包膜尿素)、减氮10%(50%包膜尿素)、减氮20%(30%包膜尿素)和减氮20%(50%包膜尿素)共6个处理,分析调查了夏玉米产量、氮素吸收和土壤无机氮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包膜尿素在田间的释放曲线为抛物线形,释放期为81 d(氮素累积释放80%)。与常规分次施氮相比,采用包膜尿素和普通尿素混施处理的夏玉米产量增加2.85%~20.87%,氮肥利用率提高19.1~25.3个百分点。包膜尿素和普通尿素混施的情况下,夏玉米每公顷净收益(扣除肥料投入)比常规施氮增加1 000~4 484元。夏玉米收获后,在100~200 cm土体内残留硝态氮较常规施氮降低35.1%~56.6%,减少了硝态氮淋失风险。研究表明,减氮10%~20%的一次性基施混施肥在夏玉米上实现了增产增收,减少了硝态氮在深层土壤的残留量,降低了环境污染风险,综合夏玉米产量、氮肥利用率、施肥经济效益和土壤硝酸氮残留等因素来看,减氮10%(30%包膜尿素)施氮配方的效果最好。研究结果可为为夏玉米轻简化生产和氮肥减施增效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包膜尿素减量化施用对马铃薯产量、品质及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习惯施肥处理相比,施用控释肥可以提高马铃薯的一级品率,并且能较好地保证马铃薯产量,马铃薯产量增加8.00%~25.59%,以100%控释肥增产效果最好。马铃薯品质方面,减氮控释肥处理能提高马铃薯品质。施用控释肥可以提高氮肥利用率10.53%~22.69%,其中,以减氮40%控释肥的氮肥利用率最高。在马铃薯土壤硝态氮含量方面,施用控释肥能降低硝态氮在各个土层的累积,其中减氮30%~40%控释肥处理土壤硝态氮的累积量最低。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蔬菜品质,并有效控制蔬菜中硝酸盐的积累,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红菜园上和冲积菜园土条件下喷施稀土、铜肥、钼肥、锌肥、锰肥、硼肥后小白菜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及对其他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钼肥和锰肥降低蔬菜硝酸盐含量效果最佳,也显著增强了硝酸盐还原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15.
施用腐植酸对叶菜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腐植酸对叶菜硝酸盐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施用腐植酸能降低叶菜类蔬菜硝酸盐含量,增强硝酸还原酶活性和增大硝态氮代谢库。通过试验,确定腐植酸最佳施用浓度为0.3g.L-1,此时,小白菜、生菜和菠菜的硝酸盐含量比对照分别降低64.52%、71.74%、72.39%,叶菜的硝酸还原酶活性达到最大值,小白菜和生菜的硝态氮代谢库达到最大值。而菠菜的硝态氮代谢库却在腐植酸施用浓度为0.4 g.L-1时达到最大,这是由蔬菜品种间存在差异导致。  相似文献   

16.
硝酸钙泥、硝酸镁泥肥料化的土壤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硝酸钙泥、硝酸镁泥及其与有机、无机肥料配合下对土壤肥力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处理使土壤pH值、含盐量、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增加。其中Ca+W和Mg+W处理的土壤含盐量和全氮含量与CK处理之间差异显著,含盐量分别增加了0.202个百分点和0.162个百分点,全氮含量分别增加了54.68%和51.23%;Ca+Y和Mg+Y处理的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与CK处理之间差异显著,pH值分别增加了0.38和0.36,有机质分别增加了70.51%和31.63%。由此可见,硝酸钙泥、硝酸镁泥与无机肥料或者有机肥料配合施用对土壤具有良好的改良作用,其次为与无机有机肥料配合施用。但盐分是影响硝酸钙和硝酸镁泥肥料化的主要因素。因此,硝酸钙泥、硝酸镁泥可与有机、无机肥料配置成复混肥料实现农业资源化利用,但须合理施用。  相似文献   

17.
施肥方式对小麦生长、产量及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研究了5种施肥方式(处理1:1/2尿素播种前撒施旋耕,1/2尿素返青拔节期追施旋耕;处理2:全部尿素播种前撒施旋耕;处理3:全部控释氮肥播种前撒施旋耕;处理4:全部控释氮肥播种前在种子正下方条施;处理5:全部控释氮肥播种前在种子侧下方条施)对小麦生长、产量及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间小麦株高、穗粒数和千粒质量差异不显著,基本苗数和冬前最大分蘖数以处理2最高,春季最大分蘖数以处理1、3、5较高,3个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处理1、3、4、5的小麦生物量较高,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处理2。小麦产量受穗数影响最大,处理1、3、5的产量较高,分别为9 139、9 097、8 930 kg/hm~2,三者差异不显著;处理2产量最低,为8 407 kg/hm~2,显著低于其余4个处理。氮肥偏生产力各处理间变化趋势与产量一致,处理1、3、5较高,彼此间无显著差异,处理2最低。处理3、4、5在拔节期和孕穗期0~90 cm土层硝态氮含量与施用尿素的处理1、2差异相对较小(60~90 cm孕穗期差异相对稍大),在小麦收获后硝态氮含量相对较高。总体上,控释氮肥一次性撒施旋耕和条施于种子侧下方的施肥方式效果较好,既能保证小麦稳产,又能使土壤保持较高的硝态氮含量,从而减轻面源污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自制的非水溶性材料包膜缓释氮肥的养分释放规律及其对小青菜产量的影响,采用浸泡试验分析了3种非水溶性材料包膜缓释氮肥(缓释肥料A、缓释肥料B、缓释肥料C)的养分释放规律,同时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其对小青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非水溶性包膜肥料具有较好的缓释性能,当缓释氮肥包膜率为6%~8%时,通过浸泡试验测得的135 d氮养分累积释放量为32.2%~63.5%;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施用了3种缓释氮肥的小青菜地上部产量均高于不施氮肥对照,增产幅度为244.90%~406.58%,均略高于施用普通大颗粒尿素的产量;其中缓释肥C处理小青菜产量高,小青菜硝酸盐含量和土壤硝态氮含量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