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1.我国肉羊业的发展趋势 我国养羊业的发展方向正从"养羊为产毛,淘汰才吃肉"的传统方式,向世界上"以肉为主,肉主毛从,肉毛兼顾"的生产方向过度.羊肉收入占养羊收入的80%以上,只有抓住养肉羊生产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经济效益,所以"以肉为主,综合开发",已成趋势.  相似文献   

2.
中国肉羊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20年来,中国养羊业生产获得长足发展,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养羊业不论是存栏量还是羊肉产量一直稳居世界首位。随着世界养羊业由毛用为主转向肉毛兼用,发展到肉用为主的大趋势影响,再加上国内近年羊肉供需矛盾尖锐、羊肉价格不断攀升等因素.中国肉羊生产得到迅速发展。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全国养殖肉羊急剧升温。  相似文献   

3.
羔羊育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羔羊肉具有瘦肉多、脂肪少、味美鲜嫩、容易消化等特点;育肥羔羊具有增重快、饲料报酬高、产品成本低、生产周期短、经济效益高等特点.因此,世界上养羊业发达国家都把肥羔生产作为羊肉生产的重点.介绍了国内外肉羊业的发展现状、趋势,国外先进的肥羔生产技术,羔羊育肥的技术要点;期望对我国的羊肉生产和羊肉品质的提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正肉羊是适应外界环境最强的家畜之一,食性广、耐粗饲、抗逆性强。饲养肉羊投资少、周转快、效益稳、回报率高。近年来,国内外羊肉市场发生了一些变化,为肉羊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使肉羊生产正成为一个黄金产业。近20年来,由于市场对羊毛和羊肉的需求关系发生了变化,养羊业由毛用为主转向肉毛兼用而发展到肉羊为主,肉羊生产发展迅速。1肉羊养殖优势1.1现有的肉羊良种较多。我国共有羊品种127个,产肉  相似文献   

5.
1.以毛用为主逐渐转向以肉用为主。肉羊饲养热正在我国迅速扩展,养羊业的重点也发生了重大转变,由以毛用为中心逐渐转变为以肉羊生产为主。  相似文献   

6.
<正>肉羊是适应外界环境最强的家畜之一,食性广、耐粗饲、抗逆性强。饲养肉羊投资少、周转快、效益稳、回报率高。近年来,国内外羊肉市场发生了一些变化,为肉羊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使肉羊生产正成为一个黄金产业。近20年来,由于市场对羊毛和羊肉的需求关系发生了变化,养羊业由毛用为主转向肉毛兼用而发展到肉羊为主,肉羊生产发展迅速。一、肉羊养殖优势1、现有的肉羊良种较多。我国共有羊品种127个,产肉  相似文献   

7.
(一)发展优质肉羊产业的重要意义 1.适应市场变化的需要,优化养羊业结构 近年来,世界养羊业比较发达国家羊的品种结构相继由"以毛为主"逐步向"以肉为主"方向转化.国内养羊业的发展趋势也是如此.由于毛纺工业对低质羊毛需求量不断下降.人们对优质羊肉需求量大幅增加,使羊毛价格下跌,羊肉价格上扬.70年代,黑龙江省毛肉价比为3:1,现在变为0.5:1.1994年全国羊肉平均成交价15.7元/千克,比1993年上涨51%;1999年全国羊肉市场平均价16元/千克,比猪肉、牛肉价高15%~20%.在畜产品市场疲软、价格不振的情况下,唯独羊肉保持稳定的高价位.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虽然羊肉市场兴旺。销售价格不断攀升。但养殖收益不高。调动不了农民养羊积极性。专家提出,今后肉羊产业开发要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法。一是利用现有肉羊品种、饲养基础,加大科技投入,不断提高羊肉品质.满足现有消费群体的需求。二是大力开发高档羊肉——肥羔肉。据调查。发展羔羊肉生产是肉羊产业的最佳选择.肥羔生产在世界养羊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1.以毛用为主逐渐转向以肉用为主.肉羊饲养热正在我国迅速扩展,养羊业的重点也发生了重大转变,由以毛用为中心逐渐转变为以肉羊生产为主.  相似文献   

10.
信息荟萃     
《农村新技术》2005,(10):57-58
市场看好养羊业近年来,我国内羊生产、加工发展势头强劲,饲养肉羊的效益较高,市场供需两旺,价格稳中有升。在江苏市场,每公斤活羊和羊肉价格分别为9元和15元,羊皮每张价格为25元。综合国际、国内市场分析,在今后一段时期内,羊肉市场消费需求保持上升趋势,价格仍会上扬,肉羊业发展势头看好。  相似文献   

11.
羔羊肉具有鲜嫩、多汁、精肉多、脂肪少、味美、适口性好、易消化及膻味轻等优点,深受人们喜爱。美国上市的羊肉中94%来自肥羔肉,养羊业收入的2/3来自羔羊生产,肥羔生产在世界各国羊肉生产中逐渐占据重要的地位,国际上羔羊肉的价格是成年羊肉的1~2倍。肥羔生产周期短、周转快、商品率高、饲养成本低、经济效益高,对我国养羊业快速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虽然羊肉市场兴旺,销售价格不断攀升,但养殖收益不高,调动不了农民养羊积极性。专家提出,今后肉羊产业开发要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法。一是利用现有肉羊品种、饲养基础,加大科技投入,不断提高羊肉品质,满足现有消费群体的需求。二是大力开发高档羊肉一肥羔肉。据调查,发展羔羊肉生产是肉羊产业的最佳选择,肥羔生产在世界养羊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外养羊大国肥羔肉产量占羊肉总产量的80%以上,  相似文献   

13.
分析世界与我国养羊的发展历程与趋势,给现阶段我国的肉羊生产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如何把握机遇,使我国的肉羊产业向优质、高效、低耗、有机和可持续的方向健康发展?如何加速我国肉羊的产业化进程?如何认识和解决影响我国肉羊业快速发展的问题及对策?本文从工厂化肉羊生产是我国肉羊业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肉羊产业发展的限制因素、我国肉羊业应采用工厂化高效肉羊生产配套技术与措施、加快发展我国高档与有机羊肉生产的设想、依靠现代科技加快我国肉羊产业化的步伐等五个方面探讨并提出采用工厂化高效养羊配套技术以加速我国肉羊产业化发展进程的设想。  相似文献   

14.
南疆肉羊业发展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疆现有羊1712.4万只,占牲畜总头数的83.87%,是牧民主要的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及经济来源;也是农民传统的家庭养畜,对调节家庭经济收入及改善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南疆羊品种多为绵羊,而又以粗毛羊、半粗毛绵羊为主。产品以肉为主,其次为毛,符合当今世界绵羊由“毛主肉从”向“肉主毛从”的转化趋势,即绵羊业逐渐由毛用、毛肉兼用转向肉毛兼用或肉用。  相似文献   

15.
郝彩虹 《河北农业》2023,(10):91-92
由于羊肉营养含量比较丰富,胆固醇含量低,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适中,肉质细腻,易被消化吸收,是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的肉食之一。因此,现阶段全球养羊业正由“毛主肉从”型转变为“肉主毛从”型。本文从肉羊的品种的选择、饲养管理和本地气候等方面对杂交肉羊的高效生产技术进行简单叙述。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活羊和羊肉价格的不断走高,且稳定前行,各地养羊的积极性不断升温,规模养羊场不断涌现,散养户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主要以肉羊养殖为主,在肉羊繁殖生产中,母羊难产时有发生,对养羊业产生一定危害,找出母羊难产的原因及解决的办法对肉羊的发展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7.
创新宁夏养羊生产系统,发展高效肉羊产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20年来,世界养羊业由毛主肉从、肉毛兼用向肉用方向发展.世界上信奉伊斯兰教的群众肉用品的消费以牛、羊为主,中东地区每年进口羔羊超过2000万只.由于牛、羊肉胆固醇含量低,可以减少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且肉质细嫩,容易消化吸收,受到消费者的普遍欢迎,同时羔羊生长发育快、价格高(每1t 3300VSD)、经济效益好,在世界各国发展特别迅速.  相似文献   

18.
福建省肉羊业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福建省以地方品种为主的肉羊业生产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优势所在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加强肉羊产业的组织领导,改变发展山羊生产的工作思路,建立肉羊良种繁育体系、大力开展经济杂交、实现商品肉羊杂交化,推动山羊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改变分散粗放生产模式,加大草地建设和饲草料基地建设,大力推行种草养羊,加强山羊综合配套技术研究等方面,对发展福建省肉羊业生产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9.
发展肉羊业的意义及其限制因素和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世界羊肉年产量70年代末约680万吨,80年代末约900万吨,1994年达997.7万吨。世界肉羊生产有三个突出的特点,即羔羊肉生产,胴体重在13~25kg;杂交羊肉生产,利用萨福克、边来等大型父本进行二元或三元甚至四元杂交;建立繁育体系,进行集约化生产。我国绵羊个体产肉力水平低,肉羊业在畜牧业总体结构中底薄弱的环节,发展潜力很大。羊肉低胆固醇的营养特点及其市场拉力决定了羊肉的需求继续增长。饲料营养转化为羊肉的效率是羊毛的10倍,我省目前的形势和条件适于发展肉羊业,但必须首先解决政策导向、科研力度、肉羊品种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俗话讲:“羊吃百草,百病莫生。”羊肉性温热,补气滋阴、暖中补虚、开胃健力,在《本草纲目》中被称为补元阳益血气的温热补品。不论是冬季还是夏季,人们适时地多吃羊肉可以去湿气,避寒冷,暖心胃。羊肉含有很高的蛋白质和丰富的维生素。羊的脂肪熔点为47度,因人的体温为37度,就是吃了也不会被身体吸收,所以不容易发胖。羊肉肉质细嫩,容易被消化,多吃羊肉可以提高身体素质,提高抗疾病的能力。所以现在人们常说:“想要长寿,常吃羊肉”。世界养羊业的生产方向,从以毛为主转型到以肉为主。目前英国、法国所饲养的绵羊,几乎都是肉用羊品种。养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