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利用化学指纹图谱技术及微量元素含量测定等方法,对不同栽培方式和不同生长阶段的仿生态栽培金线莲的指纹图谱和微量元素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仿生态栽培金线莲的指纹图谱在不同生长阶段差异明显,仿生态栽培150 d后的谱图与野生金线莲最接近;仿生态栽培金线莲中B、Mn、Fe、Sr、Zn和Li等微量元素含量随栽培时间延长而升高,除B元素外,其余元素最终含量都接近或超过野生金线莲;聚类分析结果说明,仿生态栽培150 d的金线莲与野生金线莲归为一类,二者明显区别于组培和大棚金线莲。化学指纹图谱方法和微量元素特征可作为鉴定金线莲品质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沉香树种的资源分布、木材特征、识别技术及市场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现阶段应在构建具有明确身份信息的沉香标准样品库的基础上,完善沉香化学指纹图谱数据库,建立标准化的沉香鉴定技术体系,以实现沉香的资源保护及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应用GC-MS法对肉桂药材的挥发油进行指纹图谱研究。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提取肉桂挥发油,进一步用GC-MS技术对其进行指纹图谱测定,并采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推荐的中药指纹图谱计算软件进行计算,建立肉桂挥发油的共有指纹图谱。其方法有较好的重现性、精密度和稳定性(RSD均小于3%),得到较好的肉桂挥发油GC-MS指纹图谱。为肉桂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成分鉴定工作一直是开展黄柏产地和质量研究的重点,中药指纹图谱等相关技术为该类研究提供了关键工具和新兴手段。本文就黄柏资源分布、成分规定和成分鉴定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述评,对当前主要技术方法取得的成果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归纳,并就其今后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旨在为我国黄柏道地药材的鉴定与分析研究提供进一步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8个榛子优良品种的分子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RAPD标记技术,对辽宁8个杂交榛子主栽品种进行指纹分析。从60个10碱基随机引物中筛选重复性好的3个引物OPF05、OPG01、OPH07,选取7个条带作为品种鉴别的RAPD标记,以此构建榛子优良品种的指纹图谱。根据扩增图谱可以将8个品种区分,研究结果为榛子品种的区别与鉴定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北方地区黑杨派栽培品种的AFLP指纹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我国北方地区杨树人工林广泛种植的10个黑杨派品种(36杨、50杨、107杨、108杨、111杨、加杨、沙兰杨、I-214杨、109杨和110杨)为实验材料,先进行了苗期形态特征分析,并利用AFLP标记技术,选用E-TA/M-CAG和E-TC/M-CAG两对选择性扩增引物组合,获得了12条特异性条带,建立了这10个杨树品种的DNA指纹图谱,每个品种的扩增带型互不相同,可为杨树品种或无性系鉴定提供独特的特征.结果表明:利用AFLP DNA指纹图谱可以灵敏地鉴别相近无性系并与形态学鉴别分类结论相吻合,表明DNA指纹鉴定配合形态学鉴定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新医疗技术     
中药材多维指纹图谱新技术建立中药材多维指纹图谱新技术的建立,为中药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新的技术和方法。中药指纹图谱是一种能够全面反映中药材及其制剂中所含化学成分、种类与数量,进而对中药材及药品质量进行整体描述和评价的技术手段,该技术通用性强、灵敏度高。  相似文献   

8.
应用RAPD分析快速鉴定外生菌根蘑菇分离物的真伪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DNA指纹比较技术对部分外生菌根蘑菇分离菌株的真伪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点柄乳牛肝菌Suillus granulatus子实体之间的DNA相似系数为0.939。但各菌丝体分离菌株与其来源子实体的DNA相似系数为1.000,每个供试引物获得的RAPD指纹图谱全部对应相同,证实分离物为真正的牛肝菌分离菌株。试验还鉴定与子实体DNA具极高同源性的细裂硬皮马勃Sclerodema areolatum的组织分离菌丝体是真正的分离菌株。供试大红菇Russula rubra分离培养物与供试子实体之间存在很大的DNA异质性,因此判定该分离物为杂菌或其它生物体分离物,并非大红菇的分离菌株。试验结果显示:RAPD指纹技术是外生菌根蘑菇分离物真伪鉴定的一种快速可靠的方法。文章就RAPD鉴定共生真菌分离菌株的可靠性与技术范围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分子标记在品种鉴定中的应用及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文综述了DNA分子标记技术在品种鉴定中的重要意义、发展历程和应用前景。介绍了常用的DNA分子标记技术(RFLP、RAPD、AFLP、SSR等)以及其他几种新兴的标记技术(ISSR、STS、SRAP、TRAP、SNP等)的原理、优缺点及其在品种鉴定中的应用现状,认为利用DNA分子标记技术来鉴定品种真实性和纯度,具有客观、准确、快速、便于实现鉴定自动化,且可鉴定形态上很难或者根本无法鉴别的品种等优点。分子标记技术已成为品种鉴定技术领域的主流和发展趋势,应加大力度构建不同品种的DNA标准指纹图谱,实现品种鉴定的简单化、自动化和商业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构建木麻黄无性系的DNA指纹图谱鉴定体系,为今后短枝木麻黄的品种鉴定、品种权保护、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依据。[方法]从71对EST-SSR引物中筛选出扩增条带清晰、多态性好、扩增稳定的12对引物,采用降落PCR和毛细管电泳的基因分型方法,以采集的9个短枝木麻黄标准无性系的基因分型结果为参照,对华南沿海地区采集的109个短枝木麻黄无性系单株进行鉴定,并结合引物组合法构建基于EST-SSR分子标记的短枝木麻黄无性系鉴定体系。[结果]12对EST-SSR引物对109个短枝木麻黄无性系单株进行PCR扩增,共检测到50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3~6个,平均为4.2个,每对引物可区分2~5个短枝木麻黄无性系。根据鉴定结果,最终所有样品被划分为22个无性系,除已知的9个标准无性系外,另有13个无性系为不知名无性系,说明不同地区的无性系存在重复命名现象;利用引物组合法进一步优化后,发现只需7对引物就可将22个短枝木麻黄无性系完全区分,并依此建立了基于7对EST-SSR引物的22个短枝木麻黄无性系的指纹图谱,每个无性系都获得了一个7位数的指纹图谱编码。[结论]利用7对EST-SSR引物构建的22个短枝木麻黄无性系的DNA指纹图谱可用于短枝木麻黄无性系的鉴别,研究表明,华南沿海地区部分短枝木麻黄无性系存在命名混乱、同物异名、无性系数量少的现象,新品种选育工作亟待开展和加强。  相似文献   

11.
作为森林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竹类植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保持物种多样性、减缓气候变化、防止水土流失等多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国际社会对竹资源开发利用的高度关注促进了竹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良种是产业发展的基石,竹子专用品种的缺乏是限制其工业化利用的重要因素,因此竹类植物的遗传育种已成为竹学领域研究的焦点。文章对竹类植物遗传育种中的变异来源、种类识别、育种现状进行了系统总结,尤其是对选择育种、杂交育种、分子育种、智能化育种和新品种审定进行重点概述。针对竹类植物遗传学理论基础薄弱、内在固有遗传障碍和育种技术瓶颈问题,提出了构建遗传学理论、加强种质资源保护与评价和突破育种技术瓶颈的应对策略,以期为竹类植物的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植物新品种的保护在推动农林技术创新,提高资源有效配置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新品种的推广为农业、林业和园艺等行业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文中介绍了植物新品种的特性,分析了植物新品种保护的立法与管理特点以及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国际化趋势。  相似文献   

13.
实现一套主要包括指纹图像灰度归一化和均衡化、指纹图像分割、指纹图像二值化和二值化后处理及细化的指纹识别预处理算法。采用基于梯度的指纹分割方法,用连通域检测方法实现对分割后指纹图像的优化。在方向二值化的基础上引入“块”的概念,实现基于块进行的方向二值化。最后,以matlab7.0为开发平台对该方法进行验证,表明在同样的特征提取算法和匹配的条件下,改进的预处理算法识别率高于传统算法,所用预处理时间少于传统算法。  相似文献   

14.
中日植物新品种法律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护植物新品种是维护遗传资源多样性、推动农林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式。日本是亚洲最早用法律保护植物新品种的国家,也是亚洲唯一一个经历了《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1978年文本转变为1991年文本的国家,对植物新品种保护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悠久的历史。文中分析了日本植物新品种相关法律的发展历程,重点对比中日植物新品种相关法律在保护对象、主要授权要件、权利的产生与保护期限、农民特权、品种登记制度和法律责任6个方面的区别,总结日本在植物新品种相关法律中的优势与特色制度,最后立足我国国情对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法律的不足提出了完善建议,以期为我国农林业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5.
Accurate identification of varieties (clones) and knowledge of their genetic relationships are essential for poplar breeding and variety management. In this study, 21 elite poplar varieties of Tacamahaca and Aigeiros in China were fingerprinted using 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AFLP) markers. Four AFLP primer pairs developed generated totally 181 AFLP polymorphic fragments, and in particular, each primer pair generated fingerprint profiles specific to each of the tested varieties. The genetic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varieties were evaluated by dendrograms and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 (MD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ested poplar can be classified into five groups, and indicated the clear separation of varieties of different sections of poplar and the primary distinction between native and exotic poplar varieties. This study indicated that tested poplar varieties could be identified by their fingerprint profiles and that genetic relationships deduced from the study were consistent with their genealogy. In addition, our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AFLP could be used to construct DNA fingerprints of polar clones at a large-scale level and to determine genetic relationships of poplar varieties.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Acta Botanica Yunnanica, 2006, 28(1): 85–90 [译自: 云南植物研究]  相似文献   

16.
切花月季芽变品种的分子标记与鉴别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现代月季的基因型高度杂合,目的基因的定位如同大海捞针,形态指标模棱两可的描述比比皆是。为此,特别收集了组别17个,品种45个及相对的芽变品种进行随机增护多态DNA(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基因分析。结果表明:11个经筛选的人工全盛随机引物(10-base)共增扩出基因位点143个,其中多态性位点93个,平均多型性比率高达66.0%;切花月季品种与品种之间,特异性RAPD图带清晰稳定,极易识别;由同一品种变异而来的芽变品种之间,特异性位点极少,相似性遗传距离非常接近,最小为0.8607,最大为1;幼叶DNA双步CTAB提取法有助于提高基因指纹图谱的重现性。这为表型性状较为相近的切花月季芽变品种的分子鉴别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手段,也为转基因品种的育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园林及园艺植物品种鉴定常规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园林、园艺植物品种鉴定的形态学标记、细胞学标记、生化标记等技术的发展现状,比较了这些标记技术的特点,并就品种鉴定技术的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44个桂花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从100条引物中筛选出10条引物对供试材料基因组总DNA进行PCR扩增,共扩增出条带122条,其中多态性条带112条,多态性比例为91.8%。经Pop Gen32软件包分析,44个桂花品种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592 8,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341 9,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为0.506 3,遗传一致度介于0.475 4~0.926 2之间,说明桂花品种间遗传多样性较高。UPGMA聚类将44个品种分成7类。建立了新品种‘珍珠彩桂’和其它43个桂花品种的DNA指纹图谱,可从分子水平将‘珍珠彩桂’与现有其它桂花栽培品种进行鉴别。研究结果为桂花分类、品种鉴定、分子育种和子代鉴定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植物新品种保护的信息共享已成为各国普遍采用的一种植物新品种保护方式。文中介绍了国内外植物新品种保护信息共享平台建设的现状及特点,包括国际间联盟机构和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UPOV)成员国等建立的国外平台和我国的林业和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信息共享平台;分析了国内外植物新品种保护信息共享平台的不同和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总结了近年来国内花木市场发展趋势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讨论了世界各国在花木新品种培育方面的研究情况。对目前花木新品种培育、花木栽培方面所采用的主要技术手段和方法进行总结。最后提出了花木育种和栽培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