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粗纤度蚕品种的农村试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蚕品种的茧丝纤度均在3dtex左右 ,适合于生产20~22规格的生丝。茧丝纤度性状的单一 ,限制了新规格生丝及其织物的开发 ,这已经成为丝绸制品创新的瓶颈之一。粗纤度蚕品种的育成 ,突破了茧丝纤度这一原料瓶颈 ,为新型真丝面料及其丝绸产品提供了新的原料基础。浙江大学蚕蜂科学系用新的育种理念 ,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家蚕种质资源 ,采用新育种法 ,育成粗纤度蚕品种“新苗×明日” ,其一代杂交种的实验室成绩达到了茧丝纤度5.197dtex(4.725D) ,解舒丝长870m ;生丝和织物的伸长弹性率、抗弯刚度等明显优于普…  相似文献   

2.
天然彩色茧因其柔和的色彩和特殊用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本实验对几种天然彩色茧蚕品种及其杂交组合的发育经过、茧质、丝质成绩及其茧丝色素固定效果等方面的进行了调查,通过与实用品种苏5×苏6(正反交)作了对比发现,多数彩色茧蚕品种及其杂交组合的饲育经过比对照短、茧丝量、茧层率、茧丝长等茧丝质性状都低于对照,但也有个别彩色茧品种的茧丝质接近对照;而彩色茧品种的茧丝纤度低于对照,各彩色品种茧丝纤度曲线特征有一定差异;黄色茧丝(如A4、A6)的颜色较绿色茧丝容易固定。为应用推广有色茧蚕品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正> 1.丝绸工业所必需的原料茧今后,丝绸的用途在拓宽。作为养蚕部门,有责任向丝绸加工部门提供能生产不同规格丝绸的原料茧。如作西装那样厚衣料外套用的,就要求茧丝纤度尽量粗些;而生产高级丝织品或妇女内衣用的衣料,则要求不同程度的细纤度茧丝。总之,原料茧的纤度范围越大,加工的衣料品种规格也就越广。现有的蚕品种中,虽然有茧丝纤度在4~4.5D(D指旦尼尔、下同)的粗纤度品种和茧丝纤度为1.2~1.5D的细纤度三眠蚕,但若要投入大规模生产,还需对这些品种的丰产性能(包括饲料效率)和茧质进行充分的研究。总而言之,从养蚕方面尽量扩大茧丝纤度的幅度,向丝绸工业提供规格众多的原料,已是目前蚕丝行业的当务之急。在这里,充分利用蚕品种特性的重要性当然是不言而喻的了。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内外市场对丝绸产品需求多样化、高档化,以及丝绸产品结构的调整,对茧丝绸品种提出了新的要求,生产高品位生丝和超薄型丝织物就需要细纤度茧丝蚕品种,开发超细纤度茧丝不仅提高我国茧丝绸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而且也迎合了国内外的需求,为此需选育细纤度蚕品种.  相似文献   

5.
利用杂交育种及系统选择的方法,育成具有细纤度特色的二化性柞蚕基础品种"C"。小区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孵化齐一,蚕期眠起、作茧整齐,龄期短;千克卵茧层量41.59g,茧层率11.48%;茧丝长807.39m,解舒丝长438.12m,解舒率54.18%,茧丝纤度4.88D。新品种具有茧丝细、丝质较优的特点,适合缫制细纤度高品位生丝,可为柞蚕优质原料生产及其新品种选育提供新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6.
荧光茧色判性蚕品种雌雄蚕茧内在质量的差异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荧光茧色判性蚕品种“荧苏×荧晓”F1代中秋蚕茧,其茧丝纤度在19D以下,雄茧茧层率比雌茧高出2.74个百分点,干壳量比雌茧高出1.897g,干茧出丝率比雌茧高出6.55个百分点,雄蚕茧丝的伸长率比雌茧丝高出1个百分点,茧丝纤度比雌蚕茧丝细0.167D,茧丝相对强力比雌蚕茧丝高出0.3个gf/D,雄蚕茧比雌蚕茧更符合缫制高品位生丝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家蚕幼虫及茧丝质诸性状的性别差异及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家蚕雄蚕比雌蚕食桑量小,饲料效率高,专养雄蚕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雄蚕茧比雌蚕茧茧丝纤度细、净度高、专缫雄茧,可缫制高品位生丝。斑纹限性蚕品种已达到实用化阶段,推广限性蚕品种,利用其限性特征,于种茧育和丝茧育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利用杂交育种及系统选择的方法,育成了具有中细纤度特色的4眠性家蚕新品种苏秀×春丰。经江苏省家蚕新品种实验室鉴定和农村生产试验表明,新品种孵化、眠起、上蔟齐一。实验室鉴定成绩为万蚕茧层量、万蚕产丝量分别比对照品种菁松×皓月提高1.02%和1.28%,茧丝品质性状也优于对照品种,其中茧丝长1525m,解舒丝长1186m,解舒率77.78%,茧丝纤度2.646dtex,洁净93.94分。新品种具有茧丝纤度细、茧丝长、茧丝纤度综合均方差小的特色,适合缫制细纤度高品位生丝。2010年4月该品种通过江苏省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可作为华东地区优质原料茧生产的实用家蚕品种。  相似文献   

9.
生丝新标准与蚕品种选育和审定的几个关键性状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丝标准是强制性标准,以主检5个项目中最低的一项成绩确定生丝基本等级,5个补助检验项目对基本级只降不升。针对生丝新标准的特点,结合自动缫丝工艺和市场对高级丝绸原料需求等新变化,认为家蚕新品种选育中应主攻制约生丝品位的关键性状,提高洁净、解舒率,合理制定茧丝纤度和茧丝长等审定指标,适当考虑抱合、伸长、吊糙等指标,并加强育种过程中的茧丝质检测,选育出具有优良茧丝性状的蚕品种。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本厂从广西宜山调进的蚕茧,其品种“两广二号”进行抽样缫丝调查,发现这批蚕茧茧丝长短不一,粒间、粒内茧丝纤度开差大,按原来“桂夏二号”的缫丝工艺生产,生丝品位下降.通过改进缫丝工艺设计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陆鹏祥 《广西蚕业》1996,33(2):34-37
本通过对本厂从广西宜山调进的蚕茧,其品种“两广二号”进行抽样缫丝调查,发现这批蚕茧茧丝长短不一,粒间、粒内茧丝纤度开差大,按原来“桂夏二号”的缫丝工艺生产,生丝品位下降.通过改进缫丝工艺设计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正> 本品种是日·中四元杂交种,二化性,白茧。适宜稚蚕人工饲料及桑叶育的长丝长中细纤度品种。蚕儿经过:稚蚕期与日130号×支146号无大差别,但壮蚕期略长,全令大约长半天,稚蚕人工饲料和桑叶育的蚕均发育良好。幼虫体质强健,容易饲育。茧是锥园形,皱缩一般,与现行品种相比,茧层率、出丝率略低,但化蛹率、全茧量、收茧量并不差。茧丝纤度春蚕期在2.5—2.6旦尼尔左右,夏秋蚕期在2.3—2.4旦尼尔左右,茧丝长较长,净度高,茧层练减率低,具有丝质优良的特征,适用生产高品位生丝。并且,原种是杂交原种,所以蚕种繁育也无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正> 巴西的自然条件和气候很适宜养蚕,一般年养蚕8次,多的可达10次,每次蚕期约21天。鲜茧年产1.9—2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2.3%,生丝产量约2300吨,占世界总产量的2.7%。 巴西蚕茧的茧质较好,茧丝纤度约2.2—3.5旦尼尔,茧丝长1100—1200米,解舒率55—65%。鲜茧出丝率约14.7%,由于茧丝纤度细,宜使用自动缫丝生产20/22D生丝,品位一般为4A级。缫丝设备多数是日产的  相似文献   

14.
<正> 巴西的自然条件和气候很适宜养蚕,一般年养蚕8次。多的可达10次,每次蚕期约21天。鲜茧年产1.9—2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2.3%,生丝产量约2300吨,占世界总产量的2.7%。 巴西蚕茧的茧质较好,茧丝纤度约2.2—3.5旦尼尔,茧丝长1100—1200米,解舒率55—65%。鲜茧出丝率约14.7%,由于茧丝纤度细,宜使用自动缫丝生产20/22D生丝,品位一般为4A级。缫丝设备多数是日产的  相似文献   

15.
家蚕粗纤度实用品种新苗×明日的育成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运用杂交育种和对茧丝纤度的定向选育等方法 ,育成了粗纤度蚕品种新苗×明日。其实验室成绩达到了茧丝纤度 5.2 1 7dtex,解舒丝长 870m。其生丝和织物的性能测试表明 ,适合于厚型、抗皱、挺刮的真丝面料及其服饰产品的开发 ,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为适应市场对细纤度蚕丝的需求,以健康性较强的限性斑纹品种2033为母本,中细纤度的多丝量品种781为父本,定向转育成限性斑纹品种镇781;以性连锁平衡致死系红平2为供体,含多化性血缘的细纤度品种7532为受体,采用雌回交法育成红平6.两者组配成雄蚕品种镇781x红平6,其雄蚕率达98%以上,与对照品种菁松×皓月相比,实验室鉴定的龄期经过减少约1 d,虫蛹率(91.00%)、茧层率(25.68%)、茧丝长(1352.97 m)和干茧出丝率(43.93%)分别增加3.77百分点、4.00百分点、26.04%和6.33百分点,茧丝纤度(2.43 dtex)细16.54%,净度(95.85分)提高1.52%;农村鉴定的龄期经过缩短约0.5 d,虫蛹率94.30%、全茧量1.63 g、茧层率25.91%、茧丝长1 371.5 m、茧丝纤度2.54 dtex、净度95.3分.镇781x红平6是一对健康好养、产丝量高、茧丝纤度细和茧丝质量好的雄蚕品种,适合在云南蚕区春秋期推广饲养,可生产用于缫制高品位生丝的原料茧.  相似文献   

17.
1 问题的提出 目前我国现行蚕品种生产的蚕茧大多用来缫制20/22D规格4A级左右的生丝.而生丝市场上对此类规格生丝需求量相对稳定,价格也不高,同时市场竞争力不强,所以实施超细纤度茧丝开发与应用,生产高品位、高差别化、高附加值生丝,增加蚕桑产业经济效益,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所谓茧质是指茧和茧纤维的性状,反映一般制丝原料茧的实用性状。作为制丝原料茧价值是根据出丝率、茧丝长、茧丝量、茧丝纤度、解舒率、类节、练减率、微茸等指标而评定。其中以茧丝纤度、解舒率、类节练减率、微茸等尤为重要,对蚕品种寄予很大希望,要适应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三眠蚕品种853白×543B的性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阳春 《中国蚕业》2003,24(1):52-52
随着国内外市场对丝绸产品需求多样化、高档化.以及丝绸产品结构的调整,对茧丝绸品种提出了新的要求.生产高品位生丝和超薄型丝织物就需要细纤度茧丝蚕品种,开发超细纤度茧丝不仅提高我国茧丝绸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而且也迎合了国内外的需求,为此需选育细纤度蚕品种。853白×543B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育成,茧丝纤度1.87~2.10dtex,解舒丝长900~1000m,净度95~97分,综合性状达到实用水平。该品种具眠性稳定(三眠率在98%左右)、强健  相似文献   

20.
<正> 一、新育成的蚕品种蚕丝素材的开发,是对茧丝质量要求的多样化。以前较为重视小类,要求茧丝纤度和粒内均方差、茧丝长等性状优良。在蚕丝昆虫研究所,直到现在育成的有作和服用丝原料茧,茧丝纤度3.0D左右的标准纤度蚕品种,有2.0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