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小麦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在我国有大面积的种植,由于我国的人口众多,对于小麦的需求量很大。因此小麦的高产种植对于粮食的增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从配套种植方面分析了小麦高产的技术方法,为小麦高产配套种植提供参考和理论基础。1品种的选择好的品种是小麦高产的先提条件,因此要重视小麦品种的选择,使用一些高产且抗病的小麦,从而提高产量。首先,在选择小麦的品种时,要综合考量小麦的生长指标,将品种的相对特性拿来对比,分析品种优势。同时,不仅要考虑小麦的产量高低,同时要选择一些抗病能力强的品种。我国在近些年间培育除了一  相似文献   

2.
爱辉区小麦主栽品种是垦九10号、龙辐麦17号、龙麦30号等,主要种植在罕达气镇和二站乡。一、选茬、整地在合理轮作的基础上,选用大豆茬、马铃薯茬、小麦茬等无长残留禾本科除草剂的地块,避免甜菜茬。春、秋整地,要求整平耙细,达到待播状态。前茬深松35厘米后耙茬作业,耙深12~15厘米。除土壤含水量过大的地块外,耙后应及时镇压,以防跑墒。二、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一)品种及种子质量。选择适应当地生态条件,审定推广的高产、抗逆性强、抗病性强的品种。播前进行种子清选。质量要达到种子分级标准二级以上,种子纯度98%以上,  相似文献   

3.
正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大力发展小麦生产,对于提高粮食产量,改善人民生活,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探讨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对促进小麦生产再上新台阶,实现小麦高产高效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针对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进行讨论研究。并坚持以品质为核心,以高产为目标,保持品种的优良特性及产量的提高。1精选高产品种要种出高产的小麦,得要高产小麦品种作为基础保障。所以在播种小麦之前,可以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精选通过审  相似文献   

4.
优质弱筋小麦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高云 《农技服务》2010,27(1):14-14,24
阐述了弱筋小麦的品质指标,并从品种选择、种子包衣、晒种、深耕细耙、播量选择、合理施肥、播种、水分管理、病虫草害防治及适时收获等方面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正辉县市是优质强筋小麦主产区,结合我区小麦栽培实际,主要从播种期选择、播种量控制、田间管理等方面来进行总结,完善高产配套技术措施。1播种期的合理选择结合辉县市小麦栽培及管理实际,在播种期选择上,以每年的10月10~15日为宜,受不同强筋小麦品种的影响,播种期也需要适当调整。其中,播种环节需要注意几点。一是对田块的整理。参照"秸秆还田必须深耕,旋耕播种必须耙实"要求,我区在优质强筋高产小麦田块,提出深耕必须  相似文献   

6.
一、选用优质高产的强筋小麦品种1.小麦的品质特性和产量特性是其遗传基因所决定的,要生产高质量的强筋小麦,首先要选用优质高产的强筋小麦品种。根据本县的生态特点,宜选用适宜本县栽培的、市场前景较好的优质强筋小麦品种,如豫麦34、高优503、郑麦98、豫麦47、郑麦9023等。  相似文献   

7.
小麦是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的第二大粮食作物。提高小麦产量与品质对增加农民收入,改善人们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小麦具有适应性强、用途广的特点.为了更好地提高小麦产量与品质。现将在实践中探索总结的小麦高产栽培关键技术介绍如下。1严把小麦播种质量关 1.1精细整地 采用旋耕犁地,3年1次深耕,耕深25-27cm,打破犁底层;其余2年浅耕,耕深20cm左右,要耕透、耙透,做到不漏耕、不漏耙,耕层深浅一致,上虚下实,表土细碎,下无架空暗垡。1.2足墒下种 浇足底墒水。可采取待耕前浇水,一般每亩浇水100-150m^3。在没有条件浇底墒水的地区,一方面要多保蓄伏雨、秋雨,防旱蓄墒;另一方面要快收、快耕不晾茬,随耕、随耙不晾垡,抢墒适时播种。1.3选用优种 要选择适宜本区气候、土壤条件,且具有高产、优质、抗病性强的优良品种。经近几年的生产实践试验表明,适宜本地推广种植的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有太10604、太5902、农大211和太13606。  相似文献   

8.
山东北部沿海地区由于受土壤条件、气候、水利条件限制,在组织小麦种植,特别是规模化种植时,应根据土壤条件、水利条件、小麦品种科学选择地块,合理选择耕、耙、种、灌、管、防、收等农艺措施,以求规模种植高产、稳产。本文就小麦规模化种植的必备条件和种植过程中的农艺措施进行探讨,以期为山东北部沿海地区盐碱地小麦规模化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一、选用高产小麦品种品种应选用通过国家或河南审定的高产小麦品种,通过近几年的高产试验,我们选用了适合睢县气候特点和土壤状况,适应性强、综合抗性好、穗粒结构协调,具有高产、超高产潜力的小麦品种众麦1号作为高产品种。二、注重播种技术1.精细整地,达到上松下实。高产地块要选择土壤肥沃、耕层深厚、排灌方便、透气性良好,有机质含量高的地块。小麦播种前要结合玉米秸秆还田尽量增加耕翻深度,尽量切碎、埋实秸秆,为播  相似文献   

10.
一、选地与选茬要选择地势平坦、耕层深厚、土壤肥力较高、经过伏秋翻或耙茬深松整地的地块,前茬以玉米、马铃薯、小麦为主,不重茬,不迎茬。二、品种选择及处理1.品种选择。根据我市生态条件,选用矮秆、半矮秆、耐密秆强抗倒伏的优质高产品种。2.种子精选。用机选或人工选剔除病粒、虫食粒、杂质,  相似文献   

11.
本模式栽培技术特点是采用矮杆品种、伏秋深松整地、测土分层施肥、窄行密植、精量点播。一、选地与选茬要选择地势平坦、耕层深厚、土壤肥力较高、经过伏秋翻或耙茬深松整地的地块,前茬以玉米、马铃薯、小麦为主,不重茬,不迎茬。二、种子及其处理1、品种选择。根据当地生态条件,选用矮杆、半矮杆、耐密杆强抗倒伏的优质高产品种。2、种子精选。种子播前要进行精选,种子质量要达到二级良种以上标准。  相似文献   

12.
要小麦高产首先要解决品种问题。本试验目的是引进小麦高产良种,在不同施肥水平条件下种植,根据抗倒性、抗病性(三锈、赤霉等),耐湿性、成熟期、成熟情况和产量表现特别是结实率和籽粒饱满度,鉴定适于我省种植的单产在500斤以上的高产良种,从而作为高产栽培试验的供试品种,研究制订小麦单产稳定在500斤以上的综合栽培措施,供大面积生产鉴定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正>一、整地玉米属高杆作物,根系发达,需肥水较多,要获得高产就需要土层深厚、肥沃、疏松,因此,玉米地要早犁早耙,多犁多耙,做到土质松软,细碎平整。二、品种选择根据前茬种植选种。品种玉米的增产增收与前茬种植有直接关系。若前茬种植的是大豆,土壤肥力则较好,宜选择高产品种;若前茬种植的是玉米,且生长良好、丰产,可继续选种这一品种;若前茬玉米感染某种病害,选种时应避开易染此病的品种。另外,同一个品种不能在同一地块连续种  相似文献   

14.
<正>目前,在小麦生产过程中,着重要解决的问题有:良种区域种植、高产技术栽培、田间科学管理,这三项是种植高产优质小麦的关键措施。良种区域种植良种小麦在各地生产中都具有优质、高产及稳产的作用。但选用品种时要因地制宜,因气候条件、水利条件以及地力不同来确定种植时间,选择适宜的品种。高产栽培技术从小麦创高产上来讲,在种植上要不断提高土壤肥力,解决活土层,使耕作层的肥力及深度达到细、透、平,而且还  相似文献   

15.
徐艳玲 《河南农业》2014,(17):26-26
<正>绿色食品小麦栽培技术,在选用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优质品种基础上,根据品种的特征特性,因地制宜,适时播种,培育壮苗,合理密植,配方施肥,科学管理,适时适量使用生物农药或低毒、无残留的化学农药,控制病虫和杂草危害,使之可持续性地生产绿色食品小麦。一、选用良种,搞好处理选用优质品种和优良的种子,是生产绿色食品小麦的关键措施。小麦品种的生态区域性强,要因地制宜选择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品种要广泛适应绿色食品小麦生产基地的自然气候、土壤、耕作制度和栽培条件。适宜南乐县种植的小麦品种  相似文献   

16.
1选用高产稳产优良品种 小麦要高产,良种是关键.当前颍上县范围内可选种的小麦品种有矮早781、内乡188、皖麦19等多穗型,综合性状好,产量三因素协调的高产品种.  相似文献   

17.
优质专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就是优质专用小麦品种与高产栽培技术有机结合的种植模式。发展优质专用小麦生产,要保证高产条件下的优质,才会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阳城县西河乡从2000年引进优质小麦小偃54、高优503、晋麦64等优质品种进行示范推广。今年优质小麦面积发展到5500亩,占小麦播种面积的60%,取得了一定成效,并摸索出一套优质小麦高产栽培经验。一、精细整地为了保证适期播种和一播全苗,整地要达到无坷垃、无根茬、无杂草,上虚下实,地面平整。具体要求是:正茬地播前15天左右,施足底肥,然后浅耕多耙保墒,回茬地前茬收获后立即施肥耕播。二、种子处理纯度高、质量好的优质种子是种好优质小麦的关键。因此,播前一定要把好种子质量关,做好种子处理工作。1.做好发芽试验。小麦发芽率是确定适宜播量…  相似文献   

19.
小麦高产优质栽培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实现小麦高产优质高效增收,应在品种选用、种子处理、整地播种、施肥浇水、病虫草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栽培技术进行探讨分析。笔者总结出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希望本文所论述的内容可以对今后的小麦高产栽培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小麦病虫害是阻碍小麦高产的主要因素,通常我们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品种的小麦的不同特性,对病虫害进行及时有效的监控,然后对其相应的病虫害做出有针对性的防治,从而达到制约小麦病虫害扩大的目的,最终是要让小麦获得高产,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